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舆论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场域*

2016-04-23 02:41
关键词:宣传思想工作意识形态高校

陈 波

(重庆交通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重庆 400074)



移动舆论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场域*

陈波

(重庆交通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重庆 400074)

摘要: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兴角力场,移动舆论场在改变高校师生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同时,也对新时期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占领意识形态高地,高校必须科学认识移动舆论场的内涵,积极研究和判断形势,利用好移动舆论场的情境创设、具象传播、动态调节、隐性型塑、社交渗透等方面优势,通过思维转变、话语转型和载体融合,切实增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校;移动舆论场;宣传思想工作;意识形态

高校以知识精英和青年大学生为主要群体,其既是思想交汇、知识传播、立德树人的重要场所,又是社会思潮跌宕、多元价值观渗透、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在经济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背景下,对高校师生开展意识形态宣传和教育是一项重要艰巨的任务。舆论除了能够影响我们的日常判断和情绪思维,还具有政治动员、意识凝聚的社会作用。在互联网高速发达的今天,移动互联网在公众议题、重大事件、现实问题上已经成为人们的重要信息源和互动场,追求思想独立、崇尚自主意识的群体特征使得高校师生成为移动舆论场的“在场者”,在他们思想观念、话语体系和交往环境悄然发生改变的同时,高校的移动网络舆论环境也日趋复杂,多种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日益分化,主流意识形态与极左、极右意识形态的斗争与博弈异常激烈。筑牢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阵地,必须认真研判形势,正确认识并积极应对舆论环境的新变化。

一、移动舆论场:意识形态领域的新生角力场

(一)“移动舆论场”的提出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民已达6.68亿,其中手机网民占5.94亿,较2014年12月增加3 679万人,网民上网设备中,智能手机使用率达88.9%,网民以10~39岁年龄为主要群体,比例达到78.4%,其中学生群体以24.6%的比例占比最高”[1]。随着Wi-Fi覆盖面的增大,3G、4G手机价格的下降,移动互联网应用场景的丰富,APP功能性和人性化的提升,以便携式智能移动设备作为上网主流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手机成了人们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手机读图与发图、阅字与打字等成了人们获取与传播信息、表达自我与寻求认同的重要渠道。“移动互联网打开了人们感知新型活动领域的大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引进了认知事物的新尺度,开创着新的舆论格局,催生出移动网络舆论场。”[2]2014年12月,中国“移动舆论场的舆论引导论坛”在成都举办,“移动舆论场”首次在实践层面被引入公众视野。

(二)移动舆论场的内涵

尽管“移动舆论场”在实践层面已经受到关注,但围绕这一概念开展的理论探讨还暂时处于空白状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主动利用移动舆论场的优势,科学把握其基本概念。

舆论除了是一定范围的公众对近期社会公共事务大致相同的意见总和,也是“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3],但归根结底,舆论是一种利益诉求的集中表达。近年来,交往频度高、参与空间大、感染力强的“舆论场”受到了学界的普遍关注,由此导致了关于舆论场归属物理时空、媒介场、心理场还是社会场的热烈讨论。笔者认为,移动舆论场是指在移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利益趋同、价值观趋近的多个个体在公共事务、社会现象、突发事件等方面即时传播和表达、分享和融合意见的复合交互场域。

首先,移动舆论场是新媒体凭借技术强势,发酵大众舆论所形成的新兴舆论场,它的出现是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变化并急速改变人们生活的必然结果,以微博、微信、微视频、新闻客户端等为代表的移动新媒体是移动舆论场的主要媒介,移动舆论场首先是移动互联网媒介场的子场。其次,只有契合或是背离大众某种心理需求、价值观点、利益诉求的现实事件或现象才有可能成为移动网络中舆论关注和发酵的热点;基于移动舆论场更为鲜明的社会交融性和心理粘合性,心理场和社会场又是移动舆论场形成的内在支撑,因此它也是社会场、心理场的子场。最后,移动舆论场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后个人表达权回归的集中体现,这意味着思想文化“一言堂”的局面被打破,不管我们愿意与否,移动舆论场已经迅速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新生代角力场。

