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明, 钮小静, 王淑贞, 吴述明
(1.湖南省民间非物质文化研究基地; 2.怀化学院 民族学研究所; 3.怀化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
4.怀化学院 商学院; 5.怀化市民宗委, 湖南 怀化 418008)
靖州四十八寨赶歌场习俗调查
——以岩湾歌场为样本
王文明1,2,钮小静3,王淑贞4,吴述明5
(1.湖南省民间非物质文化研究基地;2.怀化学院 民族学研究所;3.怀化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
4.怀化学院 商学院;5.怀化市民宗委, 湖南 怀化 418008)
摘要:靖州四十八寨赶歌场生态环境优越,传承历史久远,传承谱系清晰,参与民族多,参与人数多,四语通用,四腔同唱,时空结构合理,是各寨居民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是苗侗汉各族居民交流沟通、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也是青年男女玩山恋爱的重要机会,是湘黔二省毗邻四县极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其重要的多层面价值,搜集、整理、挖掘四十八寨赶歌场的宝贵资料,探讨其有效保护、原真传承和创意开发方式,迫在眉睫。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音乐文化;四十八寨赶歌场;靖州
靖州四十八寨赶歌场是流传在湖南靖州以及湘黔毗邻地区的民族民间歌会习俗。靖州有10多个歌场,每个歌场一年一次歌会,时间在农历三月至十月的戊日中择定,形成四锹区、多民族、多语言、四腔调、一个歌场数十个歌堂热闹而庞大的场面,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大量歌词即兴创编,比应变,比口才,看谁唱得好。每逢歌场,四十八寨苗族侗族居民像赶市场一样赶歌场,交往交流,对歌侃古、畅叙情义、玩山恋爱,人山人海,歌声如潮。千百年来,相沿成俗。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靖州四十八寨赶歌场习俗传承弥艰,面临濒危,保护传承靖州四十八寨赶歌场,对于丰富和完善我国民族民间多元音乐文化,丰富民族聚居地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解、收集、整理靖州等地48苗寨、侗寨赶歌场习俗的相关资料,保护少数民族音乐习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特作此调查,现报告于后,敬请靖州等地四十八寨居民和广大读者、专家指正。
一、靖州四十八寨赶歌场习俗的生态环境与历史渊源
靖州四十八寨赶歌场习俗是居住在交通闭塞的大山中苗族、侗族青年男女交往、相识、相知与爱恋的民间娱乐活动,是该区域各族人们以歌会友,交流沟通,加强了解,增进友谊,促进团结,交融和谐的民间音乐盛会。
(一)所在区域
靖州四十八寨赶歌场习俗分布地域广阔,地跨湘黔靖州、会同、锦屏、天柱四县毗邻地区,以岩湾歌场为中心,北接天柱竹林,东达会同广坪,南至靖州平茶,西连锦屏三江等地的20多个乡镇。南北80余千米,东西30——60余千米。北纬26°30′—26°80′,东经109°10′—109°70′,国土面积200余平方千米;俗众为该区域10余万苗族、侗族、汉族人民群众。
(二)生态环境
该地区处于云贵高原东中部缓坡地带,渠水(沅水支流)中游以西,清水江(沅水主流)中下游、亮江(清水江支流)中下游东部地区;气候湿润温和,年均气温摄氏20度,年降水量400毫米,无霜期300天左右。域内山高林密,处处青山绿水,森林覆盖率高达80%左右,为中华生态肺叶;物产丰富,盛产黄金、药材和“苗木”、“广木”等驰名木材;苗族、侗族、汉族居民聚居、杂居于此,融洽相处;人们以渠水、清水江和亮江为对外水路交通动脉,明清以降,运出大量木材,运进日用百货,享衣食丰足之乐。这种优越的地理条件与人文条件为靖州四十八寨赶歌场习俗奠定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
