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杀死一只知更鸟》中主人公成长主题的解读

2016-05-09 17:13王平
青年文学家 2015年36期
关键词:学校教育成长家庭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关于20世纪美国文学中青少年成长主题的研究”(项目编号2010B162)的最终成果。

摘 要:本文聚焦于哈珀·李的长篇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中青少年成长主题,分析并探讨了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及社会层面的女性对青少年道德素质塑造的影响。揭示了美国南方社会教育观念对于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主人公的成长过程同时映射出美国千万青少年的成长,进而影响整个美国社会的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本文旨在提醒人们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应更加崇尚和倡导勇气、公正、宽容和良善等教育理念。

关键词:《杀死一只知更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成长

作者简介:王平,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学和翻译。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6-0-02

1.引言

1961年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杀死一只知更鸟》是美国南方女作家哈珀·李(Harper Lee)一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多次被美国读者评为20世纪最重要的十部作品之一。该小说一直稳居美国高中和大学的阅读书目之中,描写20世纪30年代美国南方风土人情和青少年成长的佳作。1991年Book of the Month Club和国会图书馆中心的调查显示《杀死一只知更鸟》在“最常被引述”的图书榜上仅次于《圣经》。据美联社报道,2007年8月20日,作者哈柏·李参加了在蒙特利尔举行的阿拉巴马学院奖仪式,庆祝四个获奖者的产生。《杀死一只知更鸟》于2014年6月出版电子书和有声读物,填补电子图书馆的最大空缺。我国也把这部小说列入了英语专业学生阅读书目 。

作为成长小说、教育小说,它长盛不衰的原因不仅因其反抗种族歧视、反对不平等的历史意义,还在于它对于勇气和公正、宽容和良善的弘扬。此外,故事虽然涉及残暴与社会黑暗,整体文风依然温暖而风趣。小说的叙事、描写手法也是英语学习者的一流范本。

2.故事梗概:

《杀死一只知更鸟》讲述了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时期美国南部的一个小镇,三个孩子平静的生活被两桩冤案彻底打破。传闻与事实,坚强与软弱,正义与邪恶,忠诚与背叛,他们在痛苦与矛盾中艰难地拨开生活的重重迷雾,见证了人性的污秽与光辉,理解了真相的残忍与无奈,也感受了人间的温暖与真情。

小说从6岁女孩斯各特·芬奇的视角来展开叙述,儿童的观察给整个故事带来真实和诙谐水乳交融的奇妙效果。小说开始时,斯各特是一个纯真儿童,她不得不面对彼时渗透到生活细节的、残酷的种族歧视;小说结束时,她虽然还是个孩子,却拥有了对于人生和社会相当成熟的观察方式。对于青少年读者,认识斯各特是个愉快的过程,很容易接受她的感受、毫无障碍地会和她产生共鸣,仿佛自己在陪着她,和她一起经历发生在梅冈城的那些惊心动魄的事件,和她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从社会学角度看,每个人的成长都会受到一些人的影响,丰富着他们的生活经历和对社会、自我的认识。通过论述作品的写作技巧,即儿童叙事视角,凸现作品的成长主题。美国文学作品惯常采用儿童叙事视角。作品通过儿童独特的语言和思维方式展现他们的思想变化,使得整个成长过程更加自然、流畅、客观、可信,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3.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的重要性

不同家庭环境的影响

3.1阿迪克斯对斯各特和杰姆的正能量的教育

人们的言行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尤为重要。据某科学杂志论述,美国心理学家说,一个人能够取得成就20%取决于自身后天的努力,80%取决于他的父亲。作为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人”同样一句肯定的话如果父亲说出来对孩子的影响力会是母亲的50倍。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你能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而父亲则是塑造孩子对生命的看法,关系到人格的形成。

