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整合,烛照儿童的生活

2016-05-04 17:25成云雷
江苏教育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统整篮球场篮球

一、当前的问题:割裂的知识教学

当前学校的课程更多的以“学科课程”为中心分化成各门学科,这种“分成众多的科目、各自独立授受”的分化课程,很少考虑彼此之间的关联性,其弊端是“经验片断化”与“知识割裂化”。[1]以语文教学为例,长期以来强调语文能力训练的序列化,因为语文能力训练的条块分割,使学生处于相对孤立的能力训练体系,进行着各种语文能力训练,由此造成语文课程蕴涵的人文精神、审美情趣的缺失。[2]过度的分门别类把本来紧密的知识分离开来,说和写都有固定的格式和套路,造成了知识的割裂和箱格化,在语文教学中这种现象可能更加严重。在分割的情况下,学习成为记忆和照章操作的任务,会让学生感到无趣无味。[3]当前的教育,仍然逃脱不了“师生围绕着教材转”“学生围绕着老师转”“大家围绕着教室转”的现状,尽管有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方面的变革,但是收效甚微。[4]

二、教学的设想:以核心学科为主,统整课程的研发

如何才能改变这种教学状态?课程整合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经验为中心,以统整的方式,将过去零碎散乱的课程作一番重新组织,通过课程整合改变知识的分割状态,让学生在知识的有机联系中学习。我们开始思考,语文教学能否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哪些学科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兴趣,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的核心素养?

于是,我们想到了儿童喜爱的体育学科,试图将语文学习与体育学科进行整合,基于体育活动的形式,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灵感,更好地培养听说能力。

三、实践与探索:篮球场上的语文课

1.聊心情

多年来学生已经习惯了在教室上语文课,老师突然将语文课堂转移到了篮球场上,他们充满了好奇,还有点不太习惯,男女生不自觉地站成了两队分列在老师的左右侧。我们观察着学生的表现,让他们自由地说说感受,他们纷纷表示:“这样上课比较有意思”“还不太习惯”“非常开心,比较自由。”表现出了对即将到来的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

2.说规则

六年级的学生对篮球运动已经比较熟悉,有的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因此,可以基于学生的已有经验进行课程开发,将语文领域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整合到篮球运动中来。

教学伊始,老师就请学生花一分钟看一看熟悉的篮球场,对它的大小、面积、颜色等进行观察,然后用比较准确和简洁的语言表述。学生观察后进行了交流:“我看到了白色的线”“我看到球场中间有一个圆圈”“我估计球场有30米长、10米宽……”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进行了指导,如学生说的“白色的线”,正确的表述应该是边线和端线,球场长边的界线叫边线,短边的界线叫端线,还要正确、完整地介绍篮球场的规格,标准的篮球场地长28米,宽15米,场地两端拱形线外的区域为3分投篮区等等。

接着是关于篮球规则的了解与复述。通过组织大家对球场上的方形和圆形的讨论,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集体运动的项目必须有规则作为保障。然后,请专业的体育教师通过展示向大家讲解篮球运用的基本规则,如三分线、罚篮线、合理冲撞区、阻挡犯规等等。学生专注地观察和学习着,在老师讲解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身平时打球时的一些经验,重温这些规则,并用自己的语言正确地进行复述。在纠正学生不够准确的复述后,老师指出学好语文是打好篮球的前提,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更好地执行这些规则。学生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3.谈活动

为了提升学生的描述能力,本节课设计了“老师演学生说”的环节,即专业体育老师演示投篮动作,让学生观察后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这些动作。

首先,教师通过分解动作演示了投篮的各个要领,让学生试着进行说明。当学生不能正确、清晰地描述投篮过程时,教师进行了第二次动作分解演示,这次,学生就能够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进行描述了。在教学时,教师与学生进行了互动,并启发大家:要把一连串的动作介绍清楚,找准每一个步骤的动词非常重要,比如老师先是左手“握”球,右手“护”球,双脚“分开”,膝盖“弯曲”,用单手“投”篮……在明确了描述的方法之后,大部分学生就能够非常清晰地介绍投篮的整个过程了。

为了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表达观点的能力,本节课还设计了“抢断”的游戏,即在指定的区域内,让学生分批(一个学生、两个学生、三个学生)抢断教师的运球。学生踊跃参与抢球游戏,最终在三个人的围堵之下,成功断下了老师手中的球。大家参与着,观察着,在分析成败得失时纷纷发言:“通过刚才的游戏,我明白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道理。”“作为一个团队,最重要的是团结协作。”“在刚才三位同学对教师的连续抢断中,我真正感受到一个真理:坚持不懈就能成功。”

四、建构与反思:课程的有机融合

1.课程要适应儿童的需要,生活与课堂教学一体化

将儿童对篮球的兴趣和需要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把篮球运动引入到课程中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记忆与照章操作,而是对篮球规则的理解与运用、对篮球运动的观察与评论。学生对篮球以及篮球运动的热情,使得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更高,在看似游戏的课程实施中,逐步学会了准确表达自己的观察、想法和情感,语文能力得以提升。

2.“学科与生活、学科与学科”进行融合,对现行课程进行二度开发

怀特海认为:教育是教人们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但在当前分科较多较细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很难。以核心学科为主线拓展组织相关学科,比如以语文学科为核心,整合体育等学科和学生的生活,可以使他们更容易地建立起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篮球场上的语文课”把儿童作为完整的人,突破了学科的界限,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生存的技能和生活的智慧,是对课程再一次的深度开发。

3.把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转换为“儿童”与“社会”有机融合的课程

维果茨基告诉我们:“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在游戏中,儿童总是超出平均年龄,超出日常行为。在游戏中,儿童仿佛比自己高出了一个头。就像处于放大镜的焦点,游戏以压缩的形式容纳了所有的发展倾向,它本身就是发展的主要来源。”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化、活动化的方式更具有吸引力,在近似于游戏的活动中,他们能够更加主动地建构起自己的知识,提升能力。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关注学生在篮球场上真实的表达,关注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的“社会性”联系,这样的课程统整就是坚守了“儿童立场”。

当然,强调课程的统整并不是否定学科教学的价值,而是更加强调课程与儿童生活的关联,让统整课程为儿童的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可能。当然,课程统整在探索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男生对篮球活动比较感兴趣,而少部分女生并不是很感兴趣,如何面向学生的全体?在这样的课上,除了复述、表达等主要环节之外,还可以有哪些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活动?另外,课堂设在篮球场上,这只是学习场所的变化,如果教师的观念与能力跟不上,真正的课程统整与学生立场,还是一句空话等等,这些都将成为我们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论“学科”与“学科统整”[J].教育探究,2006(4).

[2]杨桂青主编.英美精彩课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

[3]李晓文.整合课程怎么“整”[J].人民教育,2015(1).

[4]朱晓进主编.著名特级教师思想录(小学语文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705.

(成云雷,溧阳市实验小学,213300)

责任编辑:宣丽华endprint

猜你喜欢
统整篮球场篮球
狗嘴夺球
统整经典细品析 多维阅读提素养
以课程统整促进学习效能的提升
课程统整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
快乐篮球进山乡
脑筋急转弯
世界上最酷炫的篮球场
拍篮球
课程统整,台湾教育的变革
篮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