靖州四十八寨赶歌场习俗以古靖州4锹片区48寨为依托,靖州上锹9寨(楠木山、塘龙、高营、高坡、烂泥冲、三江溪、大溪、银万溪、塘保),中锹9寨(地笋、地背、弄冲、地庙、水冲、菜地、黄柏、万才、岩嘴头),下锹6寨(皂隶、孔洞、柯寨、官田、排寨、铜锣),外锹天柱的竹林、地坌等18寨和锦屏的茅坪、亮江等6寨。形成四方坡、两头坳、龙凤山、平芒四大古歌场。
由于人口繁衍,村寨发展,到了清末,靖州一县已经形成四方坡、两头坳、牛筋岭、岩湾[1]、岩寨、杨柳坳、蛤蟆塘、淦冲岩、潭洞屋背、将军庙10大歌场。这10大歌场直接依托附近的牛场、塘款、铜锣等43个村寨。这43个村寨分布于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的大堡子、坳上、三锹、铺口、藕团、新厂、坪茶等乡镇。
(三)历史渊源
靖州四十八寨苗族侗族居民为了休闲娱乐、交往交流和沟通联谊,青年男女为交友恋爱,探寻将交流与娱乐融合的新形式。《缘由歌》讲明了歌场的这一起因,“客家玩龙灯,侗家吹芦笙;平秋吃牯脏,锹里起歌场。”[2]锹里人们约定俗成,形成将交往、交流与娱乐融合为一的赶歌场活动。
古代杨武王首开歌场。如《流离歌》所唱:“当初古人杨武王,武王手内开歌场。武王留下这条路,如今才得这团齐”[2]。据考证,三国时期,锹里各寨尚处于部落联盟状态,杨武王是该地部落联盟的首领,他开辟了歌场,是后来四十八寨歌场的早期形式。
三国至隋唐,这一带歌场逐渐增多。赶歌场的《源流歌》唱道:“首开歌场四方坡,再开歌场龙凤山,交界之地两头坳,大路插板开平芒”。歌场由首开的四方坡而逐渐扩展为四大歌场,赶这四大歌场,逐渐成为域内村寨人民群众重要的习俗活动。
五代至宋明,歌场数量进一步增多。五代至宋,湘黔毗邻地区(今20多个县)为诚州辖地,州治今靖州渠阳镇。明代曾设靖州府,府治渠阳镇,下辖黎平、锦屏、天柱等卫所,木材经水路外运,交易量与日俱增,经济发展。五代至宋明的数百年间,靖州、锦屏、天柱、会同毗邻地区的48寨形成,已有四方坡、两头坳等10多个歌场,形成比较完善的赶歌场习俗的时空体系。
清代至民国,这一带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人口繁衍,村寨增多,歌场也增至20多处,岩湾歌场成为20多个歌场的中心歌场。清代,黎平设府,锦屏与天柱分别设县,改隶贵州,于是形成以靖州岩湾歌场为中心的湖南省的靖州、会同与贵州省的锦屏、天柱两省四县毗邻地区“四十八寨”赶歌场习俗。
这一习俗历经1700余年,没有间断。“文化革命”期间,岩湾歌场的歌会也在延续传承。
二、靖州四十八寨赶歌场习俗的静态要素
(一)主要乐器
木叶四十八寨歌场对歌的辅助乐器为木叶,木叶满山坡,信手拈来,比比皆是,木叶吹奏起来声声入耳,婉转悠扬,最能传情达意,是热恋中的男女最喜爱的“乐器”。
1.唢呐。赶歌场的人们自制唢呐。唢呐主要在最隆重的对歌中启用,一般对歌不用。
2.笛。自制的笛有竹笛、叶笛与花笛。其中,竹笛有横笛与竖笛;叶笛有木叶笛和草叶笛;此外还有莽号等。
3.打击乐器。主要有鼓、锣、钹等。这些打击乐器在最隆重的歌会才启用。
(二)歌集作品
第一,县文广新局于2012、2013、2014年摄制整理《岩湾歌场录像集》①。
第三,吴作光等2014年编写《岩湾歌场歌集》稿①。
第四,应民族文化培训班教学之需,吴作光等编写《四十八寨赶歌场》教材①。
(三)空间场所
湘黔毗邻地区赶歌场习俗的文化空间场所,先有歌场20多处。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西部,原三锹片区的24寨,发展为现在的43寨。歌场由原来四大古老歌场,发展到现在仅靖州一县境内就有10多处。三锹乡的杨柳坳歌场、蛤蟆塘歌场、地笋歌场、菜地歌场,大堡子镇的两头坳歌场、岩寨歌场、岩湾歌场、茶坪歌场,新厂乡的将军庙歌场,藕团乡的牛筋岭歌场、潭洞屋背歌场、枪木当歌场,铺口乡的淦冲岩歌场等。
(四)代表性歌师及其传承谱系
由于四十八寨分布范围宽广,包括的村寨多,各村寨均有著名歌手、歌师代代相传,从四十八寨中心歌场岩湾歌场近百年来传承谱系可见一斑。
岩湾歌场的代表性歌师与歌场主持人传承谱系
1.第一代传承人
陈金荣,男,靖州大堡子镇铜锣人,生卒年不详,著名歌师,寨老,岩湾歌场三位发起人之一。已故。
2.第二代传承人
吴会湘,男,1900年生,大堡子镇同乐村人,著名歌师,歌场主持人,已故。
3.第三代传承人
吴本忠,男,1924年生,大堡子镇同乐村人,著名歌师,歌场主持人,已故。
吴恒美,男,1926年生,大堡子镇同乐村人,著名歌师,歌场主持人,已故。
4.第四代传承人
吴展成,男,1930年生,大堡子镇同乐村人,著名歌师,歌场主持人,已故。
吴作光,男,1938年生,大堡子镇岩湾村人,著名歌师,苗歌、侗歌、酸汤语歌传承人,歌场主持人。
吴作忠,男,1935年生,大堡子镇同乐村人,著名歌师,歌场主持人。
