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
摘 要: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本文从“有生命”的数学、“生活化”的数学等层面进行探究实践,得出:只有构建这种层面的数学课堂,我们才能够真正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才能够真正让学生和教师都能体验到一种生命的尊严、生命的欢乐,才能使我们真切感受到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的涌动。
关键词:活动探究;培智校;数学课堂
魏书生曾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的呼吸”。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师生释放个性、展现活力、产生智慧与灵感的基础,在教学探索和实践研究中,我们致力基于特教学生个体生命发展的需求而构建我们的数学课堂生活,打造“灵动”的课堂,以便教给他们有生命的数学。
一、课堂探究化,让课堂教学“动”起来
秉持明确而具体的个别化教育一直是特殊教育的核心,也是特殊教育主要的教育原则,我们应该为特殊儿童制定个别化教育方案,特别注重其优势智能的培养。
2007年教育部在《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与《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提出,“课程设置要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充分体现聋校教育的特点,以人为本,以德育为核心,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培养残疾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
听力障碍儿童与智力障碍儿童由于身心缺陷,具有独特的发展特点,他们的感知范围狭窄,某些方面的信息感受较慢,信息加工不完整,无意注意较普通儿童更长时间地占有优势,更容易受刺激物的干扰,伴随着语言发展迟缓、词汇量较少,他们的形象记忆优于词语记忆,这也导致其思维长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知识的获得更多、更长时间地依赖于可接触的客观事物。这些特殊儿童因其障碍程度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大。这就要求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把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教育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活动都成为生命的体验。杜威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不管年龄大小,提供保证其生长或生活条件的事业。 “互动探究”教学策略可以有效促进特殊儿童的个性发展,以个性发展带动全面发展。
《全日制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育在聋校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能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清楚地表达,使学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认识世界、解决问题。因此数学课程应遵循智障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依据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沟通交往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如在《求平均数》教学中进行如下设计: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比赛游戏,现在把我们班分为两队:蓝队和红队(蓝队4个人,红队5个人)。
师:比赛的内容是折纸飞机,同样的时间看哪个队折得又多又好。
(老师计时,评判的学生计数。)
比赛结束时评判的学生宣布统计结果:
蓝队:5+4+4+4=17(个)。
红队:4+5+4+5+4=22(个)。
蓝队:不行!老师我们蓝队4个人,红队是5个人,这不公平。
师:蓝队说得有理,那么怎样才能让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比赛也公平呢?
由此引发学习需要,学生分别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随即引出课题《求平均数》。
数学领域的学科特点之一是运用数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并建立相应的数理概念。而听力障碍儿童与智力障碍儿童的认知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是在运用多种感官,使用工具对材料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反复操作中的感知。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为智障儿童提供“活动探究式”的教学设计,采用“体验”这一数学方法,让智障儿童在具体的活动和形象的生活情景中感知数学。这一策略有效地在智障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与数学概念的抽象性这两者之间搭建了适宜的支架与台阶。
二、数学生命化,让课堂教学“灵”起来
数学原本是有“生命”的,培智校的数学教学主要形式从注重缺陷补救到重视潜能发展过渡,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对学生生活障碍的补偿训练,通过各种教学形式来达到适应社会生活的水平。
小学数学学习的重心是基本智慧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其主要包括基础概念和基本规则的学习运用。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后,有一个学生提问四边形、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这个问题不在这节课所研究的范围之内)。学生们都纷纷摇头说不知道,这时一个学生说出了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五边形的内角和是540度,其他学生用疑问的眼光看着笔者,笔者肯定这个学生的答案完全正确,没想到其他学生面露疑惑,满脸的不相信!于是笔者决定抓住时机促成教学生成,实现知识的迁移拓展──先在黑板上画出四边形,然后连接四边形的对角线,把这个四边形转化为两个三角形,所以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学生看到这里“恍然大悟”,原来是用了“转化”的方法,纷纷拿起笔得出五边形的内角和,甚至有的学生发现了多边形内角和的规律……
我们知道,一个有价值的生命,其不可缺少的要素应当包含人的思想(智慧)、情感、人格,以及人所特有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因此,所谓“有生命的数学”也必然应当首先体现在数学知识的深层所蕴含的“进步的真理”和“精彩的社会生活”等方面。数学给了我们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的广袤的空间,给了我们的心灵自由地舞蹈的宽阔舞台。”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的数学教学所要教给学生的数学,就必须也必然应当包括至少三个层面的含义,即它应当是“有思想”的数学、“有情感”的数学和“有生活”的数学。而思想、情感和生活的交汇融合,才有可能使我们感受到“人”在数学中真切“跃动”着的生命。——这,也就应当是所谓“有生命的数学”的基本内涵所在。
三、设计活动化:让数学教学“活”起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有效的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感悟,在有效的活动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1. “活动化”的设计让学生在互动建构中感知数学
第一学段(1~3年级)“数与代数”一部分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将学习万以内的数和常见的量,初步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初步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其中一项具体目标是“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其他形式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初步建立数的意识;应重视口算,加强简单的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初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笔者进行了如下设计:
“比一比,谁大谁小”:首先有选择请五位学生上台在黑板的指定位置写出自己的姓名和年龄,然后比较生活中他们谁大谁小,教师指导学生在黑板上用“>” “<”或“=”表示他们的大小关系,并用语言表达。其他学生给予评价;经过反复比较练习,这样学生在回味生活中感知数学,学会数学。
2. “生活化”的设计让学生在互动建构中体验数学
《标准》提倡数学课程应当充分体现数学与人类生活之间的联系。采用适合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水平的、生动的方式,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教育联系起来,可以成功地培养学习动机。
例如教学“常见的量”这一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认识时、分、秒,分别了解各种量相邻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且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抽象的特点和低年级儿童时间观念淡薄的实际,在教学设计时笔者就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切入。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有动漫、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等,那么你们能不能说出自己看的电视节目是几时几分播出的?
生:八点半、十一点、五点四十……
师:要想准时看到你们喜欢的电视节目是什么告诉你们的时间的?
生:闹钟。
这时,教师在钟面上拨出8:55,让学生读出几时几分。
生甲:9点55分。
生乙:不对,是8点55分。
师:其他同学呢?
生丙:是9点55分,因为时针指着“9”。
生丁:应该是8点55分,时针虽看上去是指着“9”,其实是不到9点的。
生戍:我在学具钟上拨过,8时55分的时针差不多要指着“9”字了。
争论后,教师让学生在钟面上动手拨一拨,通过观察,学生一致认为正确结论是“8时55分”。
教学设计以学生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把课堂学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领悟到学习掌握时间的重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发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泰戈尔曾深情地说道:“教育的目的应是向人们传送生命的气息。”课堂——尤其是以陶冶学生的精神境界为根本的数学学科的课堂——更应当是直接向学生不断“传送生命的气息”的最重要的场所。我们只有树立起“生命课堂”观,构建起“思辨的课堂”、“体验的课堂”和“生活化的课堂”,教给学生“有生命的数学”,才能够真正让学生和教师都能体验到一种生命的尊严、生命的欢乐,才能使我们真切感受到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的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