(三)非主流意识形态在移动舆论场内的角力

当前,意识形态斗争横跨网上、网下两个领域,移动舆论场作为新兴的网络意识形态角力场,具有即时互动、裂变性、碎片化与随意性等特点,这使得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和防御能力面临挑战。首先,“极右”的网络舆论潜流凸显。在移动舆论场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人习惯性地对主流意识形态冷嘲热讽、加以缺乏现实依据和理性支撑的围攻,甚至有高校某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参与批判。这些网络舆论潜流以散兵游勇的形式和极大的渲染力挑战着部分高校师生的辨别能力和理性判断,有可能滋生出有损安全稳定、动摇主流意识形态的“显”舆论和行为舆论。其次,“极左”意识形态不时活跃。在移动舆论场中,部分舆论主体容易呈现“道德至上”倾向,表现为舆论的“极左”表达。舆论参与者对公众事件中凸显的道德问题有着高度警觉和敏感,甚至超越了理性范畴,喜欢以道德捍卫者自居,对当事者尤其是公众人物进行道德声讨、谩骂。这些“极左”或“极右”的意识形态阻碍或干扰着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和价值观凝聚,加上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使当前的舆论形势变得十分复杂。

二、移动舆论场对高校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鲜明优势

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遭遇挑战的同时,移动舆论场也让我们在传播与沟通、调节与反馈、型塑与渗透等方面拥有更好的契机与可能。相比于传统的报刊、杂志、电视、广播和平面化网站宣传,移动舆论场更能体现出新媒体的多向度和灵活性优势,不仅能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好的表达与沟通平台,而且能为高校凝聚主张、达成共识、争夺话语权提供竞技和亮剑的舞台。从这个意义上说,移动舆论场也可促成高校教育场、宣传场和舆论场的融合。

(一)情景创设优势

和单纯强调单向度灌输的传统宣传场不同,移动舆论场的形成必须要有能够引发关注和意见发表的公共事务、社会现象或突发事件,而这些“生活世界”中的社会现象、事件和人物恰好为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有吸引力的宣传教育背景。高校媒体进驻移动舆论场,抓住这些宣传教育情景和契机即时有力发声,可以更广泛、更迅速地引导师生的主观体验和自觉互动,使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更加鲜活,更有生命力。

(二)具象传播优势

移动舆论场的显著特点是舆论内容的符号化、视听化与情感化。人们可以通过腾讯QQ、微信、新浪微博、阿里旺旺、易信及其他众多平面网页转化而来的APP,采取多媒体形式进行信息传播和互动分享,体现“超文本”的数据传播模式。包括高校师生在内的网民对微信、朋友圈、QQ空间、新浪微博的广泛使用,以及文本、图片、音频、微视频等在内的多媒体的极强表现力,成就了移动舆论场表达方式的最多样化,让其传播内容具有了无可比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利用新媒体和APP技术,高校意识形态传播可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具体和生动,更加契合师生的接受心理。

(三)动态调节优势

高校师生的移动舆论场更关注现实生活、文化娱乐和社会生态。随着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网络意见领袖的主体地位逐渐被削弱,“去中心化”、“个性化思维”、“圈子化互动”特征明显,人们在“圈子”内的发言、评论、点赞更能体现个体的自主思考与表达,但这些表达往往伴随着情绪化和主观化,有的甚至缺乏足够的现实依据和理性思维。正如李普曼(Walter Lippmann)所言:“在日常世界里,常常是有证据以前很久就有了真正的判断,这种判断本身往往就包含着结论,证据是很自然地进一步证实了这种结论。”[4]这些不理性的意见表达的背后,往往是出于个体以往积累的生活经验,或对事物较为固执的判断标准,或对独立意识的盲目强调,在事件发生之前就有意或无意地存有不理性的预设立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进驻移动舆论场,能够使高校师生在思想冲突和尝试错误中逐渐纠正认知,在讲求实证和矫正观点中完善自我认知能力,“在信息充分流动的环境下,让理性和优质的言论自然显现”[5]。

