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调研
——以广西部分高校为例

2016-05-11 01:38韦文荣李秀芳
高教论坛 2016年3期
关键词: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韦文荣,李秀芳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社科部,广西 南宁 530007)



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调研
——以广西部分高校为例

韦文荣,李秀芳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广西南宁530007)

摘要:本文针对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和认同问题进行了调研,调研主要在广西部分高校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认知认同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提升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前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的精神力量和精神纽带,为全体人民提供正确的价值指引。大学生作为传承历史、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理应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民族地区大学生更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主动了解民族地区临近国界、民族分布繁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担起建设家乡的重任。

一、调研基本情况

1.调研背景

广西是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位于中国华南地区西部,从东至西分别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接壤,南濒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世居民族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其中少数民族人口总数在全国居第1位。由于独特的自然、经济、历史、文化、周边国际环境等原因,各个少数民族都有各自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有各具特色的文化个性、文化特征和文化需求。因此,要高度重视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文化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提高他们的精神文化底蕴。

2.调研目的

本课题组以能代表民族地区大学生特点的广西部分高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网络调研、人物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民族地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并基于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思考,获得民族地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为此提出对策、建议,力争为民族地区大学生高度认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贡献。

3.调研过程

课题组于2015年3—7月,分别在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大学、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4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2000份,实际回收1885份,问卷回收率94.2%,有效问卷188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4.2%。具体详见下表:

表 被抽样者所在学校

在调研过程中,对于校园里不特定年级和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和访谈,由被调查对象填写调查问卷和回答相应的问题,然后根据收集回来的调查问卷结果和访谈结果进行分析,统计出具体的数据,从数据中分析调查结果,从而总结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方面的结论,课题组成员并进行了探讨、分析,整理出几个对应的解决方法。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在调查问卷中,课题组一共设计了14个问题,下面进行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男生占多数,为55%,女生为45%,男生参与调查的积极性比较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注度也比较高;壮族的占47.5%,汉族为20%,其他少数民族为32.5%,这表明,本次调查问卷是针对民族地区大学生的,为本次调查可信度和认可度提供了材料支撑;共青团员占87.8%,中共党员为6.3%,群众和其他无党派的占5.9%,由此可知,当前高校大学生共青团员占大多数,党员和其他占少数,这有利于课题组开展调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调查情况,有87%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有所了解,这较好地反映出民族地区大学生希望国家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但不可忽视的是有13%左右的大学生不了解这一价值目标;有70%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有所了解,这较好地反映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贯彻落实,也反映了民族地区大学生希望社会和谐的迫切要求,但不可忽视的是,有30%左右的大学生不了解这一价值取向;在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什么”时,有74%的大学生有所了解,这较好地反映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教育和弘扬,也反映了民族地区大学生对自身价值追求,但不可忽视的是有26%左右的大学生不了解这一价值准则。

在认同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6%的学生表示完全认同,且表示完全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35%学生表示基本认同,但思想上有所顾虑;而9%的学生表示不认同或说不清,这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民族地区取得不错的效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在问到“您是否会因为您的民族成分而影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和“您是否会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时,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不会因为自己的民族成份、宗教信仰、文化差异、社会分层等因素而影响和改变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这一比例分别达到80%以上,这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的价值共识,更是13亿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被广大民族地区大学生高度认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方面的调查情况,据统计,民族地区的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是多样化的,有96%的学生通过学校教育,13%的学生通过书籍或杂志,60%的学生通过家庭教育,85%的学生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15%学生通过其他途径;但从他们的选择中不难发现途径的集中性、局限性,如主要集中在学校教育和新闻媒体,而选择其他路径的比较低。在回答“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民族大学生的信仰”问题上,答案呈现多样化,92%学生认为关键是要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87%学生认为关键是让各民族人民同等享有教育、就业、公共资源、社会福利,72%学生认为关键是给少数民族同胞更多的帮助,这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路径的多样化,同时也反映内化有一定的难度。在“民族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方面,有86%学生认为必须加强宣传,其次通过课堂教学中灌输实现,同时榜样带动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您的态度如何”,大部分学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充满信心的,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对此表示没有信心,甚至认为完全不可能,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在践行方面,“您是否在日常行为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分别有47%和32%的学生认为“会”或“有时候会”,这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被学生接受、认同并内化为行为,且所占比例达到79%;而完全没有意识到的只是占8%左右,只是极少数。

