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微技能

2016-05-10 15:04陈卫兵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文本解读阅读教学

陈卫兵

摘 要文本解读是准确定位教学目标、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前提。本文从解读文本结构、解读文本特征、解读文本细节、解读文本逻辑四方面入手,阐述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文本解读的方法和技能,从而把阅读文本有效地转化为阅读教学活动,从而演绎“活力课堂”。

关键词文本解读 阅读教学 微技能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解读文本的角度和深度直接影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在文本的解读中,教师须多元解读文本,挖掘文本所蕴含的丰富信息,读出他们的逻辑关系、内在思想,读出文本背后的内涵,并在阅读教学中加以体现,从而引领学生理解、体验和感受文本,赋予文本以生命,赋予课堂以活力,使阅读教学变得立体和综合,最终实现提高初中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但在日常英语阅读教学中,由于教师缺乏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很容易被大量的细节信息所左右,往往只关注如何引导学生读懂文章所描述的具体内容,片面地认为阅读就是扩充词句运用和巩固分析语法,而没有从整体意义的高度去把握全文;教学设计只侧重于文字信息,阅读大都停留在字词句和语法规则上,造成学生无法深入真实的语境中,对文章缺乏体验和感受,对作者的写作意图、语言特点、写作风格、情感态度、篇章结构、句群关系等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因此,笔者认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提升文本解读技能,有效激活课堂。

一、解读文本结构:从整体入手,梳理来龙去脉

语篇理念下的阅读教学强调语篇结构和语意的完整性,这就要求读者在阅读中超越句子层面的理解,走向以语篇为单位的整体阅读教学[1]。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只有把握好文章的结构才能理清文章的脉络,才能对文章进行整体的理解,深入品味文本谋篇和构思。

例如,在教学外研版九上Module 4 Unit 2的阅读篇章My“perfect holiday”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在文本的谋篇布局上理清两条主线:一是故事发展情节线,二为主人公对于“home alone”情感变化线,如表1所示。

教师抓住这两条线索,学生就可以较清晰地把握整个文本的基本内容,理清事件发展的脉络,从而引导学生了解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并凸显主题,即Being home alone is not always perfect. The support and love from parents are so important. It is necessary to learn to do some chores in the spare time. 因此,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通篇意识,在深入解读的同时,努力挖掘主线,使得文章框架清晰,主旨突出。

二、解读文本特征:从文章的标题、图片入手,预测文章内容

标题反映文章主题,可以帮助读者预测文章内容,激發阅读兴趣。图片生动、形象、信息量大、表意直观。从这两方面着手,能有效地预测文章内容,解读文本。

1.解读标题,预测文本内容

标题通常是对文章内容的提炼与概括,可以帮助读者预测文章内容,激发阅读兴趣。在阅读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解读标题,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同时,对文章标题的正确理解,能帮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揣摩作者的意图和行文思路,感受作者的心声,从而深刻地理解所读材料,为深层阅读奠定基础。

例如,外研版九上Module 1 Unit 2阅读篇章标题为:A great wonder of the natural world. 笔者这样引导学生进行内容预测:

T: From the title, we can see “the natural world”, so is this passage about a man-made wonder or a natural wonder?

Ss: Certainly it is about a natural wonder.

T: What do you think the wonder is about?

Ss: The leading title is “The Grand Canyon was not just big”, so the wonder is about “the Grand Canyon”.

T: Excellent! When we talk about the great wonder, what will we first describe it?

Ss: Perhaps we will talk about “how deep, how long, how wide, how high, how far, and where.”

T: Quite right. We usually use some adjectives to tell facts such as wide, deep, high, tall and so on. Some adjectives tell the opinions, like wonderful, huge, great, beautiful, and so on.

通过上述对文章标题的解读,教师有效推进了对文本内容的预测,从而挖掘有用的语言表达,提升了学生阅读理解的技能。

2.根据图片,预测文本内容

图片生动、形象、信息量大、表意直观,是创设情境的好方法,也是辅助语篇教学的重要资源[2]。尤其是对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没有经历涉及的阅读材料或某些抽象的阅读篇章,让学生根据提供的相关图片进行预测,能激活学生脑海中的图式,有利于正确理解所读内容,提升阅读能力。

以外研版八上Module 12 Unit 2的阅读文章What to do in an earthquake为例,该书面文本阅读前的四组图,呈现了地震发生后不同场景下逃生防护的不同方式,笔者分两个步骤进行阅读前教学内容预测:

(1)图为语境,感知新词

教师首先通过呈现地震的相关图片,以问答的教学形式,呈现一部分新词汇。

T: Have you ever experienced an earthquake?

S:No.

T:What do you think is happening in the pictures?

S:An earthquake is happening.

T:What do the people feel about the earthquake?

S:They may feel frightened and scared.