(四)隐性型塑优势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藏起来,是种十分高明的教育艺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以巩固主流意识形态为己任,最终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师生中的信仰内化和实践外化。如果一味让师生感受到自己是受教育者和接受宣传的受众,或者单纯地运用专题化的宣传教育手段,宣传思想工作就容易遭遇到逆反和排斥。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进驻移动舆论场,把自己当做舆论场的主体之一,站在更为平等的对话立场与师生互动,更符合人的接受心理,也更符合宣传教育工作的本质;利用高校师生碎片化的时间完成生活中的思想改造,把主流意识形态加以解构、分析和深化,为师生关心的现实问题和思想冲突构建合理的解释框架,更容易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说服性,在看似随意性与碎片化的意见和观点中实现隐性型塑效果。

(五)社交渗透优势

“在移动互联网中,在‘强关系’和‘弱关系’作用下,人与人的关系更加私人化和感情化。”[6]移动舆论场实现了舆论主体单向度向多向度转化,也更大程度上提升了人际关系网上与网下的融合。在圈子化、社交化的移动网络信息交流中,思想主张、意见观点一经被认同,可以传播、分享至现实的人际网络中,从而体现出信息传播的社交渗透优势。以微信平台为例,“刷朋友圈”几乎成为很多人每天习惯性的网络行为,而“朋友圈”名单里大多是手机通讯录、QQ好友通讯录中与自己关系紧密的人,包括现实中的朋友、亲人、老师、同学、领导、同事等,他们之间信任度高、影响力强,属于情感因素与现实趋同性兼具的社交强关系。高校媒体入驻移动舆论场,可以利用其显著的社交关系网络,将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传播、扩散和渗透。

三、优势利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应实现三维变革

(一)思维转变

第一,高校应把移动舆论场定位为一种新型的宣传教育“场域”并给予高度重视,既不畏惧,也不轻视,积极树立“场域思维”。如果简单地把移动舆论场看作宣传“工具”、“手段”或“媒介环境”,无异于主动割断了高校和移动舆论场域之间的内在关联,应主动认识、积极融入,牢牢把握自己的“在场权”,把握其形成、变化和消解的规律并发挥自己在场域内的宣传、引导作用。第二,树立 “互联网视域下,只有用户,没有权威”的平等意识,将自我定位为移动舆论场的舆论主体之一而非唯一,尊重高校师生作为平等的舆论主体的存在,以真诚的平视而非居高临下的俯视姿态面对其他在场者。第三,树立“理论自信”与“发言自信”,积极丰富、主动优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涵,不管是对“道德至上”倾向的“极左”思想搅局,还是对“极右”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的非理性围攻与批判,都要及时发声,站稳阵地。第四,牢固树立“新媒体宣传意识”,在信息化时代,谁赢取了年轻人的点击量,谁就赢取了年轻人的心,在信息疲劳的大数据时代,获得“关注”本身就是一种意见倾向的特殊而间接的表达。第五,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还应树立互联网“O2O”思维,加大教育、宣传与服务的融合,线上积极引导,线下加强教育、完善服务。

