夏欧东 郑玮 余杨
摘要:当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其中决定因素。创新教育是培养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桥梁。我们以“课程(Courses)—设计(Design)—实践(Practice)—总结(Summarize)”为主线的“CDPS”医学生创新教育模式,在医学生本科教育各阶段全程不间断地开展创新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推动以学生为主导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取得了突出成效。
关键词:CDPS;创新教育模式;探索;实践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之一。医学科学的高速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促使医学院校教育的模式、目标等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在以知识为基础、创新为动力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创新教育是培养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桥梁[1],现代医学教育必须实施创新教育。高等医学院校构建系统、高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务实推进系统、有效、影响持久的创新教育,为医学的未来培养具有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对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
一、构建“CDPS”医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的背景和意义
1.医学科技发展,呼唤医学创新教育
当今医学科技发展的趋势是:新生边缘学科不断形成,相关学科交叉更加突显,细胞分子深层认识不断突破,数字化设备和精准医疗突飞猛进[2],学科发展的内在性和任务使然的外在特征,给医学教育提出了挑战,呼唤现代医学教育必须实施创新教育。对于医学生来说,医学院校是最重要的知识创新发源地,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在新形势下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规律,构建和实践大学生创新人才教育体系,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方向。培养大批优秀的医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服务于社会,是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更是其生命力和发展力的关键所在。
2.传统“零敲碎打”的医学创新教育模式不能满足创新人才培养需要
传统的医学创新教育模式主要靠极少数感兴趣的教师、学生自主以课外科研形式进行,学生仅作为“实验操作员”或者见习员,无法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种“游击队”模式,参与人数少,无法大面积推广。自教育部开展“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来,国内高等医学院校纷纷开展医学生课外创新创业训练,为培养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平台。但仍普遍存在着师生主动积极性不够、参与人数少、创新成效差和没有系统的创新教育模式等问题,不能达到创新教育根本要求,也制约了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系统的创新教育模式是医学创新教育的关键
创新意识是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创新思维是在创新活动中思考、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核心要素;而创新能力是挖掘医学生潜能、激发创新欲望、实现创新活动由感性认识到亲身实践的技术保障,成果产出是激励大学生创新投入、总结得益经验的标杆与参照物。我们以“课程(Courses)—设计(Design)—实践(Practice)—总结(Summarize)”为主线建构医学生创新教育新模式,在大一、大二低年级课程计划中分步设置方法学课程,随着三、四、五年级专业知识的学习进程,结合科研训练,循序渐进地开展实验设计、科研实践与成果总结。科研方法训练课程、创新项目方案设计、创新科研实践过程、创新成果总结反馈四个模块呈阶梯式上升状架构,保证医学基础知识不间断,专业课程学习不间断,科研训练与应用不间断,实践创新环节不间断。将传统的“零敲碎打”变为系统推进,传统的少数人“兴趣参与”变为制度引导多数人主动参与,推动学生从传统的“要我创新”理念转变为“我要创新”理念。
二、“CDPS”医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的主要内容
1.Courses:构建创新课程体系,系统搭建创新平台
创新方法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基础,我们根据医学生教育特点和创新教育需求系统地设计了创新方法学课程体系。[3]一是开设了“信息资源获取与应用”、“医学统计学”、“科技论文写作”、“临床科研方法”、“流行病学”等医学科研方法学课程,培养医学生从事创新的理论方法能力;二是开设了“基本实验技术”、“机能实验学”等科研实践基础课程,培养医学生从事创新的实践方法能力;三是开展了创新思维启迪系列讲座、创新活动体验、创新经验交流、创新成果展示等隐形课程,培养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从而为学生系统地搭建了创新平台。
2.Design:设计创新项目方案,提升创新思维品质
开展创新项目设计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4]通过课外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设计和申报,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每年投入100万元设置创新项目,聘请一批高水平的教师担任创新指导教师,组建精干高效的学生创新项目团队,对当前医学基础、临床研究热点与重点问题以及医疗行业需求进行调查分析。通过撰写综述、分析报告等形式,挖掘项目的潜在需求与创新点,在导师指导下将项目需求转变为项目设计,独立完成文献查阅、项目选题、实验方案设计等工作,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及能力。
3.Practice:全程参与创新过程,强化创新实践能力
