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培训对失地农民人力资本提升的影响社会网络视角的质性研究

2016-04-25 01:04岑盈盈鲍海君浙江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上海国土资源 2016年1期
关键词:人力资本失地农民

岑盈盈,鲍海君(浙江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非正式培训对失地农民人力资本提升的影响社会网络视角的质性研究

岑盈盈,鲍海君*
(浙江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摘 要: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其最终出路与角色转型,也就是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由于农民本身的脆弱性,仅有保障性措施无法满足未来的发展。从保障生存到促进发展,核心在于有效地提升失地农民人力资本。相关研究显示,非正式培训对人力资本提升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应用扎根理论探究非正式培训影响失地农民人力资本提升的深层次因素。结果发现社会网络特征、学习特征、征地情境这三个主范畴对失地农民人力资本提升存在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索了这三个主范畴的构成因子及其对失地农民人力资本提升的作用机制,建立了失地农民社会网络特征—征地情境—人力资本的概念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失地农民;非正式培训;人力资本;质性分析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能否让众多失地农民学习到新的知识技能,担当起新的社会角色,建立起新的社会关系,顺利融入城市社会生活中,将直接关系到城市化的质量高低与政府绩效管理的质量。

农民一旦失去土地,所面临生计资本的现状和性质将发生一系列变化。首先,生产关系发生转变,农村原有的生产体系被破坏,农民们失去了依赖于土地的生产性收入来源,只能寻求其他非农谋生渠道;其次,社会关系发生转变,乡村原有的组织结构和社会关系网被削弱,农民们不得不改变传统的生活和社会交往方式,基于乡土社会的传统支持体系逐步弱化[1]。事实上,失去土地后农民的生计系统脆弱,有可能面临失业、边缘化、社会关系网络破坏、权力丧失等内在风险[2]。政府对失地农民的绩效管理要落到实处,首先应当转变思路,从以GDP(土地)为导向的政府管理转向以创业就业指导为主的可持续管理模式,深化行政体制的改革,积极构建以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公共服务效能为主要目的的服务型政府绩效管理体制;其次就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来提升失地农民的人力资本,让他们拥有可持续生计的能力。

国内现有的失地农民培训缺乏规划,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培训经费来源极其有限,使用不合理,监管不到位;培训内容更侧重于技能培训,授课方式单一,培训效果不佳[3]。更重要的是,农民思想观念根深蒂固,认为参加培训是读书人做的事情,他们没有文化,参加正式培训勉为其难。但同时,众多失地农民对学习又持有肯定态度,有较强创业意识的失地农民会自己想办法去做学徒学习,找创业成功的亲戚朋友学习。笔者认为这就是一种人力资本提升的过程,相对于正式培训,可称之为非正式培训。然而,失地农民的非正式培训还没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失地农民之间自发的非正式培训还远远未被重视,失地农民赖以发展和知识来源方式未得到应有的发挥。国内学术界也没有对非正式培训对失地农民人力资本影响给以足够的关注,国外的相关研究也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研究失地农民非正式培训对其人力资本的提升机制,实属必要。

非正式培训与正式培训相对应,是一种相对隐性的、非连续的、随时的培训,以“人力资本投资”、“开放式教育”和“终身教育”等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为理念,以能力提升为本位,注重随时性、融合性、有效性的培训模式[4]。非正式培训中知识传递的发生模式有许多影响因素,如知识特性、团队特性、信任、关系强度、共同预期、沟通频率等。非正式培训中的知识传递活动还会受到当事人自身特征和其他因素影响,例如与其他伙伴的关系强度、行业背景、网络结构及网络中心性等。当前非正式培训的研究比较薄弱,主要集中于国外非正式培训理念的传播、非正式培训机制的探究。国外非正式培训活动多种多样,参与率高,这些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5]。

