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超
(福建教育学院文科研修部,福建福州350025)
缺失与重建
——微观史学视角下的历史细节教学
陈超
(福建教育学院文科研修部,福建福州350025)
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微观史学,以一种“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研究视角为历史细节在教学中的运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微观史学视角下反思历史细节教学缺失现状所带来的弊端,并提出历史细节教学的重建策略,以期打造一个鲜活的、充满魅力的高效课堂。
微观史学;历史细节;教学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中学历史教师越来越重视史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微观史学便是其中之一。微观史学“见微知著”的研究模式,“以小见大”的研究视野与历史细节教学的方法、视角相契合,为历史细节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然而,当我们重新认识到历史细节的独特价值并有感于它的别样精彩时,却遭遇了课堂教学因历史细节缺失而乏味、低效的尴尬。因此,了解并借鉴西方微观史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让历史细节回归教学,打造一个极具魅力的历史课堂,以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实现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
微观史学是相对于宏观史学而言的历史研究,“它不是把研究的关注点聚焦于结构、过程、长时段的宏观过程,而是以缩小观察规模、进行微观分析和细致研究文献资料”[1]的历史研究方法。“历史细节是构成历史事实的一系列细小的环节和情节”,[2]历史细节看似“小”,却蕴含着“大”,它是历史过程的高度浓缩。由于微观史学“见微知著”的研究模式与历史细节教学“以小见大”的视角高度契合,因此,可以为解决历史课堂枯燥乏味的沉疴提供有益启示。
1.下移研究视野,关注下层民众的日常生活
微观史学兴起之前的大多数史学家们由于受传统历史观的影响,在研究历史时往往采用居高临下的“历史研究法”,将研究对象与内容局限于精英阶层和重大历史事件,而微观史学家则把研究对象从上层和精英移到下层和民众,把研究重心从重大事件转向日常生活,试图通过对微观现象的研究,揭示外在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现状。历史细节教学可以借鉴微观史学的研究视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研究,而且还要关注历史上那些具体的、鲜活的小人物和小事件,以及与普通民众相关的日常生活中的观念和行为,诸如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等,通过对小群体或个人日常生活的细致研究,发现历史的蛛丝马迹,深化对历史的了解和理解。
2.重视史料价值,树立多元结合的史料观
史料是揭示历史真相不可或缺的证据,缺乏史料的历史研究,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史料种类繁多,来源广泛,但传统史家进行历史研究所采用的史料仅限于文献资料。微观史学家极其重视史料的价值,坚持多元结合的大史料观,不仅收集官方史料,而且注重收集散落于民间、民众之中的第一手史料,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回忆录、土地契约书、婚姻记录、日记及私人往来的书信等等,以期从这些民间史料中挖掘有意义的细节,并诠释其中内涵。故而,历史细节教学可以从微观史学理论中找到史料收集与运用的方法,如注重史料的多元性、广泛性和精确性,尤其注意挖掘那些被边缘化、被忽略的史料,力求从这些史料中挖掘有意义的细节,并由此诠释其中的内涵。
3.注重语言表达,强调叙事的生动性和情节性
以往我们的历史多属宏大叙事,叙述多为粗线条的简单铺陈,或抽象、或概括、或枯燥,使历史的生动性和鲜活性完全被理论化、教条化的文字所遮蔽。微观史学克服了宏观研究表述方式的弊端,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用引人入胜的细节描写,来揭示大历史的缘由。因此,历史细节教学同样可以借助微观史学独特、生动、丰富的语言和叙事方式,再现过往的历史场景,让学生如临其境、如历其事、如见其人,与历史产生情感共鸣,消饵与历史之间的疏离感,感受历史课的真正魅力。
“无细节不历史。”历史之所以充满魅力,正是因为它是由诸多诱人的故事和无数精彩的细节构成。近年来,一股“历史热”悄然兴起,许多学生对历史本身兴趣盎然,喜欢看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喜欢读大话历史的作品,“百家讲坛”也大受学生的追捧。与此同时,另一种现象却让人感到沮丧和尴尬:学生喜欢历史却不喜欢历史课,甚至对历史课产生反感,历史的“热”与历史课的“冷”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种看似冰火两重天的社会现象,不能不让我们究其原因,探其对策。
1.教材编得“骨感”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包罗万象,“又是鲜活而有生命的”[3]。但由于受政治的影响以及篇幅的限制,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陷入僵化,或言简意赅,或提纲挈领,或结论满篇;本该充满个性、富有生命张力的历史人物成为了一个个符号化的标签,本该跌宕起伏、别样精彩的历史故事沦为了一张张大事年表。于是乎,一部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历史就只剩下一个苍白的骨架,失去了新鲜的血液和丰满的身躯。例如,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发生过许多生动有趣的动人故事,留下了许多震撼心灵的历史细节。可是,人教版的历史教材只用了寥寥800字就把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80年历史叙述完毕,期间发生的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使我们难以窥见历史的原貌。再如,在人民版教材中,关于“日军侵华罪行”的描述也只有区区几百字,尤其对日军的侵略行径和具体内容都是概括性的结论,缺乏具体的史证,不足以让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滔天罪行产生深刻的认识。显然,这种枯燥乏味、缺少历史细节的干瘪教材,已经失去了其鲜活的生命力和震撼心灵的魅力,无法真正满足学生对历史的内在需求,这就难怪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不爱上历史课了。
