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文化从无形到有形的应然选择

2016-04-21 17:31顾云辉倪潜梅
江苏教育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学校文化常态化课程建设

顾云辉 倪潜梅

摘要:学校文化渗透到课程中,以课程样态呈现,能更好地影响师生的发展。校本课程促进学校文化深度建构的策略有:概念阐述确保“文化到位”;课程结构体现“文化指向”;整合提炼实现“文化凸显”;元素添加浓郁“文化味道”。课程建设实现了文化建构的“常态”,表现在让“文化接触”有保证,“文化研究”有抓手,“文化发展”成为可能。

关键词:课程建设;学校文化:常态化:深度建构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4A-0029-04

文化是介于物质和非物质之间的东西。说它无形,是因为它是人类思想的集中,产生于物质却高于物质。说它有形,是因为它无处不得到体现,引领物质并存在于物质。以学校文化为例,它可以体现在校园的环境、学校的历史、学校的制度、师生的行为、教育教学的风格等各个方面。

但课程才是学校文化最重要的形态,它在学校里每天发生着,被师生触摸着,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土壤。如果视文化为“无形之物”,那么文化必不能落地生根,发生作用。所以,文化的深度构建,一定要从一般理念走向有形的课程生成、课堂构建和管理落实,成为学校工作的常态,才能真正触及学校的日常工作、核心工作、主要工作,在与师生亲密的、深入的接触中产生影响,形成师生的文化人格。下面以我校校本课程的建设为例,谈谈课程建设促进文化深度建构的策略。

一、策略列举

策略一 概念阐述确保“文化到位”

我们往往看到学校给课堂和课程贴上文化的标签,比如魅力课堂、智慧课程等,而对课程内涵却没有什么校本化的阐述。这样标签式、口号化的文化对课程是不起什么作用的。我们首先应该对课程内涵有一个很清晰的描述,这种描述既符合国家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又要将学校的核心价值观融于其中。这就需要校长和教师深入研究学校文化,抓住学校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国家课程要求和学校文化之间找准契合点,对校本课程的内涵作准确的描述。这样,学校文化和课程要求才是一体的,在这样目标下设计的课程,才有可能带有鲜明的学校文化特征。我校的校训为“能仁致远”,“能”指有能力有智慧,“仁”指有仁爱之心,以此为核心价值构建的“能仁课堂”,我们是这样对它进行概念定义和特征描述的:

“能仁课堂”是指用“仁爱”的教与学的方式,在灵动的对话、交流、操作、实验等课堂生成过程中,“让师生拥有不断生长的道德和带得走的能力”。

“能仁课堂”应具有以下特征:

1.“能仁课堂”要有“味”。“能仁课堂”精致而开放,巧于匠心,却不露雕琢痕迹,张力十足,又张弛有度。“能仁课堂”生动而深刻,情趣盎然,但拒绝矫揉造作,耐人寻味,又深入浅出。这两种“味”强调了课堂不仅要关注知识和能力,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体验是否美好。

2.“能仁课堂”凸显学生的“三自”学习状态。一是自主的学习状态。求知欲强,能自主先学,敢于尝试,耐心探究,乐于合作。二是自信的交流状态。能踊跃交流,敢于质疑,大胆争辩,声音响亮,态度大方。三是自律的表现状态。倾听时安静,参与时热情,交流中懂得尊重,也就是说学习中不但要关心自己,更要关心他人,增进情感。

3.“能仁课堂”“四度”规范教师表现。亲和度——能平等待人,善于倾听,循循善诱;情境度——能抓住时机,创设情境,促进思维;示范度——能合理示范,语言准确,操作得当;参与度——能了解学情,参与讨论,适时指导。这“四度”要求教师用智慧与爱心关心学生学习的每一个过程。

策略二 课程结构体现“文化指向”

