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闲暇时间安排利用现状实证调查研究

2016-05-04 13:06杨帅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4期
关键词:实证研究大学生

杨帅

摘要:合理利用闲暇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作为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他们知识的积累、实践技能的发展以及社会角色的学习也基本都是在闲暇时间内习得的。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法对黑龙江大学学生的闲暇时间安排利用现状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闲暇时间自主管理能力差、闲暇观念存在偏差、闲暇活动水平层次低、闲暇现状与理想冲突等问题,闲暇时间安排利用现状堪忧。

关键词:大学生;闲暇时间;安排利用;实证研究

一、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促使整个社会对闲暇时间的多少、闲暇质量的高低日益重视。大学生作为国家、民族的希望和未来,闲暇时间的安排利用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其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心理品质、道德修养等素质的形成,进而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闲暇生活品质的高低必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所以,关注大学生闲暇时间的安排利用现状,重视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引导大学生合理安排利用闲暇时间,树立正确的闲暇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闲暇时间不是无聊的虚度光阴,而是人们每天除了工作和生理需要等生活必要时间以外,用于个人发展、娱乐等自由支配时间。《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中对闲暇时间的界定是:“个人在完成工作和满足基本生活要求以外,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主要用于娱乐、学习和交往。”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闲暇时间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本身全面发展所需的自由时间。”综上所述,所谓闲暇时间就是可供个体支配的所有自由时间。由于本次实证研究的对象是大学生,所以将大学生闲暇时间界定为:大学生除去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课程时间以及满足生理需要的时间外,剩余的所有可供学生本人自由支配的时间。

二、调查研究过程

本次实证调查研究的主要流程是:文献研究→变量测量→设计理论框架→设计问卷→实施抽样→拦截访问→问卷录入→统计分析→撰写报告。

(一) 研究总体与样本规模

本次实证调查研究总体为黑龙江大学所有全日制本科在校学生。鉴于研究总体规模较大,调查的人力和经费等相对不足,最终确定研究样本数为270份。在调查过程中,由于拒访、填答不合格和其他可能存在人为误差因素影响,经过问卷审核和数据清理,获得有效问卷251份,有效回收率92.96%,具有较高回收率,这为本项目后期的数据分析提供了基础保障。

(二) 研究方法和统计流程

本次实证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分层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对黑龙江大学全日制本科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被抽取的本科生分布在文史、理工和艺术等30多个学院的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生源地分布较为广泛,并且全国高校在教学、管理模式等方面基本相同,因此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问卷回收后,项目组按照“审核复查→编码录入→数据清理→统计分析”的流程,对调查问卷进行处理。在此过程中,采用了人工核查和统计软件SPSS清理相结合的方式,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数据清理环节,主要利用软件的频次分布、排序分类等功能,对数据录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错误以及超出正常范围的变量进行筛选,并大致判断了问卷的质量。

三、 主要研究发现

(一) 样本基本状况描述

本次调查的有效问卷中的学生为251人,其中,男生占43.03%,女生占56.97%。样本具体构成(见表1):

为了确定研究样本的代表性,我们将样本主要特征变量与2015年黑龙江大学新生录取数据主要变量进行了比较。参与比较的变量有:男女生性别比;艺术类学生所占比例。比较结果(见表2):

综合比较结果进一步显示,该项目数据具有优良的代表性。

(二) 闲暇时间利用现状及分析

1. 大学生闲暇时间充足,但自主管理能力差。目前大学生无论是在周一至周五,还是在双休日及节假日拥有的闲暇时间都是比较充足的(见表3)。对不同性别和不同专业类别的大学生的闲暇时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其拥有的闲暇时间差别不大,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时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闲暇时间进行统计分析显示,大一、大二的学生拥有的闲暇时间相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而言比较少,但差异性也不显著。所以总体而言,大学生所拥有的闲暇时间是比较多的,而且调查显示78.9%的大学生对自己目前所拥有的闲暇时间表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可见大学生闲暇时间充足。

但是在这之中对于闲暇时间有规划的大学生仅为48.2%,其中又有41.5%的大学生难以执行自己的规划。这说明大学生对闲暇时间的规划意识和主体性意识缺乏,对闲暇时间的自主管理能力较差;其次大学生对闲暇时间的安排利用有很大盲目性和随意性,自我控制能力不足。

