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树华:“重撰”中的“深加工”

2016-05-04 17:23成尚荣
江苏教育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深加工意义环境

一、叙事性的书写:寻找人生的意义

姜树华,名字原本就富有形象和诗意。树,是一种意象,好多人都用树来作比,比如美国的一篇小说,叫《布鲁克纳长起的一棵树》;比如,一首歌的名字《好大一棵树》;比如,一篇童话《一棵倒长的树》;比如,语文,好比一棵树等等。树已成了一种隐喻,诗意中深蕴着哲理。树华,自然是树上开满了花,自然是一棵一棵的花,景象丰富、生动、繁荣、美好。也许是名字的暗示,姜树华始终把自己当作一棵树,从根开始,从小苗开始,长成一棵大树,长成自己的样子。姜树华对自己的描述,很准确,很生动,也很鲜活,我读了很感动。

不过,今天我不想再去说树,因为,树已长在蓝天下了,树花已开在他自己的心灵里,而且绿荫成片了。我很想说的是,姜树华这棵“长成自己样子”的树,彰显了什么意义。他一直在回忆,我以为他是在进行“叙事性的历史书写”,在与我们交流、分享。用文化史家雅各布·布哈特的话来说,“交流、记忆构成了以往的视域”,而这样的书写,探讨的不是“事情原来是怎样的”这类问题,而是追问曾经发生的事情的意义所在。从通篇来看,姜树华的确不仅是叙事、回忆、描述,而是寻找、探索、发现意义,不是一般的意义,而是人生的意义。

姜树华追问得对。他们走过的从教这些年的人生之路,一直有着意义的伴随。他的叙写,让我想起了关于“人是谁”的一段话:人是意义的存在。意义不是别人赋予的,而是自己创造的。值得注意的是,人既是意义的创造者,又可能是意义的破坏者。这段话的意思用茅盾文学奖得主刘震云的话来说,人活着不是问题,怎么活着才是问题;怎么活着也不是问题,怎么活得像个人才是问题;怎么活得像个人也不是问题,怎么活得像自己才是问题。显然,姜树华一直在思考这一重大问题,也许开始是不自觉的。与他的接触、交谈,看他的文章,我已深切感受到这一点了。可以说,姜树华是意义的创造者,正在创造一种意义的存在。“飘起,随风,扎下乡野的根”“向阳,肆意,渴望参天的梦”“绿荫,成片,召唤森林的虔诚”……渐渐地,长成了自己的样子,“长”出了意义。树华用自己的努力与创造,正在实现着卢梭关于“人有两次出生机会”的人生意义的判断;也正在实践着德国哲学家利奥塔首创的“重撰”的概念。利奥塔说,“重撰”既是“回归到起点”,也是一次“深加工”。树华,这次回忆,叙事性的书写正是一次“重撰”,是一次关于人生意义的“深加工”。相信今后,你还会有一次又一次的历史书写、一次又一次的“深加工”、一次又一次的意义再创造。于是,你会不断进步。

二、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意义“深加工”:“自己即环境”

树华在书写“重撰”中“深加工”了什么呢?在创造意义的过程中,他应答了一些什么问题呢?又给我们一些什么重要的启示呢?

树华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一个人该怎样对待环境。树华开初经历的环境是:18岁,外乡人,更偏僻的农村小学;不安,越来越厉害的虚空,还有一些惶恐;傍晚,深夜,好长好长的身影,好慢好慢的脚步,好小好小的乡间小屋,好暗好暗的孤灯……这一切都是他从教之始的环境。但是,他没有怨言,没有后悔,更没有随波逐流,适应了,而且改造了自己,优化了自己,没有虚度年华,从那最偏僻的乡村小学里找到了意义。

意义从哪里来?从经典中来,从读书中来。我不知道他有没有读过这样的话:“我知道的成功者,没有哪个不热爱阅读的。”——这是芒格说的。不知道他有没有听说过这样的句子:“我们需要的书,应该是一把能够击破我心中冰海的利斧。”——这是卡夫卡说的。但是,树华肯定知道这样的台词:“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好文章在孤灯下。”——这是昆剧《班昭》里的唱词,是他录用的。他也肯定知道这样的话:“与其说,那段寂寞的村小十年是我人生‘冬天的话,还不如说成是我人生厚积的启航准备。那段‘冬天,不仅给了我阅读的丰富储备,还形成了我的阅读习惯。”——这是他自己感悟的。其实,谁说的,知道不知道,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内心是否真诚。无疑,树华是真诚的。

