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院校商科专业课程全英语教学问题探析与对策研究

2016-05-09 02:05王晓华
关键词:多模态

王晓华

(上海师范大学 商学院,上海 200234)



我国高等院校商科专业课程全英语教学问题探析与对策研究

王晓华

(上海师范大学 商学院,上海 200234)

摘要: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商学院教育的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商学院教学建设中专业课程的全英语教学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全英语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对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应扎实基础英语教育,循序渐进的开展全英语教学;优先选择能够确保专业知识准确性的课程作为全英语教学课程对象;改编英文原版教材,提高教学材料质量;营造“情景语境”,注重师生互动;充分利用“多模态”教学。

关键词:商科专业课程;全英语教学;情景语境;多模态

进入全球化时代,我国要全方位参与国际经济、政治和外交事务的竞争,这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不但要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知识,而且要具有前瞻性的国际视野,更要熟练把握国际通用语言。为了适应时代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部早在2001年制订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要求各高校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其中尤其强调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要先行一步,后来又根据我国高等院校的现实执行情况修正为积极开展全英语教学。王晓华[1]认为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发展,我国对于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变得迫切起来,相对于英语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由此我国高等院校商学院形成了开设专业课程全英语教学的热潮。实践过程中,很多商学院的专业课程全英语教学取得了预想的成功,教学水平向前大幅推进,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偏差和问题。作为一名在商学院任教多年,从事全英语教学的实践者,笔者觉得很有必要对我国高等院校商科专业课程全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加以探析,并尝试性提出解决方法,以推进我国高等院校商科专业课程全英语教学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

一、现阶段高校商科专业课全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国高等教育中商科教育与国际接轨起步较早,课程体系的设置多直接借鉴于国外高等院校,与国外合作的机会明显多于其他类专业。通过开设专业课程的全英语教学,有效提高了我国商科教育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和出国留学深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限于统计数据的缺乏,笔者无法将翔实的量化指标来全面展示我国高校商科专业课程全英语教学的现状。仅结合笔者所任教的单位情况看,商科专业课程全英语教学已经全面铺开。以学院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金融硕士专业学位项目为例,18门课程中有至少9门已经开设全英语教学,比例超过50%;而全部课程采用全英文教学的ACCA试验班则将从2016年开始运行。

(一)现阶段高校商科专业课程全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值得指出的是,部分高校商学院在推行专业课程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同时一些做法值得商榷,具体如下。

(1)用误读的双语教学模式进行全英语教学。实际上,由于现实师资条件的约束,很多高校商学院开设专业课全英语教学面临困难,因此只能采用英语教材,英汉混合授课的模式,并称之为向全英语教学模式过渡的双语教学模式,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读的双语教学模式。当然这不仅是我国商科专业课程全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也是我国高等院校全英语教学所面临的普遍问题。

(2)将全英语教学专业课上成了外语教学的辅助课。从教学导向上来看,全英语教学更多应该是考虑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思维,培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教育部对全英语教学的要求,教师授课时要全部使用英语,这一硬性要求使得开设相关课程的专业教师把很多精力花费在准备专业术语的表达和课堂指令性语言上。有的教师在进行全英语教学课前准备时,会提前将其所要教学的内容翻译成英语,并且将课堂上所要使用的课堂用语提前准备好,如此教学过程中不敢自由发挥,相应的课堂教学变成了事先设计好的固定套路。如此教师就将全英语教学专业课上成了外语教学的辅助课,仅停留在用英语对专业术语的简单讲解和翻译上。事实上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商学院全英语教学发展的瓶颈。很多高等院校在为留学生MBA或商科专业硕士项目开设的课程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3)全英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课的教学效果。全英语教学专业课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有较高的要求。现实中,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使得专业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有些高等院校在所有的年级都尝试开展全英语教学。这种做法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英语能力,学生的认可程度可想而知。根据对全英语教学专业课的学生相关调查发现,学生多数认为学习困难大,他们需要花费比原本更多的精力来看懂原版教材中的英文,而很难顾得上去理解课本的内容。还有的学生认为某些教学内容即使用中文讲述都不易理解,更不用说英文讲述了。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这些误区的原因显然是多方面的,除了对全英语教学的涵义认识不足和把握不准外,还有以下原因。

(1)对于全英语教学炒作过热。因为教育管理部门对全英语教学人为的拔高,并纳入高等院校教育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体系,使得我国高等院校在全英语教学建设上存在“应付评估”的做法,商学院在此方面的表现可能更为突出。