2.大学生闲暇意识较强,但闲暇观念存在偏差。调查显示,有95.7%的大学生认为闲暇时间对自己来说是“重要”的,有92.5%的大学生希望自己的闲暇生活是“充实的”“有计划的”“放松的”,且有59.4%的大学生表示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闲暇活动,52.2%的大学生认为“个人兴趣”是影响闲暇活动的重要因素,这些都充分说明大学生的闲暇意识很强,希望充分利用闲暇时间,或发展自己或放松自己。

但是经统计分析发现(见表4),在影响闲暇活动的因素排序中,“经济因素”“闲暇时间”“活动场地”分别列第二、第三和第六位,“自身素质”却排在各因素的最后一位。可见,大部分学生比较重视外部因素的影响,而过分忽视个人因素,这很可能影响到闲暇生活中个人能动性的发挥,进而影响闲暇生活质量。更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因素”竟然位居第二主要影响因素,说明不少大学生将闲暇误解为单纯的娱乐和消费活动,对闲暇的“发展”价值缺乏认识,从而出现了对闲暇观念的异化,可见大学生对闲暇价值存在片面理解。

3.大学生闲暇活动多样,但层次水平较低。根据综合计算发现(见表5),7个经常的闲暇活动排名依次是:上网、学习、出游、体育锻炼、兼职、睡觉、社团活动。所以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闲暇活动多种多样,闲暇生活丰富多彩,但主要以娱乐放松为主。

从调查中也不难发现,大学生在闲暇活动的选择上,发展提高型活动偏少,上网、逛街、睡觉等消遣娱乐型的闲暇活动的选择比例较高,可见大学生的闲暇活动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懒散性,闲暇水平处于中低层次,过分沉溺于感官享受,缺少对自我发展的追求,存在明显的惰性,忽视了自己所处的社会角色和应承担的责任,责任意识缺失。

4. 大学生闲暇目的明确,但闲暇现状和理想矛盾。通过统计分析,了解到大学生参加闲暇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放松、减压”(27.4%)、“提高个人能力”(26.6%)、“发展兴趣爱好”(22.3%)和“增长见识“(16.8%),充分说明大学生的闲暇目的明确。但对自己闲暇生活现状的评价时却有43.1%的大学生认为闲暇生活“一般”“空虚”,甚至仅有32.9%的大学生对自己的闲暇时间安排利用表示“非常满意”和“基本满意”。可见,当前大学生对闲暇生活的理想很好,但大学生的具体实践性和行动能力较差,现实中对闲暇时间安排利用效果一般,没有达到预期。

有55.4%的大学生认为闲暇生活应该“提高自己”“发展兴趣爱好”“增长社会关系”,但他们却有66.6%的闲暇活动是限于“自由组织”(37.1%)、“宿舍组织”(20.7%)和“独自一人”(8.8%)的(见图1),而且有39.1%的闲暇时间花费在宿舍,12.7%和10.8%的时间花费在图书馆和自习室(见图2)。由此可见大学生闲暇时间的安排利用主要都是个体性、独立性的活动,原子化趋势明显,多人之间的活动比较少。即使是多人活动,其交往对象也基本总是局限在几个熟人之间,那些集体性的闲暇活动,如由学校、院系、班级或社团等组织的活动只占大学生闲暇生活的很小一部分。

所以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较理想化,多于幻想,却少于实践和行动;对闲暇时间的利用效果较差,闲暇活动的封闭性较强,原子化独立活动导致人际交往能力较弱,闲暇的现实状况和理想状态存在巨大差距。

四、 总结

综上所述,从闲暇时间拥有量上来看,在校大学生闲暇时间充足,但是规划性不强,对闲暇时间自主管理能力有待提高。从自我感受上来看,对闲暇生活满意度较低,闲暇观念片面,闲暇生活质量亟待改善。从闲暇活动类型上看,主要是消遣娱乐型的闲暇活动,自我发展提高的闲暇活动偏少,闲暇活动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从自我状态上看,闲暇效果较差,闲暇活动空间封闭,原子化趋势明显,范围亟待拓展。总而言之,当代大学生闲暇时间安排利用现状存在众多问题,现状堪忧,急需社会、学校、家庭、学生等各方共同努力,积极改善,形成符合当代大学生身心特点、利于当代大学生更好发展的闲暇体系。

参考文献:

[1]经素.当代大学生在校闲暇状况调查与思考[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28):30.

[2]雷洁琼.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43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122.

猜你喜欢
实证研究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中国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简述翻译研究中实证研究法的应用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认知语言视角下英语词汇多义习得的实证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