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分析

2016-04-20 04:07徐明花
大陆桥视野·下 2016年2期
关键词:审美能力小学美术培养

徐明花

【摘 要】美术课程是小学课程设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科目之一,在进行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小学生心性不定、心智发展尚不成熟,所以在小学美术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中就必须多加思考,完善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小学美术;审美能力;培养

引言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教育工作开展的实际需求,所以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基于素质教育宗旨为基础,树立新型教育教学理念,积极的引入高效教学方法等,进一步培养并提高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做好美术教学与实际的结合工作

生活是美术创作灵感的来源地,他产自生活,是对生活的描写。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必须做好美术教学与实际的结合工作。教师以课本教学为基础为学生培养的审美能力终究还是与现实生活相脱节,不能够真正的反应现实生活中的情感,同时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也没有太大的意义。所以,教师在进行美术课堂教学的时候,就必须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让学生能够将在课堂上掌握的、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的生活相互的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比如说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丰富多彩的玩具”一课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前做好多种玩具的准备工作,然后在课堂中拿出来给学生们看,要求学生仔细的对每一件玩具的颜色、外貌特征进行观察分析,然后让学生自由的进行想象,对生活中其他玩具的形状、特点、颜色等进行回忆,最后让学生把自己最喜爱的玩具做成美术作品。在进行实物教学中,最好让学生以已经存在的物品为创作的基础,从而方便学生对其进行观察、分析、想象,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制作美术作品。这种方法的使用将调动课堂的活跃分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完成教学工作

小学生的心智成长并不是十分的成熟,所以他们在上课的时候就难以集中注意力,一旦发现新鲜的事物,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就会转移注意力。所以教师应完善教学手段,采用新颖手法新颖学生们的课堂学习注意力。现如今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的革命发展,大量先进的多媒体设备走进了小学教学的课堂中。所以教师应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使用多媒体设备建立逼真的教学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小学一年级下册第20课“五彩缤纷生活”的教学中,教学难点主要在于生活是一个极其广泛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把握。面对这种问题的出现,教师此刻就可以运用现有的多媒体设备与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播放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小动画,并针对相关视频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并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对视频的观看得到智慧的启迪,从而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为学生下一部美术作品的完成提供素材,让学生充分发挥联想,设计勾勒出一幅属于自己的“五彩缤纷生活”作品。所以,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作品展现、欣赏的方式,有助于帮助学生完成作品的制作,从而也在不经意之间为学生培养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审美能力。

三、以爱的滋润为美术注入灵魂

美术绘画可以分为物质绘画与精神绘画。如果美术绘画作品中包含了精神,那么他的作品级别将是最高一个阶层的,这种作品里面带有对情感的审美,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到与艺术之美的欣赏、审视。不过小学生的心智成长上不是非常的成熟,由于他们与社会世俗观念接触较少,所以内心仍是一张等待添加颜色的白纸。此时,教师就应该用爱去滋润美术,为美术注入新的灵魂,在这个阶段才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绝佳时机。这要求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爱的感觉,让学生在学习时全面发展。这方面体现最鲜明的是教学《快乐的回忆》这一课。另外教师应充分的发挥语言、视频等多种资源的利用价值,带领学生对生活中的真善美进行发掘,让学生学会对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事物进行感悟,帮助学生学会感恩、睦邻友好、关爱亲人,并将那些美好的瞬间渗透到教学环节,画出充满美好回忆的图画,让爱成为美术的灵魂。从而使学生就在美术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感受、体验到生活里存在的美好,然后通过对“美好生活”的分析,将他变成对“美”属于自己的一种理解与感悟,借此进一步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与此同时,美术教师在课堂中通过自身的讲解与分析,采用以身作则的方式更有助于为美术课堂注入“爱”的力量。另外教师一个甜甜的笑、一句鼓励的话等都能够将心灵之美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活力。

四、通过新型教育理念的树立积极转变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理念实际上一直深深的影响着当前美术教学活动,教师在进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依旧以自我为中心,采用灌输式教学的方法,这种方法古板僵硬,无法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同时也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导致美术教学的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所以,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舍弃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方法,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教学理念,为自己树立新型教学理念,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合理的调整,带领并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进入生活。让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更好的对生活进行体验,通过实践的方式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阅历,借助对生活的感悟,增强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在小学一年级下册第2课“走进大自然”教学中,如果学生仅仅局限于课堂,根本无法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在这种局限下的美术作品也缺乏真实感。所以,教师应该在确保学生人身安全的情况下,经上级批准后,带领学生进行公园、郊外、市场等地方进行观摩,通过实地的接触现实生活、感悟自然美丽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开放式教学模式的使用,将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主观能动性,改变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审美能力的提升,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完善学生作品互评、交流平台的建立

美术教师在进行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中,还可以通过学生作品学生互评欣赏的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比如说,教师可以将学生随机、平均的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然后以小组为整体,让学生们进行作品的相互交流与点评,通过小组组建模式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在学生针对美术作品互评之后教师还可以与学生进行作品的讨论等,在最后,教师应对优秀作品进行分析、点评,并作出总结归纳。从而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了解批彼此,借助针对作品欣赏与解析交流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

六、结语

总之,在进行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理解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吸收先进教学理念、运用先进科学技术等方式,不断的激发小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培养小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峥如.美术欣赏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途径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6年02期.

[2]宋晖. 如何巧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 基础教育研究,2012年15期.

[3]王彦霞.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感[J]. 学周刊,2014年17期.

猜你喜欢
审美能力小学美术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