2.教师讲得乏味
历史的灵魂是故事,而细节则是故事的细胞,“它可以使已经逝去了的历史,重现出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原状,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4]。因此,要想让学生真正的爱上历史,喜欢上历史课,教师得先学会讲故事,而故事讲得好不好,关键在细节。可反观当下的历史课堂教学,一些教师没有对课程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与利用,而是一味地按照教材的内容照本宣科,或议论过多,或总结过多,或提炼过多,而且语言枯燥无味,使原本鲜活的历史细节都被作为教学重点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发展线索、基本概念的讲授与训练所替代。结果,一整节课的“教学过程变成了“骷髅”的不断展示过程”[5]。这种缺乏系统性、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历史课,既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无法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体认和感悟,只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而远离历史课堂了。
3.学生学得功利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课堂教学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在初升高的考试中,大多数学生眼睛只盯着语文、英语、数学三门主科的成绩,而作为副科的历史学科根本不受重视;再者,历史又是开卷考查,学生认为只要成绩过线就行,客观上造成了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后果。到了高考时,历史也只占史地政文综试卷中的100分,况且考试评价往往以观点和结论为主,细节很少被作为考查内容。因此,一些学生认为上课听不听都无所谓,即便老师讲课生动,故事精彩,细节诱人,如果不能满足学生得高分的期许,学生也会认为是中听不中用,反之,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划划书、背背重点知识就能得高分,哪怕是枯燥乏味的说教,学生也会满意的。如此功利的学习,不仅使学生丧失了历史学习中的精神体验和感悟,也严重挫伤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为了让学生对历史本身保持浓烈的情感,并对历史课堂充满浓厚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历史细节的独特魅力,将呆板、教条、索然无味的历史课堂打造成鲜活、灵动、兴趣盎然的历史课堂,让学生亲近历史、感知历史与理解历史。
1.运用细节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历史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喜欢上历史课,首先得先声夺人,导入新课无疑是教学环节的第一步。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运用“细节激趣”,营造浓郁的历史氛围,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诱其好奇心,激其求知欲,达到“课未始,兴己浓”的状态,为课堂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上九年级历史《美国独立战争》这节新课伊始,有位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下二个英语词汇“John Hancock”,接着问学生:这是什么意思?教室一下就热闹起来,学生议论纷纷,最后一致认为是“约翰·汉柯克”。教师告诉学生:这是个特殊的句子,意思是“亲笔签名”。就在学生面面相觑、大惑不解之时,教师随机解释道,这个典故与一个历史事件密切相关,是什么事件呢?然后在黑板上板书《美国独立战争》,因为在第二届大陆会议上,56名独立运动的倡导者在《独立宣言》上签字,会议主席约翰·汉柯克首先签名,他的字比别人大两倍,并风趣地说“这样英国女王用不着戴眼镜就可以认出来了!”这个大名,以后就进入了美国英语中,用来代替“your name in writing”来表示“亲笔签名”的意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段历史。[6]运用这种简短而生动的历史细节进行导课,很快就能吸引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快速聚焦,并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巧用细节创设情境——体验真实
学生对历史的体验主要来源于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而情境的创设又是通过精彩细节的展示加以实现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巧用细节,创设一些可感、可触的情境,引导学生神入历史、体验历史、感悟历史,并帮助学生学会用全面、客观的眼光来看待历史。
例如,历史教材谈到五四运动时,往往只对一些历史事件进行简单描述之后,就直接告诉你结论,诸如“轰轰烈烈”“声势浩大”“爱国”等等。由于时空距离过于遥远,学生对教材中这些高度概括和抽象的语言,往往难以理解和消化,更不用说能真正感受这场学生运动的精神所在。有位历史教师在上这节课时,就对五四运动中商人罢市的情景进行了细节性的补充:1919年5月的一天,上海某理发馆贴出了“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君不必光顾”的告示,还有一些商店的门上也贴着“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等揭贴,表示声援和支持。值得一提的是,5月13日,在浙江海宁市,即陆宗舆的家乡召开了群众大会,大会一致决议开除陆宗舆的乡籍,通电全国,以家乡出此卖国贼为乡人的奇耻大辱。由此,陆宗舆也就成了没有籍贯之人。对陆宗舆的谴责还没有结束。6月间,海宁乡人又集会决议勒石三块,碑刻“卖国贼陆宗舆”六字。乡人路经此处,如对杭州岳坟前秦桧夫妇跪像一般,均唾骂不止。通过教师巧用细节引入课堂,精心创设历史情境,使这场伟大的爱国运动穿越时空隧道,鲜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渐入其境,神入历史,既感受到五四运动波澜壮阔的“现场”,又能更好地感悟五四运动的精神内涵,从而将历史知识与人文精神完美地融合到了一起。
