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影响下都市圈农业景观演化特征探析——以苏州市为例

2016-04-22 11:16傅德仁郑婷婷楼琦峰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网络结构灰色城镇

■傅德仁 郑婷婷 楼琦峰/文



城乡一体化影响下都市圈农业景观演化特征探析——以苏州市为例

■傅德仁 郑婷婷 楼琦峰/文

一、引言

农业景观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融现代农业、农耕文化、旅游休闲以及环保教育、农事体验多功能于一体的具有复合性功能的系统。它作为反映农业的最直观要素,对其演化关系的梳理有助于农业景观规划、城乡总体规划等相关建设有序进行,为最终实现农业健康稳定发展、满足区域生态安全、延续历史文化传承、实现高品质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在推动城乡统筹建设、土地利用调整、产业发展升级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加速了大都市圈农业景观格局的动态演化,这种演化趋势利弊共存。本文通过梳理苏州市农业景观的发展历程与演变机制,归纳总结景观改变的内在规律,提出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都市圈农业景观演化特征,为农业地区的各类景观的良性发展提供抓手。

二、苏州市城乡景观的系统认识

(一)都市圈农业景观的认识

都市圈农业景观是一种处于密集城镇地域外的乡村聚居景观、经营景观和半自然景观等镶嵌体的集合,包括农业景观格局、景观功能和景观动态三部分,其中农业景观格局是各种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相互作用下的景观要素时空组织形态。农业景观功能是各个斑块的功能属性和相互之间作用影响而产生的功效,并反映农业景观格局;格局是功能的基础,研究其格局有助于改善农业景观功能。农业景观动态是对景观格局和功能随时间变化的折射,包括农业景观结构单元组成部分、形状、尺度等变化。

农业景观的分类首先借鉴了Zonneveld和霍华德的生态土地分类、Westhoff和Marrel的景观性质分类、Naveh和Lieberman的生态流景观分类、Godron和肖笃宁等人的人类影响强度景观分类等方法,以及国内学者景观“区-类-亚类-单元”的分类体系。定义大都市圈农业景观为城镇近郊区农业景观,包含农业生产景观、农业服务设施景观、农业生态景观、农业旅游休闲景观等类型。

(二)城乡景观的组成要素及其特质

城乡景观是人类活动在大地上形成的人工建设景观、农业经营景观和半自然景观等的综合景观系统,包括以城市、乡镇和具备一定规模的农村集中居民社区为主体的城镇景观,还包括以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的农业景观。

1.映射现代城市功能的城镇景观。城镇景观包括居住景观、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景观、商业服务业景观、工业及物流仓储景观、交通设施景观、公用设施景观和绿地休闲景观等类型。它是以建筑物、人工绿化等为主的景观形态体系,表征为城市设计和土地利用在城市空间的综合反映。

2.集功能、美感于一体的农业景观。农业景观主要涵盖生产、生活、生态和美感等功能特质,生产功能是农业景观作为农产品生产载体及非农生产提供加工场所的属性,生活功能体现在为农业及非农业人口提供乡村聚居地,生态功能主要指农业景观作为重要的生态源,扮演城乡之“肺”和“肾”的功能。农业景观的美学属性一方面表现其独有的多维度视知觉体验特性,另一方面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以及对农耕文化、农村习俗的尊重与发扬。

3.对峙与博弈的景观边界地带。城乡景观边界是指由城镇景观向农业景观异质性的生态过渡区域,大都市圈的农业景观边界即城镇景观区和城镇近郊农业景观区“两个相邻群落之间的交错地带”。这类景观边界是城镇和乡村、非农业和农业相对峙和博弈的场所,因而,确保景观边界的明晰,既是城乡空间管制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城乡景观各自有序发展、空间有机演进的前提。

(三)伴随城乡发展的苏州市农业景观演变历程与发展趋势

苏州农业景观主要受自然和人为驱动力的影响,从初级阶段的表现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到逐步体现与人类发展相协调的局面,是与人类生产力相磨合的结果。

