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波
基金项目:陕西咸阳师范学院2010年校级教育科研项目“结构主义理论视野下的唐寅诗歌研究”,编号:10XSYK325。
摘 要:《古诗十九首》是汉末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之作,其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它不仅代表了汉末士人的心理特征,而且是反映汉末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
汉末社会的动荡,使得士人长期离乡背井,于权贵之间谋生却往往不能得志,这种境况便使他们陷入了失望、悲愤,伤感的心态之中,形成了汉末士人独特的生活感受。在创作实践和审美观念上,由于受到这种境况的影响,汉末士人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古诗十九首》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即:汉末士人在传统文化和所处时代的双重影响之下,面对人生价值的实现,除了注重现实人生的独特心态外,更多地表现在关注社会现实。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汉末;生命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0-0-02
汉末到魏晋是一个“人的觉醒”的时代,时代处于剧烈的动荡之中,个体生命朝不保夕,时代的动荡,个人的境遇,使人开始关注和思考自身的命运,在此,个体的生命意识蓬勃而发。汉魏之际的诸多作品,从最具代表性的五言诗《古诗十九首》可以看出当时文人对于人的生命意识的流露和抒发,体现出生死离别,患难相聚的情感。本文将通过分析《古诗十九首》,并考察其所处的东汉末年的时代背景、政治思想背景、以及《古诗十九首》当中所体现出的对生死离别,患难相聚的情感来看汉末文人的生命意识。汉魏时期,在中国古代政治史和思想史上都处于一个动荡的时期,社会环境动荡,各种思想相互交融,五言诗达到一个新的繁荣时期,这对于后世文学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这段时期的文学思想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本文研究《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生命意识以及其中的抒情艺术对于汉代诗歌文学的研究是有一定意义的。
一.创作背景
(一)作者及创作时间
《古诗十九首》最早出现在《文选》中 ,因为无法确定年代和作者,因此萧统命名为《古诗》,历代学者对《古诗十九首》评价甚高,在学术界,大多认为这些“古诗”产生于东汉末年的数十年间,是五言诗中最具代表性性的作品,它的作者大多是汉朝末期的失意文人,并不是一人一时所完成的。钟嵘称它“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1刘勰将其比喻为“五言之冠冕”2。明代陆士雍称赞《古诗十九首》:“近于赋而远于风,故其情可陈,而其事可举也。”3。由于历代文人对《古诗十九首》的高度评价,使它在文学上历经千年而不衰。
(二)社会背景
《古诗十九首》创作于汉末,这一时期,政治局势混乱不堪,同时社会风气不良,奸臣当道,贤良备受迫害,出现一系列腐败现象。在此同时,地方上的官吏,也在兼并土地,敲诈勒索,使有钱人权势更大,穷人被剥削的无法生存,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农民起义不断。又由于自然灾害和战争频发的影响,使得天下时局混乱不堪。在日益加剧的种种社会危机下,使汉王朝的政权日益衰落。
中下层文人在这种时局日益混乱的社会背景之下,对个体生存价值也越来越关注。他们在仕途上遭遇挫折,在精神上饱受思乡之情,同时也饱受着事业无成的折磨,在仕途渺茫,前途未卜的情况下,诗人的视野中涌入了错综复杂的感情 ,对人情淡薄的怅惘,对世态炎凉的惆怅,都升华为普遍的人类感情和集体心理。
(三)思想背景
自汉朝建立之后,它的政治经济在汉武帝时期达到鼎盛。自从宣帝后,由于政治腐败,逐渐走向衰落。王莽怀着美好的愿景对政治经济进行了改革,最后却以失败而告终。从此以后,汉朝彻底走向败落。至汉末桓、灵帝的时候,朝政腐败,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各种矛盾逐渐产生,思想复杂,在疮痍中萌生着新的生命。在学术文化上,刘歆以《易》为群经之首,倡今文经学,表现出信古而求真的思想,继之王充提出“疾虚妄”4的唯物主义观点,反对“天人感应”的迷信思想,从理论上进一步粉碎了董仲舒那套“三纲五常”,“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思想基础。随着玄谈的兴起,道、名、法、纵横各家思想有所抬头。文人的自觉意识在这种变化之中不断增强,文学创作观念以及文学创作目的均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具体来说,文学创作思想从言志向缘情转变,创作目的从功利走向非功利。正是由于文学内外部因素的多方作用,各种思想火花的碰撞,汉末文人创作舞台上五音繁会,色彩斑斓,流溢在诗歌中的诗思诗情,带有浓厚的人文意识,表现了与前代不同的思想风貌。
二、生命意识
(一)生命意识的觉醒