国内较多学者对失地农民的社会网络进行研究,并认为失地农民的社会网络承担了非正式培训的主要途径。失地农民社会支持网已逐渐由封闭型向半开放型转变并兼具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双重特点[6],应当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转变就业观念、培养现代市场经济意识强化就业培训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交往范围、建立多层次的社会支持网[7],同时,促进失地农民身份认同与角色转换需要政府的支持、相关制度的变革、失地农民自我素质的提高及良好社会文化的营造[8],政府、社会、社区、家庭应该在不同的会关系层面发挥建构不同的社会支持的作用[9],社区建设对失地农民问题的解决有重大帮助[10]。总的来说,失地农民的邻里和亲缘关系在征地后稳定中有变化,工具性倾向增强,失地农民原有的社会资本受到影响,拓展失地农民的社会网络,推进其社会资本的再创造,进一步推动失地农民市民化[11]。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构建失地农民非正式培训模式,是新农村建设重要基础支撑,是农民自我实现和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现代市场经济演进和扩展的需要。现有大量文献研究高层次人才的人力资本提升问题,而草根群体的人力资本问题还比较薄弱,本文试图弥补这一不足,同时对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生计理论也有一定程度的探索性研究。

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通过整理访谈资料分析构建概念模型。笔者在杭州桐庐县、宁波慈溪市、金华义乌市等地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22位失地农民,采用深度访谈的方式,对其非正式培训情况展开调查。受访者的基本资料如表1所示。

表1 受访者基本资料Table 1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respondents

访谈过程中,笔者尽量将每位受访者的访谈时间控制在1小时之内,在取得访谈者同意的前提下进行录音。访谈完成后对音频、视频、照片、笔记等资料进行整理。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构建失地农民社会网络特征—学习特征—人力资本提升概念模型。

2 范畴提炼和模型构建

2.1 开放式编码

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之后,进行开放式编码。从已经整理好的访谈资料中提炼出初始概念和范畴。为了减少研究者个人的偏见或者影响,本文将被访谈失地农民的原话作为标签(表2)。

表2 开放式编码范畴化Table 2 The category of open coding

2.2 主轴编码

根据范畴在概念层次上的关系和逻辑,归纳10个相互独立的范畴。接着进行主轴编码,确定了4个主范畴即社会网络特征、学习特征、人力资本提升、征地情境,4个主范畴与其对应的范畴如表3所示。

表3 主轴编码形成的主范畴Table 3 The axial coding form the main category

2.3 选择性编码

为了使主范畴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具体化,本文进行了选择性编码。典型关系结构主要是社会网络特征—人力资本提升、学习特征—人力资本提升、社会网络特征—学习特征—人力资本提升之间的关系,征地情境作为调节变量调节社会网络特征和人力资本提升之间的关系(表4)。

表4 主范畴的典型关系结构Table 4 The main categories of typical relational structure

依据扎根理论,通过梳理各主范畴与副范畴间的关系,把他们间的关系构建为更直观的图形,如图1所示。

图 1 失地农民社会网络特征—学习特征—人力资本提升概念模型Fig.1 The conceptual model of ability enhancement

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对上述研究过程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没有发现额外范畴,此次调研过程中形成的访谈资料中可提取的范畴已经达到饱和。社会网络特征与联系特征两个主范畴均没有发现形成新的重要范畴和关系,两个主范畴内部也没有发现新的重要构成因子。由此可以认为本研究建立的理论模型是饱和的。

3 模型解释

经过质性分析,本文提出了失地农民社会网络特征—学习特征—人力资本提升的概念模型,从社会网络视角,探究失地农民非正式培训对人力资本提升的作用机理。根据概念模型,本文认为良好的社会网络特征有利于构建畅通的交流渠道,增加交流机会,促进非正式学习,从而提升人力资本。若成员之间已经有良好的沟通渠道与往来关系基础,则更容易在互惠合作的条件下进行知识的交流和分享,在认同的前提下,学习的质和量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12]。在学习过程中,沟通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成员之间沟通越顺畅,表示沟通质量越好,信息传递越充分,那么学习效果会越好[13]。

信任是成员间进行知识分享的前提,表现为对对方成员有信心,机会主义行为发生的不确定性减弱,积极编织合作网络,主动联系,彼此之间忽略繁文缛节,形成高度默契。研究普遍认为,信任对知识的有效传递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伙伴间的相互信任可使组织成员觉得被尊重,会更愿意将本身的知识及技术进行分享,而联盟伙伴因信任密切合作,有助于知识、技术之分享与转移[14],当组织间的信任程度愈高,知识转移的程度也会愈高[15],同时成员愈会进行知识分享[16]。

