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与实践

2016-04-16 15:53肖克成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宁德市教学点电子白板

肖克成

(宁德市电化教育站,福建宁德352000)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与实践

肖克成

(宁德市电化教育站,福建宁德352000)

近年来,宁德市教育信息化发展快、势头好、亮点多,主要采取“以应用为抓手、点上突破、面上推开、多元发展、分步实施、全面融合”的实施策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显著的成效,形成了星火燎原的良好态势。

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策略;应用

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是我国第一个教育信息化的政策主导性规划。怎么落实这一规划?闽东9个县市区,有6个是福建省扶贫开发重点县,是典型的贫困地区。如何“弱鸟先飞”?宁德市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凝聚合力、抓住机遇、开拓创新,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抓手,在“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2.4亿元,基本完成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基础设施建设。

而教育信息化在于“化”,关键是应用。宁德市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在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提出了“以应用为抓手、点上突破、面上推开、多元发展、分步实施、全面融合”的实施策略,有效推进当地教育信息化发展。

一、区域教育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2014年4月,宁德市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与宁德师范学院联合开展了全市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信息化现状调研。先后深入蕉城、周宁、福安、霞浦和寿宁等5个县(市、区),实地考察城区及农村学校40所,含4所中职学校、5所高级中学、9所初级中学、4所完中、20所小学(其中农村中心校4所,教学点8个),了解各地各校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展和应用情况,听取各地各校及一线教师和学生对教育信息化的意见看法。调研中发现,当前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校:重硬件建设,轻应用管理。部分地方、学校在采购前未与教研部门进行有效沟通、深入分析,脱离实际应用需求,盲目地为每间教室安装了多媒体设备。硬件建设完成后,少部分学校领导甚至以为这样就实现教育信息化了,而对后续的应用及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造成投入设施的浪费,使得应用成效与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差距。

2.培训:重技术操作,轻案例整合。教师实际应用能力与先进的教育信息化装备不相称的情况在各地各校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教育实际应用能力相对偏弱,这与当下“蜻蜓点水”式的培训有关。各地教育信息化装备安装后的培训,主要是厂商对产品及操作的简单介绍,缺少教学研究人员对教师进行学科教学案例应用地培训,导致不少教师参加完此类培训后,仍然一头雾水,效果欠佳。

3.教师:重传统教学,轻创新模式。一些教师教学理念滞后,教学中习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这一要求简单地理解为技术与教学的简单“叠加”或“新瓶装旧酒”,在实践中把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当作普通黑板来用,把PPT当做板书来用,对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产生负面作用。

二、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策略与实践

宁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策略为优化信息化基础设施,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目前,全市基本完成满足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应用所需要的必备基础设施,义务教育阶段中心校以上学校100%配备多媒体教学基础设施设备,完小校以上学校100%接入互联网。针对全市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以应用为抓手、点上突破、面上推开、多元发展、分步实施、全面融合”的实施策略,经过几年努力取得很好的成效。

1.找准“抓手”,创新培训模式。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学校领导对教育信息化十分重视但不知从哪儿做起,缺乏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决策力和长远规划。因此,宁德市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实际,以电子白板(触摸一体机)互动媒体应用为抓手,设置培训课程,通过多级培训、应用选拔到实践展示,逐步形成培训、应用、推广、示范“四位一体”的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模式,有效提高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如,福鼎市电子白板应用培训采取操作实践与教学应用相结合的方式,培训时长24学时。培训内容有电子白板应用通识课、课件素材制作基本技能、电子白板课件制作实践操作、信息化教学设计、电子白板优质课评课议课活动、电子白板应用片断教学和说课展示等。

具体做法:一是开展县级培训,按照课程内容设置,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县级电子白板应用培训;二是抓好校本培训,参加县级培训的骨干教师回到本校,参照县级培训模式,对本校教师进行二级培训。学校利用校本研修时间开展电子白板应用教学研讨活动;三是县级选拔活动,在校级选拔基础的上,组织优胜者参加县级比赛,并确定优秀教师参加市级决赛示范。

采用这种“四位一体”的闭环式培训模式,使应用培训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不仅充分发挥互动媒体设备的使用效益,带动厂商后续跟进服务,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用、以赛促服务”的目的,同时也带动了一批教育技术应用骨干教师,打造一批示范应用的精品课程,推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有效提升广大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

2.补齐“短板”,促进教育公平。教育的短板在哪里?在广大贫困、边远、落后的农村。宁德市现有农村教学点397个,通过对接教育部实施的“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实现所有教学点设备配备、资源配送和教学应用“三到位”,并通过开展农村教学点专项培训、资源应用优质课比赛,农村教学点教师教学能力明显提升。

福安市下白石中心小学下辖8个教学点,在校学生72人,教师15人,50周岁以上占47%、40-49周岁占34%、40周岁以下占19%。由此可见,教学点教师的年龄结构严重老化、信息素养缺失,已成为制约教学点信息化教育水平提高的关键瓶颈。

为此,抓好教学点教师使用项目设备的培训工作,开展资源应用课堂教学的全员培训,成了学校提升农村教学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重中之重。

