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新闻的“深度”表达

2016-04-29 00:29李成琳
公民导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人大代表代表深度

李成琳

如何使人大新闻“深”下去、“活”起来,笔者结合多年新闻采访实践提出,人大新闻需要“深度开采”,需要对新闻事实做深度挖掘。同时,通过追问和思考,揭开蒙在事实表面的层层面纱,表现新闻事实所蕴藏的容易被人忽略的深层信息。

“人大是新闻的富矿”,这是由人大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所决定并为大家都认同的理念。这座“富矿”开采的质和量正在逐年有序地提升,但与中国民主法治进程的步伐相比,人大期刊信息化、浅表性报道居多,人大新闻“深度”不足、质量不高却也是公认的现实。

人大期刊是宣传人大制度、反映人大工作的主要阵地,不断提升人大期刊的质量,扩大人大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于进一步加快民主法治建设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社会发展的大浪潮里,人大期刊也同其它行业一样,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如何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办刊宗旨的前提下,转变观念摆脱平庸,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使人大新闻能够“深”下去、“活”起来,应该是提升人大期刊质量的重要途径。

人大新闻的“深度”表达,其核心在于发现并呈现新闻事实的价值和意义。或者说,在深入采访中抓住问题的实质,扩展新闻内涵,反映事物的必然发展趋势。

关于“深度”,百度的解释:1. 深浅的程度,向下或向里的距离。2. 事物向更高阶段发展的程度。3. 触及事物本质的程度。

笔者认为,新闻的“深度”至少包括两个含义,第一是对新闻事实的深度挖掘,第二是对事件意义的深度挖掘。

记得在一次全国省级人大期刊研讨会上,全国人大新闻局的领导强调,人大宣传不能单凭数量,而要以质取胜。他说,人大新闻中程序性、动态性的报道太多,缺乏深度而生动的报道。而程序性、动态性的报道越多,越容易给外界造成人大“橡皮图章”的印象。因为没有深度挖掘实质内容,就容易给人“走形式”的印象。

要获得有价值的人大新闻素材,并非唾手可得。如何才能避免“走形式”?如何在深度挖掘上有所作为?又该如何做到“深度”表达?

“深度”需要“开采”

当新闻素材出现的时候,如何抓住主题,如何理顺关系,如何结构行文,如何用事实说话,如何挖掘细节,如何以情感人,如何抓住读者,如何使文章写出来有事、有形、有理、有情?这一系列问题,其实都关涉新闻的“深度”表达。

《尝尝“梨子的滋味”》是在永川区人大常委会培训通讯员时偶然撞上的。其时,他们组织开展的“走进人大、感受人大”主题活动已经结束,但记者的职业敏感,让笔者意识到这是一块难得的“新闻矿石”。尽管已有媒体报道中学生代表旁听人代会和模拟人大常委会会议的报道,但永川中学的学生“全程”演绎选民选举、人代会和人大常委会会议的过程,已经跳出一时一地活动的局限,其延伸性、覆盖率和影响力已大大超出单一性活动的期望值,在重庆乃至全国,也有着第一次“吃螃蟹”的勇气和智慧。这样的“新闻矿石”, 对它的深度“开采”,岂能错过?

就在那天课后,笔者通过永川区人大常委会信息中心的图片及现场录像看到了一张张充满青春激情的笑脸,看到了一个个充满认真严肃的场景,更看到了在笑脸和场景的背后所蕴涵的意义和价值。利用午休时间,笔者近距离的采访了几个中学生亲历者,以及活动的策划者——时任永川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友鹏。文章由3个部分组成:一、新闻回放:感受人大“零距离”;二、 现场采访:民主体验,如逢甘霖;三、对话:意识启蒙,意义深远。另外,还配发了中学生模拟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发言摘要,以及部分亲历者的切身体会,6个页码,图文并茂,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在“现场采访”那一节,笔者尽力捕捉采访对象的鲜活细节、语言,以弥补错过“第一现场”的遗憾——