过去学者往往用关系强度来评估组织成员间彼此联系的强弱程度。Granovetter(1973)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定义关系强度,他认为强关系连接是时间、感情投入和紧密程度(相互信任)都较强的组织间连接。关系的强弱并不是绝对的,而是一个相对的连续性变量。我们对网络强度的度量可从网络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的频率和资源交换的水平来确定[17]。在失地农民社会网络中,项目讨论和技术交流机会频繁,相互熟悉和依赖程度高的属于强关系,反之则是弱关系。网络规模直接影响了成员可以寻求交流的知识提供者的数目。

关于非正式学习中主体的学习意愿,研究普遍认为其对知识分享的结果有正向助益。知识源具有起码的知识输出(传授)意愿、知识受体具有起码的知识吸收(接受)意识是知识得以转移的前提。转移意愿越强,知识传播受体就越容易。反之,转移意愿越弱,知识则越不容易转移。知识的有效传递,不仅有赖于学习者的吸收能力,也取决于拥有者的分享意愿,如果授体与授体间没有沟通与合作的诚意,知识传递根本不可能发生[18]。成员间的社会互动越频繁,学习时间越长,将越有助于使知识的疆界(boundary)模糊化,从而有助于知识的分享和传递[19]。当网络成员间沟通的频率愈频繁,则对知识分享及创新活动将有正面帮助[20]。

失地农民安置补偿政策经历了政府主导的调产安置、福利安置模式到市场主导的货币安置、留地安置、生活保障安置模式。显然,不同的安置补偿方式对失地农民的未来生存与发展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土地征用补偿款能增加失地农民的当前实际收益水平,同时又会对其就业决策与未来预期产生某种影响,不同的征用补偿方式其影响效应也将存在一定差异。

征地区位一方面指被征地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这一位置与其他事物的空间的联系。不同的空间区位条件对失地农民社会网络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被征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企业的空间组织形式,是多个相互关联的企业或组织在地理上的集中,从而形成了集群特有的集聚效应,企业是集群中最主要、最活跃的行为主体,产业集群的知识是集群长期积累发展的结果,因此集群也可被视为是包含了产业专有知识及其载体的知识积累的集聚体。集群内各种社会网络的存在促进了农户之间、农户与企业和合作社之间的信息、知识、技术的交流、传递与共享,促进了农民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与提高,进而实现农户增收[21]。若征地区位的产业集聚程度高,则失地农民之间信息、知识、技术的交流、传递与共享会更加频繁,高效。不仅能增强失地农民社会网络,同时对失地农民的人力资本提升也有显著的影响。

4 结论与建议

非正式培训对失地农民人力资本提升有显著影响,非正式培训主要通过失地农民的社会网络进行,其学习特征是中介变量,同时征地情境会对失地农民的社会网络产生影响进而调节社会网络—人力资本提升的关系。据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优化失地农民社会网络

失地农民社会网络不断扩大,重建的过程也就是失地农民市民化的过程,失地农民市民化与人力资本提升相辅相成。第一,政府要创建平台拓展失地农民的社会网络。失地农民要获得持续发展,必须实现就业和扩展业缘网络,这意味着必须提升失地农民的人力资本。要解决上述问题,政府要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大力宣传非正式培训的重要性;承担组织更多的活动,加强失地农民参与非正式培训提升人力资本的文化建设。提供活动平台与机会;构建完善的失地农民培训体系。在现有培训体系中增加补偿性培训的内容,对失地农民的基本沟通能力、表达能力进行补偿性培训。并开设管理沟通类课程,提升失地农民的沟通能力与沟通技巧。第二,社区要着力打造充满信任的氛围。居委会比其他的社会团体更加接近百姓,能真正深入到群众当中去,了解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和发展需求,是促进失地农民与村里能人、失地农民与城市居民的社会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第三,失地农民要促进自身社会网络的开放性。要积极与他人沟通交流,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对自己的基本沟通能力、表达能力进行培训。

