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北五省区与中亚五国贸易潜力研究——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视角

2016-05-04 07:08张乃丽徐海涌
山东社会科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引力模型丝绸之路经济带

张乃丽 徐海涌

(山东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我国西北五省区与中亚五国贸易潜力研究
——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视角

张乃丽徐海涌

(山东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济南250100)

[摘要]我国西北五省区,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内陆建设的重点区域,作为我国同中亚五国经贸合作的前沿阵地,西北五省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西北五省区与中亚五国的进出口贸易及其双边贸易潜力值:第一,贸易双方经济总量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西北五省区同中亚五国的贸易有着正向促进作用;第二,在是否同属于世贸组织或上海合作组织的影响因素中,影响效果差别较大;第三,对双边贸易潜力值的估算分析显示,我国西北五省区同中亚五国的贸易仍然存在巨大的贸易增长空间。政策建议:进一步加快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开发,扩大与提升西北五省区的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改善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区城市交通设施条件,加强与中亚五国铁路航空等建设项目的合作;改善贸易结构,提升贸易商品多元化,平衡贸易进出口;积极参加区域合作制度建设,发挥上海合作组织模范作用。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五省;中亚五国;引力模型

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提出一年多以来,中国相继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及“丝路基金”为实现这一宏大设想提供了具体的支持平台,它使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贸易往来等相关领域的合作更加便利。“贸易畅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五项任务中的核心环节,*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五项任务,是习近平主席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的: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是实现国际合作互利共赢目标的切入点。在中国向西同沿途国家进行经贸合作发展中,首先就要途径中亚国家,*中亚国家也指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其次是西亚诸国,最后是欧洲各国。而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必经之地的中亚五国则位于经济带的核心地区,*胡鞍钢等:《“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内涵、定位和实现路径》,《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独特的地理优势。这五个国家都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着大量的矿石、天然气、石油及稀有金属等资源储量。在前期的经济合作中,中哈石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建设运营,不仅给我国带来了稳定的能源供给,同时也给中亚国家提供了多重发展机遇。尽管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落后,地缘政治复杂,但各国正在进行的市场经济改革仍是助推其经济发展的稳定机制。另一方面,中国作为这一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主导者,如何进一步深化发展与中亚五国的经贸合作、加强政治沟通和文化交流,将直接关系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兴衰。因此,当前加强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是中国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与经营中西亚战略的紧迫任务。

我国西北五省区,*西北五省区,即青海省、甘肃省、陕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下同。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内陆建设的重点区域,作为我国同中亚五国经贸合作的前沿阵地,西北五省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一,西北五省区与中亚五国毗邻相拥,有着3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人民生活风俗习惯相近,使得民心容易相通;其二,西北地区作为东联西出的重要通道,一边通过陇海-兰新-北疆铁路,将东部及内陆广大地区同向西出口地区连接起来,成为与中亚国家对外合作的重要承接聚合地;其三,西北地区劳动力成本较低、土地资源丰富,在发展产业加工贸易方面具有劳动力和市场优势,在吸引外资、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也有着较强的竞争力。可以说,正是西北五省区所具备的这些优势,以及与中亚国家在自然条件、地形地貌、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分布等方面的高度相似性,使得西北五省区可以优先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加强我国同中亚五国的贸易往来。这不仅可以实现双边贸易互补,更可以带动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开发和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相关文献述评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总体战略研究方面,朱显平等(2006)认为,新丝绸之路是以实现经济增长和关联带动作用的中国-中亚带状经济合作体,是从“交通走廊”向“经济带”发展的转型。*朱显平、邹向阳:《中国——中亚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带构想》,《东北亚论坛》2006年第5期。郭爱君等(2014)的研究则认为,从城市节点、经济带和国家三个层面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产业空间布局战略,为经济带的崛起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产业支撑。*郭爱君、毛锦凰:《丝绸之路经济带:优势产业空间差异与产业空间布局战略研究》,《兰州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在交通基础设施或物流发展为视角的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刘育红(2012)指出,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的协整关系,经济增长使得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而交通基础设施的增长又促进经济增长。*刘育红:《“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分析》,《统计与信息论坛》2012年第10期。李忠民等(2011)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17个城市为样本,基于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分析了多维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李忠明等:《“新丝绸之路”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基于多维要素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第4期。他们还以经济带所覆盖的1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实证发现了货物周转量、物流网络里程和物流产业值对经济增长均有促进作用。*李忠民、于庆岩:《物流促进经济增长的空间异质性研究——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例》,《经济问题》2014年第6期。龚新蜀等(2014)实证分析了研究经济带上西北地区四省区(新疆、甘肃、宁夏、陕西)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中国与之接壤的中亚三国的贸易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同中亚国家的贸易增长具有促进作用。*龚新蜀、马骏:《“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贸易的影响》,《企业经济》2014年第3期。高新才等(2014)基于实证研究认为,在中国与经济带上国家进行贸易往来时,贸易双方国的经济规模是影响贸易规模的重要因素,中国要重视与中亚经济小国之间的贸易。*高新才、朱泽钢:《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中国贸易之应对——基于引力模型的研究》,《兰州大学学报》2014年第11期。毕燕茹等(2010)基于引力模型的研究,分析了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增长潜力,结果表明中国与中亚五国具有较大的贸易潜力。*毕燕茹、师博:《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潜力测算及分析——贸易互补性指数与引力模型研究》,《亚太经济》2010年第3期。王志远(2011)选取1996-2007年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与中亚五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提出要着力发展新疆在与中亚五国贸易中的作用,积极调整新疆产业结构。*王志远:《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1年。程云洁(2014)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对我国外贸发展是新的机遇也是新的挑战,要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扩展我国外贸新空间。*程云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经济纵横》2014年第6期。

