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卫芳
摘 要 对幼儿园数学活动的有效探究,能激发幼儿兴趣,培养其思维能力。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幼儿数学活动教学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幼儿教学 数学课堂 有效探究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特级教师黄爱华曾说:“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有积极探究的愿望,是因为教师为学生创设了现实而又有趣的问题情境;如果说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交流讨论,是因为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探索时间和空间;如果学生讨论的时候气氛热烈,是因为教师在努力做引导者的角色,认真倾听,不断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今天的两节数学活动,以自主操作、有效探究为学习的主要方式,呈现出热烈又严谨、探索并思考、共生又竞争的美丽样态,折射出我们所追求的“美丽课堂”的和谐光辉。
1目标明确:有效探究的前提
幼儿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发展,是在自主有效的探究活动中获得的。怎样才是自主有效的探究活动?前提是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中班数学《叶子王国》的目标是:第一,学习探索树叶数量的不同,根据规律进行排序。第二,发现排序的多样性,愿意进行创造性排序。第三,在操作活动中体验规律排列的美。整个活动在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发现规律、尝试排序、创造排序”三大环节,安排了两次操作和交流分享,较好地达到了预期目标。大班数学《排牌乐》的教学目标:第一,学习按数字、颜色、图案的特征有规律地间隔排序。第二,尝试用AB、ABC、AABB等多种规律进行排序。第三,提高观察、分类、推理的思维能力。通过三大闯关活动,幼儿亲手操作,主动发现规律,全面提升幼儿观察、比较、实验、猜测等思维能力。两节课中,孩子们徜徉在美妙的数学王国,领略到了数学活动的奇妙与快乐。
2材料独特:有效探究的依据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一般老师都会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我们都知道,孩子经验的获得正是通过反复的操作积累出来的,而独特的、丰富的材料,会激发孩子强烈的探究欲望。数学因其较强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常常需要依靠直观的教学工具来帮助学习。纸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娱乐工具,简单易取,能直接刺激幼儿萌生浓厚的游戏兴趣。其中所用的每一张纸牌都不是随意投放,而是精挑细选的,纸牌组合之后构成的接龙会根据需要体现一维到多维的变化,再加上“接龙高手”的闯关情境,孩子们高昂的活动状态被很好地调动起来。
树叶作为秋天的一种特殊的自然材料,它蕴含着一定的外观属性。教师利用生活中原生态的材料本身的形、色等外观属性或在材料上添加图形、小旗等符号等信息,将“数学问题”和“操作要求”“物化”在材料上,促使幼儿在感知当前的认知情境和接触当前的操作材料时产生“知觉唤醒”,从而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因此教师创设树叶腰带装饰舞会情景,让幼儿在反复的排序、观察、纠错等环节中探究,主动获取数学经验。
3动态平衡:有效探究的关键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的孩子、教师、环境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就是在探究、交流、合作等动态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呈现多元互动的协进关系。
在大班《排牌乐》活动中,有一个重点分享环节,就是当孩子按规律操作行不通时,怎样帮助孩子转变固有思维,发散思考而获得成功,老师特意安排了这一环节。第三次的闯关行动的顺利完成,完全赖于这一画龙点睛环节。另外,在同一条接龙中找出三条规律,跳出一条接龙一条规律的固定思维,感知纸牌中各种规律的存在,让孩子做出属于自己的接龙,特别定制了一条“需要调整”的接龙。从这环节可以看出,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师生合作交流的过程。教师巧妙地利用了小组学习、游戏互动、设疑纠错的方法,欲擒故纵、大胆放手,一方面让孩子感受到使用常用规律遇到困难要转变方法,灵活运用其它两种特征来解决困难,感悟规律排列特点,使探究性学习真正为突破难点服务;另一方面,教师抓住纸牌特性,挖掘排序内涵,点亮教学细节,让孩子在生疑、质疑、释疑中形成一条可持续的生态链,促进幼儿思维品质的提升。
中班数学《叶子王国》排序,从找规律到按规律排队到自己创编规律给小树叶排队,难度也随之逐步地深入,只有两种树叶,要排出不一样的规律,这不仅需要幼儿有一定的观察力、判断力,还需要幼儿有一定的创造能力。整个活动既考验了幼儿的细心、耐心,又考验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俗话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果中班数学《树叶排序》在师幼教学具排序条的集体展示方式上要更快捷,不浪费时间,整个教学活动就更有效率。大班数学《牌排乐》最后创意排序时,如能提供幼儿充足的扑克牌,让幼儿自己更有创造地规律排序,这样幼儿的操作活动就更自主深入。
总之,幼儿园数学活动是在具体材料和游戏活动中进行的抽象活动,并由外部的感知活动内化为内部的思维活动,儿童的天性爱玩、爱动,而且注意力集中不持久因此,走进童心世界,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把游戏引入课堂,建立自由平等和谐的心理环境,给孩子创设自主可持续的发展空间,让生态课堂绽放其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