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课程各部分的配合和组织形成课程体系的骨架,主要规定了组成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以及各学科内容的比例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搭配等,体现出一定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合理的校本课程结构对学校文化的着陆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有了明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后,学校要组织师生共同研究,对校本课程的结构作深入的探讨,确保课程内容的生成都围绕学校的核心价值展开,一以贯之地体现学校核心理念。我校的校本课程,以“德育课程”“技能课程”“兴趣课程”“综合课程”四大板块展开,实施方式各不相同,每一板块都指向师生“能仁人格”的形成。

我们根据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设计、开发、实施一种能让每一个孩子走得好、走得高、走得远的,具有鲜明地方色彩和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结构。(见下图)

策略三 整合提炼实现“文化凸显”

经常听到有校长说,“某某学校做的事情我们也做的”,可是为什么自己所做的事情会被淹没在学校的杂事中,而别人所做的事情却得到了关注、形成了文化呢?这就是因为文化使学校的课程得到了统整,焕发出不同的光彩,起到了独特的功效。我们可以把有相同文化因素的东西提取出来,通过研究、梳理,统整为一门课程,使文化充分地凸显出来。

为锻炼学生的“能”,学校开发并实施了“十个学会”课程。学校编制了《“十个学会”学生技能发展手册》,针对每项技能提出了达标要求和达标建议,还设计了记录表,供师生和家长进行个性化的记录。学校用丰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与激励。如:“学会整理房间”针对学生日常表现采用形成性评价;“写一手好字”等采用现场展示、考级证书、参加竞赛等方式进行评价。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校凭借与海门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少儿节目——《实小风铃》进行宣传、展示。

上文提到的“十项学习和生活技能”课程,很多学校也有,只是它们像芝麻一样散落在学校课程的角落里,未能有人重视。我校以“能”这一核心价值为导向,提出了“学习生活技能”这一概念,并把这十项技能统整起来,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训练与评价,形成了一门富有深刻文化意义的课程。这样的整合提炼使课程得到更多的关注,更多的认可,更多的时间,更合理的强化,在文化建设中所具的价值就更大。endprint

策略四 元素添加浓郁“文化味道”

使文化在课程中得以突显,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既有的课程中添加与学校文化相关的元素,使其具有鲜明的校本色彩。比如在本市,每个学校都进行“每月一事”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都是每个月定一个主题,通过阅读、实践、评价等活动促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我校的课程内容与其他学校不同,学校的“每月一事”有一个核心的价值主题,是围绕“仁”去开展的。这样的“每月一事”,在实施过程中,因为目标的专一、显性,对于文化的形成和内化有着更为明显的作用。

“每月一事”就是每月围绕一个价值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学校以“仁爱”为核心,借鉴石中英教授研究的“中小学价值教育体系图”,设计了12个主题(见下图)。在每个月的活动中,师生共同做到“五个一”。如三月份主题是“感恩”,就要求师生进行一次以感恩为主题的阅读活动,开好一次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看一场与感恩有关的电影,进行一次感恩实践行动,写好一篇感恩体验文章。

二、感悟思考

(一)常态化,“常”在课程建设让“文化接触”有保证

一般来讲,课程的主要结构要素有目标、内容、过程和评价。把文化建设融入到课程之中,课程具有的目的性、完整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使文化和师生的“接触”有了时间保证、质量保证。

比如,我校这样来安排校本课程实施的时间:“兴趣课程”固定在星期三和星期五下午,每次活动保证有一个小时;“每月一事”,每星期从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中拿出一节,把同一个年级的课排在同一个时段,进行统一活动;“综合课程”采用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和利用部分课外时间的方式进行;“十个学会”采用家校结合的方式,每月利用一到两次的晨会进行检查反馈。这些课程,因为有了时间的保障,再加上实施过程中有适切的目标,系统的内容,详细的方案,精细的管理,完善的评价,避免了零打碎敲的活动拼凑,很好地引导了师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提升,对师生进行了完整的文化影响。

