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发展视角下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调查研究*

2016-11-12 14:21:22江西省赣州市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郭晓华
疯狂英语·新策略 2016年4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农村英语

江西省赣州市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 郭晓华

专业发展视角下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调查研究*

江西省赣州市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 郭晓华

随着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小学教师面临的职业压力越来越大,职业倦怠愈发凸显,这对小学教育以及师生身心健康均产生不利影响。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微访谈的方法对赣州市5所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其中4位教师进行访谈,分析当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找出问题的成因并提出相关的干预策略,从而促进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农村教育;小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专业发展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小学教育的重视,农村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然而,农村小学教育质量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这主要是因为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促使我国教师所承受的职业压力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职业的认同感越来越低,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愈加明显。在我国各类教师群体中,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更是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邵来成,高峰勤2005),原因是在广大农村地区,英语是一门边缘学科,教师的职业成就感不高,他们往往承受着更多的压力和挑战,面临着找对象难、外出进修机会少等状况。

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Maslach(1986)最先从个体压力、人际关系和自我批评三个维度提出了职业倦怠的概念,他认为职业倦怠是发生在从事某一行业中的一种情感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和成就感降低(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综合征。此后国内外的学者对职业倦怠都进行过研究,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职业倦怠是因工作者在工作中长时间遇到各种持续压力,导致对自身生理、心理、行为习惯和态度等方面的情绪低落、身心疲惫的一种生态危机(陈贤 2013)。具有职业倦怠的教师对工作缺少热情,对待学生缺少同情心,在生活上变得焦躁不安,长此以往,教学质量、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教师队伍的稳定必将受到影响。因此,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展开调查研究,探讨其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干预策略,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研究对象、工具和内容

2.1 研究对象

本次职业倦怠调查对象为赣州市5所农村小学32名英语教师。本次调查发现,当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趋势,即缺乏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以及年龄较大、教学思想陈旧的英语教师比较多,具备一定教学经验的青年骨干教师较少。

2.2 研究工具

本文以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调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微访谈等方法对赣州市5所农村小学的32名小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进行调查。其中女教师27人,占84.38%,男教师5人,占15.62%;参与调查的教师学历情况为专科学历19人,占59.38%,中专(高中)学历10人,占31.25%,其他3人,占9.37%。调查结束后,对不同学历的4名教师进行微访谈。

2.3 研究内容

为确保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理性,笔者以“Maslach职业倦怠调查普适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Maslach & Jackson 1986)为基础。MBI是专门用于测量教师职业倦怠最典型的测量工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同时该测量表得到国内许多学者的修订和完善,具有跨文化使用特征,符合我国教师自身特点(杨秀玉,杨秀梅 2002)。

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师的“无力感、低成就感、去人格化和情感衰竭”等维度,由22个问题组成,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和态度对量表中的项目进行回答(Dorman J 2003)。其中教师无力感由4个项目组成,主要是测量教师对工作的积极性及其原动力;情感衰竭包括7个项目,是测量教师职业倦怠的最重要维度,主要用于调查教师对工作情感的要求、个人情感资源的消耗情况;去人格化由5个项目组成,主要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个人发展停滞不前;个人成就感由6个项目组成,主要考察个体在工作中所体验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四个维度中,去人格化和情感衰竭维度得分越高,成就感得分越低,说明职业倦怠程度越严重。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不同学历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笔者随机挑选4位不同学历的教师做一个微访谈。

(1)请您评价一下目前您的工作?

男教师甲(专科学历,工作6年):嗯,怎么说呢,感觉自己的工作有点鸡肋的味道,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微薄的工资、单调的生活、漫长的工作时间、看不到前途的将来,真不知何去何从。但要放弃又有点不舍,每天望着淳朴而又充满渴望知识的一双双眼睛就告诫自己,要努力工作,用自己的知识去改变他们的命运,自己的付出终会有收获的。两种矛盾的想法经常折磨着自己,但时间一晃就过去,真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

(2)目前您在职业发展中都遇到过哪些困难?

女教师乙(专科学历,工作5年):工作这么多年,感觉没什么收获,平平淡淡,想调进城市工作,难度又很大。待在这,专业上天天吃“老本”,生活上找对象都难,家里、亲戚朋友都很关心,很烦,有时候真想一走了之。但其实我很热爱这份工作,看着学生上课聚精会神听课,听着学生用夹杂方言的英语跟我交流使我感到既欣慰又有点担心:欣慰的是学生有想学好英语的愿望,担心的是如果这些英语专业出来的毕业生不留下来从事英语教学,会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他们走出大山的可能性就更小。工作这几年,感觉自己的专业水平也下降了,希望学校能提供出去学习交流的机会,开阔视野,使自己的职业生涯更顺畅。

(3)您对自己的工作有什么期望,简要谈谈?

