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外国语学校 刘恒英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设计初探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外国语学校 刘恒英
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应明确口语训练目标,设计适合学生的口语训练内容;变换口语训练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口语训练;注重口语交际实践,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体验。
初中英语;口语训练;教学设计
为了改善我国传统英语教学中“哑巴英语”的问题,让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人际交流,发挥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价值,当前的英语教学把英语口语教学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师生们普遍比较重视英语口语训练。但是,影响英语口语训练效果的因素较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笔者认为,教师应结合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组织英语口语训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新课标高度关注学生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并就此设计了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在初中英语的口语训练中,教师也需要结合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真正从“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的原则出发,设计具有层次性的口语训练目标,促使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提升英语口语表达技能。
例如,在进行译林版《英语》(下同)七年级上册的Unit 4 My day Part A部分的教学时,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以“School Life”为主题的口语训练,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学校的生活,比如说喜欢学习哪些课程,不喜欢学习哪些课程;喜欢哪位教师或者同学、哪些活动等。在口语训练前,笔者通过分析教材,定下了三个层次的口语训练目标,即记忆“like…”“dislike…”“love…”等句型的表达;各种课程、活动、校园生活的英语表达;综合应用各种简单的句型和一般现在时态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由于对话的主题是学生所熟悉的,他们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比如有的学生说:“I like Chinese,but I dislike maths.”“I like all kinds of sports.”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在当前学生的英语口语训练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参与口语训练的兴趣,口语训练的方式单一,学生的主体性不强等。为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英语口语训练,教师需要不断创新英语口语训练方式,采取情景教学、表演法等不同训练方法为学生的口语训练搭建平台,强化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七年级上册的Unit 7 Shopping的Part A Going shopping这部分时,笔者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中的内容,一边朗读一边理解这部分的意思,记忆“Can I help you? What can I do for you? I want something.I’d like something.How much…”等基本句型。然后让学生自由组合,设计不同的购物场景。有的学生表演了购买学习用品;有的学生表演了在超市购买水果;有的学生表演了在商场买衣服,购物模拟现场生动。学生有的扮演售货员,有的扮演顾客,积极地开展口语表达练习。在运用英语交际的过程中,学生巩固了购物时可以应用的各种句型表达,增强了学生参与口语训练的积极性。
开展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应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是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在初中英语口语训练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不同的口语交际主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应用英语知识,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强化学生口语表达的亲身体验。
例如,组织学生学习七年级上册的Project 1 My friends这部分内容时,笔者设计了一个围绕“友谊”这个主题的交流活动。首先,笔者先为学生做出示范:“A faithful friend is hard to find.We should cherish our friendship.”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也开始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看法,部分学生只是简单地介绍自己的好朋友。为了激发学生更积极地参与活动,笔者鼓励学生在教室里自由活动,演绎好朋友见面时的情景,要求学生尽可能地运用英语表达,不会的可以问同学、老师。在这种自由的氛围中,学生积极进行交谈。
总之,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是新形势下英语学习的重要目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不敢开口说英语、不愿意学习英语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口语训练目标,创造性地应用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为学生的英语口语训练创造有利的条件,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应用英语口语进行交流,从而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
陈鹏飞.2012.浅谈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学周刊(22):79.
张鑫.2012.语块教学与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实证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6(3):122-124.
赵颖.2011.初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教育导刊(12):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