吴作沛,男,1938年生,大堡子镇岩湾村人,著名歌师,歌场主持人。
5.第五代传承人
罗定培,男,1950年生,大堡子镇塘款村人,著名歌师,歌场主持人。
杜华英,女,1953年生,大堡子镇岩湾村人,著名歌师,歌场主持人。
向玉莲,女,1959年生,大堡子镇岩湾村人,著名歌师,歌场主持人。
吴远斌,男,1957年生,大堡子镇岩湾村人,著名歌师,歌场主持人。
粟永梅,女,1958年生,大堡子镇岩湾村人,著名歌师。
6.第六代传承人
龙林兰,女,1961年生,大堡子镇同乐村人,著名歌师,歌场主持人。
杨文桂,女,1962年生,大堡子镇同乐村人,著名歌师,歌场主持人。
龙泉芝,女,1966年生,大堡子镇岩湾村人,著名歌师,歌场主持人①。
7.靖州四十八寨其他歌场歌师的当代代表性传承人
两头坳歌场:潘光忠、杨云来、推荣锦;
岩寨歌场:杨汉成、潘万信、吴海桃;
杨柳坳歌场:杨云生、吴恒冰等10人;
蛤蟆塘歌场:潘启海、潘玉金等6人;
淦冲岩歌场:吴福英、吴月英等4人;
牛筋岭歌场:谢弟贤、谢科满等15人;
将军庙歌场:吴光宣;
潭洞背歌场:吴世喜、吴三麟等7人①。
三、靖州四十八寨赶歌场习俗的活态传承
靖州四十八寨赶歌场作为苗族、侗族的歌会习俗,不同于古州(贵州榕江一带)四十八侗寨和贵州青山界一带四十八苗寨的歌会,有其特定的歌场空间布局和各歌场继起性时间序列,有其独特的对歌主体、对歌秩序、多彩形式、丰富内容和突出特点。
(一)歌场的运行方式
靖州四十八寨赶歌场的运行方式有对歌主体、对歌空间场地、赶歌场时间结构和对歌秩序等构成。
1.对歌主体。靖州四十八寨赶歌场习俗的传承主体是各寨居民,这是不分民族的,域内的苗族居民、侗族居民和杂居其间的汉族居民等都赶歌场,都是该习俗的传承主体。该习俗的操办主体是各歌场所在地的寨老与全寨居民。该习俗的对歌主体,一是参加对歌的各村寨代表队,许多村寨有多支队伍参加对歌;二是参加对歌的房族代表队,或者家族代表队;三是家庭对歌队伍;四是参加对歌的歌师、歌手等个人。临近歌场的各个村寨的人们,不分男女老少,都去“赶歌场”,或者对歌会友,或者侃古喝酒,或者观歌场、看热闹、赶市集。
2.各歌场的空间格局。靖州四十八寨歌场由靖州四鼓楼、四乡所、四方坡、两头坳、牛筋岭、岩寨和天柱县竹林乡的龙凤山、坌处镇平芒等20多处大型歌场组成,每个歌场平均覆盖周边4——6个村寨,四锹片区各寨居民可就近择地赶歌场,形成了布局比较合理的歌场宏观空间格局。其中,岩湾歌场因地处四十八寨中心,每年周边各寨上万居民前来赶歌场,人如潮,歌如海,热闹非凡。每个歌场有若干歌堂和玩山场地等,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歌场微观空间结构。
3.各歌场的时间序列。以靖州内锹24寨为主,形成了四十八寨约定俗成的赶歌场时间。一是遵循“逢戊不动土”,就去赶歌场的时间习俗;二是形成各歌场节会的固定时间。如“三月初三杨柳坳(三锹乡),四月初八蛤蟆塘(三锹乡),五月十五两头坳(大堡子镇),六月初六将军庙(新厂乡),六月廿五赶岩寨(大堡子镇),七月十四赶岩湾(大堡子镇),七月十五牛筋岭(藕团乡),九月初九淦冲岩(铺口乡),十月十五潭洞屋背(藕团乡)”等,构成了四十八寨系列歌场习俗的时间序列。
4.歌场中的对歌秩序。每个歌场在空间上有“玩山”场地和数十个“歌堂”。“玩山”场地在歌堂附近的山坡上、密林里、大树下,是青年男女幽会对歌、谈情说爱的隐秘之地;青年男女按照邀约、问候、赞扬……的顺序对歌,表达自己诚挚的爱意。“歌堂”是对歌的基本单位,每个“歌堂”由不同寨子或者家族的代表队及其歌手组成。各歌堂的歌师、歌手按照对歌程序依序进行,整个歌场时空分异,井然有序。
5.赶歌场习俗的操作方式。靖州四十八寨赶歌场的各个歌场按照约定俗成的固定时间、一年一会、场会一致、依序进行的运作模式进行。人们按照赶场(赶集)方式,到各地赶歌场,以对歌为主要形式。对歌有“歌堂”对歌、玩山对歌、喝酒对歌等不同方式。
按照熟悉程度、邀约状况,以及参与者的兴趣爱好等组成歌堂的对歌群体。歌堂对歌按照问候歌、侃古歌、人生礼仪歌……离别歌的顺序进行。岩湾歌场的歌堂多时达100多堂。
玩山对歌是青年男女在玩山中谈情说爱的对歌方式。其中既有陌生的初次交往,也有二次相约交往、三次深度交往等不同情况。玩山过程中,男女成双成对,邀约在一起,由礼节性问候致意,到步步加深了解的对歌,再到互致爱慕的对歌,相约下次歌场再会的对歌,或者订立终身、山盟海誓的对歌等。
没有邀约的人员参与某一歌堂,或者加入某一对男女之间对歌,叫做“插堂”,或者“插队”,全凭自己的才智。
喝酒对歌是参加歌场的人员邀约一起,或者是歌场地主方请赶歌场的客人喝酒划拳吃饭过程中的对歌方式。