女教师丙(专科学历,工作2年):感觉能成为一名正式的教师还真不容易。回想过去招聘考试,简直比高考还难,有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感觉。谈到将来,希望自己能尽快适应这里的环境,早点熟悉工作,将来在教学上有所成就。但让自己比较困惑的是,学校虽然不大,但人际关系较为复杂,有时候想去听有经验的老师的课,好像不太受欢迎;有时候在教研活动中,想发表点自己的想法,但“好心人”提醒:年轻人,多听、少说,要说都讲好话,真有点无奈。

(4)请问您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吗?

女教师丁(高中学历,工作21年):谈不上满意,但就这样待下去吧。参加工作这么多年,每年重复同样的生活,想出去,自己学历又不高,知识、观念都有点跟不上,只有守住这份职业,尽可能多培养一些学生,传授一些有用的知识。这几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学生人数也越来越少,现在还担心有一天要失业,希望学校能组织我们这些年龄大一点的教师外出学习,多学习一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3.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3.1 研究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将所得的全部数据借助Spass17.0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如下表。

(特别说明:本次调研对象的年龄不含55岁以上或者20岁以下的英语教师)

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较为普遍,年龄高于40岁的教师的倦怠值比较高,职业倦怠现象比较严重,同时发现40岁以上的教师中女性要比男性的倦怠值更高;年龄在30~39岁的青年教师总体上也呈现出较高的职业倦怠值,但值得思考的是男性倦怠值反而比女性高;相比较而言,年轻小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值要低于中青年教师,可见年轻教师只要将来有一个好的职业发展环境,职业倦怠将会得到较好的预防。

从教师微访谈的情况来看,4位教师在低成就感、去人格化和情感衰竭三个维度都有表现。教师乙和丁表现在专业发展方面缺少清晰规划;教师甲明显感觉工作缺乏成就感;教师丙表现为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障碍。此外,个别教师由于长期生活在各种持续压力下,引起了情感和认知衰竭,工作中缺乏原动力,表现出辞职的意愿,职业倦怠达到顶峰。

3.2 研究结果分析

通过对本次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1)职业倦怠问题普遍存在。通过问卷调查和微访谈可知,在32名小学英语教师中,有26名教师存在职业倦怠问题,比例高达81.25%,可见职业倦怠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普遍存在的职业病,而且年龄稍大点的女教师所表现出的职业倦怠感要比男性教师更高,这可能与女性教师的家庭负担比较重或者自我调节能力差等因素有关。她们在教学中有大量的教学任务要处理,同时在家庭中又需要扮演着妻子、母亲、媳妇以及女儿等角色,承担着各种责任。但30~39岁男性教师所表现出的职业倦怠值要远高于女性,这主要是由于他们作为小学教学的骨干,自我期望值和社会期望值比较高,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外,还需要承担经济压力、科研、教学管理以及其他方面的社会性质的工作。

(2)工作时间长,社会期望值高。在32名参与调查的教师中,有25人的每周工作量处于超负荷状态,他们每天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批改作业、指导学生课外活动,特别在农村,教师还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来管理教育“留守”学生。他们除了扮演教师角色外,还要扮演“食堂协管员”“校园清洁工”“临时父母”等多种身份,这些庞大的工作量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加之受应试风气的影响,学生家长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龙成凤,而这种期望易转化成教师教学的压力。这些因素易促使教师出现职业倦怠问题。

(3)多重职业病在身。在工作和生活等多方压力的作用下,小学英语教师的健康受到了巨大的侵害。根据本次的问卷调查,其中有28.1%(9名)的小学英语教师出现“食欲减退、身体不适”的问题;59.4%(19名)的小学英语教师出现“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75%(24名)的小学英语教师出现“情绪化、易发脾气”的问题;62.5% (20名)的小学英语教师出现“对教学工作和生活缺乏兴趣”的问题。另外,肌肉酸痛、颈椎病以及焦虑失眠等病症也是当前我国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群体中常见的病症。据有关方面的统计,当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这极易引起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邵来成,高峰勤 2005)。

(4)职业发展盲目、自我效能感低。参与调查的教师中有27名教师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不知如何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及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的能力,只是对每天重复的工作感觉乏味和疲惫,不清楚如何对自己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等方面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更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达到目标的相应措施(Super 1984)。

4.基于小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职业倦怠干预策略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将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归纳为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以及教师自身因素三个层面,所以相应的干预策略也应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4.1 社会层面干预策略

外界环境是引发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客观诱因,同时也是他们无法避免的现实,为使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保持良好的状态开展教学,避免出现职业倦怠问题,全社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健全的社会支持系统。相关研究表明,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与社会支持二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即教师所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就越不容易出现倦怠问题(马江涛 2013)。因此,政府应积极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社会支持系统,切实在农村中加大“尊师重教”的宣传力度,增强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成就感。

(2)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在当前我国,教师领域中出现一种“山区教师想出来,农村教师挤进城”的现象,主要原因就是工作环境比较差,工资和福利待遇比较低。因此,为避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因待遇问题出现职业倦怠,就必须要切实提升农村小学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加快缩小城乡教师的差距,确保农村小学可以留住优秀教师来保证农村教学质量。