创新实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5]医学生虽然对科技创新热情高涨,但受固有的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且课程太多,在实践过程中参与率低,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导致半途而废。因此,构建了“本科生+导师+研究生”的创新团队模式,以本科生为创新实践主体,以指导教师为科研导向指引,以研究生为科研活动推手与助力,形成了本科生实践、导师指导、研究生辅导的多层次协同创新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出台了大学生创新实践管理办法,规定了指导教师必须每周至少指导学生一次,学生每周必须至少开展一次创新实践活动;严格加强过程监督,每月组织召开创新进展报告会,定期组织创新经验交流会,每年组织中期检查考核和结题考核,并根据学生实际研究情况决定是否完成配套经费资助,确保项目实施落到实处,使创新活动持续性开展,创新能力内化为学生自身素质。
4.Summarize:实时总结创新成果,持续激发创新热情
对创新活动进行阶段性总结、回顾、反馈,撰写综述、研究报告,发表论著、专利,全面加强创新成果管理,要求各创新创业项目必须在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至少1篇论著或1项发明专利才能结题,定期举行创新成果汇报和经验交流。出台创新教育激励政策,本科生发表SCI论文优先推免保送研究生、本科生发表论文计入推免保送研究生量化加分的政策,对参加创新项目的学生在评优评奖、综合素质测评、实习分配中给予分数认定和政策倾斜;给予学生创新指导教师计算教学工作量,发放教学津贴,给予专项表彰奖励;对获得的国家级、省级创新计划项目给予配套经费支持,学生发表论文全额报销版面费,发表SCI论文给予重奖。持续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产生了可喜的创新效益。
“CDPS”医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的主要内容如图1所示。
图1“CDPS”医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的主要内容
三、“CDPS”医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的应用成效
基于以“课程(Courses)—设计(Design)—实践(Practice)—总结(Summarize)”为主线的“CDPS”医学生创新教育新模式,在医学生本科教育各阶段全程不间断地开展创新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推动以学生为主导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全方位提升学生创新素质。
1.良好的创新教育格局活跃了创新氛围
各类创新实践与宣传教育活动,在学院内部营造了积极进取的学术氛围,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快乐与成就感,以此引导医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和临床实践主动开展科学研究,学生受益面广。从2011年起至今,我院共有近千名学生开展了课外科研活动的设计,逾占学生总人数50%以上,先后撰写了相关综述、研究报告200余篇,其中500余名学生分别组成创新团队成功申报了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并且有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2.丰硕的创新教育成果打造了创新品牌
近5年来,我院学子共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1项、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86项、校级课外科研活动项目96项,项目数和资助金额位居学校前列。本科生出版专著1部,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201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3篇,位居全校首位。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中,先后获得国家级特等奖1项、银奖3项、广东省特等奖2项、金奖4项、银奖10项、铜奖12项。2名学生先后代表学校参加第七届、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学术年会论文交流报告,3支参展队伍参加首届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年会均获得 “最受欢迎项目”,1篇论文被选为医药卫生类优秀学术论文。学子们用源源不断的创新成果为我院树立了创新排头兵的优质品牌。
3. 突出的创新教育人才赢得了创新口碑
参加创新实践的学生在研究生考试、毕业面试和各种活动中,全面体现了高人一等的综合素质,普遍被评价为具有科研潜力的苗子。近5年,有93名学生被推荐免试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其中,被“985”院校录取33名。培养的毕业生在学习、工作岗位上表现优异、成绩显著,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尤为突出,得到院校和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CDPS”医学生创新教育模式贯穿了医学本科生培养的全过程,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及完善。本教育模式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里,为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作出显著贡献,也将推进教学研究与改革,产生更多的高水平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严薇,袁云松.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9):78-80.
[2]巴德年.当今医学科技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发展战略[J].医学与哲学,2000(2):1-4.
[3]邹丽琴.中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3.
[4]李欣.数字时代培养艺术设计创新型人才的理性思考[J].教育探索,2014(8):89-90.
[5]李培根.主动实践: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J].中国高等教育,2006(11):17-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