1.“农耕文化”时期农业包围城镇的景观有机体。传统小农耕作模式主导的农业景观中,乡村聚落、城镇建设用地呈密集分布、高度分散的格局,并处于传统农耕景观的包围之中,“人、村落与农耕环境”是有机的景观整体,村落的选址布局、农业耕种模式与种植作物均体现出自然朴素的生态精神与“鱼米之乡”的农耕文化特征。

2.“苏南模式”时期工业斑块快速植入农业斑块。改革开放到二十世纪90年代,以乡村工业化为主要特征、“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为主要政策的“苏南模式”盛行。随着工业景观斑块的植入而导致农业服务设施景观的壮大,其功能由原先的单一“居住与农业生产”向“生活居住、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的综合功能演进,景观斑块的形态表现为工业景观斑块镶嵌在乡村聚居景观与农业生产景观的异质性过渡区域,景观边界模糊的趋势发展。

3.“新苏南模式”时期城乡景观初步梳理与交替演进。二十世纪90年代以后“新苏南模式”逐步取代传统发展模式。农业空间让步于工业化发展,农业生产景观向城镇景观演变,并带来工业进园、迁村并点等城乡空间的调整,加快了乡村景观内部聚居景观和工业景观的分化;同时,农业产业结构为适应这种发展需求继续调整,主要特征是农业服务设施景观规模进一步扩大,现代居住区景观逐步取代传统的乡村聚落景观;农业生产景观升级提速,规模化、现代化耕作经营模式影响景观格局;农业耕作半径大幅度增长,农业聚居景观和生产景观进一步分离。

4.“城乡一体化”时期城乡景观的优化整合与农业景观的多样化发展趋势。二十一世纪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一方面受到城镇和乡村集中居民点建设的影响,农业景观空间、规模受到建设用地的挤迫,城乡景观之间、传统与现代农业景观格局之间的博弈升级;另一方面,工业向园区集中、居民向集中居民点集中的推进改变了分散的、自由布局的农业服务设施景观,进一步优化整合了城乡景观空间;此外,传统农业不断加速向现代农业景观演替,都市休闲化加速了旅游景观的壮大;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促使农业服务设施景观的植入,共同导致农业景观的多样化发展趋势。

三、城乡景观半网络结构关系梳理

结合亚历山大的关于城市半网络结构的研究,将该理论推绎至城乡景观空间,通过解剖城镇景观和农业景观的功能特征、相互影响,提出城乡景观之间也同样存在着半网络结构关系。

(一)半网络结构关系的认识

半网络是介于网络结构和树形结构之间的一种特殊结构模式,亚历山大认为城市中所发生的任一事件,都是内在作用力下产生联系性与共同性的元素集合,城市中有很多类似固定子集,如图1中的集合存在从属关系、交叠关系以及互不关联关系。在图1a中,通过数字之间画圈来构建单元集合,而在图1b中通过数字之间连线来确定单元子集,使集合内数字之间始终存在直连线(内在联系),由此构成半网络结构关系。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内在联系会因时间、地点以及发展背景等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这在苏州市农业景观的演变历程中已得到印证,因此在分析城乡景观半网络结构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城乡景观之间的半网络结构关系

同城市半网络结构关系一样,城乡景观之间也通过内在作用力的联系下存在半网络结构关系,我们将城镇景观和农业景观看作是城乡景观的两个构成系统,这两个系统通过半网络结构关系相互影响。首先,从城镇景观角度来讲,其居住景观等固定子集均包含土地资源和影响要素两个单元集合,前者由农业景观提供,通过区位、人口、社会、经济等影响元素,在社会发展阶段、发展主题等时代背景的作用下建立内在联系,从而构建了影响城镇景观发展的半网络结构关系(图2a)。如随着苏州城镇空间的不断扩张,周边水田、乡村聚落等农业景观不断向工业仓储、居住等城镇景观演化。反之,从农业景观角度看,农业生产景观、旅游休闲景观等景观亚类作为固定子集,包含现在发展需求和影响要素两个单元集合,前者为居住、商贸等城镇景观对农副产品、休闲空间等的需求,同样在特定时代背景的作用下,同区位、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影响要素产生内在联系,共同构建了影响农业景观发展的半网络结构关系(图2b)。