(2)在补偿性安置的基础上,加大发展性安置补偿政策力度

征地补偿款能增加失地农民的当前实际收益水平,同时会对对其就业决策与未来发展预期产生某种影响,不同的安置补偿方式对失地农民的影响也不同。如果采用留地安置或者住房安置,失地农民就能够获得房租收入。如果是在类似义乌这些外来人口众多、小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房租收入能让一个小家庭过上小康生活,这也是“食租”群体的由来。另外,这些房屋也能为失地农民自己创业提供场所,减少了租金成本。这种安置方式相对来说有利于拓展该群体的社会网络,有利于他们的发展。

虽然当前已有多个地区发布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创业培训的相关政策,但收效甚微,其力度与针对性方面存在一定不足。要改变这一现状,政府首先要重视失地农民教育培训,要在理念上重视起来,才会有行动上的效果,注重实用性,避免形式化;其次,要加大对失地农民技能培训的财政投入,引导相关社会组织和社会机构参与到失地农民培训服务当中来;最后除了技能培训,还要加强对失地农民就业观念的引导。

(3)聚焦优势产业发展,提升失地农民人力资本

征地区位对失地农民人力资本提升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说,经济发展越好的地区,失地农民人力资本越高。在经济发展有优势的地区,失地农民往往有更积极的生活态度,更具备学习精神。征地所在位置与城市中心的距离会影响失地农民当前生存情况,征地之后土地用途类型会影响失地农民未来发展。在征地过程中要注重农民的参与权[22],提高农民的自主意识。当地政府应该抓住旧城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搞活当地市场经济,成其为带动失地农民培训的“源头活水”。如浙江桐庐环溪村、荻浦村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五水共治”等项目中,积极发展旅游业,带动了村中民俗旅游产业与农家乐产业的发展。产业集聚对人力资本提升的作用显著。在一个产业集聚水平较高的地区,知识储备量多,转移渠道顺畅,进入门槛低,是非正式学习的温床。政府应该通过各部门的扶持与协作,提升产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张科静,黄朝阳,丁士军.国外农民失地与可持续生计重建[J].学术论坛,2013,(12):148-151.Zhang K J,Huang C Y,Ding S J.Reconstruction of foreign landlost farmers' sustainable livelihoods[J].Journal of Academic,2013,(12):148-151.

[2] Micheal Cernea.Involuntary resettlement in development projects:Policy guidelines in World Bank-financed projects.World bank Technical Paper[EB/OL].http://elibrary.world-bank.org/doi/book/10.1596/0-8213-1036-4.1998-04-06.

[3] 鲍海君.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政策保障系统初探[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9):120-123.Bao H J.Study on land-lost farmers educational and training policy guarantee system[J].Journal of Technology Economy and Management Research,2014,(9):120-123.

[4] 袁泉,焦慧卿.我国政府公务员非正式培训问题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0,(8):68-71.Yuan Q,Jiao H Q.Study on Chinese government civil servants informal training problem[J].Journal of Chines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2010,(8):68-71.

[5] 丁辉,任建华.国外非正式培训理念及其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80-182.Ding H,Ren J H.Foreign informal training concept and its enlightenment[J].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2012,(4):180-182.

[6] 沈小红.失地农民社会支持网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Shen X H.Land-lost farmers' social support network research[D].Master's thesis,Wuhan: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007.

[7] 朱冬梅,方纲.城郊失地农民就业意向、就业选择与社会支持网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8,(1):41-45.Zhu D M,Fang G.Research on suburban land-lost farmers employment intention,choice of employment and the social support network[J].Urban Development Research,2008,(1):41-45.

[8] 李贺.失地农民社会支持网络破裂对其身份认同的影响[J].消费导刊,2009,(14):241.Li H.Effect on land-lost farmers’ group identity when social support network breakdown[J].Journal of Consumer Tribune,2009,(14):241.

[9] 沈菊.失地农民社会支持网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Shen J.Research on land-lost farmers' social support network[D].Master's thesis,Chongqing:Southwest University,2009.