杨绛先生说过这样的话:“我觉得在艰难忧患中最能依持的品质是肯吃苦,因为艰难孕育智慧。”卡耐基在讨论人性弱点的时候,认为克服弱点,应该有个“大前提”:“我说的一切你都要建立在真诚上面。”正是这样的人生态度,正是这样的真诚,造就了树华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论:“与其说‘人是人的环境,还不如说是‘自己即环境。”这一见解颇为独到,也颇为深刻。马克思这么说过:环境可以创造人,人也可以创造环境。环境是外在的,只有当“人是环境”时,尤其是当“自己即环境”时,环境才为我所利用。树华在创造自己的小环境,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环境。后来,他也创造一个学校的环境,以他自己的理论创造出意义来。这是一种“重撰”,是一种“深加工”。

三、关于愿景与梦想的“深加工”:用时间来换取空间

树华的发展愿景,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做一个好教师,做一个名师。正如他一贯的“不回避”的态度,愿景、梦想那么坦诚、自然,表达出内心的敞亮与澄明。人怎能没有梦想呢?梦想是人的一种最伟大之处,丢掉梦想,不去梦想,不敢梦想,最伟大之处就暗淡无光。但是,现实在此岸,理想在彼岸,从此岸到彼岸,其间有多少困惑,多少挫折,多少艰难,有的人就在其间迷惑了,以至迷乱了。树华却不是,他有自己的定力。有这么几句话,闪烁着树华理性思考的光彩。第一句:“认识北斗星,走出沙漠。”几乎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沙漠”,或大或小,或有或无,但是真正地存在着。“沙漠”指人的弱点,心灵的苍凉、荒芜。走出“沙漠”,战胜人性的弱点,才会发现绿地,发现汩汩流淌的水流。走出“沙漠”靠什么?靠北斗星。北斗星,心中的指南针,即人生的理想,人生的追求。树华心中是有指南针的。第二句,向着“亮着”的方向。他说,“亮着”的方向就是课改的方向、儿童的方向、教育原本前行的方向。有了方向感,才会有目标感、动力感、前进感,也才会有信心、有勇气、有力量、有智慧。“亮着”的方向是理想的召唤、愿景的期盼、青春的光焰,只要心里“亮着”,理想、愿景、青春才会“亮着”。第三句,“不要以为理所当然就是对的。”这句话特有哲思。理所当然,或是经验使然,或是习惯使然,或是想象、猜测使然。理所当然很可能是过去时,而非现在时,更非未来时。这是树华对固有理念的反思与颠覆,他力求突破已有的经验框架,走向反思,走向理性,走向研究,走向“重撰”和“深加工”,寻找新的生长点,产生超越。endprint

最有意思的是第四句:“课堂进步需要用时间来换取空间。”我们需要空间,也需要时间,甚至更需要时间,没有时间,所有空间都没有意义。用时间换取空间,是在时间中生出更多更开阔更深刻的意义来,让意义充溢空间,让空间成为意义的载体,用意义来开拓空间。人的发展、名师的成长就是时间与空间的编织,就是在时间与空间的互编中彰显思想的张力和研究的价值。人生如此,名师成长如此,课堂教学亦如此。树华的体悟是,“每一次磨课都应是一场暴露,暴露是为了更本质的进步。”心,心里,既是空间,更是时间,更是意义之所在。

四、关于教学主张的“深加工”:“言意共生”的语文教育追求

名师应当有自己的教学主张,这已成大家一个共同的命题。肖伯纳说:“一个人要是没有什么主张,他就不会有风格,也不可能有。一个人的风格有多大力量,就看他对自己的主张感觉得有多么强烈,他的信念有多么坚定。”歌德在《歌德谈话录》中也这么说:“一个作家的风格是他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树华一直在追求自己的教学风格,为此,一直在锻造、锤炼、提升自己的教学主张。这是一个专业化的过程,是教育思想淬化和具体化的过程。他坚持着这一过程,让自己的心里更“亮着”,让那“北斗星”永远照耀自己的语文教育。