T: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guess what to do if an earthquake happens to you.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生生合作,呈现多种可行性的做法,也初步感知文本内容,为进一步展开文本解读做好了铺垫。

(2)图文结合,引导阅读

教师通过呈现地震后室内外不同场景下的防身图片,直观表意,并适时呈现文章标题:What to do in an earthquake. 通过图片的内容解答,深化文本解剖,正确理解将要所读内容。

T: What should/shouldnt we do inside a room when an earthquake happens?

T: What should/shouldnt we do outside a room when an earthquake happens?

T: Can you conclude how many pieces of advice are in the passage?

S: There are nine pieces of advice, I guess.等等。

再预测: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在读前阶段,教师利用好图片创设语境,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围绕阅读主题,引发学生对阅读内容的预测,解决了阅读中一些障碍,使得学生基本明了该阅读篇章的大致内容结构,对深层次的语篇理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和兴趣。

三、解读文本细节:从文章的主题句、关键句和信号词入手,感知语言特点

阅读文本是由词汇、句子和句群组成的。理解词汇、句式等语言知识,教师要从语言知识角度出发,解读文本,并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从阅读教学中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同时,在语境中学习词汇,在语篇中理解句义,在练习中增强语感,在实践中提高语用能力。

主题句通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文章首段尾段,感知文章的主题句,从整体意义上去感悟语言特点。以外研版九上Module1 Unit 2 阅读篇章Results of the competition为例,该篇文本的中心主题句出现在文章第一段首句:Tonight I am more than happy to read out the winners of the photo competition.通过把握该句可以感知这是一篇摄影比赛颁奖发言稿。而四个摄影作品获奖情况分别出现在二、三、四、五段,其中每段的第一句为段落主题句。通过感悟各段落主题句,对于整个篇章内容结构一目了然。

关键句是激发情节发展的重要句子,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培养学生善于找寻关键句,可以提高阅读文本的发散思维,深度领悟文本。以外研版九上Module 7 Unit 2阅读篇章A book review of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为例,笔者要求学生浏览文章第三段,找出关键句为“But when they hear that ,everyone thinks they are dead.”并针对此段落,设置问题,引发讨论:What will the villagers do when they think Tom and Huck are dead? Do Tom and Huck go to their own funeral?Do the villagers feel pleased or disappointed to see him alive? Why? 等,从而让学生学会从现有知识角度发散思维,深度领悟文本载体,充分调动阅读主观能动性。

信号词种类很多。有表示列举,增补关系的信号词,这类信号词出现的时候,就说明下文出现的内容和前文是同类事物,或者对前文的补充说明,如and, in addition to, one more thing, whats more, besides, as well as, for example, furthermore, like, moreover, together等等。也有表示转折或者对比关系的信号词,这一类的词是在提醒将要提供的信息是新的或有改变的信息。还有表示顺序关系、解释或强调关系等其他信号词,笔者从实践中感知,正确了解掌握这些信号词,厘清内涵,对于解读文本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解读文本逻辑:从文本的背景知识入手,揣摩作者意图

阅读是一种认知活动,阅读理解是读者已有知识与阅读材料中的信息交互作用的结果[3]。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已知信息对阅读理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背景知识通常包括所学语言的国家政治、经济、历史、风俗习惯、宗教、道德观念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内容。对阅读材料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给予足够的重视,将文化背景知识的补充作为阅读前准备活动的重要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加深对文本情感的体验。

例如,在教学外研版九下Module 6 Unit 2中的阅读篇章Do as the Romans do时,笔者了解到,由于东西方文化习俗的差异,学生对该文本的相关信息了解不足。为了帮助学生补充信息,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笔者在教学前给学生提供相关网站,让学生查阅有关餐桌礼仪的信息,通过自主的课外学习,使学生储备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在教学时就更能理解作者的意图,加深对文本信息的理解。又如在外研版九上Module 10 unit 2 The game that they like most is Australian football.一文的教学中,笔者在学生阅读前,播放有关澳大利亚人文景观以及社会生活片段的视频或图片,既幫助学生了解异国的风土人情,理解了文本内容,又拓宽了视野,体验文本情感。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让学生自己解读文本,为了达成该目标,教师要通过多元文本解读,设计各种任务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技能,让学生学会阅读。同时,在课堂上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再现自己的解读过程,带领学生熟悉不同文本的解读视角,扫清阅读中的障碍,提高教学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发展语言综合语用能力,真正让英语阅读课堂鲜活起来。

参考文献

[1] 戴军熔.高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的基本框架与策略[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2(4).

[2] 韩春华.初中英语教材插图的有效使用策略[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

[3] 叶建映.例谈阅读文本的解读与处理[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3(2).

[4] 黄海丽.高中英语阅读文本的解读[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3(1).

【责任编辑 王 颖】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把握解读“维”“度”,感悟文本精髓
文本解读不能忽视语言品味过程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