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明
2016年1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了题为《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的演讲。他说:“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和平的根源性问题。国际社会定分止争,既要推动复谈、落实和约,也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二者缺一不可。没有公道,和约只能带来冰冷的和平。”
“定分止争”典出《管子·七臣七主》:“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定分,确定名分;止爭,止息纷争。在这里,《管子》厘清了法、律、令的区别,明确了各自的作用。法,是用来提倡立功威慑行暴的;律,是用来明定本分制止争端的;令,是用来号令百姓管理事务的。法律政令,相互为用,是治理社会的规矩绳墨。《管子·枢言》进一步分析说:“法出于礼,礼出于治。治、礼,道也。万物待治,礼而后定。”法律政令都源自于礼,礼则源自管理政治、维护稳定的需要,体现着“道”。而治礼顺应天道,万事万物由此而定。
中国礼乐文化的产生就是源于“弥争”与“济变”的需要,其基本的功能就是定分止争。例如,作为礼制核心内容的继承制度等,就是出于“决嫌疑”、“去争夺”的需要而设立的。没有了争夺,去除争夺的根源,社会才能安宁。有人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希望人们无论在社会还是家庭生活中,都要按照自己的角色做好自己,正其名,安其分,尽其力,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发展。所以孔子说:“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礼记》说:“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又说:“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
人们自觉地安分尽力,需要礼与法的保障,要达至道德与社会意识的自觉,就不能没有“定分止争”的制度与规范。荀子对礼与法的关系说得很明白,“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非礼,是无法也”,认为礼是法的指导原则,是法度总纲和类推断案的依据,刑规与法度都产生在礼义的基础上,制定法度则以礼义为准绳。所以,荀子认为,礼的精神实质符合仁义,礼乃以名立分。既然礼为“人之所履”,就应人人通晓,自觉遵守, “礼达而分定”,家庭社会秩序得以强化,人们安分尽责,有秩序而和谐。
自西周末年以来,王室衰微,礼坏乐崩,正名守礼、定分止争成为那个时代的思潮,许多思想家都专门进行了讨论。老子说:“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认为制名让人知止不殆。管子说“守慎正名,伪诈自止”。孔子强调“必也正名乎”,只有名正才能言顺,才能做好一切。由此,“定分止争”思想深入人心,也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大亮点和突出特色。
习近平主席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会议上号召“国际社会定分止争”,就是希望各有关国家坚持以公道为念、以正义为基,尽快纠正历史不公。主张巴勒斯坦问题不应被边缘化,而应从正义的立场,从公正的角度,推动中东地区和平、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