歌堂对歌与玩山对歌、喝酒对歌等分开进行。
(二)对歌的形式内容
靖州四十八寨赶歌场习俗具有独特而稀有的多彩形式,以及生动而典型的丰富内容。
1.歌场中对歌的语言。以靖州岩湾歌场为中心的四十八寨赶歌场习俗,是以苗族为主、兼有侗族、汉族参加的多民族歌场节。歌场的对歌有苗话、侗话、酸汤话、汉话。酸汤话是以湘黔毗邻的地方汉话为基调,融入了苗话、侗话的语言因素而形成的地方性综合语言。湘黔毗邻地区的苗、侗、汉等民族的人们一听就懂,也能用酸汤话对歌交流。
2.歌场中歌唱的腔调。靖州四十八寨赶歌场习俗有极具特色的四大歌调:侃歌调、山歌调、酒歌调和婆婆调;各个村寨的调子又有区别。歌声一唱出来,听众就知道歌手是哪个地方,乃至哪个寨子的人。
5.歌词中的丰富内容。一侃古。从盘古开天辟地唱起、再唱三皇五帝、夏商周三朝,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三天三晚唱不完古人功过、历史殷鉴。
二侃礼。侃相亲娶亲礼仪,侃小儿三朝礼仪,侃人生寿诞礼仪,侃为人处世的仁义道德等。
三侃情。一对歌的形式,侃兄弟情、朋友情、民族情,情深似海。
四侃义。喝酒对歌表敬意、致歉意、叙情义,义字当头,肝胆相照。
五侃爱。玩山对歌诉爱慕、定终身、立盟誓,私话绵绵。
(三)传承的濒危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本世纪以来。由于大批中青年外出务工等原因,四十八寨赶歌场习俗日渐濒危,老歌师逐渐减少,歌师队伍正在快速萎缩,赶歌场的人数日益减少。靖州四十八寨赶歌场习俗在传承过程中存在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
第一,赶歌场习俗乐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迅速变迁,民族传统歌会日益淡化,四十八寨赶歌场活动范围逐渐缩小,过去那种几省人、几万人赶歌场和对唱的大规模场面难以再现,广大青年在歌场竞赛中增长才华的机会日益减少。
第二,一些著名歌师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歌场,有的相继谢世,有些优秀歌谣、长诗难以传承,而年轻歌手成长缓慢,在演唱水平上很难独树一帜。
第三,大批中青年相继外出务工,赶歌场活动的中青年愈来愈少,断代现象严重。
这使靖州四十八寨赶歌场传承弥艰,濒危程度加剧。
四、靖州四十八寨赶歌场习俗的显著特征
传承历史久远。靖州四十八寨部落联盟首领“杨武王”,初开歌场,奠定雏形,自三国魏晋至唐宋元明,歌场不断增多,运行不断成熟,清代鼎盛,形成靖州四十八寨赶歌场习俗体系,传承发展至今,已经1700余年。明万历48年(公元1620年)开启牛筋岭歌场(现属藕团乡),该歌场已经延续395年。清光绪32年(公元1906年)“紧打框”歌场移至岩湾歌场(现属大堡子镇),并成为靖州四十八寨的中心歌场。岩湾歌场至今110年,文革期间,也没中断,传承谱系清晰。
(一)时间结构合理。靖州四十八寨赶歌场习俗在时间上将农事活动与赶歌场的时间交叉错开,农忙戊日赶歌场,既调节身心,又祭祀“土皇”;各歌场的时间集中在农历五、六、七月,避开了春耕与秋收的大忙季节;从三月到十月每月都有歌场可赶,具有时间上的继起性和连续性,使人们能够经常聚会交流。二是空间结构合理。该习俗因缘起和传承于古靖州境内,今湘黔毗邻的靖州、天柱、会同、锦屏四县的四十八寨而得名,岩湾歌场位于四十八寨中心位置,其它十多个歌场分布周边,既有呼应作用,又便于人们就近赶歌场,而且流传于湘黔两省毗邻地区,跨县跨省,呈现省际接边的跨地域空间特征。总之,靖州四十八寨赶歌场习俗具有时间继起,传承谱系清晰,空间场所布局合理,依序进行的时空结构特征。
(二)四种语言通用。贵州青山界四十八苗寨歌会,用清一色的苗话对歌、交流,古州(今榕江一带)四十八侗寨歌会用侗话对歌、交流,清水江流域天柱侗寨的“歌节”限定只能用侗语演唱、交流。与此不同,靖州四十八寨既有苗寨,讲苗话,也有侗寨,讲侗话,其中还杂居有少量汉族,讲汉话,更有将苗话、侗话和汉话糅合在一起的“酸汤话”,四十八寨赶歌场习俗中各歌场的对歌与交流,既可用本民族的苗话、或侗话、或汉话演唱与交流,也可以用“酸汤话”对歌与交流,都能听得懂,四语并存通行,姹紫嫣红,呈现多语言通行的语言特征,尤其是通行酸汤话,这是该习俗最显著的语言特点。
(三)四种腔调同台。靖州四十八寨赶歌场对歌过程中,侃歌调、山歌调、酒歌调和婆婆调四种腔调同场运用,各显异彩。
