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宪彩
摘 要: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有其独特的先进性,它既关注学习的对象又关注学习主体,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合作学习;行为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217-01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同时着重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以往的以被动式接受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现在合作学习方式已经广泛应用于数学课堂,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做些什么使合作学习更加高效呢?笔者就自己几年来的思考和探究谈下个人看法。
一、课前精细的设计教学
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合作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教师要根据学情合理安排需要合作的内容,因为不是什么内容都需要合作的,否则合作学习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深入研究教材、深入了解学情。在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结构,具体的生活环境基础上找到适合且需要合作学习的内容,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找到学生跳一跳就能抓到的“果子”,然后设计有意义的、开放性的适合讨论的问题。
二、正确把握合作契机
合作学习作为有效学习方式的一种,并不是什么问题都适合拿来合作讨论的,而且一节课的时间能真正讨论清楚一直两个问题就足够了。笔者曾听过一节“合作学习”的课,一节课下来,老师提了五六个问题,有的问题提出后,好多学生都是一口说出了答案,但是老师每提一个问题后,都说“小组讨论一下”,于是,一节课都在轰轰烈烈的讨论声中度过了。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就太“滥”了,学生所学的知识没有向深度、广度拓展,合作学习流于表面,已经失去了“合作”的真正意义。那什么样的情况才能用合作学习呢?笔者认为这几个方面应该进行小组合作:学生一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学生感到迷惑、混沌时;答案多样性时;知识需要深化、拓展时;学生意见不一样需交流时。小组合作能让他们在组内冷静的思考,理智地分析。
三、灵活调整教学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合作学习基本按着教师的思路进行,但有时也会有“意外”,也会偏离设计好的轨道,有时还会有“意外收获”,我想这恰恰就是教育的魅力所在。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如在教学“图形的认识”时,出示讨论题: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我们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这个问题比较简单也与学生生活比较接近,课堂讨论得非常热烈、激烈。我也来到他们中间倾听。慢慢地就发现有几个小组发生了争论,原来是讲桌上的墨水盒,有的小组学生认为是正方体,有的则认为是长方体。怎么会这样呢?墨水盒不是长方体的吗,于是我问:你说是正方体,理由是什么?学生回答:墨水盒的正面是正方形。哦,我突然意识到有一大部分孩子对正方体和长方体不能正确区别呀。于是我立即决定取消下一个游戏环节,改为再一次讲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别,我和学生们运用观察、比较、触摸等各种方式。最后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这墨水瓶是一个长方体!”
四、交流过程中中适时指导和干预
在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是“导演”。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善于发现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产生的问题,及时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例如,教学苏科版一年级 “统计”一课时,让学生从好多长方形、三角形、圆形中统计各个图形有多少个,看谁的统计既清楚又方便。教师可以分以下三步进行指导:(1)先分工谁报名称,谁记录;(2)先想想,自己准备怎样记录;(3)记下来后怎样交流、怎样比较、怎样分析。如果不作指导和帮助,课堂容易出现混乱局面
五、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合作技能
在合作学习的实践中常常看到,老师的问题刚提出来,一些爱表现的学生立即说出自己的答案,而且这个答案是没有经过认真思考的,过了不到2秒钟,他又想起了什么,又说出了一个答案,而且这个答案也是不全面的,每个班里都有几个这样的学生,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也会打乱其他学生的思路。为避免这种情况,老师就要事先讲清合作规则,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合作技能:包括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表达自己的见解,如何纠正他人的错误,如何汲取他人的长处,如何归纳众人的意见等。笔者是这样规定的:在讨论前,小组成员必须独立思考,把自己的想法记下来,再在小组长的安排下,各个成员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最后形成集体的意见后由记录员将其整理出来。这样,每个人都有了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学生掌握了这种技能,合作学习就基本成型了。
六、科学运用评价机制
教师要在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和评价,使学生统一认识,得出正确结论。一般采取小组汇报的形式,此时,对中等生和学困生给予特别的关注,提高小组活动参与的均衡度。另一方面,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如哪一组最团结协作,哪一组最有创新,哪一组最守纪律等。教师对小组中成员的表现也要从是否积极参与,是否友好合作,小组成员是否认真工作,是否有责任心等方面进行,对那些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采用激励机制及时鼓励和表扬。必要时发些奖品也是可以的。
不要小看教师简单几句评价的话,它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适时的鼓励性语言能使学生信心倍增,因此教师要着眼于学生小组学习的全程,而不是只关注结果,例如,一位同学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后没能回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或没能写出问题的答案,是否就表示他(她)在这次小组活动中没有收获呢?其实不是。如果他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很专心或者比以往专心,那也是进步,也是有所收获;在情感体验方面,可能自信心提高了或者对数学的兴趣浓厚了,那也是很大的收获;在认知方式方面,如果能自己独立提出见解(不管对错),没有依赖老师和其他的同学,那也是一种进步。可以从上面很多的方面评价学生,其中哪一方面有所进步,都是有收获。
综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有其独特的先进性,它既关注学习的对象又关注学习主体,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才能发挥出这种学习方式的有效性,才能有效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真正实现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