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校俄语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研究

2016-05-04 13:06高伟李芳孙超徐美玲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4期
关键词:卓越人才

高伟 李芳 孙超 徐美玲

摘要:高校俄语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有许多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弊端,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对高校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以培养和造就出大批卓越的优秀俄语人才。文章针对我省高校俄语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期望对俄语专业的建设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校俄语专业;卓越人才;课程设置研究

当前,全国高等教育正在进行前所未有的改革,以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对高素质、卓越型人才的需要。高校俄语专业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创新卓越型俄语人才,这是中俄两国双边关系发展的需求所在,俄语专业卓越人才的培养方式是高校改革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课程体系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应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根据国家及各地区对俄语人才的需求,对传统的课程设置进行革新,从课程管理体制的变革、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的更新、课程结构的优化、教材的编制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从而培养出全面的俄语卓越型人才。

近几年,黑龙江省各高校的俄语专业相继做了一些调整,在保持原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上,依据所在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逐步增加和拓宽了专业面向,并对外事、经贸、科技、新闻等各种复合型专业进行了不同实践。尽管如此,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部分高校在办俄语专业时,强调单一的语言教学体系,注重统一性和系统性,虽然比较切合实际,但却忽视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将俄语基础课程安排在低年级,专业课全部安排在大四阶段,集中的专业课设置,使得学生既要准备专业考试,又要应付实习、找工作等各方面实际困难,导致学习质量不高,因此学生的俄语学习效果和知识面都受到很大影响,无法达到社会对俄语人才的需求标准。具体表现为:

一、忽视综合能力培养。所谓卓越型人才应该是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能力,在某一个具体的方面能出类拔萃的人,并具备多种能力和发展潜能。因此,过密的基础课程设置只能保证学生的基础扎实,综合能力培养却弱化了。如今俄语专业毕业生几乎遍布社会生活的各行各业,但学生却一时难以胜任工作,原因就是由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局限,学非所用,严重缺乏除俄语专业知识外的其他专业知识,如俄语文化、俄语交流以及俄语的商务应用等。四年的专业学习过度强调语言技能训练,却忽略了学生宽而实的专业涉猎,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自然被淡化了。

二、 课程内容之间缺少循序渐进。课程内容设置应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全面性,如综合性大学选择俄语专业课程+二外的课程设置,这种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两门外语掌握得较为精深,涉外事务中有极强的竞争力。俄语课程+二外+某一专业课程,这种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与俄语结合的某一专业领域竞争力较强,但二外实力相对薄弱。课程上要侧重设置俄语语言和二外的语言知识技能课,把职业规划与设计课程安排在大一,学生大一阶段就可以对所学专业的目标、内容、方向等有所认知和了解,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所规划与设计。而有的院系把职业生涯规划课开在大四,学生忙于毕业论文、找工作等,疲于系统规划地学习,这样的课程设置没为学生的发展留出空间,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的知识结构失调。

三、 重语言,轻人文。总体上看, 我省高校俄语专业在通识教育课程中缺少人文教育比重,文化课程类别较少,语言类课程比重过大,一些课程科目过于烦琐。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学分比例都不平衡,课程设置偏重语言 , 缺乏其他文化知识的课程。由此看出, 现行俄语专业的课程设置, 有三个突出的弊端:一是忽视综合能力培养;二是课程内容之间缺少循序渐进;三是重语言,轻人文。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省内各个院系应当立足现有基础,从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 依据自己的条件和专项来设置课程, 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实践中,须处理好几种关系:专业训练与基础教育的关系;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关系;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关系;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对原有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造和完善,从课程形态、课程范畴、课程内容、课程功能和课程类型等方面进行课程优化。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模块:

一、综合能力课程模块。确定俄语卓越人才的培养目标,尽量对专业进行合理的特色分类,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质疑精神的人才。在课程体系中除了保证对俄语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学习(包括语音、语法、口语、听力、词汇、阅读、翻译等基本要素)外,还应有目的地增强主干课的作用,开设相关的专业课,在低年级的课程设置上设立一些开阔视野和培养兴趣的课程,高年级可开设俄罗斯文学史、旅游俄语、当代俄罗斯等课程,使课程结构由纵向深入型向横向宽广型转化。各类型课程之间相互照应、承接,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和研究能力以及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开设与俄语相关的专业课程,如科技俄语、经贸俄语、俄苏文学等,学生在扎实的语言基础上能快速进入角色,提高俄语综合运用能力,拓宽知识面;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专业课设置还应与俄语技能训练结合,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无论怎样拓宽课程,课程设置都必须在以俄语为中心的基础上,开设其他相关专业课程。

二、专业特色课程模块。省内各高校俄语专业应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 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建设 ,力求办出特色。如哈尔滨师范大学采用“俄语 +专业知识”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且利用自身的语言优势, 在俄语人才培养上探讨“俄语+英语”的模式作为俄语人才培养的特色。黑龙江大学本科俄语专业采用的是“平台+模块”的课程设置结构。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特长设置课程,并从本专业的实际需求、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学生来源、师资队伍等方面出发,有次序、分阶段、由低到高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形成完整的知识传授体系,在专业建设与发展上形成梯度与层级,允许不同学科专业之间差异性的存在,着力解决高校卓越人才培养同质性、趋同化的问题,从而拥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科学合理的梳理,既可以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又可以让学生锻炼好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此同时,对于标准的制定及教学大纲, 明确的教学目的, 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都要请有关专家、学者反复论证。

三、 人文教育课程模块。新的俄语学科必须适当增加人文知识的比重,专业课程内容设置要注意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均衡,侧重设置俄语语言知识技能课、二外语言知识技能课、语言实习与实践课程,拓宽知识结构。

首先,以掌握足够的中国文化知识作为基础,这是为更好地进行中俄文化、文学、语言等方面的比较学研究,也是为将来国际化交流中得以弘扬中国民族文化打基础。有了足够的中国文化,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外国文化,才能以批判的眼光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保持对民族身份的认同。同时,对于文学根基扎实的学生,还可开设中外原著经典阅读课程,通过名著,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实践证明,高校俄语专业的设置,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欠缺以及社会人文知识的不足、汉语水平不高,都是导致学生知识视野的狭窄,分析、表达能力局限的主要诱因之一。因此,无论什么专业,学好中国传统文化是使中国走向世界的根基。

其次,应按大纲的规定把系统的俄罗斯文化编入教材,形成语言上对对象国文化深入理解的能力。根据学习的项目、课时要求、难易程度等规定每一学期的学习内容,把俄罗斯社会文化(俄罗斯地理和历史、文学、艺术等)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俄语专业教学大纲,学生循序渐进地获得俄罗斯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如今,中俄合作的领域广泛,社会对俄语卓越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趋势,黑龙江省俄语卓越人才的培养应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自身的实际情况,高校俄语专业应持续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将适应时代的发展与结合本地区的发展实际相结合,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俄语高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郭婷.高校创新型俄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学理论,2013,(08).

[2]刘洪侠.高校俄语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10).

[3]聂长建.浅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J].理论探索,2012,(02).

[4]秦书生,韩雪冰.高校拔尖人才培养探析[J].党史文苑,2013,(03).

[5]王铭玉,刘辉.打牢基础突出特色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高层次专门外语人才——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俄语学科发展的现状与展望[J].外语学刊,2002,(02).

猜你喜欢
卓越人才
农学院校种子科学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CDIO理念的应用型卓越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卓越农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构建与实践探索
经管类卓越人才校企培养模式
农业院校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与实践
试论卓越人才教育中的课程培养目标与特点
工程应用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