三、调研结论

通过以上调查问卷结果分析,以及结合访谈调研和网络调研的综合分析,本次调研得出两个结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意识多元中占主导地位,思想主流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

1.绝大多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是认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着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内容,它们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提供了正确的国家观、社会观和个人观。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都接受过相关教育,对这三个层面内容有一定认知。87%的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70%的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74%的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只有不到10%的学生表示不知道或选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容。

2.大多数学生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充满信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各族人民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共同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对于增强民族地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起着积极的凝聚作用,同时也关系到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调查显示,民族地区大学生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1%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示“完全认同”和“基本认同”,而“表示不认同”或“说不清”只有9%。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态度上,87%以上的学生“充满信心”和“比较有信心”,而“没信心”“完全不可能”的只有13%;绝大部分学生充分肯定改革开放30年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基本经验,对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充满信心。

3.大多数学生认为不会因民族特殊性而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广西是一个边疆民族地区,居住着多个不同民族,民族之间杂居生活,有各具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习性、语言交流等,再加上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发展相对落后,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民族地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也增加了教育的难度和复杂度。调查显示,86%的学生认为“不会”因“民族成份”而影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只有5%的学生认为“会”,占极少数;79%的学生认为不会因为自己的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日常生活习惯、文化差异、社会分层等因素而影响和改变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从这里可以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会因为民族地区的特殊性而表现出不同,它是中华民族全社会的价值共识,更是13亿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不管在东部地区还是在边疆民族地区都是被广大学生高度认可的。

4.多数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能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民族地区大学生增强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指明了方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民族地区大学生阐述了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总目标,也为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指明大学生恪守基本的价值准则,也是塑造大学生人格的基本尺度。民族地区大学生是边疆民族团结稳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民族地区的价值取向。要使他们对国家高度认同、对社会充满憧憬、对个人满怀希望,树立正确的国家观、社会观和个人观。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意义了解较为全面,思想主流积极向上,都表示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自己的行为。79%的学生表示“会”或“有时候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完全没有意识到的仅为8%,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被多数学生所接受、认同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族地区大学生认同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1.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认知模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涵应该是清晰和明确的,但还是有部分学生对此认知比较模糊,分不清楚哪个跟哪个,有些学生张冠李戴,有的甚至表示不知道。问卷调查显示,17%左右的学生不清楚或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30%左右的学生不了解或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26%的学生不清楚或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访谈也显示,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完全说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容,有些只能说出一个,有些甚至一个也说不出。

2.少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完全认同,也完全没有意识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地区大学生强大理想信念的来源,也是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信仰、价值取向的支柱。在肯定民族地区大多数学生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不可忽视的是少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认同。调查显示,在所有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9%的学生表示“不认同”或“说不清”,8%的学生“完全没有意识到”在日常行为中要把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另外,有少数学生虽然认可,但并不切身去践行,具体表现为:旷课迟到、上课睡觉或玩手机、乱扔垃圾、玩游戏等,尽管他们也意识到这种行为不正确,但是却依然我行我素。

3.学生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比较单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形式应该生动活泼、丰富多样,不应局限于某一种或几种途径。据调查统计,96%的学生认为通过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主要通过思政课教学中获知相关内容,85%的学生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了解,这两种途径的所占比例相对较高,而通过书籍或杂志等其他途径获得相关知识的比例较低;同时也有学生忽视了“榜样带动”的作用。学校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以及新闻媒体固然是重要渠道,但不应仅限于此,况且也不应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所以,对于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应当成为整个社会教育中的系统工作,不仅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教育教学,还要适当加大除思想政治理论课外的其余方式的教育教学力度和运用力度,并努力拓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教学的其他渠道。

4.民族地区特殊性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民族地区居住着多个不同的民族,不同民族之间有不同的民族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广西居住着近两千万人口的少数民族,他们各有不同的民族风俗和宗教信仰,而民族风俗和宗教信仰在中国各民族中仍占有较大的市场,且对各族人民具有较大的影响。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民族地区大学生会受到民族风俗和宗教信仰的影响,有时甚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理念相冲突,这会影响到民族地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同时,广西南濒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是我国的边境省份,一些不同外来文化的传入,可能与民族地区各民族文化形成对比或冲击,对于民族地区大学生区分外来文化的好坏具有一定难度,甚至有时会受到外来不良思想的侵蚀,所以这一方面也会影响到民族地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再加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性,会影响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调查也显示,9%的学生认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会改变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12%的学生认为“说不清”。这在一定程度上都说明了民族地区的特殊性,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四、提升民族地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几点建议

