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导理念,使课堂的教学效果变得更加有效至关重要,而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有效提问,提问时应该注意什么就很重要。因此本文就提问对课堂有效性展开论述。
关键词:课堂;提问;有效性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而大部分的交流都是以问答的形式进行。课堂提问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思考,反馈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实现学习目标的控制手段。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从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入手。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循循善诱”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近年来针对课堂提问的相关著作也有很多,各类报刊上发表的有关课堂提问方面的论文也是层出不穷。上个世纪初期美国心理学家史蒂文斯认为,有效的提问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核心,而不同风格的教师在这个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自此之后,有很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对课堂提问展开了研究。
三、相关理论
1.最近发展区理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教学活动就是在最近发展区中进行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目的是把最近发展区不断地转变为现有发展区。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教师的帮助下,在一定情境中,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积极构建知识框架,对学习内容达到较深刻的理解,从而形成特定的认知图式或认知结构。
四、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1.有效提问的含义。简单地说,提问就是为了获得某些答案而提出来的问题。而针对在有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不同的研究者对其含义的界定就有所不同。有一些研究者认为应该关注问题的表述,他们认为结合教材,采用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原则,精心设计、表达清楚、时机合适、由浅入深的提问才是有效的提问;也有研究者认为问题的作用也很重要,如王雪梅认为有效提问就是以有效的策略提出有效的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得以发展。
2.有效提问的作用。(1)启发作用。高中课堂中有效的提问能够启发学生的理科思维,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家研究的过程与方法,掌握知识,陶冶情操,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2)激励作用。高中课堂的有效提问能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提高积极性。当顺利解决一个问题时,学生会有成就感,实现了课堂中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优化了课堂氛围。(3)反馈作用。高中课堂的有效提问可以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或者是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进而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3.课堂提问应该遵循的原则。(1)启发性原则。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要注意问题一定要具有启发性。在课堂中尽量不要问一些判断性的问题,例如“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问题虽然很好回答,但是不会引发学生真正的思考。(2)准确性原则。在问问题之前教师一定要经过认真思考,问的问题要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更要重难点突出。问题的语言要使用专业术语,避免使用容易引起歧义的语言,学生在掌握知识的时候就能养成好习惯,使答案尽量标准化。(3)针对性原则。提问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的学生提问的难易程度也要有所区分,避免提问太过盲目,要考虑到各类学生的不同,做到难易结合,形式多样,有梯度、有层次地面向全体学生。
五、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1.提问要注意问题的趣味性。书本中的知识相对比较枯燥,学生的注意力持续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更是不愿意思考。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应该提问一些有趣味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提高课堂效率。
2.提问要注意问题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课堂提问时要注意问题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往往忽略这一点,正因如此,课堂上冷清沉闷的气氛不会改变。课堂氛围不好,学生就提不起兴趣,长此以往,基础知识很难学扎实。
3.设置好提问的时机。课堂上教与学都需要教师来指导,学生上课认不认真,有没有兴趣关键就在于教师。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提问,教师要懂得控制问题的数量,并不是问题的数量越多越好。问的问题过多反而会导致学生疲劳,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对问题失去了兴趣。因此,应该精简问题的数量,并选择恰当的时机提问。
参考文献:
[1]卢红徐.化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设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2]张景焕.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3]周新亮.构建课堂“有效提问”——走出课堂提问的误区[J].现代科学教育,2007(2).
[4]王雪梅.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其策略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6.
作者简介:刘立梅(1991- )女,汉族,吉林省榆树市人,硕士,从事教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