东汉初期,当权者采用的选官制度为寒门士子带来了入仕的希望。但随着政治的腐败,宦官与外戚控制了政权。在东汉后期,权贵掌握了政府官员的任用,在这种黑暗的政治环境下,用以选拔人才的察举、征辟制成为了一种形式。此时,王室贵族把持着权力,知识阶层被“边缘化”,并不拥有思想与学术的人掌握者国家的命运,而拥有自己思想的知识分子无法为国家的建设出谋划策。一向清高的知识阶层在这种形势下,他们仍以崇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同时也以此道德要求来看待他人,因而社会上便有了这样的一个群体,他们有相同的人生观、道德观,却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正如余英时所说“士之群体自觉”5。这样的群体不断发展,形成一定规模,他们用自己的标准来评论朝政,指责当权者的不足。一时间,对当朝政治的“清议”6形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清议”本来是在察举、征辟制度中提出的,用来评判文士的能力的,而现在却被处于失意中的文人用在了评判朝政上,而且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清议”的盛行使得文人处于“党锢之祸”的沉重灾难中。
在“党锢之祸”7的打击下,拥有思想与学术的知识阶层被权力中心彻底边缘化了。士人们为国效力的道路彻底被堵死,他们也由开始时的兼济天下转为独善其身。在这种思想的转变之下,便产生了一种生命易逝的感叹。死亡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现实,是生命的终点,而对死亡的态度则是生命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体现了对生命的易逝,人生无常的一种观点。
(二)对死亡的态度
《古诗十九首》在我国文学史上首次将生与死以诗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生与死也是古代文人比较关注的话题之一。
《古诗十九首》中处处都可以体会到死亡的气息,“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 (《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作者借身边的景来抒写心中的情,来表达对死亡的一种态度,即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自然是永恒的,这种思想在《驱车上东门》中尤为明显,诗中描写了这样的场景,在秋风中诗人走在种有白杨林的墓地里,内心油然而生了一种悲伤的情绪:已经死了的人在地下不会再醒来,活着的人在现今的社会中也过着一种朝不保夕的生活。诗人在对死亡的态度上有着深刻的认识,感受到了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在死亡面前也不必卑躬屈膝的乞求,毅然地说出了“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的豪言。
《古诗十九首》借助各种物象从多方面表达自己对生命的观点,这些观点让人难免会对生命产生哀叹。如果对于生命的短暂来说,诗人只是感伤的话,那么对于死亡而言,此时诗人的内心则充满了恐惧。《古诗十九首》从黄泉、坟等物象来表现作为个体的人对于死亡的恐惧,在死亡面前,所有的人都会有无限感伤。“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这种场景令人难忘,在未来的某一天,自己本身可能也会成为 “千载永不寤”的其中之一,这怎么能不让人感到焦虑与忧伤呢?
《古诗十九首》的创作文人们承受着精神和仕途两个方面的双重打击,在这样的境地中只能在肉体层面上来放纵自己,寻求安慰,及时行乐,借助外界的事物来麻痹自己,用酒、色等来麻醉自己的思维,压抑自己悲愤的情绪,减少自我对生命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这种借助外界及时行乐麻痹自己的做法,实际上是对自我的一种摧残,不但不能使自己解脱,反而让自己更加伤感,也可以将这种行为看作是对自我生命意义的一种重视。用表面的消极、悲观,来衬托内心深处对于人生、生命的强烈的留恋和追求。
(三)对生命价值的追寻与探索
古代文人大多不有着忧国忧民的人生理想,“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9,很多文人士子在这种理想人格的支撑之下,积极投身社会,为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自觉担负起对国家的责任,以自己的知识、智能为社会服务,成就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死亡面前,每个人都是渺小的,我们终将面对,正是因为这有限的生命督促着人们去寻找一种使生命延续的方法,即当我们的生命走向尽头以后我们的价值依然存在。生于社会混乱环境中的《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黑暗的社会现状摧毁了他们为国尽忠的远大理想,并使他们的内心出现了无法消去的挫败感。但这并没有使士人们就此消沉,他们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尊严和一种对待人生的积极态度。
注释:
[1]南朝·梁 钟嵘《诗品·古诗》
[2]南朝·梁 刘勰《文心雕龙》
[3]明 陆时雍《古诗镜总论》
[4]东汉 王充《论衡》
[5]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6]东汉后期兴起的一种用来评判文士的能力的制度
[7]东汉桓帝、灵帝时,士大夫、贵族等对宦官乱政的现象不满,与宦官发生党争的事件
[8]《论语·里仁》
[9]《孟子·尽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