(2)现阶段的全英语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现实国情。实施全英语教学不能脱离其赖以生存的语言条件,而我国现实国情还没有建立起全英语教学所需求的社会环境和语言环境。对全英语教学提出过高的要求,也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现实的师资素质远远不能适应全英语教学对师资的要求。从国际经验看,全英语教学对于师资有着相当高的要求。外籍教师的参与和辅导是重要的必要条件。而且在不同年级开展全英语教学对于师资要求的侧重点也会有所差别,这对教师的压力也是很大的。如果在低年级开展,更关注教师的发音准确性,符合外语表达习惯,是否影响母语和外语思维之间的负迁移。如果在高年级开展,更关注教师是否具有扎实的外语表达能力和丰富的学科知识,避免将专业课上成外语教学的辅助课,从而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准确把握全英语教学的涵义及取得预期效果需要具备的条件

(一)全英语教学的涵义

从历史背景看,国内有关方面对于全英语教学的最初提法称之为双语教学。而要清晰地阐释双语教学,必须首先清晰地阐释双语。双语对应的英文是“Bilingual”,其直接的意思是“Two Languages”,也就是指在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同时存在,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历史背景条件下,可能或必须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流的情景。在这两种语言中,通常有一种是母语或本族语,另一种语言是后天习得的第二种语言或者是外国语*根据《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相关条目的解释。。因此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双语的概念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我国,所说的双语主要是指能熟练使用英语和汉语。而所谓的双语教学,则是指“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即在学校中应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知识性科目的教学①。通常而言,双语教学可以分为两种:浸入型双语教学和保持型双语教学。前者是指学校使用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例如新加坡、印度、加拿大魁北克这样典型的“双语”国家和地区,这里的英语是第二语言,相应的英语教学是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后者则是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本族语,然后逐渐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这里的英语是外语,相应的英语教学是作为外语的教学。

从中国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的双语教学显然应该属于后者,即保持型双语教学。因为学术界对于双语教学所存在的不同看法和实践执行中界定的某些困惑,教育部将双语教学的提法修正为全外语教学,又因为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的主导性而演变成了全英语教学。但是显然要真正理解全英语教学的涵义,还是要回到上文所提到的双语教学理论中两种不同教学模式的区别,因为两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的途径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学生是在有目的的语言环境下,抱有融入性动机,依靠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去“潜意识学习”。把英语作为外语进行教学,学生则是在无目的的语言环境条件下,抱有工具性动机,有意进行的认知性学习。而明确了这两种模式的区别,就可以知道在我国高等院校中推行全英语教学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任何语言习得都需要靠外在的语言环境去激活,而现实条件下我们明显缺乏英语的语言环境,用英语进行专业教学显然是难上加难。

其实全英语教学也好,双语教学也好,从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上而言都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最早提出建构主义观点的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此外,心理学家维果斯基(Vogotsgy)、布鲁纳(Bruner)等人也对该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知识是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个体对事物的理解与其先前经验有关,因而对知识的正误判断只能是相对的;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也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只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就教学模式而言,建构主义提倡“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从而对传统的“以教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因此要推行成功的全英语教学,必须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面笔者结合该种教学模式的建立分析全英语教学取得预期效果需要具备的条件。

(二)取得预期效果需要具备的条件

王杰峰[2]认为全英语教学要取得预期效果,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具备多个条件。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主要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承担全英语专业教学的教师承担着双重任务,既要把学科内容准确的传播与讲解,又要使用准确的英语语言来进行教学。因此,作为全英语专业教学的教师,不仅必须精通本科知识,而且要有良好的英语能力。某种程度上而言,要达到英语已经是其第二语言的层次。而从国际经验看,承担双语教学的教师一般都是双语者。就这一点而言,就对我国高等院校商学院现有师资提出了极大挑战。因为要达到双语者的程度,绝非简单的国外进修经历就可以满足,相比来说在国外接受过正式高等教育的优秀归国留学人员才可能胜任。

(2)较高的学生素质。从现实看,全英语专业教学不但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极高要求,而且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也大幅提高。笔者在本院的调查中发现,对中外合作专业学生开设全英语专业教学课程的效果要好于非中外合作专业,对高年级学生开设全英语专业教学课程的效果要好于低年级学生。这是因为中外合作专业学生在此前进行了大量有效的英语培养,从综合英语到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翻译与写作等方方面面;而高年级则积累了相对扎实的基础知识。

(3)语言环境的塑造。应该说,全英语教学的语言环境是全英语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要使得学生一走进课堂,就感受到语言环境的转化,自觉地使用英语来进行思考和交际。而要保持这种状态,还需要通过第二课堂环节来强化该环境。相应的如果只是在课堂上用英语进行授课,英语仅是作为一门课程的教学语言,是不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的。

