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使人成为人”(康德语),教育的天职就是成人之美。但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越来越异化了,家庭教育中“狼爸虎妈”成群;学校教育则如朋友戏言:填鸭子、赶鸭子、烤(考)鸭子,最后一个个孩子成了“板鸭子”。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因为学校育才心切,而所谓“龙”“凤”和“才”的标准却是唯有分数高。于是,“分分分,成了教育的命根”。一些生源分数较低的学校,犹如陷入灭顶之灾。好在,教育的志士仁人从来不在少数,他们怀揣理想,勇敢突围,唱响“人”这首教育永恒的“国际歌”。近年来,盐城市盐阜中学将“成人之美”作为学校的核心价值予以践行,使这所处于生源洼地的学校焕发出别样的新姿。
一、成人之美,是一种教育理解
“成人之美”,语出《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总是善于成全别人的好事,小人则完全相反。夫子劝人向善,将“成人之美”上升到君子修身的高度,既是对当时社会成人之恶、掠人之美行为的批判,也是对平等互助人伦关系的一种尊重和弘扬。成人之美是一种美好的心态,更是一份实实在在的行动,具有日常性。《大戴礼记》将“君子不先人以恶,不疑人以不信,不说人之过”都归结为“成人之美”,可见“成人之美”并不一定需要普罗大众以“强烈的牺牲、激烈的殉难”来成就。如果拥有这样的一颗平常心,“送人一轮明月”也是莫大的成全!当然,如果我们将“成人之美”上升为一种教育追求,视为一种教育价值,演绎成一种强大的教育生态,应该另当别论。
其实,中国教育历来强调“成人之美”,《学记》有言:“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没有逼迫和灌输,只有引导和启迪。当你看惯了当前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跟着老师走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一类的“牵”,“只有听话的孩子才能得到小红花”一类的“抑”,“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这样的”一类的“达”,你就会明白古人是有智慧的,他们对教育的理解要人性得多。(《人民教育》评论员:《传统文化中的教育精神》,《人民教育》,2015年10月)只是,现代视界中的“成人之美”教育应该长成什么样子?盐城市盐阜中学校长王军如此理解:所谓“成人之美”就是顺应人的天性,催发孩子潜能,诱发人性善美,施与阳光、雨露的一个过程。就盐城市盐阜中学而言,“成人之美”的教育首先是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教育的全部意义和使命是帮助“每一个天使”长成自己“应有的样子”,而不是我们希望的“样子”;其次是不扼杀,不以既有的标准和功利折损孩子的羽翼,埋没、掩盖其固有的光辉,搞“逼人成才”;最后,“以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以一颗心摇动另一颗心”,将成人之美的理念植入每一个校园主体的内心深处,让每一个平凡的有幸福能力的人即使走进社会,也能够坚持并传播这一份善良。这不禁使我想起傅国涌先生在浙江大学演讲时说过的一句话:“成人之美就是成全每一个人和他的人格,让每一个人都在教育的过程中得到成长,如同一棵树的生长——这是一个美好的过程,也是一个自然生长的过程,绝不是拔苗助长,不是天上掉饼,是一寸一寸往上长。”
王军认为,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展人的心智”“发掘人的潜力”。然而“发现人”,不可能是凭空的,要有前提,要承认人的多样性、差异性,尤其是不完整性,然后才能真正认识到每一个人存在的合理性及接受教育的可能性;所谓“发展人”也得有前提,需要研究人,研究生命的生长和成长之于学校存在的意义与价值,面对成千上万独生子女这个人类教育史上空前绝后的群体,搞不清他们与过去的孩子有何不同,大量留守儿童在心智发育中有什么缺失等等,这样的教育其实极易盲目;“发掘人”发掘的是人的潜力和种种可能性,其前提是学会尊重,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形成“生命的相通”。盐阜中学所说的“成人之美”教育,不是单一抽象的道德呼吁,而是由“承认”“研究”“尊重”和“发现”“发展”“发掘”等教育词汇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构成的立体思维框架。