3.妙用细节释疑教材,化解难点
所谓教学难点,就是指教学中的“难教、难学的内容”,即教师较难讲请楚、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那些抽象、深奥、隐蔽的教材内容。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妙用细节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远为近,突破和化解教学难点,加深学生对教学难点的理解和认识。
例如,鸦片战争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难点内容之一,但中学历史教材在讲述“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这一问题时往往只是几句概括性的结论,诸如“清政府组织抵抗很不力”“清王朝政治腐败”或“中国封建落后”等等,仅凭这几句空洞的话,学生是很难真正理解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广东省东莞市长安中学付昭权老师在执教《鸦片战争》一课时,补充了几个通俗易懂、趣味性强的历史细节。其中一个细节“粪桶妙计”[7]:“前敌主帅杨芳的制胜法宝”,说的是清军前敌主帅杨芳在抗击英军时,看到英国舰船上的大炮总是击中我军,而我军却屡屡不能击中对方,所以认为其中必有妖术作怪。为了降住妖魔,他想出了一个“妙计”,把已婚妇女用过的马桶平放在一排排木筏上,然后以马桶口对准敌舰猛冲过去,以破对方的邪术。结果可想而知,杨芳的这些招术自然无用,只把自己弄得一身屎尿。这一历史细节生动形象,鲜活逼真,再现了鸦片战争时清军将领杨芳企图用粪桶退敌的荒诞,将学生带入了当时的历史场景中,使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是清王朝的政治腐败”这个教学难点也就自然化解了。
4.活用细节升华情感——滋润心灵
历史乃人文之本,它不仅带给学生丰富的历史知识,还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波澜,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丰富情感因素的历史细节,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点燃学生的激情与智慧,让他们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提升历史智慧,并受到人文精神的滋润。
历史是丰富多彩的,历史人物也是有血有肉的,但囿于篇幅的限制,教材对历史人物的描述往往只集中在某一个节点上,使学生难以窥见人物全貌。例如,教材上关于林则徐的描述,只介绍了林则徐在虎门销烟这一事件中的所为,而对林则徐被撤职査办之后的情况就没有做进一步的叙述了。实际上,作为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固然令人可敬可佩,但他被撤职查办之后的事迹更彰显其人格魅力。因此,有位历史教师在讲解林则徐禁烟事件的同时,还补充了这样的细节:林则徐的禁烟和抗英行为,遭投降派诬陷,被道光皇帝革职后贬到伊犁。在赴戍途中,他不为自己不公的人生厄运而唏嘘,写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诗句。到伊犁后,正好碰上伊犁地区的旱灾,林则徐不顾年髙体衰,率领群众垦荒屯田,兴办水利。当他看新疆因沙漠遍野,水源稀缺,人民生活艰难时,大力推广“坎儿井”,当地百姓为了表示对林则徐的感激之情,称这种井为“林公井”。通过这些历史细节的描述,一个立体的、丰满的、鲜活的林则徐呈现在了学生面前,尤其是林则徐身上的那种忍辱负重、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深深打动了学生,激起了学生情感上的波澜,使他们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和灵魂的洗礼,从而提升了历史课堂的感染力。
总之,打造魅力历史,让学生真正回归历史课堂有赖于教师在教学中对历史细节的运用。但要用好、用活细节,教师除了自身必须具备过硬的基本功外,还应从历史教学的角度出发,根据教学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细节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甄别、筛选和运用。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学中运用历史细节时,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一个避免”:“四项基本原则”即细节的真实性、典型性、适度性与目的性的原则;“一个避免”即避免矫枉过正而可能产生的历史细节的“碎片化”的问题,毕竟历史发展的整体线索和基本脉络对于历史学习来说更为重要。
[1]Uiovanni Levi.On Microhistory.New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Writing[M〕.Edited by Peter Burke,PA: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2001.99.
[2]毛经文.春风不度玉门关——在现实课堂中遭遇“二律背反”[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3(6).
[3]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间[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叶小兵.细节的重要[J].历史教学,2005(9).
[5]夏辉辉.问题解决:历史教学课例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阮亚芬.于细微处见精神在审视中品历史——浅谈细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0(8).
[7]付昭权.历史探“原”另辟蹊径—用历史细节探究鸦片战争中国失败原因团[J].历史教学,2014(5).
(责任编辑:徐小敏)
本文为2015年度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课题“基于历史细节教学的深化研究”(编号:2015YB-10)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