1.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体系。面对部分学生认识模糊、不完全认同、甚至完全没有意识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方面的不足,必须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体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宣传主阵地,引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首先,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主的舆论媒体要坚持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不断改革创新,创作出既符合大学生身心健康、又深受他们喜爱的优秀文艺作品,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其次,以电脑、手机、数码产品为主的网络传媒要优化网络环境,积极传播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清理内容庸俗、低俗、媚俗的文化,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再次,以智能手机为主要宣传媒介,开辟舆论宣传新阵地。当前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学习、生活、交往、娱乐、消闲的重要工具,必须加强对智能手机新媒体的监控,通过智能手机新媒体不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正能量”传递给大学生,使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学习生活状态。最后,在大学生所能接触到的任何场合都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学校、教学楼、教室、报告厅、社区、街道、交通工具等等,以形式多样且生动活泼的方式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无缝对接。

2.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要“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第一,课堂教学是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在各门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改进教学方式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讲究教学艺术,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第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佳渠道。要积极开展实践育人活动,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陵园、社会主义新农村、“三下乡”活动、读雷锋日记、环保卫士、道德讲座等,不断磨练大学生的价值观,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积极践行。第三,校园文化是熏陶、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每个角落、每项活动、每个环节都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设立“手工作品展、书画作品展、科技创意展、棋艺大比拼”等板块的文化长廊区,开展“环保我先行、雷锋在我身边、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等主题的教育活动,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大学生不知不觉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

3.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轴联动”的育人合力机制。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必不可少。学校本身拥有专门的教育场所、教师队伍、教学场地,制定非常详细的教育教学计划,既具有目的性又具有可操作性,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家庭教育承担着对孩子传播知识、培养其品德、指导其行为的责任,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成员的道德品行、言行举止、行为规范等都直接影响着孩子。因此,家庭教育应营造健康和谐、宽容善良、温馨幸福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应为人正派、相互尊重、言行文明、爱憎分明。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必要补充,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它具有很大的空间和更大的灵活性,时时刻刻都可以接受教育。社会教育可以通过社会组织、社区街道、公共场合、交通工具、公益广告、宣传标语等积极营造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社会氛围,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休闲娱乐的社会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在复杂的周围环境中不断锻炼自己的心理品质,磨砺自己的意志,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总之,学校、家庭与社会“三轴联动”,齐抓共管,充分发挥各自的育人功能,使之形成合力,共同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4.挖掘民族优秀文化特色,充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并不是与民族地区多民族文化相冲突的,也不是要取代各民族文化,相反,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民族文化起到统领、引领和指导的作用,为民族文化发展指明方向,各民族文化反过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丰富、充实和促进的作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材料支撑,两者共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当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教育缺乏民族特色与内涵,没有融入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缺乏各民族特征,难以引起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共鸣。因此,在宣传教育中应该用各民族优秀文化的表达方式、以各民族语言形式和喜闻乐见的方式来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与各民族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并植根于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使之得以生长和繁荣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具有各民族作风和各民族特色,使民族地区大学生更明白为什么要选择并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从内心深处将之作为学习、生活以致未来工作的价值选择。

(责任编辑:蒋国平)

Research Report on the Identity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Ethnic Areas——In some Universities in Guangxi as an Example

WEI Wen-rong,Li Xiu-fang

(Guangxi Electromechanical Vocational College,Nanning 530007,China)

Abstract:Aiming at understanding and recogn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ethnic areas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conducted an investigation, research mainly in the par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Guangxi.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jority of college students born in ethnic areas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to recognize identity, mainstream thinking is positive, healthy, progressive, showing a good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which should not be ignored;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society in national regions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some suggestions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pproval.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in ethnic areas;socialist core values;identity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KY2015LX693);2015年度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传媒碎片化时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2015SZ009);2015年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网络社会思潮传播视域下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2015KYLX022)。

收稿日期:2016-01-14修稿日期:2016-01-30

作者简介:韦文荣(1973—),男,广西武鸣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19(2016)3-0014-05

猜你喜欢
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同”视角下辅导员心理辅导谈话技巧研究
舆论场理性族群的认同与构建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