(四)歌场市场一体。清代以远,人们只把赶歌场看作赶集(靖州等地叫赶场)一样轻松、愉快,各个歌场都选址在各村寨交界的山岭、山坳或山坡上,如“紧打框”歌场选在离岩湾苗寨几千米的山坡上,赶歌场的人们吃饭购物多有不便。后来把“紧打框”歌场移至岩湾苗寨,赶歌场的人们吃饭购物方便多了,歌场边也就形成了集市的市场,人们既赶歌场,又赶集场,歌场娱乐与市场购物两便。商贩也把岩湾歌场的参与者视为目标市场,云集岩湾,交易农副产品、日用百货,各种小吃等,岩湾歌场就成为歌场、节会与市场有机结合的典范。于是,靖州四十八寨各个歌场就逐渐将歌场、节会、市场融合起来。四十八寨居民也把各个歌场当作节会集场,实现了赶歌场、赶节会与赶集场的一体化。
这些独特而稀有的典型特征,使靖州四十八寨在清代就优于贵州省古州四十八侗寨和青山界四十八苗寨的歌会而独负盛名。
(五)影响范围宽广。靖州四十八寨赶歌场习俗不仅影响歌场覆盖的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的大堡子、三锹、坳上、浦口、藕团、新厂、坪茶,以及贵州省天柱县的竹林和锦屏县的三江等20多个乡镇,而且还吸引了周边县乡居民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鼎盛时期影响到湖南的黔阳、芷江、新晃、会同、绥宁、城步、通道和贵州的黎平、锦屏、天柱、三穗、剑河等地,成为周边近20县区方圆数百千米的多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盛会,是中国境内跨区域多民族接边地区通过赶歌场的歌会习俗进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独特形式,实现民族关系和谐的稀有典型,具有历史、科学、艺术、社会等方面突出而重要的价值(其价值将另文探讨)。
靖州四十八寨赶歌场是多民族、多语言、多腔调、多形式、多内容、跨区域、自觉自愿、历史悠久、谱系清晰、时空优化、歌市一体、交融和谐的原生态民间歌场。
五、靖州四十八寨赶歌场习俗的“三交”价值
靖州四十八寨赶歌场习俗是域内各民族居民音乐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盛会,具有特别突出而重要的交往、交流、交融的“三交”价值。
(一)突出而重要的民族民间跨区域交往价值
人的社会,就是交往的社会。大都市的交往,热闹非凡;平原与丘陵地带人们之间的交往,便利而司空见惯。但是,湘黔毗邻的大山里,交通极为不便,人们之间跨村寨、跨区域的交往,就非常不易。这里的人们创立歌场,形成赶歌场的习俗,满足自己走出村寨跨区域交往的需要,呈现出多层面的交往价值。
第一,该习俗具有青年男女之间跨区域交往的重要价值。湘黔毗邻地区男女青年的交往大多局限在本寨内部的交往。四十八寨赶歌场习俗超越了一村一寨的界限,为青年男女提供了异村异寨异性交往的途径、场合与条件。这种途径、场合与条件,不是单独的、私密的、稀少的,而是公开的大规模的、集体的、正规的、经常的,是各个村寨男女老少喜闻乐见和乐于参与的活动。参加这样的活动,不会受人白眼,不会被人瞧不起,相反,在歌场上还能展露才华,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素质能力,使自己不断成熟和老练,尤其能够结交男女朋友、寻找伴侣。这是青年男女所期望与渴求的。四十八寨赶歌场的主体人员是青年男女,因此,这个习俗实际上主要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寻找伴侣的交往盛会。
第二,该习俗具有村寨集体跨区域交往的重要价值。湘黔毗邻地区大山连绵,人们聚寨而居,各个村寨之间相隔较远。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村寨内部交往较多,但跨区域村寨间交往较少。四十八寨赶歌场习俗的基本载体就是寨子,谓之“四十八寨”。每逢歌场,周边各寨都要派出代表队参加对歌。歌场所在的寨子,在歌场节会之前,向各个寨子发出邀请,请他们的代表队一定到会捧场。歌场节会之中,设宴招待外寨的贵宾。这实际上就是以歌场为载体的村寨交往盛会。
第三,该习俗具有多民族跨区域交往的重要价值。千百年来,民族关系、民族矛盾,一直是历朝历代各级政府非常棘手的问题,也是民族聚集地区、杂居地区的居民非常棘手的问题。湘黔毗邻地区大山连绵,居住着苗族、侗族和少量汉族居民,民族之间的交往,显得特别重要。域内的苗族、侗族、汉族居民,创造性地实行赶歌场习俗,以大规模的经常性的音乐形式,加强民族交往,这是民族民间交往的音乐盛会,也是民族民间交往形式的创举。
