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丽荣
关键词:微博;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微博的内涵和特点,阐述大学图书馆开通微博的可行性,建立大学图书馆微博服务体系及分析服务效果,旨在更好地利用微博提升大学图书馆服务质量。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4-0099-03
1微博的内涵和特点
微博(MicroBlog)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随时通过简短的文字或者图片将所见、所闻、所感与他人分享,达到及时沟通和交流的目的[1]。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流方式,微博打破了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的界限,人们能够通过各种手持终端、客户端组件和个人社区等多种途径使用。因此,微博一经推出,迅速获取了网民的芳心,用户量猛增,截至2013年6月,我国微博用户数达3.31亿,较前一年增长7.2%[2]。
微博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四个词:Anyone,Anytime,Anywhere,Anything[3],即任何人可以随时随地地发布任何种类的信息,并可实时地转发和评论其他用户发布的信息。Anyone体现了微博的草根性,在微博平台上,没有门槛,没有等级之分,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想表达的思想或情感发布出来。这一特性保障了信息传播的公平性[4],也体现了对信息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Anytime、Anywhere体现了微博的开放性,微博用户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可随时随地地进行情感和思维的表达,并能第一时间共享到各种通信网络中,较其他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体拥有最直接、最快速的信息来源。这一特性保障了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透明性,加强用户之间的沟通交流与情感碰撞。Anything体现了微博的自由性,用户可以在微博上发布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信息,可以是所听、所闻、所思、所感的任何内容,甚至可以是一个表情或者一个符号,而且所发布的都是没有经过加工的原生态信息,体现博主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这种原创性信息很容易引起其他用户的共鸣,增进彼此的交流。
微博平台不仅扩大和延伸了信息传播的途径和范围,促进信息的交流、转化与共享,而且可以不断地激发创造性思维,发掘隐性信息。
2大学图书馆利用微博开展信息服务的可行性
2.1大学生广泛利用微博,为大学图书馆利用微博提供了用户基础
同济大学图书馆在2011年9月至11月的调查显示:68%的读者拥有微博账号并且经常浏览[5]。李梅、孙丽娜对河北省4所大学学生的调查显示:有75%的学生使用微博,其登录微博频率每天一次者占25%,一周一次者占8%,不定期的占47%,偶尔的占20%[6]。王亚煦等对广州大学城10所大学学生问卷调查显示:57%的在校大学生开通了微博,有38%的学生表示准备开通[7]。可见,微博已进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这有利于大学图书馆利用微博开展信息服务。
2.2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为大学图书馆利用微博提供了人力基础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的隐性知识宝库,他们不仅具有专业的图书情报知识,而且还兼备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是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是微博宣传和利用的主导者。他们通过微博及时为大学生介绍最新学术成果、会议和竞赛信息等,并逐步发展为引导大学生获取信息。
2.3图书馆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为大学图书馆利用微博提供了资源基础
大学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图书馆员将这些资源分类整理后通过微博向学生提供某一学科最核心、最基本的单元知识,或解答读者的专业问题。这些资源构成了大学图书馆应用微博的物质基础,是大学图书馆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重要资源保障。
2.4微博零成本应用平台,为大学图书馆利用微博提供了经济基础
国内的微博平台大都是免费的,大学图书馆可免费使用,既省去了费时费力搭建服务平台的成本,又省去了使用和维护平台稳定运行的成本,不会对大学图书馆造成资金上的压力。
2.5微博技术零门槛、方便、快捷,为大学图书馆利用微博提供了技术基础
微博用户不需要了解或熟悉网站架构、网页制作、网络资源组织及编程等知识,也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技术培训,只要能连上网络,便可直观快捷地掌握微博的各种使用操作技巧。大学图书馆不必专门配备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维护微博,管理人员仅需专注于微博内容的管理和维护,提高微博的信息服务质量即可。
2.6微博实现实时互动,为大学图书馆利用微博提供了交流基础
首先,微博能在不同移动终端和多个网络平台间跨越使用,微博内容简明扼要。这为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打造了一条“高速公路”,使知识信息能及时地传播。其次,微博的草根性,创造了平等与自由的信息交流环境,使信息分享的平等性和公开性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最后,微博是一种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传播平台,是一种“点对面”的传播模式,使信息能迅速延伸和扩展,有利于实现全面的信息共享。
3大学图书馆利用微博开展信息服务的功能
3.1新闻和信息公告
