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晓莺 王新梅 李娟 林涛
【摘要】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两种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 各30例。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性的比较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血管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及手术成功率上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优于股动脉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采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 可将其列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第一选择。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桡动脉;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结合现有的临床研究资料来看,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一种相对较为常见的危急重症, 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威胁较大。该疾病的特点是发病快、病死率高。 且近几年来该疾病的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 因此临床上关于该疾病有效治疗方法的研究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从临床治疗的角度来看,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 冠状动脉介入术被认为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但关于选取何种途径进行该术式治疗, 临床上尚无统一的标准。本院就将通过实际病例对比的方式切入点, 深入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中, 桡动脉与股动脉两种途径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入选研究的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36例, 女24例, 平均年龄(60.2±3.7)岁。在征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 将患者随机分为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 各30例。
1.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均对其行标准的抗血小板治疗, 即口服氯吡格雷300 mg和阿司匹林300 mg。股动脉组患者于右侧股横纹下2 cm股动脉波动明显处进行穿刺。桡动脉组患者于桡骨茎突近端上方桡动脉波动最强处进行穿刺。两组患者均按照标准方法和体位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病变血管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阴道管、球囊支架和导丝, 按照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常规进行介入治疗[2]。桡动脉组患者手术完成后立即拔除桡动脉鞘管, 止血夹局部加压包扎, 常规4~6 h逐渐减压, 手术完成后约8~12 h根据患者的基本状况撤除止血夹。股动脉组患者手术完成后4~6 h拔除动脉鞘管, 局部压迫止血15~20 min, 使用无菌纱布进行覆盖, 绷带加压包扎6~8 h, 手术后12~24 h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解除。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3]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和手术成功率;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 手术成功的标准为:血管靶病变处残余狭窄<10%, 冠状动脉血流 TMI 3级, 且患者未死亡, 认定为手术成功。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比较 桡动脉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股动脉组(P<0.05), 两组血管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比较 桡动脉组手术成功28例(93.33%);股动脉组手术成功27例(90.00%), 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82, P>0.05)。
2. 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桡动脉组出现尿潴留1例, 桡动脉痉挛1例, 皮下淤血1例, 穿刺局部血肿1例,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4/30);股动脉组出现尿潴留2例, 迷走神经反射2例, 腰部疼痛1例, 皮下淤血1例, 穿刺局部血肿5例,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67%(11/30),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桡动脉组明显低于股动脉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56, P<0.05)。
3 讨论
结合现有的临床研究资料来看,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是当前临床上被认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方法。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的研究深入及医疗器械的改进,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更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结合临床实践来看, 与股动脉途径相比, 桡动脉位置表浅, 周围并无重要的血管和神经, 操作安全系数更高, 而且桡动脉管径较细, 压迫止血难度更小, 不会对围手术期强化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造成太大的影响[4];再者, 结合本次研究来看经桡动脉途径手术患者在手术完成后第一时间就能够拔除鞘管, 进而有效的避免了股动脉途径长时间卧床制动引起的腰部疼痛、排尿困难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和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桡动脉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股动脉组(P<0.05)。
综上所述,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值得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卜国森, 刘志强, 何鹏义, 等.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5, 12(11):170-175.
[2] 余华, 马礼坤, 冯克福, 等.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入径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对比研究.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2, 4(12):352-355.
[3] 秦绪光, 龚成杰, 熊为国, 等. 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研究.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3, 12(11):117-119.
[4] 范吉利, 孙步伟, 薄晓红, 等. 经桡动脉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2, 10(10): 917-918, 921.
[收稿日期:2015-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