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波
【摘要】 目的 探讨采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42例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 对其采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 治疗结束后分析患者的疗效。结果 手术结束后, 术后髋关节评分优于治疗前(t=5.19, P<0.05);随访1年后, 患者的手术效果为优23髋, 良20髋, 差3髋, 治疗有效率93.5%。结论 在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 采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 患者疗效显著, 效果较佳。
【关键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疗效
髋关节发育不良是指由于髓臼发育存在缺陷, 使得髋臼对股骨头的包容不足, 从而导致髋臼和股骨头出现结构变化, 例如患者常出现髋臼浅平, 股骨头出现一定程度的脱位, 髋臼与股骨头的同心圆结构出现变化等。在已有的临床研究中发现, 采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 效果显著, 疗效受到临床中的肯定[1]。本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 随机选取到本院治疗的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42例, 对其采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3月~2013年11月到本院治疗的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42例(46髋), 患者年龄41~75岁, 平均年龄为(63.2±4.8)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 在治疗时采取的方法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22例(24髋), 女20例 (22髋)。在本次研究中, 对患者按照Perner分型进行分类如下:Ⅰ度23例(25髋), Ⅱ度13例(15髋), Ⅲ度3例(3髋), Ⅳ度3例(3髋), 所有患者均伴随严重疼痛, 且行动困难。
1.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中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法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前所有患者需进行术前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 X 线检查和 CT 检查, X 线检查需要确定患者股骨上部的正侧位, CT 检查则需要确定Perner 分型为Ⅲ度和Ⅳ度患者病变部位的位置、大小以及深度等情况。
待所有检查结束后, 则需要对患者进行手术。手术时, 需要帮助患者找到合适的体位, 同时对患者进行有效麻醉。本研究中采取的体位为侧卧位, 切口部位为髋部外侧, 麻醉方式为腰硬膜外腔麻醉。当手术开始时, 先需要从患者的病变髋关节外侧处进行切开, 然后将皮肤及组织等层层切开。再将臀大肌及周围肌群钝性分离, 同时确定关节囊的位置并切开, 然后清理关节腔, 安全暴露髋关节, 清理髋臼内物, 再截骨头并取出股骨头, 确定髋臼横韧带和真臼的具体位置, 并将髋臼完全露出, 同时加深髋臼使得髋臼外展 45°至内板, 并使得前倾角保持在10°左右, 形成一个髋臼骨床, 并与骨床紧密相连, 保持高度匹配。另外在手术中, 对于Ⅲ度和Ⅳ度患者, 可以利用髓腔挫从而增加髓腔, 以保证患者疗效。手术结束后进行冲洗, 同时关闭切口, 放置引流管引流。同时在术后48 h需要对患者进行观察, 并给予抗生素处理, 做好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如果出现突发情况, 则需要冷静处理。
1. 3 疗效评价标准 在手术结束后, 对患者的手术效果按照如下标准进行评价:①患者总体疗效。②患者术前术后Harris 髋关节评分比较。其总分为100分, 评分可以分为优、良、差, 具体标准如下:优>90 分, 良70~90分, 差<70分。有效率=(优+良)/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患者总体疗效 手术结束后, 对患者进行随访1年, 发现42例(46髋)患者中, 患者手术效果优23髋, 良20髋, 差3髋。治疗有效率93.5%, 患者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患者的基本疼痛感已经消除, 日常生活可以进行, 关节假体也无脱落, 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2. 2 患者术前术后Harris 髋关节评分比较 手术前, 患者的髋关节平均得分为(47.3±5.8)分, 手术结束后为(87.3±6.5)分, 患者术前术后髋关节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9, P<0.05)。
3 讨论
对于髋关节置换术, 目前在临床治疗中一般应用于髋关节出现疼痛剧烈, 活动功能受限等患者的治疗中, 尤其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其对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已经在临床中得到肯定。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在进行手术时其手术入路方法较多, 但是各种方法各有利弊, 在选择时需要慎重。例如髋关节前入路的方法, 其适用范围较广, 但是存在着一些缺点, 比如切口大、创伤大、预后时间长等[2]。在本次研究中, 本院采取髋关节后入路手术方法, 这种方法的选择有以下几点对患者的病情较为有利:首先可以充分暴露髋臼, 其次易于脱位, 最主要的一点是对患者的伤害较少。
另外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时,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对于髋臼属于真臼变异的患者, 在进行手术时需要确定真臼位置, 使得假体可以充分固定;②在进行手术过程中, 尤其是安装假体时, 要保持适当的力度, 确保髋臼的安全;③在整个手术过程中, 需要保证手术过程正确无误, 力度适当, 提高手术效果。
综上所述, 采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 效果显著, 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曹发奇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 华中科技大学, 2013, 14(2):156-157.
[2] 林传松, 杨爱勇, 关钦强, 等.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9, 18(2):145-146.
[收稿日期:2015-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