“你是‘常委会主任曾钊伟?”通过照片和电视镜头,我一眼就认出采访对象之一便是以多票当选并成功主持了模拟常委会会议的曾钊伟。他有些吃惊的点了点头,还有瞬间脸红,但很快便回复坐在模拟常委会主任席位上的镇定,与他那张纯粹的娃娃脸似有些许的不谐。

但这一闪念的“不谐”很快便被对话的和谐冲掉了……他们告诉我,“人大”在他们过去的记忆里是神秘的,“民主”、“政治”、“权利”、“义务”等等也好象是书本里的概念,这次与“人大”的亲密接触,让这些高处云端的概念融入了他们的生活中,更植入了他们的意识中。

我突然想起一句耳熟能详的伟人语录,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去尝一尝。民主的滋味,没有尝过,没有埋下种子,你如何让它在你的心里生根开花?

在采访的最后,曾钊伟很有感慨地用“久旱逢甘霖”来总结这次主题活动带给他们的影响,他说,现在的中学生就像关在笼子里的金丝鸟,家庭、学校、社会都在关爱他们,却不明白笼子里的鸟儿最需要的是什么?这次活动,就是放我们出笼,让我们知道了天有多么高,树有多么绿,也知道了自己可以飞多么远……

从新闻事实变成新闻作品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否“深入”采访是决定新闻写作成功与否的前提和基础。俗话说:七分采三分写。强调“采”的重要,其实强调的就是“深入”的重要。所谓“深入”,首先意味着对新闻事件的背景材料和采访对象的深入了解;二是意味着在新闻现场发现和挖掘尽量丰富的第一手素材;三是意味着对有价值信息的敏锐把握,既有对新闻事实全方位的掌控,又善于去捕捉鲜活的细节。

有人曾将采访比喻为采矿,记者就像是采矿者。面对被访者及新闻事实所提供的信息,记者的工作就是挖掘它,并探索潜藏在表层事实及观点下所蕴涵的意义。很多人大新闻事件,并非人人可去的现场,记者的感知、视角、观察、追问、取舍和思考便尤其重要。对新闻现场的采访越深入越细致,你掌握和发现的事实材料及相关细节越充分,延伸的思路就越清晰,提高采访的成功几率才有保障。

“深度”需要“延伸”

有人说,好新闻是想出来的。通过追问和思考,才能揭开蒙在事实表面的层层面纱,表现新闻事实所蕴藏的容易被人忽略的深层信息。

很多人大新闻常常牵引出的是一个地区公民关注的大事件,人大常委会及人大代表在这个过程里的“作为”,折射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人大代表行使权力的过程,实际上是执行代表职务,履行代表职责的过程。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当家做主权利的实现,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

某年元旦过后,偶然碰见我们曾连续报道过的被称为“建国以来知识产权保护第一大案”的主角曾治中先生。他告诉笔者,打了整整7年的官司终于落下帷幕,虽然15万元发展扶持费的终审判决并不尽如人意,但毕竟是胜诉,终于可以放下官司的沉重包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在与曾治中的交谈中,这最终的“结果”渐渐淡去,7年官司“过程”里的人大代表的形象渐渐清晰而生动,“马锐”这位市人大代表的名字被他频频提及。说到动情处,这位长相斯文的中年汉子竟忍不住潸然泪下……

在《艰难的“民告官”画上句号》一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在整个案子终结之后,曾治中百感交集,人大代表们为自己奔波呼吁的情景历历在目。尤其是马锐代表,人代会上写议案,闭会期间也在关注和呼吁。关键的问题是,这些人大代表与自己非亲非故啊。

曾治中的心里充满了感激,他必须以某种方式表达出来。

于是,曾治中从那“15万”里取出1万元装了红包。他在大马路上忐忑地将红包塞给马锐代表就走,边走边说“略表寸心”。

马代表在马路上拦不住他。回到办公室,马代表就用电话把曾治中“拦”回来了:“人大代表的责任、良知、道义和人格都不允许我接受你的‘寸心!你不能用钱败坏人大代表的声誉!代表是不需要你用钱买通的!……”

