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灵芝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创意手工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是一种最能让幼儿体验到自主、独立、创造,介于游戏心理表现之间,是调节幼儿心理的良好方式,能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同时既锻炼幼儿手、眼、脑和谐统一的能力,又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手工它有许多的形式和表现手法如:撕、刻、缝、印、拼、摆、拓、染、扎、捞、贴、穿等等,每一类型的手工活动都有其特殊的技法并需使用相应的材料和工具,但这些技法、材料、工具有的往往不是幼儿所熟知的,需要我们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引导他们掌握。因此,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地采取以下措施:
一、巧置材料——组建创意手工灵魂
材料是区域活动的物质支柱,通过灵巧双手对各种材料的组合加工,制作出各种奇思妙想的精美作品,构成了创意手工的核心和灵魂。但细数生活中的材料,琳琅满目,品种繁多,如自然材料、废旧材料、及其他辅助材料等等,如何将它们收集起来并分层投放到创意手工区,需要我们用心思考,有序整理。首先,让幼儿成为材料收集的小主人,利用幼儿园、外出、在家等多种途径汲取材料,如饭后散步时捡拾树枝、树叶、花瓣、石头等,并发动家长资源,不定期的向家长征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和材料,放置在百宝箱中,成为集中地,根据需要随时从中获取宝贝,成为原材料的输出空间。
另外,根据“创意工坊”的活动目标,有针对性地、巧妙地在投放操作材料,这些看似没用的物品在孩子手中会神奇地变成各种玩具和操作材料。(附表)
手工活动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等方面起着独特作用。手工区材料投放是否得当,对幼儿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目标及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投放材料,使材料成为手工的灵魂,对材料的投入做到有计划、有目的,不是把材料一下子投放进去,而是分期分批、根据主题不断更新,由易到难,不断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使他们有新鲜感。
二、群策企划——巧为创意手工推手
企划是对创意工坊有序开展各项活动的前期预测和规划,有助于提升幼儿的计划性和逻辑性,也能推动创意工坊向纵深发展。以幼儿的兴趣点为切入口,采用集体商讨、互动交流方式,营造轻松愉快氛围,让幼儿的创造火花不时闪现。
一次,小涛从家里拿了一堆火柴棒过来,马上就有几个小朋友凑过来说:“这火柴棒有什么用啊?”宇涵是我们班脑子动地最快的孩子,他立马说:“我和妈妈看过一本书,上面有用火柴棒拼出的图画,其他幼儿一听马上就七嘴八舌说:“我会拼房子。”、“我会拼汽车。”、“我会拼小花”……于是我根据《丰收的季节》这一主题,给幼儿提供了火柴、冰棍棒、毛线等,让他们发挥想象力自由搭配、组合设计出秋天美丽的景色,还有的幼儿从百宝箱中拿出了棉花做成白云,可见简简单单的材料,在他们眼里就会创意无限。
“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点子产生一个新的活动内容,结合原有主题,在与多样化的材料、集体的智慧中创造想象、自由操作、摆弄,丰富了幼儿的感知,也提供了创造的源泉,推动幼儿创意手工的不断生成和发展。
三、蓄养技能——丰厚创意手工内存
俗话说,“心灵手巧”“十指连心”,这说明了手和大脑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而我们认为“儿童的智慧在于他的手指上”,儿童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是通过动手操作物体和材料得以实现的,“手巧”就会“心灵”。因此,在幼儿教育和日常活动中,我们应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来不断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积累丰富的手工技能与经验。
(一)快乐游戏
幼儿喜欢游戏,游戏几乎和他们的其他活动紧密相连,将幼儿的手工制作与游戏相结合,达到游戏和教育的双重效果,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达到教育与游戏的双重目的。
1.表演形式