通过梳理既有文献可以看出,目前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研究大多是针对战略规划、实施意义和内容等方面展开的定性分析;在定量分析方面,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和经济与对外贸易相互关系的居多,得出的结论也大多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存在协整关系。我们也发现,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内,研究中国与沿线国家对外贸易的文献较少,研究我国西北五省区与中亚五国贸易关系的实证文献就更少。中亚五国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地区,而同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我国西北五省区虽然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却是承担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进一步研究我国西北五省区与中亚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间的贸易往来对繁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我国西北五省区(青海省、甘肃省、陕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一个整体,在实证模型与计量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探讨我国西北五省区与中亚五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影响因素以及估算双边贸易的潜力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计量模型与数据来源

在国际贸易研究领域中被广泛运用的模型之一是引力模型。引力模型的思想借鉴于物理学的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最早将引力模型运用于研究两国之间贸易的是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Tinbergen,1962)和德国经济学家波伊赫能(Poyhonen,1963),引力模型的基本形式:Xij=A(Yi*Yj)/Dij。其中,Xij表示i国对j国的贸易出口额;Yi与Yj分别表示i国和j国的经济规模;Dij表示两国的贸易距离。引力模型显示:两国之间的贸易与两国的经济规模呈正相关,而与两国之间的距离呈负相关。引力模型在之后的国际贸易研究中也不断得到扩展,后人在其基本模型中又引入了一些外生变量,如人均收入、对外贸易依存度、人口资本密度、是否有共同边界、是否属于共同组织,等等。

最初的引力模型为非线性形式,因此两边同时取对数。基于本文的研究目的,我们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再加入其他一些外生变量,得到如下扩展模型:

LnTij=a0+a1LnGDPi+a2LnGDPj+a3LnDij+a4Ftdj+a5Aij+a6sco+a7wto+uij

模型中,被解释变量Tij表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西北五省区与j国的进出口贸易额(万美元),对其他变量的解释见表1。

表1 模型解释变量说明

数据选取方面,一是将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西北五省区作为中国段的一个整体,选取2003-2012年间西北五省区同中亚五国的贸易进出口额,获得容量观测值50个,数据来源于2004-2013年各省区的统计年鉴,西北五省区的GDP数据也来自相关年份各省区的统计年鉴;二是中亚五国的GDP及贸易依存度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三是中国段与中亚五国的贸易距离,通过谷歌地图软件测算出西北五省区的省会城市到各国首都的距离,然后再取平均值获得。

