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首都临空经济视角的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研究

2016-04-27 04:12
中国市场 2016年17期
关键词:协同发展

孙 莉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101)

基于首都临空经济视角的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研究

孙莉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100101)

[摘要]文章重点分析了首都临空经济发展的特征,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形成增长极、重构空间三个方面论述了临空经济的影响。最后,提出基于首都临空经济视角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路径。

[关键词]临空经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7.010

1首都临空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

1.1临空经济飞速发展,对区域经济带动作用显著

北京临空经济飞速发展。2005年,顺义临空经济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5亿元,占顺义区国内生产总值的67%。2013年,临空经济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高达900亿元,占顺义区国内生产总值的73%。2013年临空经济区生产总值比2005年增加715亿元,是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86倍。2005—2013年,临空经济区保持了高速发展的势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速达到21.87%。“十二五”期间,临空经济的带动作用显著,临空经济国内生产总值占顺义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在70%以上。

1.2临空经济继续发挥稳定北京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在“六高”中地位稳固

“十二五”时期,顺义临空经济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金融街、北京商务中心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奥林匹克中心区成为首都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2013年1~11月临空经济区规模以上企业收入合计3289.6亿元,占全市收入的比重为3.2%,继续发挥稳定北京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

临空经济区在六大高新产业功能区的排名稳固。2007年,临空经济区增加值为302亿元,在“六高”中排名第五,高于奥林匹克中心区的152亿元。2014年前三季度,临空经济区规模以上企业收入为5295.9亿元,占“六高”总收入的7.18%,排名仅高于奥林匹克中心区收入。

1.3 临空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临空经济发挥着高端、高效、高辐射的发展效应

依托首都机场的区位优势和首都的科技、人才、政策优势,北京临空经济区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集聚明显,航空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共同推动,物流、会展等生产服务业发展迅猛。临空经济区已经形成以航空运输服务产业和航空工业为代表的航空产业集群、以物流、金融、保险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以汽车整车及零配件制造和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为代表的高技术制造业产业集群。这些临空产业具有高附加值,产业链条不仅在北京市内延伸,甚至扩展到京津冀区域,具有高辐射的发展效应。

1.4 临空产业依托六个重点镇,形成九大经济功能区

北京临空经济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依托天竺镇、后沙峪镇、李桥镇、仁和镇、南法信镇、高丽营镇六个重点镇,陆续规划了九个经济功能区。目前已经形成了以首都国际机场航运枢纽为核心,以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北京天竺空港经济开发区、北京林河经济开发区、北京汽车生产基地、北京空港物流基地、国门商务区和新国展产业园等功能组团及机场周边六个重点镇为平台的高端产业功能区。“十二五”期间,顺义以“打造临空经济区、建设世界空港新城”为发展战略目标,以建设首都国际航空中心核心区为战略定位,以一区三园(空港城地区、中航产业园、北务通用航空产业基地、临空国际航空航天产业基地)为发展平台,以“港区一体、产城融合”为发展理念,以创建国家级“航空港经济一体化融合发展示范区”为奋斗目标,大力发展临空型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和高端生活服务业。

1.5临空经济进入“港城一体、深化创新”发展阶段

2014年,临空经济进入港城一体,深化创新的发展阶段。2014年12月26日,首都新机场正式动工。新机场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礼贤镇和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之间,计划投资800亿元,于2019年建成投产。“十三五”期间,北京“一市两场”的国际航空枢纽形成,临空经济面临新的发展机遇。2014年,北京市批准组建北京临空经济核心区管理委员会,管委会是市政府的派出机构。管理构架和发展模式的重大事件,都表明了未来临空经济和首都的发展在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和措施上将进一步融合。首都临空经济发展进入“港城一体、产城融合,强力提升核心功能建设”的新时期。在此阶段,首都临空经济在规模、质量方面将有质的飞跃,进入“港城一体、产城融合”发展新阶段。顺义临空经济新增产业主要分布在空港相邻的区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使临空产业结构日趋合理;首都新机场临空经济规模将不断扩大。

2首都临空经济对京津冀区域的影响

2.1促进区域产业转换升级,形成空港—区域协同发展

首都临空经济作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十三五”时期发展速度、产业结构、发展动力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首都临空经济将充分利用京津冀的资源优势、发挥首都的人才、资金、技术优势,以创新为发展驱动力,带动京津冀区域的临空经济的飞速发展。与首都国际机场相比,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的直接腹地是京津冀区域。新机场临空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直接腹地的资源、人才、技术等要素的供给。由于首都临空经济主要以高技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主,而这些产业的产业链条长、产业附加值高、能够带动区域产业转换升级。在首都临空经济发展的周边地区,将会形成临空经济配套、服务的相关产业,包括装配、制造、物流等产业。临空经济辐射区域也会根据临空经济发展的需求,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公共服务管理水平和社会管理水平。以首都临空经济为核心空港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区域成为空港发展的良好支撑。空港与区域形成良好互动系统发展的新格局。

2.2 形成京津冀区域交通枢纽型区域增长极,带动区域发展

北京新机场选址在大兴区,机场辐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北京市,还扩大到河北省。以“机场”为核心的新航城,未来成为国家综合型交通枢纽,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带动高端临空产业集聚。顺义首都国际机场与北京新机场共同作为京津冀区域的新经济增长极,集聚临空高端产业,通过交通轴线将航空枢纽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发挥出来,不断扩大交通枢纽的辐射范围,进一步提高北京这座世界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地位。同时,北京新机场与京津冀区域航空网络与高速铁路网络的叠加,将为京津冀区域地方经济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