(4)合适的教学课程、教学模式和教材选择。并非所有的专业课都适合进行全英语教学。教学内容国际化程度越高、教学内容基础性越强的课程越适合进行全英语教学。笔者一直教授的《商务基础》(IntroductiontoBusiness)课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相应在教学模式上,也宜采用英语国家的通用教学模式,比如近年来国内大量引入的案例式教学。当然全英语教学必须使用英文原版教材,近年来各大出版社在此方面都做了很大努力,引进了为数众多的国外优秀教材,就商科来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工作尤其出色。

三、提高商科专业课程全英语教学效果的措施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功利主义已经制约了我国高等院校,特别是商学院专业课程全英语教学的发展。笔者结合本单位实践,探究在现有条件下如何提高商学院专业课程全英语教学的教学质量,谋求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扎实基础英语教育,开展全英语教学

目前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大学英语教育改革,很多专家指出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出路在于改变不同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一刀切”的现状,为不同专业量身定做专业英语或者说专门用途英语。笔者以为这对于全英语教学专业课程改革是有正面意义的举措。大学英语教育进行改革不等于放松英语教育,而是更好地因材施教。以笔者多次开设的《商务基础》课程为例,课程所涵盖的商业环境、管理业务、营销原理、运作和信息管理与金融问题等专业知识对学生英语的要求都比较高,因此英语词汇的积累和应用就是很重要的基础。从笔者教学的对象看,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该专业学生因为是中外合作专业的缘故,英语功底相对比较扎实,运用能力也比较强,从而为该门课程全英语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尽管如此,笔者在本课程教学初期,仍然适当降低了英语运用难度,并在讲课前尽量把学生可能不大理解的术语、单词和例句列举出来,加深学生对术语的理解与记忆,并建议学生在课下适当做练习。而随着教学过程的不断推进,学生对专业知识有了相对多的接触和一定量专业词汇的积累后,就逐步加大了英语使用的频度,并努力让学生学会用英文思考解决问题。

(二)优先选择能够确保专业知识准确性的课程作为全英语教学课程对象

商学院的课程体系是比较庞杂的,并不是所有专业课程都适合进行全英语教学,尤其是中国特征比较明显的课程。欧阳爱平[3]认为那些从西方引进,具备较强的国际共通性,基本规则和相关术语直接从英文翻译而来的课程则是适合采用全英语教学。因为如此反而更加有利于增强教学内容的准确性,为学生以后顺利工作打下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储备。娄钰[4]认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国家贸易实务等课程适合作为全英语教学课程。而此类课程也应该成为现阶段全英语教学课程的优先选择对象。

(三)改编英文原版教材,提高教材质量

教材质量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如前所述,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机械工业出版社为代表的各大出版社在引进英文原版教材方面做了很大努力,引进了为数众多的国外优秀教材,基本上满足了现实教材需要。但是英文原版教材的本土化工作还有待提高,全英文原版教材的语言纯正,编排逻辑性很强,内容上及时吸收最新研究成果,时代气息浓厚,但不太容易被刚刚接触专业知识的学生所接受,而今最为缺乏的是与本土结合的案例资料。因此,为了全英语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高校教师改编相关原版教材的任务还任重道远。笔者针对自己教授的《商务基础》课程的教材选用问题,曾对相关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问卷反馈结果看,他们认为适度改编后的英文原版教材更适合在中国的课堂上使用。

(四)在全英语教学过程中强调“情景语境”的师生互动

袁园[5]认为要取得良好的全英语教学效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要做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关心学生的求知需求及学习方法,充分通过“情景语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做好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及教学过程的调控。

“情景语境”的师生互动主要通过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来加以实现。

案例教学在西方的教学模式中运用较多,英文原版教材中的案例也数量繁多,内容详实。在完成必要的理论知识讲解之后,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案例让学生结合所讲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情景语境”,在案例分析中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来进一步突出“情景语境”。通过理论讲解,学生对知识会产生基本印象,但并不容易形成完整的记忆。而“情景语境”的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则可让学生在注意知识细节的过程中真正掌握专业知识,并学以致用。

商学院的课程多是要理论联系实践,在学生完成理论学习之后,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运用平台。目前,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选择了模拟实验的教学方式。各种应用软件大多是由国外相关公司进行开发,本身的工作环境就是英语的,在全英语教学的专业课程中利用其进行各种模拟实验来加强教学效果是有效的。通过这些模拟实验,学生能够迅速巩固所学理论,更好地熟悉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各种运用。

(五)在全英语教学过程中全方位、多角度利用“多模态”教学

根据黄创[6]所谓“多模态”教学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已经进入了超文本时代,可以通过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广泛的信息互动的活动,侧重于师生互动间的语言形式即接收和感知的形式,融声、光、电为一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多模态认知,更主动培养学生的多模态识读能力。袁传有[7]在其研究中提出了多模态信息认知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多模态信息认知教-学模式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模态”教学为学生图文并茂地讲解相关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譬如:笔者在《商务基础》课程中讲到“企业家精神”一节时,先是在PPT上用图表列举出两个典型案例,接着,给学生放有关扎克伯格和比尔·盖茨的视频。课后,则可以利用“多模态”教学中所建立的网络教学开源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实践中,笔者就利用学校课程中心网站平台发布课件和多模态资源,回答学生相关提问,管理学生作业。

