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 开启中国精造时代

2016-04-29 00:44萧蕙
山东画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大国工匠精神工匠

萧蕙

工匠在数千年中以手艺滋养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传承着各式各样的技艺和美学。中国现在是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如今,中国制造能让高铁飞驰、蛟龙入海、玉兔登月,却造不好一支好用的圆珠笔、一个国人在海外疯抢的电饭煲,这不得不让人深思。

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难道就没有“工匠精神”,还是说社会的浮躁,让我们忽视了这种精神的存在?在新科技革命、工业4.0来袭的时代,我们还需要这些工匠和所谓的“工匠精神”吗?

时代呼唤“工匠精神”回归

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里,有这么一个片段:一个3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数控车床厂房里,中国商飞大飞机制造首席钳工胡双钱所在的角落,并不起眼。这仿佛就是一个隐喻:在我们这个人口超过13亿人的偌大国度里,胡双钱和他的钳工同行们,显得寡言少语,也几乎得不到太多的关注。甚至,当纪录片播出之时仍有一些网友惊叹,“原来还有这样一群人的存在”。

备受冷落的除了这些“大国工匠”们,还有中国制造业的产品。近年来,国人到海外抢购电饭煲、保温杯、马桶盖等物品的新闻不绝于耳。在现代工业中,中国早已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Made in China”随处可见,但“中国造”背后充斥着大量低端产品和廉价产品,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制造大国怎么造不出让人心动的产品?”这样的“拷问”背后所折射的,又恰恰是基础制造业优质技术人才——大国工匠的缺失。

我们缺失的除了工匠,还有精神——“工匠精神”。放眼我们的时代,“工匠精神”缺失的现象比比皆是,在一些传统“老字号”里,那曾经最适合“工匠精神”茁壮成长的土壤中,如今却经常出现“师傅不愿教,徒弟不愿学”以致后继乏人的尴尬情形;在一些消费市场里,鱼龙混杂,“李鬼”猖獗,商家“不诚信”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一些传统行业中,工人固守传统不思创新,缺乏爱岗敬业精神;在大学校园里,学生们毕业论文靠“查重”软件“技术加工”后就能避免论文抄袭……面对这些,我们不禁困惑,我们的“工匠精神”去哪儿了?

放眼我们周边,细心的人又发现,社会上一些苛求于品质的现象正悄然间萌生,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正逆势生长,一个有品质的精细时代即将到来:不信您看看自己的周围,是不是有越来越多的人乐于尝试并分享自制料理和日用品?一些具有文化特性和匠人特色的产业是不是重又兴旺和繁盛?其实,这种现象的萌生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时代背景——日益壮大的中产群体与价值多元的现代群体,让现代中国需求从“供应性需求”转变到了“体验性需求”,他们对手作、手工产品的认同,和对“工匠精神”的追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强烈过。

就像知名评论家、作家、诗人廖保平所说的那样,“供给侧会受需求侧的有效制约,如果需求侧是一个还没解决温饱或是刚刚解决温饱的社会,供给侧提供倾注‘工匠精神的产品,就有消费不起的问题。目前,人民普遍摆脱了温饱的阶段,开始拥有购买更优质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从需求侧来说,已经对供给侧提出了‘工匠产品的需求。如果中国不提倡‘工匠精神,企业不贯彻工匠理念,就没有办法生产出满足这部分人群消费的产品,他们就会更多地去境外购买洋货,中国将丢失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

当民众无比强烈地呼唤“工匠精神”回歸之时,社会对重拾失落已久的“工匠精神”的需求已无比现实,是时候以国家的名义重拾“工匠精神”了。2016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谈到2016年的工作重点时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技以载道,匠心筑梦,我们期待通过全社会“工匠精神”的勃发,告别“圆珠笔老不出水”或“用一次就坏”的尴尬,期待与那些卓越之“物”共生共处;期待着中国制造商也能制造出的一口百年老锅,用了几代人依然好用;期待一块表由奶奶传下来,戴在腕上仍滴答不止,精确无误……