《杀死一直知更鸟》中既给出了好的家庭道德教育模版,像阿迪克斯对斯各特和杰姆的正能量的教育,也提供了反面教材,如布·拉德力的父亲及哥哥对布的残酷束缚。

斯各特和哥哥杰姆生长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他们虽然没有母亲,在成长过程也曾遇到过种种挫折与障碍.但父亲阿迪克斯及时地给与了他们关爱和指导。斯各特不爱上学,因为受到了卡罗琳小姐的指责,阿迪克斯教育她要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虽然她以为传统的教学方法“骗走了”自己的一些东西,但阿迪克斯仍旧让她从中学习有用的东西。另外,阿迪克斯平等的种族观念,在无形中为斯各特和杰姆树立了榜样。作为南方小镇上的一名律师,阿迪克斯的伟大之处不是在于对他的孩子有多么疼爱,或者给孩子创造了多少物质财富,而是他通过自己的正义的行为给孩子言传身教,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是一座强大的靠山,当父亲真正从内心成长为一个父亲,并且参与、体验孩子的成长。

汤姆罗宾逊的案件是本小说的主要事件,从中刻画了当时美国社会种族歧视的状况。在这样的背景下,衬托出了阿提克斯的正义和良知,勇气和力量。他向儿子杰姆教授了关于勇气的重要课程。阿提克斯告诉杰姆,勇气就是“当你在一开始就身处逆境,但依然出发,并坚持到底”;这预示了阿提克斯为汤姆·鲁滨逊的辩护,那时黑人与白人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穷人和富人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阿提克斯的格格不入与平等人权未被广泛接受的过去便有了巨大的反差。他活出了自己,没有人云亦云,他有自己的生活准则。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人和行事,也用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东西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言传身教,一个伟大的单身父亲的形象赫然挺立。做自己认为是对的,不会因为害怕受到别人的嘲讽和打击而放弃自己的做人准则。生活中总是会有一些邪恶的人和事,在他们面前,是敢于坚持自己,还是妥协随大流和稀泥呢?这是个问题。随大流和稀泥的人,可能不会受到打击,但也不会赢得尊重。人生在世,没有必要看别人的脸色,学会察言观色当然应该,但不应该总是一味地巴结逢迎,应该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价值取向。

3.2布·拉德力的父亲及哥哥对他的残酷幽闭

除了阿提克斯外,小说中的许多父亲被形容为施虐者。如拉德力先生将他的儿子锁在屋内,直到他被人遗忘。拉德力夫人对布被残酷的幽闭保持沉默。拉德力先生的身上体现了一种男性形象,布在专制家庭的控制下受苦,他的生活圈子极小。布在院子边树上的洞里放了小玩意,借此和斯各特、杰姆保持朋友关系。但是,他的哥哥内森竟把树洞堵死了,残忍地切断了他们联系的重要途径。由于根本无法和社会交流,所以布的成长实际上处于停止状态。在第二十九章中,布出现在大家面前――苍白、瘦弱,脸被拧过,两眼无光!无疑,布没有出生在一个好的家庭环境中,先是他的父亲,接着是他的哥哥,他们共同毁灭了无辜的布。从社会化的角度看,他的成长是不成功的。

4.学校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所扮演的角色

在《杀死一只知更鸟》中,我们看到了家庭教育的成功,但是也看到了学校教育的欠缺之处。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学校的教育也一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学校当局应该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精神,把学校建成学生和老师和谐幸福的家园,为学生打下亮丽的精神世界的基础。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学校就是这样子的。文章中体现了卡罗琳小姐不切实际的教育方法, 她本该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孩子自主的学习,却处处压抑孩子的创造个性。通过父亲阿迪克斯对孩子的教育,斯格特殷切地盼望着上学年龄的到来,但是上学之后,她发现卡罗林小姐对待孩子们很苛刻。首先卡罗琳小姐对学生很冷漠,缺乏亲和力。这对学生所树立的榜样极有可能误导学生形成对他人冷漠,无情的心态当中,对青少年形成健全的道德品质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其次,卡罗林小姐无法接受斯格特学会读书写字这一事实,她严格的坚持从前人那里学来的所谓的方法,而不从课堂实践经验中学习,并对教学做相应的改变。她也没有从孩子的角度来考虑,根据孩子的要求做出反应,而只是简单的试图把外来的教育体制生搬硬套在学生身上。卡罗林小姐不仅代表的是一位老师,而她是整个同时期的老师的缩影。她除了运用教条的教学方法外,对学生不具有爱心和同情心。一个名叫沃尔特·坎宁安男孩子没带午饭,卡罗林小姐主动借给他25美分买了一份午饭,并要他第二天把钱还给她。沃尔特家境贫寒,孩子又多,穷的连需要的律师帮助时,他父亲也只能用核桃,萝卜或其他的实物支付阿迪克斯的律师费。沃尔特绝还不起老师的钱,当斯格特试图向老师说明情况时,还被老师用尺子打了斯哥特的手。在此,孩子的善良又与老师的自私形成的明显的对比。