追求的过程十分艰难,树华认真经历了:从“简单”和“本色”,到“素”与“实”,再到“得意”与“得言”,这是一个追求本真语文的过程。应该说,简单语文、本色语文、语文的“素”与“实”,都应是语文的本真,但是,树华对自己的要求是:不要跟上别人的风向,而丢下了自己。他思考的是自己:内心的信念在哪?信念有多少坚定?对自己的主张感觉强烈吗?内心生活准确的标志究竟在哪里?其实,事实与经历告诉他,只思考自己还不够,还应当思考语文的本质。陈望道先生说:“我们语文的研究,应该屁股坐在中国的今天,伸出一只手向古代要东西,伸出另一只手向外国要东西。”这也许叫“中西兼得”“中西共生”吧。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树华伸出了两只手,一只手伸向语言,一只手伸向意义、价值、情感,两只手都在人身上,合二为一,两者共生共长共享,具体化为“言意共生”,更具体,更可触摸,更可操作。瑞士作家瑞麦·菲利普说:“语言让我看见了现实,文字给予了语言人情的面孔。”1986年瑞典文学院设文学奖,目的不在文字而在语言,其任务是促进“纯洁、活力和庄严的瑞典语言”。这些论述,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意思:言意兼得、言意共生。这一主张让树华找到自己语文教育的魂,由此不难看出,“言意共生”也是世界各国关注和追求的。

我们常说,作者是寻找语言的流浪者。流浪者是自由的,但较为随意。语文教育好比作者,因为他要“重撰”。树华既是寻找语言的流浪者,又是寻找意义的流浪者,他心中有指南针,他理念系统中有主张,他既是自由的,又是规范的。这次的“深加工”,让树华的语文教育走上了一个新高度。

五、办学主张的“深加工”:“明体达用”思想下的文化建设

树华还是个校长,当了好多年副校长,最近几年任校长。这里遇到一个问题:当名师与当校长的关系怎么处理?孰轻孰重?有了冲突,向哪边倾斜?管理学家德鲁克说:管理者和非管理者的区别是,当管理者之前是为自己发展,之后是为他人发展。这话有一定的道理,道出了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但在树华看来,二者却应该是互相支撑互相促进的,不过,应当让自己的专业发展腾出足够的时空,首先为学校、为教师的发展。他说:“作为校长,我心知肚明:要做的不应只是专业擅长的语文学科,而是要办好一所学校。要借助学校顶层设计让所有老师凝神聚力,心无旁骛,步入专业发展的快车道。”思路是清晰的,重点是准确的。

一是明晰办学的核心主张。将校名“安定小学”与教育家胡安定先生自然联系在一起,“静下心来,以千年的安定教育思想为源头,对准新世纪的育人方向”,提出“明达教育”,并对胡安定先生的“明体达用”作出时代的解释:所谓“体”,即“立德明理,价值引领”;所谓“用”,即“生活体验,社会实践。”二是明晰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从“明”“博”“乐”“商”“润”五个方面构建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与地方特色,又具有普遍意义。三是明晰学校课程体系。“穷经以博古,治事以通今”——大阅读课程;“游历教学”“娱乐教学”——实践体验活动课程;“切磋互商,自立新解”——课堂新学态;“润泽斯民”——环境课程,并实施了“501工程”。四是建设教师团队。“依靠”“守望”“顺应”“创新”成了安定小学教师的精神生长地。

当安定小学校长还只是开始,但是姜树华已有了良好的开局,并有了新的发展,令人欣慰。这一学校文化的“深加工”,让学校走在文化之路上,用文化的力量,推动学校逐步迈向自由的境界。树华用自己亲身的经历与体悟告诉大家,把个人发展的“深加工”与学校发展的“深加工”结合起来,自己才可能走向深处,学校才会走向高处,教育也会直抵核心和理想的彼岸。

画家、作家、诗人席慕容在《回望》中说:“我多么希望,能够像好友蒋勋写给我的那句话一样:‘书写者回头省视自己一路走来,可能忽然发现,原来走了那么久,现在才正要开始。”这似乎也是写给姜树华的。姜树华会有更好的书写和开始,因为他会在“重撰”中不断“深加工”的。

(成尚荣,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210013)

责任编辑:宣丽华endprint

猜你喜欢
深加工意义环境
黑木耳的营业价值及深加工
有意义的一天
深加工食品伤心脑
环境清洁工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漫观环境
诗里有你
柿子深加工助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