它重在突出教育应有的人本性、柔软性和圆融性,努力“知道、理解、尊重教育对象本身的美好”,而不是外在主体自以为是的培养;它力求从被教育者的身心需要出发,实施鲁迅先生当年倡导的“恰如其分”的“未来之教育”,尽可能地减少强加于人的权利侵害,更避免暴戾恣睢的压迫奴役;它既帮助别人,也是每个视己为君子的个体完成自己、实现自己的一种途径,君子“成全”别人之美,同时也塑造自身的美好。成人之美的校园,成就的并不仅仅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学生,还包括教师、校长等所有群体:教师成全学生,学生成就教师;校长成全教师,教师成就校长;学校成全校园里内的每一个个体,群体同时成就学校。教育语境中的成人之美,体现的是一种复合主体间多向的对话与成全。
或许正是基于这样一份对教育的理解,王军和他的团队才在学校发展濒临困境之时,不断获得别样的从容和超脱。老实说,当前全省范围内的三星级普通高中都不同程度地遭遇到发展瓶颈,盐城市盐阜中学地处苏北,面临生源越来越少、办学规模逐年缩减、以升学为标志的质量持续滑坡的状况,同样感到发展方向的迷茫。当许多普通三星级高中纷纷将目光转向艺体特色,转型成为所谓的音乐高中、美术高中、传媒高中……盐阜中学也尝试过,每年大约送五六十个艺术本科生进高等院校,可学校谋求转型升级的努力叫好而不叫座。“生存,还是灭亡,这是个问题。”盐阜中学经大反思、大讨论,慢慢明白所谓的发展之困,表现为学生的升学之困,其实是学校教学思想上的困惑。因为大家已经习惯将学校看成是一个“人才”加工厂、高考流水线,所以在应试教育的残酷竞争中,才万分焦虑。而教育的原点,全是为追求分数而出发的?不是。分数诚然十分重要,但不同的学校应该有不同的使命,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普通学校越是在发展困难的时候,越要把“育人”这两字做实,写大。为此,学校于两年前提出“遵循常识,朴素最美”的全新办学理念,积极倡导“成人之美”的办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学校传统文化,调整工作方向和思路,确定新的课程重心和实践模式。他们相信,大道至简,为者常成,即使在一个工具价值大行其道的年代,放平心态做小事,围绕人的成长、成才做实事,实际就是在做大事。一味喟叹教育独立价值的动摇、虚化,声讨肆意扩张没有边际的权力对教育的侵害,有意义,但不大。关于基层教育,需要听听日本学者佐藤学的话:“学校的变革不可能从外部来,只能从内部进行自我变革。”endprint
有人曾将省内三星级高中发展存在的问题概括为以下三句话:一是社会巨大的升学期望与学校日渐下降的生源质量之间形成矛盾,二是学校追求特色发展的雄心与自身资源短缺之间形成矛盾,三是学生实际能够接受的文化需求与普通高中传统的课程结构之间形成矛盾。我曾询问王军对这些矛盾的看法,他有点犹豫。但是,他很快强调,盐阜中学并不特别在意这些外在的因素。当前教育话语体系中,有许多非常具体的东西,校长们绕不过,如知识、能力、品德、创新等,然而盐阜中学认为,这些都是所要成全的“美”,但其中的任一因素本身并不足以构成教育的全部目的。“我们所追求的,既是哲学意义上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生物性与文化性的统一,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统一,更是一种通过文化秩序和文化符号所体现出来的个体天性,在规则和限制之下浇灌和绽放出来的自由个性。”这种表述有点诗意,甚至有点奔放,我请王军校长举例佐证一下,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2012年,王军刚从市区另一所普高调至盐阜中学,上班才三天,就有一个社会青年找到校长室,要求学校对其进行赔偿。情况打听清楚后,他陷入了沉默。原来,这个青年是盐阜中学7年前毕业的一名初中生,当年他因犯错被学校劝退,学校五十周年校庆纪念册上也没录他的名字,因此学生才打上门来向母校索赔。“没有感恩,只有愤怒和仇恨。”王军在会上说,“这是什么教育?这是成人之恶的教育。如果让我们的教育仅仅表现为一种技术或技能的实施,教育者没有内心深处对人的一份情怀,永远别指望学生保有天性中的善良、规范下丰富的精神自由。”从那年始,盐阜中学专门开出一门新的课程——“离别,是新的出发”,学生们把它简称为我们的“离校课程”。每年,学校花园里都会新添许多挂着学生班级或名册的成长树;一叠又一叠写满青春梦想的心愿卡深埋母校的泥土,等待20年之后开启;当每年毕业的同学从“无论你走多远,你永远是母校的牵挂”横幅下走过,和所有老师一一握别,“人之初”的泪水潸潸如溪流滋润心田。听说,现在盐阜中学每一个新的学年伊始,总有不舍的孩子自发排成毕业方阵,再次参加母校庄严的升旗仪式。