大山阻隔、交通不便和行政区划是制约人们行为的重要因素,人口较少且分布密度很小的跨县、跨省的交往,特别不易,多有“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态势。湘黔毗邻的四十八寨居民,以歌场的音乐魅力,促使人们起早贪黑,不辞辛劳,跨县跨省,跋山涉水赶歌场。这是不受自然条件限制、不受行政区划制约的交往盛举。
(二)突出而重要的跨区域民族民间交流价值
交往是交流的载体与前提,在四十八寨赶歌场的交往中,必然形成彼此之间交流情感、信息、思想,切磋演唱技艺等多方面的交流价值。
第一,该习俗具有跨区域多民族之间沟通情感、增进友谊等方面突出而重要的交流价值。人们在赶歌场的交往过程中,相互了解,彼此尊重,沟通情感,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交往一次,了解一次。在成年累月的不断交往中,就形成个人之间、村寨之间、县与县之间、省与省之间,乃至民族之间的深厚友谊。这种友谊世代相传,就形成二省四县四十八寨各族人民千百年来牢不可破的友好关系。
第二,该习俗具有多民族跨区域的民间音乐等艺术方面突出而重要的交流价值。四十八寨赶歌场是民族民间的音乐盛会,各个村寨各有自己的代表队和歌师、歌手,各有自己的演唱特点和风格。人们在歌场中相互对歌,演唱自己熟悉而得心应手的歌曲,交流自己的歌唱方法与技巧,也了解、学习、借鉴他人的方法与技巧,相互促进,使各自的唱法更完善,腔调更优美动听。这样,歌场就是音乐交流的盛会。这就促使二省四县四十八寨苗、侗等民族的民歌长盛不衰,蒸蒸日上。
第三,该习俗具有跨区域民族民间多层面突出而重要的文化交流价值。在年复一年的赶歌场过程中,湘黔二省四县的苗族、侗族人们以对歌的形式,共同颂扬杨武王开歌场,讴歌古人的历史功绩和高尚品德。在对歌中,唱人生礼仪,唱风俗习惯,赞扬对方的仁义道德,畅谈人生不易,交流生产劳作的收获与经验,交流各寨的饮食特色,交流习俗、道德、信仰等各方面的信息与文化。赶歌场和歌场对歌就是以民族民间音乐的形式交流多方面文化的盛会,就是彼此间强化文化共识的盛会。
第四,该习俗具有促进多民族跨区域物资交流的重要价值。靖州四十八寨赶歌场习俗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歌市一体的现象,歌场即市场,赶歌场时顺便赶市场。这样,赶歌场这一民族民间音乐盛会,也就成为偏远山区苗、侗等多民族的物资交流大会,四十八寨的各个歌场就成为湘黔两省毗邻各县各民族的物资交易场地,展现其交流物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前面三方面展示四十八寨赶歌场习俗精神方面突出而重要的交流价值,即精神交流价值;后者则体现其物质方面的重要交流价值,即物质交流价值。靖州四十八寨赶歌场习俗的交流价值就是其突出而重要的精神交流价值和物质交流价值的有机统一。
(三)多层面突出而重要的交融价值
交往中必有交流,交流中必有交融。靖州四十八寨赶歌场的人们在交往、交流中,必然出现多层面的交融现象,如民间音乐艺术交融、民间文化交融、民族关系交融等,与此相应,就具有多方面突出而重要的交融价值。
第二,该习俗具有突出而重要的促进民族交融和谐的价值。
1.在歌会交融中化解村寨之间、民族之间的某些误会、隔阂与矛盾。大山深处,跨县跨省的毗邻地区,往往是历朝历代各地政府“三不管”的蛮荒之地,往往是矛盾冲突不断的是非之地。村寨之间,民族之间,也难免出现某些误会、隔阂、意见分歧等。但因有了赶歌场习俗,有了多个歌场和持续的民族民间传统歌会,在赶歌场的交往、交流中,一次次地化分歧为共识,化隔阂为融洽,化摩擦为和谐,化干戈为玉帛,化孤立为融合,有效地增强了村寨的、地域的、民族的凝聚力,有效地促进了村寨的、地域的、民族的融洽与和谐。
2.赶歌场习俗促进了民族之间的通婚交融。青年男女因歌场玩山对歌的交往、交流、交融,找到终身伴侣,有效地改变了封闭山区少数民族传统的近地缘的近亲通婚现象,促进和加快了跨地域、跨村寨、跨民族、跨姓氏的非血缘通婚,为优化后代遗传基因与增强后代身体潜质奠定了条件、提供了可能,融洽了苗族关系,强化了婚姻关系的社会自由性和社会广泛性。
3.赶歌场习俗从思想情感上融洽与和谐了苗族、侗族、汉族之间的民族关系。湘黔毗邻地区四十八寨歌场多,每一歌场每年举办一次歌会,这使四十八寨苗族、侗族、汉族人民可以经常赶歌场,可以经常凭籍歌场欢聚在一起、交往在一起、交流在一起、交融在一起,形成了无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一种亲密无间的民族关系,从外在行为到内心深处实现了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