(二)话语转型

传统媒体时代,专业化媒体利用信息不对称这一优势向受众强势传播主流意识形态,而移动网络时代的信息则以不可限量的多种渠道海量推送,传统的传播方式已经失去优势。在移动舆论场的碎片化洪流中,单调、呆板的信息流更容易遭遇漠视和抵制。传统的宣传话语体系已经不适应舆论形势的变化了,继续用生硬的语言、倨傲的态度向师生解读意识形态概念,千篇一律地、模式化地宣扬政治观点,在移动舆论场中是行不通的。要破解主流意识形态在移动舆论场的注意力缺失困境,就必须实现话语转型。第一,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要改变以往自说自话的说教方式,学会大数据语言和网络流行语的表达方式,以寓教于乐取代空洞说教、行政命令和单向灌输,用好政治修辞和生活化语词,在设立议题、互动分享中凝聚正能量,唱响校园好声音,主动吸附“粉丝”以引领舆论走向,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亲和力。第二,要善用片段式的、可视听化的语言形态取代单一文本式的宏大叙事,用“微叙事”达到“微言大义”的效果。第三,要将意识形态引领还原到生活世界中,关照师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对他们关心、关注的事件和问题进行耐心解答。这些转变并不是说家国情怀、主流意识和宏大叙事要为碎片化、个人中心化信息让步,而是说我们既要实现话语转化,又要坚守话语阵地。要做到这一点,除了采用微媒体独特的句法、语法和语态,还需要培养移动网络智慧,提升拆分和整合的功力,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碎片化和形象化中重构师生的整体性和抽象化认知。

(三)载体融合

移动舆论场是新媒体环境下一种崭新的宣传思想场域,要发挥好这个场域传播主流思想舆论的优势,高校必须要在载体融合上下功夫,调动并发挥资源优势,借助多传播渠道、多类型媒体扩大自身影响力。第一,要继续加强传统媒体的内涵建设,深度优化校园网络平台、校报、校园广播、校内数字化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内容与形式,与新媒体实现融合发展,使其焕发意识形态引领新的活力。第二,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把握移动舆论场的脉搏,推动线上新媒体的深度运用,打造好以微博、微信、客户端为重点的“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既要将“两微一端”作为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标准配置”,又要培养一批兼具政治智慧和传播技巧的专业人才,推动宣传内容转化和话语形式创新;既要有内涵式的显性引路,又要有清新时尚的隐性宣传,还要贴近内心、解答困惑、赢取关注和认同,学会利用新浪、搜狐、腾讯、今日头条等校外媒介的宣传优势,实现对校内师生、校外受众更大范围的覆盖,增强舆论影响力和辐射力,强化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效果。第三,除了线上的宣传思想工作,还要注重融合线下的宣传载体,打造师生喜闻乐见、富有参与性、感召力和启发性的校园文化精品活动,为移动舆论场内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校园现实素材,激发师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现实共鸣和价值认同。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5- 07- 24) [2015- 08- 10].http://wx.shenchuang.com/article/2015- 07- 24/1116280.html.

[2]孙芳令.移动网络舆论场的现状与引导[J].青年记者,2014(32):68.

[3]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14.

[4]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M].林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78.

[5]宋晖.舆论学实务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47.

[6]严宏伟.微媒体舆论引导策略、方法、案例[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5:25

(编辑:段明琰)

Mobile Public Opinion Field: A New Field of Propaganda and Ideolog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EN Bo

(TeachingResearchDepartment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

ChongqingJiaotongUniversity,Chongqing400074,China)

Abstract:As a new arena in the ideological field, the mobile public opinion field is not only changing the way of life and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t also raising new issues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propaganda and ideological work in this new period. To occupy the propaganda ideological heigh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 positive study on the situation, and make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mobile public opinion field, such as situation creation, figurative communication, dynamic adjustment, implicit shaping and social infiltration. Furthermore, the discourse transformation, thinking transformation and carrier fusion are needed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paganda and ideolog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obile public opinion field; propaganda and ideological work; ideology

中图分类号:G4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8268(2016)02- 0075- 04

DOI:10.3969/j.issn.1673- 8268.2016.02.013

作者简介:陈波(1982-),女,四川泸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基本经验研究(12XKS034);重庆交通大学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校移动舆论场舆论引导研究(DJSZ201519)

收稿日期:2015- 10- 05

猜你喜欢
宣传思想工作意识形态高校
高校教师思想理论学习的思考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作用
网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研究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