5.社会上的女性角色也影响了斯各特的成长

斯各特体会到作为女性而言的意义。书中几位女性角色也影响了她的成长。斯各特在性别上与他父亲和长兄的不同使得她可以通过女性的观点和深度来看待问题。斯各特主要的女性榜样是卡布尼亚和她的邻居莫德小姐,两者都是意志坚强、个性独立、保护他人。梅薏拉·尤厄尔也对她产生了影响;斯各特目睹她通过迫害无辜者来掩饰自己对他的占有欲。在女性角色中,批评斯各特不守妇道的人物,也是最支持种族歧视也阶级观点的。例如:杜波斯夫人因斯各特的着装而对其进行惩罚,指责她败家。通过加入卡布尼亚与莫德小姐的女性元素来平衡阿提克斯与杰姆的男性影响,一位学者写道:“李逐渐展示了斯各特是位南方女性主义者,通过使用第一人称叙述,她显示斯各特/简·路易斯在儿时对成长为南方妇女的困惑。”

6.结语

成长总是个让人烦恼的命题。成长有时会很缓慢,如小溪般唱着叮咚的歌曲趟过,有时却如此突如其来,如暴雨般劈头盖脸。三个孩子因为小镇上的几桩冤案经历了猝不及防的成长——痛苦与迷惑,悲伤与愤怒,也有温情与感动。这是爱与真知的成长经典。

每个人的成长都会受到一些人的影响,丰富着他们的生活经历和对社会、自我的认识。青少年的成长需要健康的家庭和学校环境。面对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家长,与学校需要密切配合,互补不足,为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长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作者表达了对新世界的向往和期待,总有一天,在新一代年轻人的努力下,人类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公平、公正、平等的世界。

《杀死一只知更鸟》透过三个小孩的视角来看世界,虽然父亲没有让孩子们自豪的高大强壮的体格,也不再年轻,甚至还是近视。但是随着故事的发展,Atticus却以自己的正直诚实,对正义的维护,对世事人情的慈悲和宽容,对孩子心灵的悉心教导,爱护扶正,通过各种事情给孩子们指引方向,给他们提供力量,成为孩子们仰望依赖的角色,成为他们困惑的成长时期的一盏明灯。参与、体验、在场,这是父亲给予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参考文献:

[1]Harper, Lee. To Kill A Mockingbird[M]. The United Kingdom: William Heinemann Ltd, 2004.

[2]高扬. 解析哈伯·李《杀死一只知更鸟》的成长主题[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3]韩婷婷. 走进奥斯卡《杀死一只知更鸟》[J].现代语文,2003(4).

[4]吕中舌,辛继红.电影法庭辩论语言的语音特征及其问题效果——《杀死一只知更鸟》个案分析[J].外语教学,2009,(1).

[5]芮渝萍,范谊. 《杀死百舌鸟》中成长主题的道德批判[J].外国文学研究2006(6).

[6]《杀死一只知更鸟》作者:与世隔绝令她更有安全感[N].广州日报,2010-10-09.

[7]戴维.方袒纳.象征世界的语言[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学校教育成长家庭教育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学校教育的新挑战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浅析红色歌曲与高校主流文化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