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罗阳中心小学 寇大波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应用
江苏省连云港市罗阳中心小学 寇大波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听、说、读、写,而英语的语篇教学是英语学习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如何提高英语语篇教学的实效性是小学英语教师一直在思索的难题。思维导图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思维导图的运用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理清文章的脉络,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和效率。故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小学英语;语篇教学
译林版小学《英语》(下同)中的Story time板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语篇教学板块,它涵盖的内容有小对话、小短文、小故事等,而且随着年级的增高,语篇的内容和难度也随之增加。由于语篇教学内容量大,学生极易产生学习疲倦,长此以往,就会慢慢地失去学习的兴趣。有些学生虽然对语篇内容感兴趣,但是由于语言积累较少、语用能力弱,在文本解读上常常感到吃力,在阅读和复述课文时,往往力不从心。总而言之,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课堂上存在着课堂形式单调的情况。学生觉得课堂学习无趣,缺少真正锻炼和提升思维能力的机会。
2.1 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Mind Map)是由托尼·巴赞(Tony Buzan)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在《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一书中对思维导图是这样定义的:“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方式,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能的万用钥匙。”思维导图的表现形式和类型众多,如图表(charts)、大脑风暴(brainstorm)、树型(trees)、链型(chains)、草图型(sketches)、循环型(circle)、解决问题型(problem solution)和互动型(interaction)等等。但是它们具有一条共同的规律,就是分级数越多,越能激发人们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结合平时的语篇教学实际需要,合理选择使用不同形式和分级数,提高语篇教学的教学效率。
2.2 语篇教学的概念
语篇由一个以上的语段或句子组成,其中各成分之间在形式上是衔接的,在语义上是连贯的。在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中,Story time和Cartoon time板块为语篇的一种常见形式。教师在进行语篇教学时,需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在进行语篇学习时,要培养学生快速解读文本的能力;
(2)让学生在快速解读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自己设计的思维导图提高语用能力;
(3)引导学生利用自己设计的思维导图,对语篇教学中的语法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语法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4)利用思维导图,实现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同时发展,切实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运用为教师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思维导图的运用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课文,掌握文本的思路,提高文本解读能力和效率,并在语篇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为有效理解语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笔者将从pre-reading、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三个环节浅述思维导图在小学语篇教学中的运用。
3.1 思维导图在pre-reading环节中的运用
在语篇教学的pre-reading环节,有两种教学情况:第一种是面对简单的文本,对待这种文本教学,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介绍有关文本的背景知识,或者激活学生原有的背景知识来活跃学生的思维,达到提高学生对该话题的兴趣,激起学生解读文本的欲望的目的。第二种情况是面对难度较大或结构较复杂的文本,教师可以通过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大意、厘清文本结构,降低阅读难度。
以四年级下册Unit 5 Seasons中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为例,展示思维导图在pre-reading中提供相关背景材料支撑的运用。
图1
【设计意图】教学文本由四个部分组成,主要内容为谈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天气和人们喜欢的一些活动。学生对这个文本话题非常感兴趣,所以笔者以Seasons’ weather and activities为中心话题,先和学生一起讨论大家对于各个季节的天气和活动的认识。为了降低难度,教师也可以允许学生使用汉语交流。然后通过思维导图(如图1)的展示来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引起学生进一步阅读文本的兴趣。思维导图的运用降低了新授内容学习的难度,为学生下一步探究文本、复述文本以及再创文本奠定了基础。
3.2 思维导图在while-reading中的运用
在文本教学的while-reading环节,若遇到较难理解或结构复杂的文本,英语教师可以采用和学生一起制作思维导图的方式,共同理解文本,引导学生厘清文章思路和文本大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感悟到阅读的乐趣。
以三年级上册Unit 3 My day中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为例,展示思维导图在while-reading中的运用,展现思维导图如何在语篇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图2