三、实证结果及贸易潜力值估算

本文建立的是面板数据,由于对中亚五国每个国家的研究都拥有同样的方程,所以使用截面数据进行OLS回归,即混合回归。同时,引力模型方程使用对数变换也消除了异方差问题。本文使用Stata12.0计量软件。

(一)实证回归结果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为了相对准确的分析西北五省区同中亚五国的贸易情况,实证过程中先通过基本方程回归,再在基本方程基础上逐个加入变量,得到扩展方程,对应表2中的结果(2)(3)(4)(5)(6),方程(6)中解释变量个数较多,GDP和距离变量取对数;加入虚拟变量后,有些系数变得不显著,因此删除常数项进行回归。

表2 模型回归结果

注:括号内为t值;***为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为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

回归结果(1)显示基本模型的拟合优度为0.7814,表明模型的拟合度较好,并且其中所有变量都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简单的引力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两地区之间的贸易因素。西北五省区总GDP和贸易国的GDP回归系数分别是0.97和0.71,符号与预期相同。也就是说,西北五省区总GDP增加1%,双边贸易额将增加0.97%,中亚五国GDP增加1%,双边贸易额就会增加0.71%;变量贸易双方的距离Dij系数为-9.63,也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符号为负,即贸易距离每增加1%,西北五省区同中亚五国的贸易额就会降低9.63%。这说明,贸易距离的增加会使贸易成本增加,进而影响双边贸易。

回归结果(2)加入了贸易对方国对外依存度变量Ftdj,也可视为贸易国的对外开放度,模型的拟合度为0.8111,比模型(1)有所提升,并且五个解释变量都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西北五省区总GDP和对方国的GDP系数符号与预期相同,都是正数,贸易距离Dij符号为负,与预期相同;在对方国的对外开放度上,回归系数为0.02,与预期符号相同,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中亚五国贸易对外依存度越高、开放度越高,同境外国家(地区)发生的贸易额也越多,对西北五省区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发展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回归结果(3)中,引入变量Aij,模型的拟合优度为0.8906,模型拟合情况不错,其中模型有五个变量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同样,贸易双方的GDP和贸易距离,回归结果也都非常显著,与预期解释相同,加入的虚拟变量Aij表示贸易双方是否接壤;回归系数为1.66,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意味着贸易双方若是边境接壤的国家,双边经贸往来会得到显著加强;但在模型(3)中Ftdj变量没有通过检验。

回归结果(4)(5)在模型(3)的基础上,分别加入变量wto和sco进行回归,这样便于单独考察两个虚拟变量对贸易额的影响。两模型的拟合度都达到0.9以上,回归结果中是否属于世贸组织wto变量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回归系数为0.95,这说明在同属于世贸组织的情况下,双边开展经贸交流的机会会更多,贸易壁垒也会减少,对我国西北五省区同中亚五国的贸易会有显著促进作用;而是否同属于上海合作组织sco变量也通过了5%的显著检验,但回归系数符号为负,和预期相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海合作组织并没有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五省区同中亚国家的贸易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双方的贸易合作,并没有因为在同一组织下而得到进一步提升。

回归结果(6)是剔除常数项,是对所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的结果。回归结果显示,模型的拟合优度达到0.9966,说明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已经有非常好的解释度了。回归结果中有6个解释变量达到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但变量Ftdj的回归结果,仍然不显著;而变量sco则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并且回归系数为0.92,为正数。这说明,在同时加入变量wto与sco后,变量sco受到wto的影响,表现出正的促进作用,也或许是在世贸组织和上海合作组织共同作用下,世贸组织及上合组织都分别对经济带西北五省区同中亚五国贸易都产生了正向的促进作用。

依据上述模型的回归结果,我们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我国西北五省区与中亚五国的贸易往来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从上述6个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贸易双方的GDP及贸易距离在六次回归中都严格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贸易双方的GDP确实会对我国西北五省区与中亚五国的贸易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贸易双方之间的距离则有负向作用。