四、结论与相关建议

笔者结合全英语教学实践,分析了现有条件下提高我国高等院校商学院专业课程全英语教学效果的一些可供实践参考的具体措施,可以看出要使全英语教学取得较好效果,“情景语境”互动和“多模态”教学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手段,而这正与商学院教学模式中所倡导的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不谋而合。不过要解决我国商学院专业课程全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根本问题,还是要在培养全英语教学的师资力量方面多下功夫。

在专业课程中进行全英语教学要求教师要把英语与专业知识充分结合。刘开颜[8]认为从目前我国各高等院校从事全英语教学的师资结构看,存在两类教师,一类为专业出身,曾经出国进修过,其专业水平相对较好,但是缺乏专业的英语训练;另一类为英语出身转型而来的专业教师,其英语水平较高,英语表达能力强,但是专业知识储备相对不足。此两类师资各自所存在的问题都极大限制了其全英语教学的能力和效果。蔡基刚[9]认为全英语教学“重心在知识,语言是附带提高的”。李颖[10]指出上述提法弱化了英语在双语课程中的真实地位。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长期以来遵循的是外语工具型办学理念。现在则需要用超学科视野下的全英文授课模式来打破工具型办学理念,使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出人文性、思想性和研究性,把学习置于对社会和心灵的关注之中,努力培养兼备东西文化精髓、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因此,各高等院校要努力创造条件给予全英语教学教师更多的进修机会,为教师搭建观摩、学习专业知识的平台,并引进国外专家和海归学者进行指导,言传身教,打造教学团队,以点带面,提升全英语教学质量

总之,全国范围的商学院专业课程全英语教学工作正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虽然诚如前文所示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只要从学科性质、学习阶段、师资力量各方面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型努力完善教学活动,还是有望在一个可预期的时间内赢得突破的。

参考文献:[1]王晓华.论高校全英语教学与对外商务人才的培养,新经济下人力资源开放与管理[M].北京:中国时代出版社,2007.9:.

[2]王杰峰.也谈高校双语教学的问题与出路[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46-148.

[3]欧阳爱平.国际性专门人才的全英语教学策略探索——以北京工商大学注册会计师全英语教学为例[J].现代大学教育,2011(2):103-111.

[4]娄钰.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0(1):146-148.

[5]袁园.高校双语教学范式的转型[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4):40-42.

[6]黄创.基于多模态教学的商务英语综合实训[J].商场现代化,2009(15):247-249.

[7]袁传有.从教学实践中构建多模态信息认知教-学模式[J].教学研究,2010,33(4):50-55.

[8]刘开颜.高校商务类课程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1):209-211.

[9]蔡基刚.全英语教学可行性研究——对复旦大学“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案例分析[J].中国外语,2010,7(6):61-67.

[10]李颖.全英文授课模式的动因论——超学科分析的视角[J].中国外语,2013,10(1):47-53.

(编辑: 巩红晓)

On Teaching Business Courses with 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 in China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Wang Xiaohua

(School of Finance and Business,Shanghai Normal Universrty,Shanghai 200234,China)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the degre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business school education has increased accordingly.Business courses lectured in English have been popular and experienced a shift from “Bilingual Education” to “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 in a decade.In practice,such a teaching mode has obtained achievements,while some problems have also arisen.The author,based on her own teaching practice,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poses a series of solutions.We can strengthen the basic English education;adopt an approach of “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 step by step;give priority to those courses which can ensure the accuracy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first;adapt English teaching materials introduced from abroad and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create “Context of Situation” and promote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make full use of the “Multi-modal Teaching” approach.

Keywords:business courses teaching;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context of situation;multi-modal teaching approach

DOI:10.13256/j.cnki.jusst.sse.2016.01.016

中图分类号:G 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895X(2016)01-0080-06

作者简介:王晓华(1978-),女,讲师。研究方向: 战略管理、国际商务。E-mail:xiaohuaw@shnu.edu.cn

收稿日期:2015-09-12

猜你喜欢
多模态
多模态视角下《星际穿越》的存在哲学隐喻解读
基于多模态视角的多元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设计
多模态语境下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模式探讨
多模态话语中的詹姆斯·卡梅隆电影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多模态交互式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多模态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课堂的构建
多模态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研究
探析多模态环境对提高大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
英语文化PPT课件的多模态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