图1 半网络结构(左)与树形结构(右)示意

图2 城乡景观半网络结构关系示意

(三)农业景观类型之间的半网络结构关系

同样,农业景观内部也存在着半网络结构关系。将农业生产景观、农业服务设施景观、农业生态景观等看作是农业景观中的固定子集,每个固定子集下面有包含构成要素和影响要素等单元集合,前者包含旱地景观、水田景观等元素,后者包含社会需求、区位条件、政策措施等元素。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社会发展阶段、发展主题等时代背景建立联系,从而构成农业景观内部的半网络结构关系(图3)。如渔塘景观,在传统农业时代属于农业生产景观,但在都市休闲化的发展背景下,可演变为农业旅游休闲景观,就是通过市场、政策等影响因子的作用来实现。

图3 农业景观内部半网络结构关系示意

四、城乡发展催生的农业“白色景观”与“灰色景观”

城乡发展一方面表现为在城市化、工业化和都市休闲化等推动下,城镇空间向农业景观空间挺进致使城乡景观格局发生动态变化;另一方面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等发展态势加速农业景观格局的演化。上述影响导致了都市圈地区农业景观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即“白色景观”与“灰色景观”。

(一)农业“白色景观”

“白色”的理念来自于控制论中的白色系统理论,代表信息充足与确定。农业“白色景观”是指在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其景观类别,并在规划期内不会变动的农业景观,主要受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及生态服务一体化等隐性因子的影响。根据苏州市制定的城乡总体规划等上位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划定范围以外的、并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严格保护的农业景观用地,根据其分布的区域以及农业景观的主要特点,苏州地区农业的“白色景观”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部分:以生态服务和旅游度假为主的西部太湖农业生态休闲景观区,以提供水产养殖、作物种植、生产生活等功能为主的南部湖泊-湿地型农业综合景观,由阳澄湖、傀儡湖和周边湿地组成的中部阳澄湖流域湖泊-湿地型农业综合景观,沿长江布局的张家港-常熟-太仓平原型生态农业景观(图4)。

图4 苏州地区农业“白色景观”

(二)农业“灰色景观”

相对于稳定的“白色景观”,农业景观内部处于变动状态的景观称之为“灰色景观”。“灰色”理念来自于邓聚龙教授创立的灰色系统理论,表示对某项事物不甚明确、信息不足。农业“灰色景观”是指在城乡一体化,尤其是城市化、工业化等城镇向农业景观地区主导推进的过程中产生的农业景观向城镇景观改变,或农业景观类别之间的变动,农业“灰色景观”主要由城乡总体规划等法定规划来确定。从生产、生活、生态及文化美学价值等角度系统分析评定演化前农业“灰色景观”和演化后目标景观的综合效益,认为综合效益不及目标景观的“灰色景观”为主动型“灰色景观”,反之则为被动型“灰色景观”。

(三)农业景观“白灰”之间的演化关系

近些年来苏州的城市化建设不断加速,在“苏南模式”“新苏南模式”等发展主题的带动下,城镇景观空间的拓展通过城乡景观半网络结构关系作用于农业景观上,使得城镇周边呈现出农业“白色景观”→“灰色景观”→目标城镇景观的演化态势(图5)。考虑到城乡景观各自特性,这种演化基本表现为农业景观向城镇景观单向性运动。同样,为适应都市休闲化、农业农村建设、生态保育等发展需求,农业景观类别之间也通过农业景观半网络结构关系,通过农业“白色景观”→“灰色景观”→目标农业景观进行演化。如“三集中”等政策促进苏州市乡村空间的整合与优化,原乡村聚居景观即为农业“灰色景观”,受区位、交通、市场等影响,或向旅游休闲景观演化,或复耕为农业生产景观;城乡生态空间保育的需求,促使部分农业生产景观等向生态景观演化,出现退耕还林还湖等现象。