(3)培养健康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氛围。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对农村小学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小学教育条件,平衡城乡小学英语师资和教学资源,同时还要使全社会认识到英语学习对农村儿童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小学英语教师可以更好地开展英语教学。

4.2 学校组织层面干预策略

学校作为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区域,在降低教师职业倦怠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农村小学管理层需要切实发挥自身的缓冲作用。

(1)改进学校管理,营造和谐工作氛围。教学工作的不恰当评价以及缺乏学校管理层的支持是当前大多数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出现职业倦怠问题的重要原因(李斌 2013)。因此,学校需要制订合理、行之有效的评价制度和评价措施,给在教学中取得成绩的教师以鼓励、奖赏。在一些重要的日子,给予教师人文关怀,切实使全体教师可以从枯燥的教学工作中感受到组织的关心,体会到学校的温暖,增强师生间的凝聚力。

(2)合理分配教学任务。与城镇师资力量相比,当前我国农村小学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相应的师资结构也不合理,加上教师本身的学历比较低、专业不对口,使得我国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工作容易出现任务分配不合理的情况。而领导所遵从的“能者多劳”的管理理念也致使那些工作积极的年轻英语教师经常出现忙不过来的问题,久而久之他们容易出现情绪衰竭问题,影响工作的积极性(鲍学思 2013)。因此,学校管理层应本着“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来分配教学任务,杜绝人情关系引发教学矛盾。

(3)为教师搭建职业发展平台。学校还应为英语教师提供必要的专业培训、单科进修和外出学习交流机会。国外研究表明:切合教师实际的培训有利于教师进行知识的重构(cognitive restructuring),进而改变从业者对工作的不良感觉,发展一种积极向上的期望,并通过影响其思维和行为方式,有效预防职业倦怠(Super 1984)。由此可见,学校需积极创造机会,根据教师个人专业发展需要,提供适当的机会让其走出去接受专业知识学习,接受语言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及科研方法的培训,也可发挥校本培训的作用,使教师教育贯穿其职业生涯全过程(刘萍 2014)。同时,由于农村地区通信、网络、交通等不够发达,学校还需适时聘请一些心理辅导老师开展一些专题讲座和咨询,为广大小学教师在职业发展、成家立业和人际交流等方面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以帮助他们有效预防和应对情绪衰竭、低成就感和人格解体等职业倦怠症状。

4.3 教师个人层面干预策略

教师自身在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方面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适当地发展自我管理能力将能更有效管理自己和提高抗压力能力。

首先,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要不断丰富自身的英语教学知识,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Super(1984)的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理论(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认为,教师正式任教后一般处在建立期和维持期两个阶段,为巩固专业地位、专业自主及专业尊严,防止职业生涯的衰退,教师必须进行职后学习发展。对于那些刚刚从大学毕业的英语教师,他们的眼界学识比较浅显,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反思意识,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刘萍 2014)。同时他们应从思想层面上意识到教学工作的艰辛,以更好地适应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环境,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另外,教师要积极发展良好的人际沟通交往能力。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师在从教的过程中,必然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教师要学会平衡自己与同事、学生及学生家长,甚至学校的管理层的关系。

5.结束语

教师职业倦怠密切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教师的身心健康,同时对社会和谐和教师队伍稳定都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如何解决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通力合作。社会要加大力度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从工资待遇、职称晋升、教育投资等方面给教师“安全感”;学校层面应该完善管理和评价体制,搭建教师职业发展的平台;教师自身要有终生学习的理念和良好的反思习惯,注重人际交往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自我效能感,以有效抵御职业倦怠和实现教师职业的良性发展。

鲍学思.2013.小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对策的尝试[J].考试周刊,23(54):19-20.

陈贤.2013.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调查及应对策略[J].现代企业教育,14(6):161-162.

李斌.2013.关注英语教师职业倦怠促进人才成长[J].成才之路,19(27):51-52.

马江涛.2013.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和职业倦怠相关研究[J].学周刊,11(7):51-52.

邵来成,高峰勤.2005.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其社会关系支持的关心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40):150-153.

杨秀玉,杨秀梅.2002.教师职业倦怠解析[J].外国教育研究(2):56-60.

Dorman J.2003.Testing a model for teacher burnout[J].Austral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Psychology(3): 35-47.

Maslach C, Jackson S.1986.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Palo Alto: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Super D.1984.Career and life development[C]//Brown D,Brooks L.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192-234.

本文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及对策探讨”(项目编号:JY1103)的部分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农村英语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4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中老年保健(2021年6期)2021-08-24 06:55:46
读英语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酷酷英语林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中国记者(2014年2期)2014-03-01 01:38:08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
西南军医(2014年4期)2014-01-19 13:54:32
赞农村“五老”
中国火炬(2011年5期)2011-07-25 10:2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