二、成人之美,是一种教育实践
“君子成人之美”中的“成”字,宋朱熹集注“成者,诱掖奖劝,以成其事也”;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一书中沿用了这种解释,谓之“诱掖奖劝以助成之”。可见,“逼人成才”,不是成人之美;砍斫删增以求整齐划一的“塑造”也不是成人之美。建立在尊重人、相信人基础之上的“诱掖”“顺承”“奖劝”才是“成人之美”的做法。践行“成人之美”,重要的是将“诱掖奖劝”四个字落实到教育教学及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
1.成人之美,需要整体设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盐城市盐阜中学确立全校“成人之美”教育主旨是:“顺应规律做事,秉承善意做人。”这既是对学校长期以来“求和”文化的承继,也是基于对自身现实教育困境的反思,更是对教育正确价值再认识后的必然选择。对学校和教育者而言,“顺应规律做事”,就是进一步以人为本,不断创造更适合学生需要的教育;对学生而言,“秉承善意做人”,首先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次是简单干净,诚实做人,最高目标是与人为善,知行合一。对学校而言,“‘顺应规律做事,秉承善意做人,就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不断弘扬成人之美的情怀,着力造就被教育者成人之美的本领”。其实践取向如下:(1)舍繁取简,化复杂的“塑造”为巧妙的成全,坚信“老师不远不近的陪伴比耳提面命的指教更有效,勉励与商量比留堂请家长更有用,宽容学生的异想天开甚至胡思乱想比简单告诉他们何为正确更有价值。”(2)正确面对自己、面对他人,擦亮“善良”这一立志立德立人立信的第一标牌,形成自信、自强的珍贵品质,坚忍不拔,笃行“为者常成”的行动准则。(3)用爱心做事业,用感恩的心做人,以“成就别人”实现“成就自己”。上述理念的具体实践表征是,以“文化引领、内涵发展”为引领,以承认和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需要与独立价值为前提,以研究和发掘学生的发展潜能为目标,以服务于全体师生的自我成长为方向,在学校课程、教学改革上全面实施“因材施教”战略,量力而行;在管理实践和德育创新方面,制订知行合一行动方案,着力“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办学生喜欢的学校,成社会喜欢的新人”,当然,这种“喜欢”不仅是停留在感性层面的简单的情感悦纳上,更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哲学层面上的理解、认可、共鸣和幸福体验,在校园内表现为孩子脸上自然洋溢的喜悦,老师对教育一份平实的理解、一种可能的追求、一点成全的情怀,在校园外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份宽容、一种等待;在队伍建设上,笃信“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坚持顺水推舟、锦上添花的原则,通过舞台和掌声,追求“如风吹水,自然成纹”的境界。
2.成人之美,需要制度的保障
良好的制度是无声的号角,引领、激励人最大程度地发挥出自身的正能量。盐阜中学深谙其中门道,在学生成长方面积极尝试和推行学分制改革,不断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到学校选修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学习中来。在不断优化“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基础上,新开设出许多体验性课程,如“普通人生也精彩”的“百业讲坛”、“中国梦——劳动美”大型劳技活动、“今天我掌勺”校园帮厨活动、“我爱我校”校园亭台题名、摄影竞赛等,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受学生欢迎。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学有所乐、学有所长,学校完善了原先的“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评比制度,创新建立了“校园特长生”评比制度,定期举行“三个一”特色工程比赛(即“每人一拍,一手好球;每人一帖,一手好字;每人一本,一手好文”),并根据竞赛成绩为获奖者颁发“特长生”证书,凡是获得“特长生”证书的学生,不但可以被优先推荐参加省市级比赛,还可以期末免考,一个小小举措,不仅促进了学校特色项目的发展,而且收获了许多意外的惊喜,有些学生从校本特长项目出发,最终走上了艺考的成功之路。