可见,赶歌场成为湘黔毗邻地区四十八寨各族人民经常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成为人们联系、沟通的重要纽带,成为促进跨区域民族团结和谐的重要机制,具有突出而重要的融洽与和谐民族关系的交融价值。
第三,该习俗具有突出而重要的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
赶歌场习俗具有引导、规范和制约人们行为的重要价值。赶歌场作为习俗,有不成文的规矩,约束人们的行为;对歌的内容,既有伦理道德规范,也有村规、寨规、民约;既有对杰出人物的颂扬,也有对世人的规劝,引导和诫勉人们哪些应该做、努力做,哪些不可以做、坚决不做。正是这些规范与歌词的内容等,起着引导和规范人们言行的作用,通过引导、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而起到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作用。
在维护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赶歌场习俗不是政府行为,却起着政府行为难以起到的重要作用,成为这一带历史上社会秩序长期稳定的重要民间机制。
赶歌场习俗具有促进区域社会和谐的重要价值。四十八寨分布于湘黔两省四县,赶歌场习俗促进了靖州、锦屏、天柱、会同及周边各县的县际关系的交融和谐,促进了湖南省与贵州省毗邻地区省际关系的交融和谐,具有促进不同层级区域关系的和谐与进步的重要价值。
结束语
靖州四十八寨赶歌场习俗还具有突出而重要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靖州四十八寨赶歌场习俗传承历史久远,传承谱系清晰,文化生态优越,表现形式独特,文化底蕴厚重,时空结构优化,组织方式稀有,运行秩序井然,参与人数众多,多元文化交融,民族团结融合,社会影响深远,是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化盛会,具有多层面的重要价值;其中民间歌谣的创、编、导、教、排、练、唱、演、赛等环节的家庭、村寨、歌场等传承方式,是民间音乐教育的典范;特别是该习俗跨区域、多民族、多语言、多腔调等突出的音乐文化特色,以及音乐文化自觉和音乐文化自信等,堪称中华民族民间音乐习俗的奇葩。
靖州四十八寨赶歌场习俗的突出特色和重要价值,我们应予倍加珍惜。但因种种原因,参与的青年人数日益减少,歌师队伍日渐萎缩,濒危程度日益加剧,抢救性保护与弘扬迫在眉睫。
附:
调查对象:靖州、天柱、锦屏等地48寨赶歌场习俗
调查样本: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大堡子镇岩湾苗寨和三锹乡地笋苗寨等处歌场。
调查方法:参与法,观察法,座谈法,个案法,文献法等。
调查时间:2013年8月19-21日,2014年8月8-10日,2015年5月8-9日、8月26-28日。
调查人员:王文明、王淑贞、钮小静、吴述明等。
注释:
①课题组调查所得,靖州文广新局提供。
参考文献:
[1]明敬群.岩湾苗寨[A]锹里花苗风情[C].广州:南方出版社,2009(7):97-98.
[2]吴作光.岩湾歌场的由来与发展[A].靖州文史[C].政协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编,1997(6):31-34.
[3]龙明刚.边寨歌场[J].贵州文史丛刊,1988(2):124.
[4]王树清,王雨蓉.贵州天柱天华山“赶歌场”调查[J].智富时代,2014(9):69-71.
[5]龙光华.建立黔东南“四十八寨”民族生态博物馆提案产生积极社会影响[J].贵州政协报,2000-06-20(001).
[6]黄龙光.论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歌场[J].民族音乐,2010(1):30-34;少数民族传统歌场的文化空间性[J].音乐,2010(6):39-43.
[7]吴才俊.四十八寨民族风情[J].怀化师专学报,1999(1):51-53.
[8]肖军,等.湘黔边界四十八寨举行迎奥运民族歌会[N].湖南日报,2008-08-03,(A01).
A Research Report about the Custom of Going to Singing Fields in Jingzhou forty-eight Villages:A Case of Yanwan Singing Fields
