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学生骨干队伍的培养

2016-04-21 17:01王颖
企业导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培养

王颖

摘 要:学生骨干队伍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在学生骨干队伍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就学生骨干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骨干队伍;培养

高校学生骨干队伍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中坚力量,是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实施者,也是传递师生信息、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和纽带。如何打造一支作风正、素质高、业务精、师生满意的学生骨干队伍,充分发挥学生骨干队伍在学生中的积极作用,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由于高职院校学生起点低,具有学习能力不足、自律性差等特点,培养一支优秀的学生骨干队伍,发挥其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引领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学生骨干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骨干的界定。本文所指的学生骨干队伍包括各级各类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专业技能能手及在文艺体育等方面有突出成绩,对大学生群体有引领作用的优秀学生。

(二)学生骨干队伍中的突出问题。(1)重视能力,忽视品德。学生骨干队伍中普遍存在重视工作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忽视理论学习和政治素质提高的现象。对党的先进理论成果和时事政治缺乏学习和关注。学生骨干队伍中还存在忽视优良品德培养的现象,有的学生骨干对“课桌文化”“长明灯”“长流水”等不文明现象熟视无睹,或者自己也是这些不文明现象的缔造者。(2)重视工作,忽视学业。有的学生骨干忽视了工作和学业的关系,把本职工作和老师交给的工作任务始终排在第一位,出现了为了工作而逃课,或打着工作的幌子而逃课,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或挂科。(3)重视名利,忽视服务。部分学生骨干动机不纯,存在追求名利的思想,把学生骨干的身份、工作成绩等作为评优评先、入党以及追求个人利益的筹码。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不少学生骨干表现出“前热后冷”的现象,即刚开始踌躇满志,但没过多长时间,积极性就下降,对待工作消极懈怠,缺乏对同学的服务意识,缺少工作动力和明确的工作目标。(4)重视继承,忽视创新。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因为生源情况,在学生骨干中存在缺乏学习意识、创新能力不足的现象。他们往往照搬学姐、学长教会给他们的东西,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思考和总结,导致工作中没有亮点,不善应变。

二、学生骨干队伍的培养现状

(一)投入不足。高职院校的团组织活动经费少,很难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到学生活动中。另外,专兼职指导老师少,很难抽出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系统持续的培养和指导,主要通过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容易导致学生的能力不能从发被挖掘,学生骨干队伍不稳定等问题。

(二)培养缺乏理论指导。在培养学生骨干的过程中,过分重视培养出来的学生怎么好用,能解决什么问题,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的引导,导致学生只把个人能力和个人发展结合起来,没有把个人能力和国家、民族的发展联系起来。

(三)缺乏合理的培养机制。(1)选拔。学生骨干的选拔通常涉及学校、系部、班级三个层面,学校层面的指导老师一般为校团委专职老师;系部层面的指导老师一般为团总支副书记或分团委书记;班级层面的指导老师一般为辅导员。在选拔的时候容易出现“护才”的现象,把自己认为优秀的学生揽在自己手下,为自己“效力”,没有考虑学生的需要。另外,对学生骨干的选拔一般采用任命制和选举制,这两种制度里都带有老师的个人情感和固有的考量指标,不能充分发掘人才。(2)培训。对学生骨干的培训方式主要是日常谈话、培训讲座、经验交流和活动组织,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不能成为系统的培训。此外,在培训时,多是对基本素质、工作能力的培训,几乎没有对其心理压力疏导的培训,而学生骨干作为老师和同学沟通的桥梁,不仅要处理好与老师、同学的关系,还有处理好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关系,一旦某一环节出现偏差,学生就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3)激励。对学生骨干的激励只表现在奖励,而且是吃大锅饭。为了激发学生骨干的工作积极性,无论做多做少,人人有奖,导致学生骨干中缺乏竞争意识。(4)考核。对学生骨干的考核只考虑了纵向评估,没有横向的对比。另外,考评一般集中在学期末进行,阶段性的动态考核很少,这种考评方式看不到学生的发展过程,只能看到一个不太全面、客观的评价结果,对学生骨干的工作积极性造成影响。

(四)培养的不连续性。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学交替模式的实施,传统一学年两学期的教学组织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在高职院校被广泛应用,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之间交替进行学习,给学生骨干的培养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和挑战。一方面,会影响学生的“传帮带”,大二年级的学生外出实训时,大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摸清工作规律,还没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完全靠自己摸索和实践;另一方面,在外实训的学生骨干,由于没有指导老师和实际工作的锻炼,缺少对自己能力培养的目标,待他们返校时,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已经有人接手,出现无岗的状态,不利于学生的连续培养。

三、学生骨干队伍培养的对策分析

(一)注重学生骨干的人格教育。我国职业教育实施的是

“技能本位”的课程和教学模式,在学生骨干的培养中我们既要融入实用性技能的培训,更要注重培养学生骨干卓越的人格魅力,让学生骨干在学生面前有一定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同学们愿意围绕在他周围,听他指挥,真正做到一呼百应,发挥引领作用。

(二)建立科学规范的培养机制。(1)建立合理规范的选拔机制。1)学校应从整体视角出发,对学生骨干的选拔时间、地点、方式、程序等提出统一要求。另外学校各级老师要统一认识,从学生成长成才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特长和特点,引导他们参加相应的选拔,避免各自为战。2)要明确“公开招募”“择优录取”的选拔原则,结合辅导员、老师、同学等多方面的意见和评价,从学生自身素养、工作能力、学习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力求全面、公正、客观的选拔学生中的优秀人才。(2)建立科学系统的培训机制。1)要重视学生骨干的理想信念教育,让学生骨干自觉的把个人发展融汇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2)要开展针对性强的个性化培训,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岗位、不同类型的学生骨干,设计不同的培训内容。例如大一年级的学生骨干可以开展基础性的工作培训,比如公文写作、沟通技巧等;社团的骨干可以开展侧重专业性的培训,比如书画社团可以开展绘画技巧、美术赏析等。(3)建立奖惩兼顾的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励是促使学生骨干成长成才的动力保证,要建立奖惩兼顾的激励机制,做到赏罚分明,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表扬、评优推荐等精神奖励;对表现较弱的学生骨干采取末位淘汰制度,激发学生骨干之间的竞争意识。奖惩是形式,目的在于促进学生骨干的发展需要。(4)建立科学有效的考评机制。考评是对学生骨干的能力素质和日常表现的考核和评定,要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考核体系,从学生的德、能、勤、绩等多方面制定量化考核指标,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学生骨干队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工程,培养和造就一支品学兼优、能力突出、作风优良的学生骨干队伍,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艰巨任务,对促进学生教育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何军国. 论学生干部的素质[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8.

[2] 聂强. 重视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

[3] 刘一鸣. 浅谈高校学生骨干队伍建设[J]. 常州工学院学报,2002.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培养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