【设计意图】该篇语篇文本结构比较简单,主要以“in the morning、in the afternoon、in the evening”这三个时间词为主线描述Mike一天的事项。因此在进行这个部分的语篇教学时,笔者先是整体呈现这个部分的教学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在这三个时间段有关Mike的描述,从而引导学生找出以Mike为中心的关键词,制作思维导图的第一级关键词;紧接着再以in the morning为中心来进行第二级思维导图的设计,按时间段划分出更具体的时间;最后进行第三级思维导图的设计,以第二级关键词为基点补充相对应的事项。教师对设计思维导图的示范可以启发学生在描述Mike在in the morning的活动时根据具体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描述,这样可以使人们更加清晰地了解Mike。在此过程中教会学生设计思维导图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细化、更加缜密,进而完成最后的思维导图(如图2)。紧接着学生可以根据第一个思维导图的设计方案,自行设计in the afternoon、in the evening部分,依据思维导图理解本次文本的主要内容,从而实现思维能力的提高。
3.3 思维导图在post-reading中的运用
通过前期pre-reading环节的背景知识激活、while-reading环节的文本解读,学生对文本已经非常熟悉。所以,post-reading阶段的教学应该是让学生复习巩固文本内容,并为学生提供语言输出与运用的机会。因此,在阅读教学的post-reading阶段,思维导图主要用于总结课文、复述文本和拓展文本,同时巧妙利用横向延伸型思维导图,即以目标文本的间架结构为基础,就语篇教学的主题词进行改变,一次延伸出更多的话题,再以树状分级式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拓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学习策略。
如在进行四年级下册Unit 5 Seasons 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和“Why do you like the season?”这两个主要问题设计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语篇的总结、复述和再造。
同时为了给学生营造更多的语言话题交流机会,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教师可以以此结构为基础,设计横向延伸性思维导图(如图3),将交流的话题导向favorite animals/toy dolls/cartoons/fruit/ sports/…和喜欢的原因,就能有效地给学生打开一扇语言思维的窗户,让学生通过话题的交流感受语言世界的丰富,把学生的思维广度引向更为广阔的语言世界。
图3
4.1 教师要充分准备
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如果不能结合班级的班情、学情、师情、学情进行设计,也是没有效果的。因此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语篇教学时,课前要有针对性复备教案,预设一些思维导图。
4.2 学生要积极参与
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如果没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也就变成了“无米之炊”。要彻底摆脱这种现象,教师就要静下心来思考和设计真正能够让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活动要有针对性,要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有效性,真正实现问题促思维的生长,同时还要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交流和展示,实现思维的形成、内化和展示。
5.1 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提升
(1)复备有效性增强,注重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复备
通过思维导图介入语篇教学的行为,广大的一线英语教师在英语语篇教学的导入环节的复备不再是简单的日常问候语,而是结合本课主题设计的头脑风暴。由一个关键词导入,引发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进行语篇教学的语音和语法教学的设计时,广大英语教师也应注重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设计,让学生去发现规律,大大提高复备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课堂授课效率提高,学生单位时间内的训练密度加大
在语篇教学中,教师通过实践,设置一些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使学生熟练掌握文本的结构;然后在总结和巩固环节,又利用思维导图“横到边”“纵到底”的特点,大大增加学生的思维广度与深度,实现语篇文本的复述和再造,大大增加了学生运用语言的时间和能力。
5.2 学生思维得到发展
(1)学生学习兴趣增加
在进行思维导图与语篇的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增加,普遍反映原来英语学习如此简单,而且操作简便,以前最难应付的语篇复述,因为思维导图的呈现,学生在短短时间内就可以进行复述;在写作方面的兴趣也有了提升,学生原来反映写作最难,现在有了思维导图,学生写作思路清晰、结构缜密,而且能够举一反三,真正实现了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
(2)学生学习兴趣有所提升
原来的英语教学一直是优等生在班级占据领头羊位置,现在由于思维导图的运用,中等生的英语成绩也得到了提高,有一大半的同学步入了优等生行列,这是值得欣慰的。
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小学英语的语篇教学时,教师要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真正在教学中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语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合理利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有效结合之路还很长,诸如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的作文教学、语音教学、词汇教学等等,这需要我们广大英语教师继续不断地深入研究。
范冰.2011.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11).
黄红阳.2004.网络资源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7):17-19.
欧阳苹果,陈清.2008.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8(3):17-19.
托尼·巴赞.1998.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M].李斯,译.北京:作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