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教育分流之利弊研究

2016-04-19 03:21姜鸿敏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3期
关键词:利弊素质教育

姜鸿敏

【摘要】中国教育事业方兴未艾,作为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学生分流教育一直广受争议,分流现状不容乐观,亟待对策。本文围绕初中生分流对国家教育的意义和分流之利弊进行分析研究,探索现阶段实行初中学生教育分流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教育分流 教育结构 素质教育 利弊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22-02

一、前言

针对普遍存在的教育偏重问题,教育事业有趋于推进初中学生教育分流的趋势,然而现阶段国情下的中国教育分流条件还不够成熟,教育分流能否带来教育的积极发展有待商榷。本文着重研究初中学生教育分流之利弊,基于前人已有的文献及研究成果,尝试提出解决教育分流弊端的对策。

二、初中学生教育分流之利

1.推动经济发展进步

经济发展是国家之命脉,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高低决定了实施教育分流的可行性。通常而言,一个国家如果生产力水平处于中等发展水平,主要以密集劳动产业为主,对劳动力的职业技能要求不高,这样职院的作用就相对薄弱。反之当社会进入机械化生产的自动化时代,客观来说加大了技能型职业人才的需求,中层技术人员的缺乏将成为必然趋势。

当前我国尽管处于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型,但仍还有很长时间将处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型的双元机构之下。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市场对于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将有增无减,所以经济发展下教育分流是必然趋势,教育分流可以极大的填补市场技术型人才匮乏的漏洞,缓解市场压力,分流带来的对口输出会给生产力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推动经济的发展。

2.推动教育的普及和教育结构的改善

我国目前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无法能保证每个学生在初中毕业之后都可以进入高中的学习。之后学生的就业去向并不明朗,是继续就读还是转移就业是个极大的社会问题,这对于失业率而言也是一个影响因素。面对全国教育水平的差异性,实行初中生教育分流能有效推动整体教育结构的改善。当前职业技能的市场需求为职业人才提供了数级上的就业机会,所以完善中等教育分流可以为部分学生提供职业技能教育,有效解决就业问题,缓解教育的缺失和空白,从而推进教育事业的普及。

3.有助于个人的差异发展

一方面,有研究表明,人和人之间智力存在差异性,面对这一无法避免的客观问题,教育分流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当学生在学业上显示出极大的抵触性,继续教育对其的意义必然有所下降,一方面是成绩上的低迷,另一方面是学生本身对于学习的消极,如此情况不如转变观念,对此类学生加以引导和分流,让其转投一门技术,学习一项技能,这是给他们人生的另外一次选择的机会。应试条件下的教育结构可能会在某些方面埋没某些学生的天赋,十年之后体制培养出来的可能是一个缺乏技能的平庸学生而非国家之才。

另一方面,每个人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选择千差万别,因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或者性格的差异,职业的选择往往具有差异性。如果对初中生的择业加以引导,让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中学开始技能职业化教育,对个人的发展必然有利无害。

三、 初中学生教育分流之弊

1.引起教育秩序混乱

从古到今,八股取士,科举纳才,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思想观念认为高学历意味着高收入和高质量的生活,为此人们追求更高学历的脚步从未停止,转变这一观念需要很长的时间跨度。要改变这一固有的思维必然会触及根深蒂固的传统,放弃学业转至技术,大多数心理上无法接受这一变化,因为千年的文化告诫一代又一代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强制实行初中教育分流可能会导致教育体制的秩序混乱,一方面为了赢得继续教育的机会而不被教育分流,分数机制下的竞争将愈演愈烈。这一竞争的加剧必然带来诸多的教育问题,由于分数的重要性,考试舞弊,贿赂买卖问题的兴起可想而知。另一方面,仅从一次或几次的考试成绩就剥夺学生“学习权利的做法失之偏颇。教育的分流将扼杀很大一部分“大器晚成”的优秀人才,这是个人和家庭的失败,更是教育的遗憾。

2.影响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

初中学生教育的分流带来的是对部分学生过早的判决——教育上的“失败者”,竞争的失败必然会造成部分学生心理上的低人一等,这种意义上的分流教育带来的很可能就是心理上的分级。

相对高中和大学而言,人们对于职业教育心理上都存在着抵触心理,往往和坏学生和不良少年相提并论,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的不健康发展无法让大部分人正视认同这一机制。进入职院的学生心理可能不同程度上受到一定的打击,加之过早的被否定导致部分学生情绪低落,萎靡不振,再之荒废职院的学业,甚至对社会产生报复心理危害社会,这绝非无稽之谈。

综上所述,初中学生教育分离有利有弊。但是由于现阶段的国情无法做到很好的保障职业教育的可行性,实行教育分流可能导致一系列的教育体制和结构问题,所以弊大于利,分流之举有待商榷。

四、初中学生教育分流的建议

1.加快职业教育发展

实施分流的关键在于分流口的健全,职业教育如果得不到保障,那么教育分流必然走向失败。分流的有效实施必须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予被分流者信心:一方面,国家应该加强中职教育的结构优化,鼓励并积极推动教育的完善,政策上对其予以大力支持,扶持其走上正规和健康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加大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监督,从本质上帮助职业教育革新,树立正面而良好的社会形象。

2.完善非分流中的合理竞争

在健全职业教育的同时,完善非分流环节的合理竞争同样必不可少。分流的意义在于选拔不同类型的人才,促进教育结构的优化,实现差异化发展模式。如果因为分流导致正常教育的畸形竞争,那必然会导致措施结果的得不偿失。

完善合理竞争需要对分流和非分流人群加以正确的价值引导,使其真正意义上认可这种双元的教育结构,并将二者放在平衡的角度进行关注和选择,只有大部分人认可的措施才能够有效的进行和展开。

五、结语

任何一项改革和措施的实施都需要足够的时间与耐心,纵观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史,初中生教育分流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但是实施的同时必须综合考虑阶段国情和分流所带来的利与弊。

参考文献:

[1]姜星海. 初中学生教育分流意向的形成——关于北京市初中学生和父母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J]. 教育科学研究,2002,09:20-23.

[2]尹婧. 初中教育分流问题及对策[J]. 亚太教育,2015,05:92-93.

猜你喜欢
利弊素质教育
中日文化词汇在英语中的构词体系对比及利弊分析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出国留学利弊谈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浅论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文教学的利弊
浅析多媒体教学的利弊
职业院校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