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数字多元教学范式 走学校内涵发展之路

2016-04-20 09:46王建华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范式教研组教研

王建华

基于“以学生发展为本,追寻释放学生潜能”的定位,我校在推进“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实施“‘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总结提炼“建构式生态课堂”的基础上,基于“为学生的未来积蓄成长的力量”的办学思想,提出了“数字·多元”建构式生态课堂的教学主张。“数字·多元”是一种全面为学生教学服务的高品质教育,是与素质教育一脉相承的教育理念,是对教育卓越品质的追求,是关注差异、关注过程、关注细节、关注个体生命成长需要的一种原则与态度。

一、 “数字·多元”课堂的内涵

“数字·多元”课堂的基本内涵:“自主探究,教师引导,深度互动,情境体验,全面发展。”这种多元化的课堂模式,一方面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知识体验,为学生建立了一个自主学习、交流互动的平台;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为学生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教师与学生形成了多元互动的民主关系,使课堂气氛和谐统一,共同促进了学生的成长进步。

二、 “数字·多元”课堂的教学范式

学校通过大数据平台,将老师制作的各类微课、多媒体教学成果分享给学生,让学生提前自主学习,课堂变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这些新型的教学模式激发了老师的智慧,学生们也有了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基于学科特点,我们有四种课型教学范式。

1.基础课教学范式

自学微课→积累感性经验→抽象概括结论→应用原理解决问题。起始教材一般是单元教材中基础知识的初步引入课。一般以起始教材作为整个教材的学习基础,进而从某一个知识点入手,对其进行知识扩充,形成一个新的学习范畴。一般情况下,起始教材往往作为其他教材学习的必不可少的基础出现在每个单元之前,因此,起始教材又被称为基础课。另外,该教材相对其他教材来说比较抽象,对于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儿童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这样的特点,构建这样的教学范式,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最终达到理性认识阶段。

2.迁移课教学范式

思维再现→模仿学习→练习巩固→形成技能。一般情况下,我们将在知识体系、思考方式以及知识的难易上与所学教材类似的教材称为是并列教材。由于学生之前对这些知识有一定了解,并能够准确把握知识的重难点,教师稍作点拨即可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学会举一反三,从而进行知识迁移。这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与技巧。

3.转化课教学范式

主要包括课前自学、自主练习、课堂讨论、加强巩固以及课后小结五个环节。教材具有一定的联系性,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上一个知识点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的学习则称为递进教材。通过对教材的研究,我们发现,递进教材实际上是对所学知识的一种进一步深化,它包含了以往所学的旧知识点,同时又有新的知识等着我们去探索。因此,教师在进行新知识的教学时,一定要注重前后知识的衔接,使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同时能够独立地探究知识间的联系。另外,这种递进教材的知识跨度比较小,学生可以通过自学进行掌握,在教学程序上用“尝试教学法”。

4.训练课教学范式

激情学标→基本训练→变式训练→综合训练→创造训练。当前的教材往往在例题后设置一些课后练习题供学生课下自学巩固,也就是后继教材。这些练习题结合了章节的主要学习内容与思维方法,并进行高度的概括总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不仅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考察,更是对学生知识迁移、思维能力的一种检验。因此,根据后继教材开展训练课是十分有必要的,学生可以通过锻炼,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练习,从而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三、 “数字·多元”课堂的推进策略

1.建模塑形,教研多元,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加强教研,每周二下午在学校多功能报告厅准时开展富有学校特色的“大庆论坛”主题教研活动。所有教师全员参与,研讨的话题来自各科教师教学中的问题或某一教学生成现象,避免内容陈旧或走过场。沙龙研讨的形式多样,教师在互动交流中,思维发生碰撞,科研能力得到提升,反思课堂灵动生成,不断激发教学智慧。此外,学校还充分发挥数字科技优势,鼓励每一位教师撰写教育博客。老师们通过教育博客发帖、读帖、跟帖,学习别人的案例,写出自己的听课意见,发表自己的省课感受。

2.多人一课,实践多元,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我们重点围绕“数字·多元”课堂的教学思路尝试推行“多人一课”,即每个教研组(语、数、英、综合、思品)通过集体备课,推荐一人上第一轮,全程录像,作为最终评优的参考。集体评课后,执教者再修改教案上第二轮,最后通过评委打分评价(校领导、教研组长、家长、学校成员、学生)推选出优秀课,以此增强教研组集体备课的实效。各科教研组长成立大庆路小学学科研讨QQ群,对于校内公开课定时间、定地点集中研讨,每次研讨结束后由教研组长统一整理研讨记录。同时充分发挥学校微格教室的作用,给上公开课的教师进行录播,上传到学校服务器实施异地传送,实现“西三校”、“长三角优质资源共同体”的资源共享。

3.教学开放,评价多元,构建数字课堂品牌

“数字·多元”课堂的评价方式是多元的,体现在师生评价、生生互评、家长评价、学生评价等方面。我校不定期设立“‘数字·多元’教学开放日”,通过开展“教学开放日”活动促进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共同协作完成学生的教育工作。通过开展“教学开放日”,邀请兄弟学校的同行以及学生家长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参与到学生的各项学习活动中去,让更多的同行及家长了解我校的“数字·多元”教育教学理念。

4.菜单教研,展示多元,提升学科教研品味

我校在每周二、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教师集中进行学习,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素养,同时也使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合理定位,及时改进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提高教学质量。我校依据“数字·多元课堂”理念推出的“菜单式”教师教研活动,由各级部教师组团精心准备,然后推荐产生一位教师进行以“数字·多元课堂伴我行”为主题的即兴演讲。教师展示的不仅仅是教学理念,还有教研团队的精神风貌。展示过程中,演讲者将“数字·多元课堂”的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形象生动地阐释了团队成员的教研成果。

5.学科教室,空间多元,发挥学校数字优势

为了充分发挥学校数字化校园优势,我们以学科教室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拓展学生快乐学习的空间。我们在原有科学实验教室的基础上配备了完善的多媒体设备,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同时,继续完善学科教室的硬件建设,配备了先进的拼合式操作台,在教室的南、西二面安装带橱柜的学生展示台;购置科学实验必需的实验器材或创新设备;着力打造智能家居、感知生活等物联网等实验设备。根据学科的特点,建设科学学科管理平台,用于实验记录、数据分析;成立了科学探究活动社团,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

6.携手“长三角”,资源多元,展望学校特色发展

我校与浙江省临海教育集团、上海市平凉路小学是由“长三角”地区“二省一市”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长三角”地区优质资源共同体学校。通过长三角优质资源网络平台,在三所结对学校之间开展电子书包进课堂(即Pad教学)、网络教研、远程培训、远程课堂教学等交流活动,实现优质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

“数字·多元课堂”让学生们在课堂中学到知识、增长见识,同时这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一个过程。这种形式下的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先进教学思想,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学校创建 “数字·多元课堂”以来的一些做法先后被《基础教育研究》杂志和《连云港日报》报道。由此初步形成了课堂文化追求:“尴尬一阵子,幸福一辈子”的豁达心态,“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的团队精神,“打磨一节课,成长一批人”的磨课追求,以及“让一次活动牵动几年研究”的策划愿景。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范式教研组教研
基于SCP范式的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分析
谨言慎行
从教师视角谈“读思达”课堂范式——以“百分数的认识”为例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工商银行与第四范式正式签约共建银行AI核心系统
Factors of Influenc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一个充满活力的教研组
对教研组长的选拔与培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