图书馆的新闻揭示图书馆已发生的大事件、信息公告发布即将发生或已有事件产生的效果或后续处理等信息,二者都是大学图书馆与用户沟通交流的重要信息源,需要及时地、广泛地传播。微博具有发布及时和受众面广的特点,利用它开展新闻和信息公告可谓是相得益彰。利用微博发布信息公告可用诙谐、幽默或者个性、流行等有特色的语言描述,以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转发欲望,使信息能快速、广泛地传播,激发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兴趣,拉近图书馆与读者的距离。
3.2资源建设和用户借阅服务
资源建设和用户借阅服务是大学图书馆的核心工作。资源建设需要围绕读者服务开展,利用微博可进行读者图书荐购和新书推荐等服务,并开展书评和讨论,这有助于大学图书馆了解读者的阅读倾向和兴趣,为资源建设提供依据。用户借阅服务可以推出借阅制度、借阅规则、热门图书推荐和导读等。利用微博开展导读服务能较好地发挥导读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向读者主动推送到馆新书或其他资源,也可以为某些有特殊需求的学院和专业提供专门的书目链接,还可以有针对性地结合时事、将社会或者学科某一阶段中出现的学术热点和主要研究方向进行及时引导,激发或纠正读者的阅读倾向,帮助读者提高信息素质。
3.3参考咨询服务
鉴于微博有传递图片、音频、视频、文档、超级链接等功能,清华大学在2012年9月正式将微博咨询添入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平台,微博咨询成为继表单、实时、电话和当面咨询之后的第五种咨询方式[8],在大学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微群”功能,还能够将图书馆员、读者及其他群体间通过相同的兴趣标签和学习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组成联合数字参考咨询微群。在此微群中形成一个分布式的、合作化的专家服务群体,他们共同协作解答群内读者的问题,提高了参考咨询服务的水平,扩大了咨询服务的范围,推动知识的广泛传播。
3.4用户教育和培训服务
利用微博可以开展用户教育和培训。一方面,可以系统、定期地发布各学科门类的讲座视频链接,引导读者系统地学习某一领域的知识;另一方面,读者通过微博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等,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并推荐其他读者分享或讨论。针对不同类型的读者,可开通不同类型的微博,如研究生微博、本科生微博等,也可开通物理学微博、化学微博、经济学微博等。因此,微博的应用,丰富了用户教育和培训服务的手段,体现了教育形式的多样性、教育手段的技术性、教育时间的连续性和教育空间的广泛性。
3.5用户监督和工作改进
微博搭建了大学图书馆与读者交流的桥梁。读者可在用户微博上直接发表自己对图书馆或图书馆员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图书馆管理人员会认真处理并及时回复。通过读者反馈的意见,大学图书馆能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或探索新的服务方式,同时,也拉近了图书馆与读者的距离。
4大学图书馆利用微博开展信息服务的效果
4.1有助于大学图书馆及时推送信息,提高文献利用率
信息服务工作注重实效性,及时的信息对读者更具实用价值,大学图书馆对读者的信息服务就应如此。微博拥有跨平台、跨网络快速传播的特性,广泛的用户基础使图书馆发布的信息能及时地被分享和传播。另外,大学图书馆可以利用微博的关注功能,与用户之间相互关注,一方面,及时了解和掌握用户的最新需求;另一方面,利用这个平台有针对性地向用户推送特色馆藏、新书推荐、科技动向等多种信息。
4.2有助于提高读者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交流
微博平等开放的平台环境,一方面,减弱了领域专家的话语权,使其他读者摆脱权威思想的束缚,发出自己真正的“声音”,提升了用户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众多读者通过微博的回复、评论和转发与博主分享知识,产生了良好的互动。大学图书馆可利用微博平台引导某些问题的讨论,加强和读者的沟通、交流,了解读者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服务。
4.3有助于发掘隐性知识,创建知识共享平台
利用微博中的关注、回复、转发等功能,大学图书馆能发现读者感兴趣的领域
动态和前沿信息,然后通过与微博中更多不断更新的个人经验、习惯、灵感反复碰撞的过程,形成更有内涵的新知识点,实现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形成知识扩散与知识共享。
4.4有助于提升大学图书馆的宣传力和品牌影响力
被称为“微博营销教父”的中国最早的社会化媒体营销研究者杜子健宣称:“要么微博营销,要么坐等品牌消亡!”[9]可见,社会对微博营销的认可。大学图书馆同样也需要这样一个平台进行营销,应建立专人负责制,对图书馆的服务和资源进行整合推广,传递正能量和传播知识,建立大学图书馆的品牌效应。
参考文献:
[1]杨洪秀.大学图书馆微博服务行为探讨[J].兰台世界,2013(14):104-105.
[2]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3-11-01].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 07/ P020130717505343100851.pdf.
[3]陈小荣.微博客:图书馆新型信息服务模式[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4):82-84.
[4]余波.微博的情报学意义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10(22):57-60.
[5]刘悦如,余育仁.“同济大学图书馆微博读者调查”问卷分析[J].现代情报,2012(4):140-143.
[6]李梅,孙丽娜.当代大学生使用微博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12):212-213.
[7]王亚煦,张育广,苏竞马,等.大学生使用微博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基于广州大学城10所大学的调查[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2):132-135.
[8]黄梅林.图书馆微博的功能优势与角色定位[J].图书馆界,2013(2):4-7.
[9]周凯,徐理文.基于5T理论视角下的企业微博营销策略及应用分析:以欧莱雅的微博营销为个案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2(5):120-127.
(编校:徐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