尴尬的工匠 尴尬的精神

在遥远历史时空里,我们曾有着2000多年的“匠人精神”传承史,祖先们曾用精湛的技艺震撼过世界,用聪明才智为世人留下了众多叹为观止的瑰宝。但时移境迁,“工匠精神”在大工业生产兴起之后,却遭遇无尽的烦恼和困惑。

大工业带来的“大规模”“标准化”“流水线”的工厂化生产,虽让经济实现狂奔突进、生产效率获得极大提高,却让工匠孜孜以求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转变为机器流水线制造出的千篇一律、毫无个性的“产品”。这个变化的背后,制造者的身份也同期发生了巨大转变——从工匠到工人。从此,工匠身影悄然隐退,逐步转向民间,民间的木匠、篾匠、泥水匠、漆匠等支撑起民间温暖的匠人记忆。让人庆幸的是,不同于机器大工业和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变革,从那些民间匠人那里,人们依旧能够找到那些饱含“手工温度”的手工原作。

放眼当下,整个社会都呼吁“工匠精神”回归,但有一个问题必须直面:我们这个时代对“工匠精神”的回馈是什么?虽然我们每年都有“劳动节”,虽然也高喊“劳动者最光荣”,但是这种光荣仿佛只停留在口头上,社会上对“工匠精神”的轻视已经很久了。在这种思维映射下,技工普遍觉得社会认同感、个人尊严感、劳动获得感不高,从而对“工匠精神”缺乏自信、缺乏遵循与光大的动力。另外,对年轻人来说,学历文凭成为就业、晋升、人才评价“先入为主”的条件,职业技能往往被“低看一眼”。每年夏季,亿万考生涌向高考,职业院校招生却惨淡很多。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的同时,商业伦理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一些企业为了追求速度和规模而导致的粗放型生产,使得技术条件难以提高精度;“有供给就有需求”的卖方市场,也在看不见的层面上损害了追求质量的态度,为了获取短期利益,违背商业道德、假冒伪劣、粗制滥造时有发生。再加上社会对优秀技术工人的社会尊重和物质回报并不到位。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我们的工匠越来越少,能传承“工匠精神”的百年老企业越来越少。截至2012年,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在中国,创业历史超过150 年的企业只有六必居、张小泉、同仁堂、陈李济等,屈指可数。为什么长寿企业扎堆在那几个国家?

凡是当今世界的“工业大国”、“制造强国”,往往不仅有高科技研究人才,更有一批精于制造的产业工人、行家里手,并且“工匠精神”深深地扎根于企业文化,形成一种鲜明的工业价值观。让全世界叹为观止的德国工业很大程度是由千万个“工匠”打造出来的。作为一个只有8000万人口的国家,却拥有2300多个世界级品牌,德国企业中大量技能娴熟的工匠,是其当之无愧的“隐性功臣”。德国企业家认为,一个优秀的工匠,和科学家没什么两样。而邻国日本,如果一个人被称为“工匠”,这意味着受到了极大的尊重。

“工匠精神” 烹小鲜如治大国

“工匠精神”作为时代热词,走进了纪录片,走进了各大媒体的视线,走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这不是一个曾被遗忘词语的命运转折,更像是一个时代精神的转折。话又说回来,在现代社会语境中,“工匠精神”又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这些大国工匠用他们自身的作为做出了最佳诠释——

给导弹铸造衣服的“大国工匠”毛腊生,39年时间中只做了一件事,读懂砂子,铸好导弹;给国产大飞机装翅膀的胡双钱,在35年里加工了数十万个飞机零件,没出现过一个次品;给火箭焊“心脏”的高凤林,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高铁首席研磨师、来自山东大地的宁允展扎根生产一线24年,不只在中国,全世界所有高铁生产线都要靠手工研磨,而留给他手工的研磨空间只有0.05毫米左右;被誉为“深海钳工第一人”的管延安,他用一双手让两个平面严丝合缝,用一把扳手能使螺丝间隙小于1毫米,凭着这两项绝技,他安装的精密设备成功完成了16次海底隧道对接……