在幼儿手工活动时,常常以游戏的口吻,同幼儿边讲边做、边玩边提问方法,引发幼儿对手工活动兴趣。这样,在边玩边做的同时,又锻炼幼儿的思维,同时也发展手的小肌肉灵活和协调性,留给了孩子广阔的想象和创造空间。
比如一些复杂的折纸方法是幼儿难以理解的,因此在区域活动前,与幼儿通过游戏的方式,利用身体动作模仿折纸方式,和幼儿一起去认识、去记忆、去学习,如反折、双三角折、反复折、正反反复折等,这样幼儿在游戏中就逐步认识了折纸方式,开阔了幼儿的思路,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趣味儿歌
幼儿的记忆是无意识记忆,他们不会有目的地去记住老师示范的过程。因此,在创意工坊中经常会有幼儿发出“我不会”、“帮帮我”的求助,我尝试把制作的过程编成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幼儿一边做,一边念儿歌,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加深了他们对制作步骤的印象。
如,蜗牛儿歌“蜗牛身搓长条,蜗牛壳卷一卷,加上两个小触角,小蜗牛慢慢爬”、香蕉儿歌“搓一搓,弯成小月牙;月牙排一排,变成香蕉一大把”、纸杯花儿歌“小剪刀要当心,沿着杯口剪花瓣,小花瓣往下按,铅笔宝宝卷一卷,小花心别忘记,朵朵菊花真漂亮”……朗朗上口的儿歌让手工活动变得生动而有趣,也有效帮助幼儿记住了制作步骤。
(二)巧用步骤图
在创意手工活动中,提供清晰、直观的步骤图十分必要,能让幼儿自主观察、思考、探索操作,体验到自由创作的乐趣。
创意工坊投入了新玩具—没有头发的娃娃模型。开始吸引了很多幼儿,都迫不及待地问:“怎么做头发啊!”“那要先动动你们的小脑筋了。”只见小雨走过去拿起一根毛线就穿过了网眼,但是梦琪走上去说:“小雨,你穿的头发一点都不牢,你看,一拉头发就掉了。”只见几个孩子坐在那冥思苦想,眼看活动时间快过去一半了,我只好忍不住把操作方法教给了他们,但是在他们了解方法后,穿的头发还是不尽如意,有的动手能力差的幼儿穿的头发乱糟糟的堆在头上,都打结了,活动草草结束。
于是,我想到了制作一张步骤图,悄然投放在创意手工区。当游戏开始后,幼儿先拿着步骤图看了一下,然后根据步骤图提示,一步步将毛线穿过网眼,这次大部分幼儿都成功了,他们的脸上又再次展现出了成功的喜悦,他们拿着做好头发的娃娃过来说:“老师,我给娃娃编了两条辫子。”,“老师,你看我娃娃的头发是卷的。”
可见,步骤图改变了教师手把手指导、灌输学习的直接指导方式,增加幼儿自我观察、自我学习机会,有效激发幼儿探究积极性,体验成功感。
(三)重视评价
《纲要》指出:“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幼儿之间的思想和情感是相通的,他们的手工作品最容易被小伙伴感受和理解。如果说手工创作的过程是一次“巧夺天工”的创造,那么,评价无疑就是“画龙点睛”的一笔。每次区域活动结束后,我经常把幼儿成功的有创造性的作品放在“创意工坊”里,引导幼儿相互交流欣赏,并邀请其他组的幼儿去区角里参观,激起幼儿间的相互启发,形成积极向上,你追我赶,大胆创造的学习氛围。
进行积极评价,要敢于打破评价的框架。同伴的行为和活动就像一面“镜子”,更容易让幼儿理解、接受,在互评过程中,使幼儿发现他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不足,无形中提高了手工技能。
(四)家园配合
家长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在创意手工活动开展过程中,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非常重要。
一方面,树立不包办代替的思想,有意识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幼儿自己能做的事就让他们自己完成,不能做的慢慢教他们学会。如一些简单的手工技能:撕、剪、穿、编、套、捆、绑等,为参与创意手工奠定基础。同时,也可以在家中练习幼儿园里学到的本领,这样合作支持,双向努力,多学,多练,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培养,手工技能一定会得到飞速发展。
幼儿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一草一木、一纸一线在他们眼中都能成为有趣的事物,如何有效地指导幼儿提高手工制作能力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每个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去探索,只要我们在手工活动中,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为幼儿提供自由创造、自由表现的时间和各种材料,鼓励他们通过多种方法掌握基本技能技法,积极地动脑动手、给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就一定会让幼儿在自由天空下,创造出属于他们的快乐、美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