课堂永远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盐阜中学不断改革传统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先后推出“目标性管理”“检测性教学”和“过程性考核”三大制度,以服从、服务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切实提高学校课堂教学的质量。所谓“目标性管理”,强调课堂教学要坚持以问题的解决为核心,力求目标明确、任务驱动、基础扎实、有效达成;“检测性教学”强调高度重视教学中的检测和巩固工作,课堂训练要到位,学生问题的点评要到位,现场纠错工作做到位,努力变经验性评价为验证性评价;“过程性考核”强调的是严格执行教学规范和要求,细化教学的常规管理和过程管理。学校还在不断优化练习、作业的设计和后续批阅工作中,切实加强日常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工作,大数据时代的校内资源库建设与使用方面,建立各种详尽的规章制度,努力践行“更适合学生的教育”,成就每一个孩子的主体性和幸福感。endprint
当然,学校教育需要宏大的制度铺展,更需要鲜活的细节补充。考察盐阜中学,我们注意到,管理层在关注学校发展方向、课程、项目之外,更有一些精心处理的细节,透出人文的光泽和温馨,比如保证学校的饭菜可口便宜,保证学生的睡眠,运动时间合理、充足,在意学生座位安排及舒适程度,关注学生自由交往、展示才能的机会是否充分等等。由于职业的疲惫,现在许多教师的心理也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变得粗糙、敏感、甚至浮躁,学校在关注教育教学行为及学生的同时,没有忘记教师这个群体,学校“温馨工程”致力于每个教职工的生日庆祝,总有一些小小的惊喜让人印象深刻。海子曾在诗中说“开始关心人类”,老实说,现在真正“关心人类”的学校其实不是很多的,这是文化的悲哀,但唯其如此,“成人之美”才愈现可爱、可贵和宽广。
3.成人之美,需要项目的支撑
育人的目标总是相似的,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项目。难得的是,盐阜中学在校园活动项目开发和凝练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一是项目的形成往往来自学生的创意,学校习惯顺势放大项目的效应。如学校的水培花卉项目,原本只是一些爱好植物栽培的女生的爱好,她们将自己的“作品”赠送给老师摆放在办公室,深受师生们的欢迎。生物老师注意到这个不受土地、时间、空间限制的植物栽培技术,不仅可以美化环境,也有益于陶冶学生身心,迅速加以引导,设计出系列活动,水培项目很快蔓延至全校,盐阜中学的教室、办公室、过道,满是学生们心爱的“作品”,它们在各种容器中恣情摇曳,顾盼生姿,蔚为一景。二是努力让项目的形成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品德生长的重要契机。“阳光跑操”校校有,跑操是小事,但小事中有纪律,有风范,有气魄,孕育着大智慧、大精神。盐阜中学政教处的同志在策划学校“跑操”活动方案时,意识到仅凭行政命令,可能效果不一定有多好,学生的事情不妨让学生自己去完成,他们将任务下达至学生会,学生会的孩子特别聪明,在全校组织拍摄校园青春片“奔跑的盐阜”,活动方案一公布,从班委会、班集体到全体同学,各班级的主体参与性和荣誉感瞬间被点燃。据说那天,在不大的运动场上,一支队伍接一支队伍,步伐整齐,阵容雄壮,意气风发,口号震天。许多同学表示,学校每天的例行“跑操”活动中,其实蕴含着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它不仅可以促进同学们身体的强壮,还能增强团队精神,增强纪律观念,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拓展传统项目,努力为更多的孩子创设成功的舞台。如何开好广场课程,让“十八岁成人仪式”、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成为每个孩子衷心盼望的幸福时光?盐阜中学从这个角度开动脑筋,“今天我是升旗手”“一百年前的今天”“孩子,我想对你说”(家长讲话)“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国旗班的故事”等子项目纷纷出台,不仅吸引了学生,许多家长也参与进来,与孩子“共度美好时光”!
