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莲
[摘 要]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科学教育生活化,生活问题科学化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教学改革的方向,我们应奏响生活化的乐章,带领幼儿走进生活——观察生活——关注生活——回归生活,让幼儿体会科学就在身边,感受科学的趣味与价值,对科学产生亲切感。
[关键字] 生活 兴趣 探究 创新 应用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有生活就有教育,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教育乃生活的改造,他的理念犹如一朵美丽的花,需要我们用心的灌浇才能让花香浸润我们的科学课堂。那么怎么样在科学课堂中浇灌出“陶”花呢,就必须让生活走进科学,让科学扎根于生活。
一、走进生活,激发兴趣
科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生活是科学教育的源泉。我们知道幼儿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这样的学习特点也要求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取之于幼儿生活,因此在选择科学教育的内容时,就应以幼儿的社会生活为基石,抓住幼儿身边的物和事来组织活动。例如:春天到了,带幼儿到美丽的大自然中去感受清新的空气、温暖的阳光,去观察绽放的新绿、鲜艳的野花;秋天,带幼儿欣赏大雁南飞,落叶飘舞,去观察叶子的颜色和大小的不同。散步时,也可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幼儿用眼睛观察或用双臂合抱等方法来比较树的粗细和高矮……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环境等等都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教学的素材,都可以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二、观察生活,引导探究
科学探究离不开观察,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因此我们应秉承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注意搜集、挖掘生活中的资源,让幼儿观察、探究并发现秘密,真切地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如在科学活动《站立的蛋宝宝》中,我们为提供了幼儿生活中常见的蛋及各种辅助物,有沙盘、瓶盖、积木、碎布,沙包等。引导幼儿想什么办法让蛋宝宝站立,在反复的操作尝试中,他们与材料产生共鸣,找到了许多的办法,如用布将蛋围住、把蛋放在瓶口上、瓶盖上也能站住,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又如我们在教室里开设“自然角”、“科学发现室”、“饲养区”、“小小种植园”等。让幼儿获得具体事物变化过程的有关知识及相互联系,训练幼儿敏锐的观察力。
三、关注生活,培养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如果没有创新,就如一潭湖水没有新鲜的活水进行补充,成为一潭死水,只有给它源头活水,这潭湖水才能充满生机。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那么,给幼儿一个创新的支点,你会发现这世界因为他们而变得更加精彩!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给幼儿搭建起创新的舞台,充分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例如:在《好玩的磁铁》这一科学活动中,我们为幼儿准备多种材料,通过玩一玩、想一想、试一试,发现了磁铁的秘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使他们能把一时的“兴趣”转化为对创新的“恒趣”,这充分体现了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培养幼儿的兴趣和动机,让他们敢于动手,想不敢想的问题,不断进行操作,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兴趣。
四、学习应用,回归生活
“生活即教育”,“教育是为了完满的生活”。在一次自由活动中,小朋友们都在开开心心地玩着,洋洋忽然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我的乒乓球被文文踩扁了。” 文文满脸沮丧:“我是不小心地呀。”我接过乒乓球说:“真的呀,乒乓球凹下去了,不好玩了,那么谁有什么好办法让乒乓球重新鼓起来呢?”这下,小朋友们马上围了上来,有的说:“用手捏一下”;有的说“用嘴吹”;马上有人说:“老师吃的胖大海放在杯子里泡会变大,如果把乒乓球放在里面说不定也会鼓起了”。于是我照那小朋友说的做了,乒乓球果然鼓起来了,孩子们高兴的欢呼起来,那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原来这是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乒乓球遇热空气就膨胀了。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从学过的知识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活动又帮助幼儿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所以当幼儿碰到实际问题时,我们不必马上排忧解难,可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尝试解决,以此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让科学知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总之,生活化的科学课堂教学使原本枯燥、抽象的科学活动变得生动、具体。它让孩子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去发现探索科学的奥秘;还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科学探索的乐趣;更让“陶”花在科学课堂中越开越美,让花香传递到每一个角落,浸润孩子的心灵,让科学课堂成为孩子探索发现的生活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