国外临空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的研究。从航空货物来说,每10万吨的航空货物,将会创造2000多个工作岗位。从游客量来说,每百万的游客量,能够创造7500个左右的工作岗位。由此推断,到2020年,新机场能够带来30万~40万个就业岗位。远期将会创造大约100万人的就业岗位。新机场不仅可以拉动北京城南地区的发展,还对机场半径15千米内的廊坊城市部分地区具有重大的影响,例如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对整个京津冀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增长极的带动作用。

2.3重构京津冀区域新空间,强化京津廊发展优势

根据国外空港发展的经验,机场航空枢纽与区域经济相结合形成的临空经济,通过交通轴线纵深其腹地,这种空间转化模式是新经济崛起的结果。在区域空间布局上,未来第二机场应该作为京津之间重要的城市空间节点,纳入京津塘高速沿线的城镇发展带,以带动区域尤其是河北省境内的廊坊、涿州、石家庄、保定南至华北地区经济发展。

在京津冀区域“双核三轴四区多中心网络”空间结构,由于新机场的建设,使得京—津—廊发展区的优势得以强化,成为京津冀区域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该区域内有首都机场、滨海机场、首都第二机场三个机场,京津城际等城际高速铁路相连接。高速交通设施的建设,促使北京、天津、廊坊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和经济联系更为紧密。

3基于首都空港经济视角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路径

3.1以创新驱动临空经济,促进区域产业发展水平提升

在新常态发展阶段,临空经济的发展动力发生了质的变化,由过去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首都临空经济优化产业结构,通过营造创新环境、优惠政策等外部条件,吸引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在临空经济区。在产业链条方面,由以组装、加工环节为重点,转变为研发、管理为重点,鼓励产业链价值的高端环节集聚落户在临空经济区。在首都临空经济区内形成研发、品牌、销售、组装、加工等完整的产业链条。要将国家创新与区域创新结合起来,为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技术支撑。积极利用北京丰富的人才、技术优势,发挥北京技术创新地和集散地的优势,促进生成京津冀临空经济高新与先导产业的重要研发基地。

3.2明晰京津冀临空经济职能分工,实现错位发展协同联动

2014年12月12日,《民航局关于推进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提出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京津冀民用航空一体化系统。22日,京津冀三地机场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北京签署。根据《意见》及京津冀三地机场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京津冀机场的差异化定位更加明晰。北京首都机场将成为大型国际航空枢纽、京津冀综合交通枢纽,提高改善首都核心功能的保障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天津机场将强化区域枢纽功能,大力发展航空物流。石家庄机场培育为枢纽机场,发展航空快件集散及低成本航空。同时,将充分挖掘北京南苑机场近期发展潜力,加快承德、邢台等支线机场建设以及适时改扩建张家口、唐山等支线机场,完善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网络。

京津冀机场的明确定位,为京津冀临空经济职能分工提供了清晰的方向。首都临空经济重点发展航空制造、航空总部、商务会展、知识创新、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强化京津冀区域临空经济增长极的地位,成为面向世界的先进临空经济的代表。天津临空经济充分利用天津自贸区等政策优势,重点发展航空物流、高新技术制造业以及现代服务业,成为区域临空经济发展重要增长点。河北省临空经济主要以现代制造业、国内航空物流为主导产业,构筑京津冀区域临空经济发展的增长源。明细临空经济的职能分工,避免各地之间的恶性竞争,形成错位发展、协同联动的良好格局。

3.3建立京津冀临空经济区协调委员会,实现统筹管理

京津冀临空经济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临空经济,建议建立京津冀临空经济区协调委员会。临空经济区协调委员会承担着京津冀区域机场之间的职能分工、项目布局等重大问题。以北京新机场为例,由于选址涉及北京、河北两个省市,京津冀临空经济的发展需要解决区域合作中在行政管理上的“路径依赖”等问题。地方保护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体制障碍仍然大量存在,如资金异地存贷困难、通信市场分割、人员流动的户口问题等,使得区域的资本市场、劳动市场、信息市场、技术市场等都还没有真正的一体化,从而降低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发展的速度。京津冀临空经济区协调委员会根据首都临空经济的定位与发展目标,统筹安排京津冀区域临空经济发展的产业布局、项目安排、要素流动、招商引资等重大问题,促进区域临空经济合理布局,协调发展,推动京津冀世界级国际航空枢纽临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3.4建立首都临空经济区为核心的京津冀自贸区,实现普惠政策

随着国家、北京市对首都临空经济区有一些新的政策创新,首都临空经济将呈现出规模能级的提升,高端产业集聚、产业国际化程度高等特征。建议以首都国际机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为核心建立京津冀自贸区。自由贸易区的核心区包括两个首都临空经济区,辐射区域包括廊坊临空经济区等京津冀范围内临空经济区。借鉴国内自贸区发展的经验,在临空经济自贸区进行制度和政策创新。具体包括临空产业创新政策、金融创新政策、国际贸易创新政策、文化服务创新政策以及税收、土地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一旦以首都临空经济为核心的京津冀自贸区获得批准,两个机场将充分发挥国际航空枢纽的门户优势,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进驻,集聚更多高端产业,引领首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升北京世界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引领区域一体化的提升发展,推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连玉明.中国临空经济发展报告(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谢长春.顺义临空经济区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研究[EB/OL].(2009-05-15).顺义统计信息网.

[3]赵韬.经济全球化保税区的功能转型与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1.

[作者简介]孙莉(1981—),女,山西太原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规划。

猜你喜欢
协同发展
河北省对接京津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措施研究
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探讨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