[10] 赵晓曼.增权:失地农民就业的社区支持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Zhao X M.Increases the power:research on land-lost farmers’employment community support[D].Master's thesis,Wuhan: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2011.

[11] 沈关宝,李耀锋.网络中的蜕变:失地农民的社会网络与市民化关系探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9-107.Shen G B,Li Y H.Change in network:Analysis on social network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land-lost farmers into townspeople[J].Fudan Journal (Social Science Edition),2010,(2):99-107.

[12] Koka B,Prescott.Strategical liances asocial capital:Amulti dimensional view[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2,23(1):795-816.

[13] Inkpen A C.Creating knowledge through collaboration[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6,39:123-140.

[14] Kim W,Mauborgne R.Fair proces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7:65-75.

[15] Uzzi B.The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of embeddedness for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organizations:The network effect[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6:674-698.

[16] Nelson K M,Cooprider J G.The contribution of shared knowledge to IS group performance[J].MIS Quarterly,1996:409-432.

[17] Granovetter M S.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78(6):1360-1380.

[18] 阎海峰.企业知识联盟:一种基于学习的组织形式[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6(2):38-41.Yan H F.The league of business knowledge:An organization form based on study[J].Journal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2001,16(2):38-41.

[19] Tsai W,Ghoshal S.Social capital and value creation:the role of intrafirm network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8,41(1):464-476.

[20] 黄家齐.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内部契合与组织绩效之关联性研究[J].中山管理评论,2000,(1):3-13.Huang J Q.Research on correlation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of internal fit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J].Journal of Zhongshan Management Review,2000,(1):3-13.

[21] 卫龙宝,李静.农业产业集群内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J].农业经济问题,2014,(12):41-47.Wei L B,Li J.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cluster in social capital and human capital's impact on the farmers' income[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y,2014,(12):41-47.

[22] 韩璐,鲍海君,徐保根.新型城镇化下我国留地安置制度的博弈分析[J].上海国土资源,2014,35(3):27-30.Han L,Bao H J,Xu B G.Game relationship analysis of the land resettlement system under continuing urbanization in China[J].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4,35(3):27-30.

The effect of informal training on the human capital of land-lost farmers:Qualitative research from the 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

CEN Ying-Ying,BAO Hai-Jun
(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Public Management,Zhejiang Uniνersity of Finance &Economics,Zhejiang Hanghzou 310018,China)

Abstract:Urbanization in China aims to promote citizenization,in which the social and spiritual needs of the immigrants are to be satisfied.However,the vulnerable land-lost farmers face many difficulties in satisfying their needs during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Related studies show that informal train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hancing human capital.Based on the grounded theory,this study develops a social network characteristics-situation-human capital enhancement model,to explain the informal training mechanism of land-lost farmers.Through investigation,this article collects first-hand information,and,through coding analysis,constructs the characteristics-situation-human capital enhancement model as the main line of theoretical model,using social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network intensity and network scale) like quality,trust,and communication features like the time available for learning and the intent to learn.The external land situation influenc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ial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d-lost farmers and the increase in human capital,as well as the land acquisition situation,including the mode of resettlement and the location of the new land.Based on these findings,practical inputs for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policies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encouraging informal training for the land-lost farmers are proposed.

Key words:land-lost farmers;informal training;human capital;qualitative analysis

*通讯作者:鲍海君(博士/教授/副院长):baohaijun@zufe.edu.cn

基金项目:浙江财经大学2014年度研究生校级科研项目

作者简介:岑盈盈(1990-),女,硕士生,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修订日期:2015-11-05

收稿日期:2015-10-12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6.01.011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329(2016)01-0049-05

电子邮箱:cenyingying123@126.com

联系电话:0571-86735803

猜你喜欢
人力资本失地农民
当前经济形势下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方向研究
西藏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浅谈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与改革研究
企业人力资本会计计量方法的新探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对贵州经济发展的研究
浅析人力资本的经济权利与企业剩余分配
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理论及实证分析
失地农民在土地征收中的救济失范及司法回应——以司法权的适度介入为视角
东阳市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研究
就业是破解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本
——评杨盛海《城市化推进中失地农民就业安置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