其二,中亚五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在模型(2)中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但在后面的几个模型中均没有通过检验。这说明,贸易对方国的对外开放度并不是影响我国西北五省区同中亚五国贸易的重要因素。而是否是边境接壤国则显著地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我国西北五省区对中亚五国的出口贸易。比如,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有1782.75公里长的边境线,同时哈萨克斯坦也是中亚五国中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因此在我国西北五省区对中亚五国的出口贸易中,与哈萨克斯坦的贸易额最大,而与我国相隔较远的土库曼斯坦的贸易额则相对较少。

其三,是否属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变量在模型中,两次都通过显著性检验,但表现出不同的影响。在没有加入wto变量下,sco对双边贸易呈现出负的影响,在加入wto变量后,影响效果成正。这说明,目前上海合作组织为成员国提供的经贸合作机制并不理想,在现有的框架内,上合组织对我国西北五省区同中亚五国的贸易往来促进作用有限,不及世贸组织的作用大。

(二)双边贸易潜力值的估算

引力模型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测算贸易双方的贸易潜力值。双边贸易潜力值就是用模型回归结果模拟出在“理论”或“自然”状态下的模拟值,*盛斌、廖明中:《中国的贸易流量与出口潜力:引力模型的研究》,《世界经济》2004年第2期。然后再用实际发生的贸易额与模拟值相比,得出模拟值比值。根据评判贸易潜力的一般标准,若实际值与模拟值比值大于或等于1.2,则属于潜力挖掘型,说明贸易双方在当前状态下已达到贸易过度状态,应当挖掘出口贸易的新经济点;若比值介于0.8-1.2范围,则属于潜力扩展型,表明达到贸易适度状态,还有贸易增长的空间;若比值小于0.8,则属于潜力巨大型,说明双方贸易还不足,可以有更大的贸易增长空间。基于上述回归结果,本文采用模型(1)分别对2003-2012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我国西北五省区同中亚五国的贸易潜力值进行估算,结果见表3。

表3 双边贸易潜力估算值

表3显示,我国西北五省区同哈萨克斯坦的双边贸易潜力比值近年来呈现出下降的趋势,2003年双边贸易潜力比值为4.66,2012年则降到了0.91,十年间双边贸易潜力由贸易过度状态转变为贸易适度。长期以来,哈萨克斯坦一直是我国在中亚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西北五省区同哈国的贸易在中亚五国中也是最多的,但双边贸易额中主要以我方出口额为主。由双边贸易潜力比值看,我国西北五省区同哈国的贸易基本处于贸易过度状态,反映在双边贸易中,就是我方常年处于顺差而哈国处于逆差。但是,长期的贸易逆差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哈国的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合作的过程中,在扩展双边贸易的同时,应注重与哈国的进口贸易,以平衡双方的进出口,减少不必要的贸易摩擦,共同带动两国的经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西北五省区同吉尔吉斯斯坦的双边贸易潜力值,与哈萨克斯坦的情况略有不同,双方贸易状态由贸易不足到贸易过度再到贸易不足,表明近些年在国家层面上,虽然我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的合作交流得到了不断加强,但我国西北五省区与吉尔吉斯斯坦的贸易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吉尔吉斯斯坦地处中亚腹地,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贯通南北联接东西的贸易便利性,在即将到来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合作中,西北五省区同吉尔吉斯斯坦的贸易潜力将是巨大的。

我国西北五省区同塔吉克斯坦的贸易潜力测算值较大,属于潜力挖掘型。双方2012年的潜力值为1.72,多数年份双方的贸易都处于贸易过度状态,但这并不表示今后双方贸易没有了增长空间。这或许是因为近年来,贸易双方没有开拓出新的贸易领域,而是一直延续着传统的进出口产品。这种状况需要改变,一方面西北五省区对塔吉克斯坦的贸易需要改变贸易商品结构,增加商品进出口结构的多元化,增加高新尖产品的出口,另一方面也应当增加同塔吉克斯坦的进口贸易,只有双方贸易平衡、互惠互利,才能实现更大的贸易增长空间。

我国西北五省区同土库曼斯坦的出口贸易潜力估算值波动较大,土库曼斯坦与我国西北五省区的地理距离相对较远,在经贸合作方面并不是稳定的贸易合作伙伴,这意味着,在今后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合作中,应当从国家层面上积极推动同土库曼斯坦的合作,寻求双边互惠互利的稳定的贸易合作机制。