图5 苏州市城乡景观演变历程(1991-2006年)

五、苏州市农业景观健康演化的发展思路

所谓农业景观健康,即放眼整个苏州地区来审视其农业景观发展定位是否合理、价值与功能是否得到充分发掘与发挥,以满足社会、经济和生态等城乡一体化的时代发展要求。

(一)以保障景观生命力为基点,明晰城乡景观边界

景观生命力的保障是农业景观健康演化的出发点与归宿点,也是景观自身价值彰显的前提条件。然而近些年苏州市建设用地的不断扩张,使得城乡景观边界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造成了景观边界模糊。因此,要维持稳定的景观发展环境、保育健康的生存空间,就必须在城镇景观和农业景观之间、农业景观类型之间划设红线。如通过城市增长边界、耕地红线、生态用地保护红线等的划定,避免景观之间的相互干扰,尊重各自的发展权利,实现景观各自综合价值的彰显。这也契合国土部即将开展的将耕地红线、城市建设用地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纳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要求。

(二)以提升景观效益为目标,进一步发挥农业“白色景观”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农业景观规模不断压缩与农业景观作用愈发重要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应当在有限的农业“白色景观”的基础上,通过用地布局优化整合、经营方式升级等措施,进一步发挥农业景观的价值,提升景观综合效益。从城乡一体化对农业景观生产、生活、生态及休闲等要求出发,结合苏州市实际情况,对于农业生产景观,通过改善生产模式,大力发展规模、集约经营的合作化农业,如“4个百万亩”“4个十万亩”等高效农业生产景观;对于农业服务设施景观,应继续落实人居环境、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推广蒋巷村、康博村、甸村等新农村建设模式,改善聚居环境景观;对于农业生态景观,从平原水网的生态基底出发,加大水环境整治、绿道网络建设,构建健康安全的生态格局;对于农业旅游休闲景观,应努力挖掘景观的文化与美学价值,发挥鱼米之乡的传统优势,发展壮大乡村旅游休闲产业体系。

(三)以充分发掘景观潜能为导向,合理选择“灰色景观”演化路径

为充分发掘农业景观潜能,包括生产、生活、生态及文化美学价值,需要对农业“灰色景观”进行综合全面评价,确定被动型和主动型的分类,先利用主动型“灰色景观”,被动型“灰色景观”则反馈至下一轮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并作为“白色景观”进行保护;主动型“灰色景观”则通过半网络结构关系进行分析,以目标景观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综合价值的高低为评价标准,选择景观演化的最优方向,再根据轻重缓急分类,在规划建设时序上进行合理安排。基于此,认为苏州市区目前大部分主动型农业“灰色景观”集中在东部和北部一些地区,特别是在吴中区和吴江区-阳澄湖之间的地带,而西部地区是将来重点培育的农业生态景观(部分旅游休闲景观),作为“白色景观”进一步发挥其价值。

六、结语

以苏州都市圈农业景观的演变历程为实例,本文提出城乡景观之间、农业景观之间存在着与城市类似的半网络结构关系,并且在不同发展背景下,景观各元素之间通过构建不同的半网络结构关系产生出不同的景观格局,而这种半网络结构主要由农业“白色景观”与“灰色景观”相互转变来实现对景观格局演化的影响。因此,研究城乡一体化背景下都市圈农业的半网络结构关系,有助于正确把握农业景观演化规律,并通过正确引导农业“灰白景观”的嬗变方向及开发时序,是构建健康城乡空间结构形态的落脚点。

注: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城乡一体化背景下都市圈农业景观规划策略研究”(编号CXLX11_0963)部分成果。

(作者单位:杭州市规划局)

猜你喜欢
网络结构灰色城镇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浅灰色的小猪
灰色时代
她、它的灰色时髦观
基于互信息的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
知识网络结构维对于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远程创新搜寻的中介作用
沪港通下A+ H股票网络结构演化的实证分析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复杂网络结构比对算法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