(二)常态化,“常”在课程建设让“文化研究”有抓手

1.课程研究“问题化”——文化研究有针对性

并不是所有的课程理想都能成为现实,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况且,在一所学校,师生之间存在着很多差异,他们的个性不同,理解力不同,创造力不同。这些都需要我们加强研究,不断地调整课程实施的步伐,打磨课程实施的细节。我校提倡“以问题为核心”的研究方式,就是通过深入的观察和思考,发现课程实施与学校课程目标之间的距离,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突破。比如,通过课堂观察,我们发现学生在课堂中自信交流之“能”不够。通过研究,找到了如下解决对策:一是要求各学科留出更多的课堂时间用于学生的交流讨论;二是出台《各科师生课堂推荐用语》;三是以“小组”的表扬激励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一段时间的深入实践,学生自信交流之“能”迅速提高。“以问题为核心”,师生经验得到积累,能力得到锻炼,主动性、创造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能”与“仁”两种品质不断生长,学校文化得到了良性发展。

2.课程研究“制度化”——文化研究有载体

课程是学校里每天发生的事情,对于教师来讲,研究才能使工作充满意义。马克思说:“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多数中小学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展,制订了完善的校本教研制度,而文化与课程的有机融合,恰巧保证了文化研究的日常化。以我校为例,学校通过“每周一课”“青研展台”“组内请客”“推门听课”“天天教研”“家长开放”“能仁大讲坛”等教研机制对“能仁课堂”“能仁校本课程”等进行研究,使文化研究更有力度和深度。

3.课程研究“持续化”——文化研究有传承

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说:“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来完成的。”课程的改革需要长久的坚持,文化的渗透需要时间的浸润。文化是长期生活在一起的人们的共同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的总合。在一个学校,只有持之以恒地坚持某个愿景,脚踏实地地不断行动,才能在岁月的洗礼中,形成一些共同的气质。在我校,“能仁”是坚持了百年的追求,学校以“内涵发展”为基本思路,课程研究一直是学校工作的主要抓手。“组内请客”“每周一课”“天天教研”这些活动已经坚持了二十多年,课程研究已形成一种氛围。在研究中,老师们各有所长,各有其能,在能中各显其仁。正是这不断持续坚持的研究,使学校“精益求精”“团结协作”等优秀传统得以传承,沉淀为学校的独特气质。

(三)常态化,“常”在课程建设让“文化发展”成为可能

1.深度卷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课程教学的常态化研究使教师深度地卷入课程改革之中,自觉成长成为可能。校本课程内容的开发与实施,不是少数人坐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的结果,而是教师用智慧和爱心主动投入和亲手创造的成果。这个过程对教师来讲是自主的、自由的,教师往往在深度卷入的过程中,随着课程的成长一起成长。

2.深度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国家课程往往强调统一性,忽略了差异性,影响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成功的校本课程,从学校的实际、学生的特点出发,强调学校和学生的特殊性,基于现实展开,针对问题进行。它给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情境,内容上丰富多彩,形式上灵活多样,操作时间上因地制宜,拓宽了学生的学习领域,开阔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在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关心,为人生的后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深度建构,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在充满文化意味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得到了成长,但更重要的是:在共同的投入中,一群人逐渐显示出共同的行为习惯,沉淀了共同的情感,拥有了共同的精神价值,这些最终沉淀为人们的集体人格,这就是文化。文化是“以人化文”,也是“以文化人”,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再用这些改造世界的成果来培养人、装备人、提高人,使人的发展更全面、更自由。优秀的学校文化必将感染人、引领人、改变人,如此循环往复,学校因文化的存在而获得了持续发展的不竭力量。

责任编辑:丁伟红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校文化常态化课程建设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情境对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教学研究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多元教育”视阈下的学校文化建设探索
提高大学生学校认同感的策略研究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高校郭明义精神建设的常态化机制研究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