不可否认,标准化、机械化大生产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制造业,但在某些极精密和复杂的领域,机器并不能完全替代人。这些“大国工匠” 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他们书写了“工匠精神”的特质——“烹小鲜如治大国”的极致精神。在他们看来,哪怕再小的细节,也要全心专注、全力以赴。这种精神正成为国人身上极为珍贵的资源,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就要找回这样的“工匠精神”,这才是当下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工匠精神”起源于制造领域或手艺行当,但又不局限于此,“工匠精神”关键在“精神”二字。秋山利辉在《匠人精神》里讲述了一流人才育成的30条法则,并对匠人精神进行了很好的概括:“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有一流的心性,必有一流的技术。”中国的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认为,工匠的核心不是去“制造”什么,而是一种追求卓越的“心态”,从60%到90%已然优秀,但是从99%到99.99%的态度才是真正的“工匠精神”。那在今天的中国又有哪个地方、哪个行业、哪个岗位、哪个人不需要这种“工匠精神”呢?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我们希望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识,并成为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就像李克强总理所说的那样,我们要用大批的技術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因此,培养“工匠精神”,仍然任重道远,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赓续接力。

唤回“工匠精神” 造就“时代气质”

对于“工匠精神”,国人应如何由坐论到自觉践行,并将其内化为内心的追求,这种转身是艰难的,有漫长的道路要走。当今社会里,不营造激活国人追求极致的社会氛围,不建立反馈“工匠精神”的社会机制,“工匠精神”可能只是浪漫的传说。

问题又回到了小小的圆珠笔头那里,中国有三千多家制笔企业、二十余万从业人口,年产圆珠笔四百多亿支,中国搞出过原子弹、隐形飞机甚至是航母,为什么一颗小小的圆珠笔头竟严重依赖进口?中国真的造不出自己的圆珠笔头吗?钢铁企业一语道破天机,“如果没有外力驱动,我们不会主动去研究这个的。第一投资费用挺高,研究完以后,一年做出几炉来就够用的,经济上来讲就觉得不怎么划算,还不抵外国买去呢。” 小小笔头折射的,是“中国制造”的困境。对钢厂而言,这点利润微不足道,没有相应的创新驱动体系,便没有动力去搞研发生产。如何建立驱动创新的体系和保障,有待于决策机构的思考。

而我们所津津乐道的德国或者日本的“工匠精神”,显然是一种群体性的选择。那些响当当的外国工匠们,之所以能几代承袭“工匠精神”,有个体的因素,更多来自社会风气的认可和制度的保障。对于我们这个“工匠精神”缺失良久的国度来说,要想让“工匠精神”发酵成如同空气一般自然存在的国民素质、民族精神,首先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让“工匠精神”得以健康生长的良好人文生态环境。

话说起来简单,实际上,要让“工匠精神”在中国的经济与社会生活中扎下根、扎住根,却绝非易事。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没有长久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推进恐难奏效。因此,我们的社会,要牢固树立提倡“工匠精神”的价值体系,营造精益求精的良好社会风尚,让“工匠精神”不仅成为制造业的发展准则,也要成为社会文明的价值导向。我们的政府要做好示范引导,让敬业执着、脚踏实地、精益求精成为个人和各行各业自觉的价值追求,为“工匠精神”厚植土壤,使其转变为每位公民安身立命的精神气质,锻造国家和社会的风骨与脊梁。

我们必须像富养女儿一样,培育我们这个时代的“工匠精神”。气质是养成的,要让诚信、厚道、创新、专业等品质,成为一种习惯;建立健全有利于工匠精神养成的制度体系;要强化技术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的奖励扶持力度,提升他们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要高度重视一线劳动工人的上升通道,使他们有充分的成就感、获得感和不断前进的动力;要提升产品质量标准,建立新的制度;要让教育参与培育新的社会风气,教育要传递新的信念,让青年人从心底里愿意俯下身子,做一个专注的“工匠”。

猜你喜欢
大国工匠精神工匠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吐槽大国
多想记住你的脸
工匠神形
从器官捐献大国到移植大国还有多远
工匠赞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周边大国的海上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