4.成人之美,需要校园的开放
学校是个小社会,社会是个大学校。然而,我们的学校教育,囿于种种原因,已经封闭很久了,需要开放。教育的开放,首先不妨从开放校园大门始。每个带露的清晨或温柔的黄昏,盐阜中学操场上,晨练、晚散步的居民总是络绎不绝。有人担心这会影响到校园的卫生状况和安全管理,王军说,学校服务于自己的社区和居民,也是学校成人之美教育的一部分,至于安全和卫生问题,可通过学校的努力予以解决,如前面有人乱抛乱扔,后面的人无声地捡起来丢到垃圾筒里去,这种“一弯腰的高度”学校必须有,而且每个孩子都要自觉养成这个良好的习惯;人多人杂,多安排些户外监控就可以了。盐阜中学的开放,不仅仅是大门的放开,更有课程和课堂的开放:学校不仅大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文化艺术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而且每周都邀请一名社会从业人员,登上该校“百业讲坛”,为同学们讲述“社会上的故事”,促进师生对社会深度的感知和了解,“正常的社会其实是由普罗大众组成的,能否让我们拨开铺天盖地的‘成功学,走进寻常人的人生,分享那些寻常的艰辛、成功和喜悦?能否避免重复建设以节约资源,让社会上大量闲置的文化设施成为我们校外的课堂和课程基地?能否让那些天天望子成龙的家长走进校园和课堂,一起听课和活动,既切实感知孩子学习的艰辛和困惑,又拉近家校之间的距离,形成真正有力的教育合力?”王军校长不断琢磨类似的话题,他想让县处级建制的“盐城市新四军纪念馆”和“盐城市海盐博物馆”成为该校的高中课程基地。“如果这样,既能为学校节约一大笔经费,又可以最大限度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海盐文化教育,校本教材都是现成的,有《新四军英雄传》《盐风古韵》。”王军如此说。
三、成人之美,是一种教育能力
中国佛教有大乘、小乘之别,一般以为,小乘偏于自度,大乘不仅自度更要度人。教育当然不是宗教,但教育在成人之美的情怀上与宗教应该是一脉相通的。“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日学校以我为荣。”学校把自己办好、办优,成就更多的学生,不就等于成就自己?可见,教育中的人,无论是自度,还是度人,都是需要些道法功力的,没有情怀,无以度人。没有能力,不能成人之美,甚至可能误人子弟。盐城市盐阜中学践行成人之美的教育,始终将教师师能的成全前置于学校的中心工作。
1.让教师获得丰厚的教育底蕴
俗话说:“予人一瓢须有一桶。”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范畴较前无疑宽广得多了,既包含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更有专业态度的养成。所谓专业知识,一般指学科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广阔的人文视野。学校一般是十分看重教师的专业水平的,经常有校长抱怨新教师水平差,学科考试成绩还比不上毕业班学生,但考试分数不高,不等于教师的人文视野狭窄,有很多作家语文卷子也做不过学生,但作家依然是作家,因为他有底蕴。一个人的人文视野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文化底气和底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无疑是一个人厚实自己获得底气的不二法门。可当前国人读书少了,教师也不例外,谁来引领教师成长?盐阜中学的回答斩钉截铁:“学校。”既然学校靠教师支撑,学校必须发展教师。盐阜中学从教师进入校门的第一天起,就将这名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前途未来联系到一起,鼓励教师拿学历、评职称、写文章,做到“自上紧”。多年来,盐阜中学一直坚守“学校发展,教师第一”的理念,千方百计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学者型过渡。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一方面通过教代会重新修改了学校内部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和教科研奖励条例,建构教师自我发展的“情景力场”和“内在力场”;另一方面“请进来”,“走出去”,不断优化教师“我要发展”的环境和氛围,拓展广大教师的文化视野。王军说,当前教师发展须突破一个误区,即把教师束缚在课堂上;我们反复强调教育“突围”,其实首先要解放教师出课堂,如果教师对课堂过于情有独钟,天天猫在这块“责任田”里,他的教育格局必定是有限的。因此,他十分鼓励教师读闲书,研究一些“无用的知识”,并且成立“诗意盐阜”教师读书沙龙,开办微信读书群,定期组织读书报告会。他相信,只有自己的同事们能够登上学科的舞台,看到教育发展的大背景,甚至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大格局,学校的整体文化底蕴才会深厚,有主题的校园才会成为一部立体的、多彩的、真正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endprint
2.让教师拥有莫大的师爱