那天晚上,曾治中无法入睡了,因为感动,也因为愧疚。

第二天一早,他寻遍所有的锦旗店,找了一面最好的锦旗,写下了“督法为民,义薄云天”几个大字,也就有了我们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而促使我采访马锐代表的也正是这个“略表寸心”的片段。

“略表寸心”是真诚的,严辞拒绝是坦荡而真实的。作为人大代表,对于自己手中权力的行使,以及权力行使后赢得的感激和褒扬,对前者的掌控固然难,可能更难的是对后者的把握。

正好赶上开人代会,马锐代表住在广场宾馆。打了若干电话,才与马代表约定采访时间。是代表联欢的那个晚上,他放弃了轻松的联欢活动接受笔者相对“沉重”的采访。在他的房间里,他拿出厚厚的一叠关于“曾治中一案”的相关材料:议案、建议、信件、约见函以及重庆市高法院的多份复函。7年的连环跌宕,几起几落,岂是这厚厚的一叠材料所能承载的?

马代表也讲了两个细节:一是曾治中的下跪,那正是官司最困难的时候,走投无路找代表,心里憋屈难以言表,就以最古老最单纯的方式表达出来了。马代表说他心里很酸,他明白一个受过现代高等教育、在农业科学上做出很大贡献的知识分子,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表达委屈意味着什么,也由此感觉到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另一个细节自然是“红包”事件,他说他明白曾治中的心意,作为知识分子,难免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心态,之所以必须严辞拒绝,既是源于自身的道德感,更是因为人大代表的道义和职责。最后,马代表用地道的重庆话说了一句:“我不能被当事人看白了噻!”

在随后的闲聊中,笔者问他:你觉得人大代表有权吗?马代表毫不含糊地说:“代表当得好就有权!发现问题紧追不放就有权!”

一件拖了7、8年的房屋纠纷案,由于法院执行不力,使案子长期无法执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在马代表坚持两年的督办之下,终于执行完毕。看到当事人的愁眉终于舒展,听着当事人发自内心的感激之语,马代表说,这就是精神上的回报,那一刻,觉得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还有云阳县的黄凤山状告乡政府一案。马代表与黄凤山素不相识,仅仅因为黄凤山的一封投诉信。之所以把信寄给马代表,也是因为他看到本刊报道的这起房屋纠纷案里马代表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马锐也没料到这起官司一打就是3年!在经历了若干的反复跌宕后,黄凤山由全输到获赔5万,再到8万、12万、16万,马代表有理有据的追踪督办,让云阳县一个普通的民告官案由市高法院常务副院长张忠厚亲自出面协调解决。在记者截稿之时,终于看到马锐代表在给市高法院的“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答复函回执”里勾上了“基本满意”的意见……

在叙述艰难维权的过程中,马锐代表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如果我不是人大代表呢?如果是我自己去打官司呢?”那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让人很难无动于衷。而这悲天悯人的内里,其实是一个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使命。穿上了这双职责和使命的“红舞鞋”,想停都停不下来!

马代表是一家大型企业的高级经济师,因为还需补充一些采访细节,笔者特地去了马代表工作的单位。在红岩村附近的一幢大楼里,穿过宽大的工作间,来到马锐的办公室,他的桌上案卷堆叠,可知他本职工作的担子已够重。旁侧的一个工作柜里,层叠着厚厚的“代表卷宗”。常常会有选民找上门来,一旦马代表确定其反映的情况是真实的,他再忙也会抽出时间去调查、去反映、去尽一个人大代表的职责。他说,我不能保证一定能赢,但我保证一定能反映上去……

对话、细节和故事让这位“生来就爱打抱不平”的人大代表比较立体地出现在读者面前。《艰难的“民告官”画上句号》也获得了“中国人大新闻”二等奖。

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发现的对象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隐形的常常为显性的所覆盖。从新闻事实延伸开去,追问和深究显性背后的隐形信息,既是“深度”表达的主要环节,也是新闻写作成功与否的核心所在。

(作者单位: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公民报刊社)

猜你喜欢
人大代表代表深度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四季的代表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代表通道”新观察
这个代表咋这么拗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
深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