WANG Wen-ming1,2,NIU Xiao-jing3,WANG Shu-zhen4,WU Shu-ming5
(HunanNational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sResearchBase,Huaihua,Hunan418008)
Abstract:The singing fields in Jingzhou forty-eight villages have a long history with clear inheritance.This activity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excell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multi-nationalities,a large attendance,four languages,four accents singing together and reasonable space-time structure.The singing fields in Jingzhou forty-eight villag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arrying forwar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for Miao,Dong,Han residents to communicate and promote friendship,as well as an important opportunity for young men and women to date.This is the most preciou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nearby four counties of the two provinces of Hunan and Guizhou with an extremely important multidimensional value.It is urgent to collect,collate and develop the singing fields in Jingzhou forty-eight villages and explore the way of effective protection in terms of its original real inheritance and creative development.
Key words: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folk custom;musical culture;the singing fields in forty-eight villages;Jingzhou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16)02-0001-07
作者简介:王文明,1948年生,男,白族,湖南张家界人,教授,研究方向:民俗文化;
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2011年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城镇化背景下西南民族村寨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化综合开发研究”(11YJA850021);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湖南省历史文化村镇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对策研究”(2010ZDB06)。
收稿日期:2015-12-28
钮小静,1983年生,女,河南许昌人,讲师,研究方向:民族音乐文化;
王淑贞,1976年生,女,白族,湖南张家界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文化与旅游;
吴述明,1952年生,男,苗族,怀化市民宗委干部,研究方向: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