一是对教学点教师进行设备操作培训。学校管理员在每个教学点的电脑桌面上统一收藏、安装、创建教学必备软件快捷图标,培训教学点教师学会用鼠标操作启动资源即可,消除教学点教师对信息技术装备的畏难情绪。

二是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依托中心校辐射带动作用,采取“一师带多徒”“一徒有多师”的模式,中心校骨干教师与教学点教师建立师徒结对,骨干教师可多收徒弟,教学点教师也可跨学科拜师。学校要求师傅每周下校听课一次;每月向领导汇报工作情况一次,每学期校级范围内展示帮扶成果一次。实行跟岗学习,适当调整教师任课安排,轮流安排教学点教师跟岗学习,使师徒结对活动扎实开展,有效帮助教学点教师应用资源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

三是引进远程同步互动课堂。利用“在线课堂”开展中心校与下辖教学点同步在线教学“一对二”常态化教学模式实验,让农村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该模式将逐步推广,有效解决偏远地区学校技能学科专任教师不足、教育资源不均衡等现实问题。

教学点项目启动以来,宁德市40多节课例在全国、省、市获奖,其中霞浦溪南中心小学李丹老师代表福建省教学点教师进京参加现场专家答辩并领奖。积极推行“一校带多点”的远程同步互动课堂应用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帮助教学点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让7千多名教学点学生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均衡。

3.搭建“平台”,提升应用水平。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等和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贯穿于整个教与学过程,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深层次地融合,这些需要教师具备信息化教学能力。一方面办好各类教育教学应用推广活动,坚持举办互动媒体应用优质课现场比赛以及“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三优联评”“微课制作”“优秀论文”等评选活动。如,积极组织教师参加2014年度“一师一优、一课一名师”活动,不仅组织专家对市级“优课”进行评选,还将获奖的课例集中起来,建立宁德市首批优质示范课视频资源库,举办“宁德市2015年中小学公开课网络观摩活动”,在宁德教育网上展播,并组织教师在网上观课、议课,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推广优秀案例,探索利用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不同方法和多种模式,促进教师发展。另一方面开展教育信息技术研究与实验,借助国家、省、市教育信息技术课题申报研究平台,鼓励学校把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科研结合起来,通过课题研究,理清思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课题为引领,充分挖掘教育信息化的深层次内涵,深入应用,提高效益。“十二五”期间,全市50多个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在中央电教馆、省电教馆立项、结题。

同时,积极推选优秀教师参加国家、省级相关信息化教学教研活动。近两年,先后推送100多位教师参加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并获奖,引导教师追求卓越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深入、广泛应用,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

4.打造“亮点”,突出办学特色。教育信息化应避免“千校一面”的现象,每个学校应根据各自的办学理念、办学优势,把教育信息化的内涵植入学校的校园文化当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应用、特色品牌。

教育信息化应用没有固定的模式,多元化发展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趋势。福鼎二中大胆尝试手机进课堂,形成了具有农村中学特色的“基于Moodle平台和智能手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从2014年开始,该校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手机在我国全面普及,人均一部的现状,大胆尝试,把智能手机作为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工具,探索实践“课前自主在线预习——课中在线测评——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重点引导——课后师生在线交互”的教学模式,2015年5月,该模式在青岛举办的“全国中小学教学信息化应用展览活动”现场进行展示和体验,赢得许多瞩目。

除了福鼎二中,全市还有一批特色鲜明的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福安市下白石中心小学利用在线同步互动课堂开展常态教学,形成了“一校带多点”的教学点应用模式;宁德师院附小开展基于互联网环境下支持课前、课中、课后教与学活动的“云教学”模式应用;柘荣县最偏远的农村校之一——英山中心校开展基于“电子书包”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东侨开发区中学、蕉城十中通过教育数据挖掘,探索基于大数据的教与学应用……

5.建立“机制”,确保持续发展。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推进机制是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关键举措,只有厘清职责,健全完善良性机制,才能确保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宁德市按照“加强统筹、明确职责、通力合作、协同推进”的原则,健全统筹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逐渐形成以基教、督导、教研、电教等部门协同推进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格局。通过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大手牵小手”计划,发挥教育信息化专家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头作用,逐步将信息技术应用成效列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以及教师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从顶层设计上,引导教育信息化走进“新生态”。

今后,宁德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将按照“十三五”教育规划,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进一步优化信息化环境,提升信息化效益,改善师生教学方式,推进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公平。

[1]刘海炎,杨骊,王大龙.区域推进学校并举构筑拱墅教育信息化新高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20).

[2]蒋东兴,门海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与“十三五”对策建议[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1).

[3]周鹏,林俊清等.我国农村中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探索——福鼎二中基于移动学习终端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5).

[4]龙超凡.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均衡发展——访福安市教育局局长阮兆平[J],福建教育,2015(12).

(责任编辑:邹开煌)

猜你喜欢
宁德市教学点电子白板
同享好时光
宁德市妇联举办“传承好家风·建设新宁德”主题活动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宁德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探讨
老区情深人未老——记宁德市蕉城区老促会会长叶协进
巧用电子白板 激活英语课堂
电子白板助力初中化学教学改革
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初中美术课堂教学
关于办好农村小学教学点问题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