彭钢同志在论及校园内师生关系时,有一段精彩的陈述:“与孩子生活在一起的教师,不由自主地接受了孩子赠送的另一个礼物——教育的责任感,一种牵挂孩子、忧虑孩子、操心孩子的思绪和情感。”“学生唤醒了教师的关心和关切,建构了教师忧虑和操心的师生关系,从而生发出以关切为指向的教育行动,这就是教育日常生活的本质:学生的健康成长表现为教师的关心与关切,表现为教师的操心与忧虑,表现为教师对学生深切的爱和小心的呵护。”(彭钢:《幸福教育的可能性》,载《江苏教育·管理版》,2014年1月)可惜,当前市场经济和道德约束之背景下,许多同志已经不肯或不敢承认这种表达和叙述:“也就是一个混饭吃的。”有人以职业心代替事业心,如此来为自己辩护。这就是我们的教育令人忧心的地方,感受不到职业的快乐,也没有了职业的担当,更缺失成人之美的情怀。盐城市盐阜中学提出“成人之美”这个教育概念,叫好的人很多,但改变曾经习以为常的教学模式和育人路径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在践行“成人之美”的教育理念的路上,犹豫和观望者多了。学校的领导们没有急躁,因为承认并正视不同意见,本身也是“成人之美”的重要内容之一,关键是实施的改革能够“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大家相信,只要假以时日,“成人之美”的旗帜持续飘扬,“在爱心和耐心之中逐步成长的孩子们,会让教师变得更有爱心、责任感和成就感,从而获得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教育幸福感”。校长室带领全体同志不断回顾学校办学的传统,认真分析当前的校情,学习教育经典文献,反复观摩成功学校的经验,大家慢慢明白,其实教育就是爱,否则也不可能被称作事业;改变学校教育生态,唯有爱心不败,幸福才能永驻心间。两年下来,学校面貌果然发生显著的变化:校园文化浓郁,课程结构丰富,人际关系和谐,师生享受教育的幸福感持续上升。
3.让教师学会做事
优秀是一种习惯,落后有时也会成为一种惰性。相对于名牌高中,平心而论,省内一般高中之所以弱势,自身的不足也是显著的。这种不足,不仅表现在学校内部管理的发条始终紧不上,作风粗放,执行力欠缺,更在于优秀教师几乎无法从个体的教育细节中感知幸福教育的存在,获得成长的乐趣。但是,正如“教育者的基本态度是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适合教育的儿童”,学校也不能永远遇上那些天生优秀、做什么事都力求完美的员工,
让老师学会做事就是一个课题。盐城市盐阜中学教老师做事的课题名称叫“因为认真,所以优秀”:(1)“认真”是一种态度。学校强调今天教师做事的方式,某种程度上,就是学生将来做事的方式。因此,只有当每个人想做事,愿把事情做好,开动脑筋把事做好,火烧眉毛把事做好,教育才会获得基本的存在意义,人格中闪亮的一面才能够得以凸显。(2)大力弘扬讲正气、讲奉献、讲秩序的氛围,将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落到实处。为调动起校内一切存在的或潜在的资源,激发全体同志对学生的关爱之心、对事业的负责之心、对社会的感恩之心,学校大力营造有利于认真做事的公正环境,让那些凡事不等、不怕、不靠的人,从自己做起,从脚下做起,从小事做起,做出事情,做出成绩。校长王军习惯说的一句话就是“只有努力才能打动人,只有事实才能改变人,只有成绩才能激励人”。(3)树立正面典型,让每一个人学有标兵。学校不断创造条件,鼓励一部分肯做事、善做事、认真做事的同志先“成长”起来,以先进引领后进,给机会成就后进,很快一支结构合理、作风严谨、勤学善干的队伍就迅速成长起来。目前,盐阜中学143名专任教师,有江苏省特级教师3人,中小学正高级教师1人,盐城市名教师1人,大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39人。
4.让教师勇于接受变革
加拿大著名学者迈克尔·富兰在《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一书中说:“我们有一个从根本上保守的教育系统,教师的培训方式、学校组织形式、教育层级运作习惯以及政治决策者对待教育的态度,都容易导致维持现状和难以变革的制度。”这是世界范围内教育完全变革殊为不易的根本原因。然而,正如爱是一种能力可以养成,快乐是一种能力可以感知,接受变革也是一种勇气需要寻找。那么,变革的力量从哪里来呢?来自我们对教育本质正确的理解,对教育规律科学的把握,还来自教育内部出于道德感和责任心生发出来的自觉力、行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基础教育突围屡战屡败,不断受到质疑,但自下而上的教改典型层出不穷,它们必将“终归大海作波涛”。当然,我们的教育者缺乏的不全是学养和奉献,更不是良好的动机,还是宽松、圆融的教育举措、教育智慧。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将一种菩萨之心与教育智慧有机地结合起来,盐城市盐阜中学人正确认识自己和自己的学校,自觉顺应教育规律和天道人心,放平姿态,成人之美,立足现实,低空飞行,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最终成就了自己,学校在应试教育之风依然炽热的天空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教育风景!
(杨九俊,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特级教师,210013)
责任编辑:颜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