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丽丽
摘要:媒介社会化的背景下,广播电视学科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交叉互融,本专业的卓越人才培养要注重从思想精神、实践能力、社会人文综合素质、艺术鉴赏能力四个方面进行培养。同时在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研究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社会认知与人文认知结合、批判精神的培养与坚定的政治信仰相结合。
关键词:卓越人才;社会认知;课程改革
2010年起,随着教育部在部分高校实施卓越教师、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和卓越律师四项人才培养计划,全国高校纷纷开展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努力探索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卓越人才”培养过程中,须要思考如何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及课程教育,从而充分发挥课程对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意义和价值。
一、广播电视“卓越人才”的内涵
大学卓越教学目标是培养社会所需的,具有高尚的品性,较强的思维判断力与实践能力,一定的质疑精神、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开阔的学术视野的创新人才。
(一)“卓越人才”的内涵辨析
卓越人才培养应区别于“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广播电视相关专业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动手能力,同时还要求其具备极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对信息的选择、解释、评价能力,这是逻辑思维、质疑精神和理论学习能力在专业素质中的体现。这也是大学高等教育区别于职业高中教育在内涵要求上的体现,卓越人才培养应是现实条件下的素质教育。
卓越人才培养应是分层次的人才培养,包括顶尖人才的培养和全体学生的提高式培养。美国研究型大学对卓越人才内涵的理解是基于顶尖人才培养模式的,他们对卓越人才有一系列的鉴别与认可机制,贯彻在大学教育的前、中、后段。主要与学生个体的创造性(creativity)、天赋潜能(potential talent)、学术性向(scholastic aptitude)及成就(product)等联系在一起。
(二)广播电视卓越人才的独特品质
广播电视学科是在新闻传播学科体系下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结合学科特点,广播电视卓越人才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卓越”品质。
1.思想精神卓越。广播电视媒体是新闻传播体系中的主流媒体,一方面是党和政府的舆论喉舌,另一方面又是文化产业中最为重要的媒介资源。前者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在各种思潮面前有更高的敏感度、更坚定的政治信仰,冷静客观的质疑精神、批判精神,有更好地发现问题、解释问题的逻能力以及理论学习能力;后者则要求学生有更好的知识更新、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意识与能力。
2.实践能力卓越。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本专业主要的培养重点应是提高学生对新媒体的媒介使用能力和媒介素养。
3.社会人文综合素质卓越。新闻传播学本质上是“人”学,新闻从业人员的采访与报道都要与“人”展开联系。因此,本专业的学生要具有更好的人文精神,了解社会现实,懂得社会心理和人性。
4.艺术鉴赏能力卓越。广播电视媒体作为视听结合的媒介属性,要求媒体工作者掌握一定的艺术想象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二、广播电视学科卓越教学课程的培养目标
在西方,课程(Curriculum) —词出于拉丁语的“跑道”(Cursum,Race Course ),转译为“学习者学习的路线”。因此与学习过程(Course of study)同义,含有“人生之阅历”的涵义。大学课程包括专业性、生成性、探究性、人文价值性、实用性等特性。这些特性使它们具有不同于中小学课程的显著特点。大学生心灵的成长,不必再像儿童需要经由行为性转向行为性——形象性,最后达成行为性——形象性——信念化这一过程,他们已经具备将信号、形象和行为一体化的能力,已经具备表征世界的多种途径,反之,他们自身的发展也会受到多种观点的影响。作为大学教师,不能仅仅采取逻辑和分析的方式传授知识,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采用问题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广播电视新闻学科不但继承了传统新闻学的知识系统, 而且展现了现代新闻传播的新潮流, 是现代新闻学应用学科, 代表了即时传播的发展方向。依据这个目标,在卓越课程体系的建设中要体现以下特点:
(一)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
传统的新闻传播学科的教育是基于专才教育的理念,注重专业理论和专业操作能力的培养。然而随着大众媒介自身的发展,媒介与社会在更大的层面上进行结合,不仅完成了议程设置的舆论引导功能,其构筑的拟态环境更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同时民间话语的壮大也在不断地消解着官方话语的生存空间。以往单纯地掌握广播电视操作层面的课程体系不再能够满足媒体工作的需要。因此,高校近些年逐渐加大了“通识课程”的比例,从文学、历史、哲学、政治到法律、经济、心理学课程。但目前通才教育的实行手段主要是加大选修课的比重,设置“大而全”的选修课体系,但往往流于形式,学生为了“分数”而学,并非为了“需要”而学,通识选修课的教师也多为其他学院的,课程内容或是与本学院课程重复,或是简略版,并不是真正从新闻传播体系的知识需要出发而重新备课。因此,这样的课程虽多,但与新闻传播的知识结构结合得不紧密,也就无用武之地。另一方面,通才教育观念的普及又让专业性教育尤其是企业需要的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匮乏,专业教育止步于专业理论教育。
(二)研究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广播电视学科的毕业生在未来求职上基本有两个取向:一是媒体及相关业务工作;二是继续学业深造,考研或出国留学,并且这已不是少部分人的选择。目前的课程体系是基于普及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宽泛类知识的传授,而并没有从课程分类上区分授课层次和授课对象,也就是并没有为毕业最终的需求而专门贮备相应的知识与能力。应该说实践业务工作和学术研究工作,虽然都需要学科基础理论和基本应用知识的积累,但还各自需要专门的能力训练:即熟能生巧的操作能力与学术规范的研究训练,这是两条平行线。虽然在本科阶段的学习并不能确定终身,但在大三开始的高年级学习中应有意识地与就业市场相衔接、为其做充分的准备。课程培养目的的指向性应是我们重点要关注的问题。
(三)社会认知与人文认知相结合
新闻传播学归根到底是“人”学,人人又构成了社会。因此,广播电视学科的卓越课程应该兼有人文价值性和社会思辨性,让学生能够理解人性、人是如何从蒙昧走向启蒙、从被动走向自觉、人的需求的层次、人的哲学等;同时社会的运行规律、发展规律,尤其是中国社会在当前时期的现实性,培养大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自身的素养,了解广播电视这种大众文化媒介在社会中是如何起作用的,以及正面和负面的社会效应等。这些认知能力的培养可以重新唤起大学生在新时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报国情怀,关注焦点不再拘于通俗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真正能够投入到广播电视中更具文化价值和文化高品位节目的研发、策划、制作之中,从根本上改变广播电视媒体当前的娱乐至死的产业格局。
(四)批判精神的培养与坚定的政治信仰相结合
大众媒介是社会的瞭望哨,传播内容与现实的紧密联系性决定了其制作者要具备发现问题的“慧眼”,能够体察民情、了解舆论动态、揭露社会丑恶现象、追踪事实真相,对真理的探寻和对公众知情权的维护是我们的使命。然而,在社会环境复杂、国内外思潮交互的今日中国,更要求媒体工作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用坚定的政治自信、文化自信来阐释和解决社会生活中发现的问题,维持社会的稳定与繁荣。本专业的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既不能回避敏感问题,退守书斋、或干脆对政治与社会冷淡,缺少“铁肩担道义”的责任感,又不能狂飙突进、用偏激掩盖科学、“批评”取代“批判”,缺少冷静清醒的判断力。从课程设计的角度来看,“学术无界限、传播有底线”应是我们注意的原则。
编辑/岳 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