我国西北五省区同乌兹别克斯坦的贸易状态基本上处于贸易不足状态,潜力估算值普遍低于0.8,表明西北五省区同乌兹别克斯坦的贸易存在巨大的贸易潜力,在今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合作中,西北五省区应借助国家的力量加强与乌国的贸易合作,寻求同乌国在更多的领域进行贸易往来,探索新的贸易增长点,实现双边互利共赢。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框架下,本文研究分析了我国西北五省区与中亚五国的进出口贸易及其双边贸易潜力值,并据此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贸易双方经济总量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西北五省区同中亚五国的贸易有着正向促进作用,而贸易距离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具体表现,受到贸易成本和贸易便利性因素的影响,贸易双方的距离越远,运输成本越高,越不利于贸易的进行,与相邻接壤国的贸易明显要好于距离较远国家的贸易。

第二,在是否同属于世贸组织或上海合作组织的影响因素中,影响效果差别较大。世贸组织对我国西北五省区与中亚五国贸易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上海合作组织发挥的促进作用不及世贸组织,在单独考察的情况下,甚至还存在某些不利影响。

第三,对双边贸易潜力值的估算分析显示,我国西北五省区同中亚五国的贸易仍然存在巨大的贸易增长空间,虽然与部分中亚国家存在贸易过度状况,但仍然可以通过创新区域经济合作方式,深挖双方的贸易潜力,从而取得贸易合作互利共赢的局面。

为了更好的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西北五省区与中亚五国贸易的持续发展,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其一,进一步加快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开发,扩大与提升西北五省区的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我们知道,经济规模对进出口贸易又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由于我国西北五省区和中亚五国都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规模总量较小、水平较低,所以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应当高度重视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并将其作为重点发展区域予以扶持。如继续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力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战略规划,加速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向西部地区的转移,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加快西北地区城镇化发展。

第二,改善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区城市交通设施条件,加强与中亚五国铁路航空等建设项目的合作。贸易距离是影响双方贸易的一个重要因素,距离远,贸易成本就高,贸易就缺乏便捷性。因此,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应当格外重视沿线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县乡一级的公路数量和质量,增加西北地区高铁的覆盖率,特别是要重视内陆与口岸地区的铁路、公路建设,同时积极向中亚五国推荐我国铁路建设项目和高铁技术的出口,同中亚五国建立启动一些重大合作项目,依靠“丝路基金”提供融资支持,帮助中亚五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贸易运输条件,提升我国与中亚国家贸易运输的速度,以时间换空间,缩短与中亚五国的贸易“距离”。

第三,改善贸易结构,提升贸易商品多元化,平衡贸易进出口,创造双边互利共赢。当前我国同中亚国家的贸易商品大多处于价值链低端,其中尤以纺织原料、纺织品及贱金属居多,因此应有针对性的增加高附加值产品,提升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增进贸易互补性。在扩大同中亚五国贸易出口的同时还要加大商品的换回,通过增加贸易进口,较少贸易摩擦,实现贸易双方互利共赢,从而带动双方的经济发展,有效地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进程。

第四,积极参加区域合作制度建设,发挥上海合作组织模范作用。实证研究发现,目前上海合作组织在同中亚国家的交流合作上已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但在经贸合作上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此,需要进一步完善上合组织的经贸合作制度,使之更加具体细分,并更具有可操作性,使上海合作组织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具有典范带头作用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责任编辑:栾晓平)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6]04-0119-07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合作项目“新亚欧大陆桥的经济发展研究”(编号:[110200]-1355109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乃丽,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世界经济研究。

收稿日期:2015-10-22

·开放型经济研究(学术主持人:刘庆林)·

徐海涌,男,山东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引力模型丝绸之路经济带
基于引力模型的中韩自贸区贸易潜力的实证研究
京津冀城市群现代物流网络构建实证研究
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群地价分析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野下国际物流港建设的思考
影响中国创意产品出口“一带一路”国家的主要因素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合作现状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中国的中亚能源政策
“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次区域合作的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