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艳
[摘 要] 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思维导图可引导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网络,快速地纵览全局,让学生更清晰地思维,更轻松地记忆,更愉快地学习。思维导图可串珠成链,变形散为神聚;亦可纲举目张,化繁琐为简约;可横连纵比,出新意于说理;亦可文意兼得,见妙趣于笔墨。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认知方式,给学生更多自由的想象空间,也让学生的思维更具创造的特质和生命的张力,有利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关键词] 思维导图;形散神聚;文意兼得
《语文课程标准》在“具体建议”中强调:“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笔者以为,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有利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这种新型的思维模式通过直观、形象的可视化图表引导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网络,快速地纵览全局,从而让学生更清晰地思维,更轻松地记忆,更愉快地学习。思维导图学说由英国著名教育家东尼·博赞(Tony Buzan)创立。从某种意义上讲,思维导图是大脑思维的真实体现,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学习者的大脑潜能,学习者借助颜色、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将大量的枯燥信息转换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画面,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含量。一方面,它能使学生的思维从焦点问题出发,在不同的分支上进行发散和延伸;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的思维从分支中跳跃出来,随着思维的重点和方向而改变。
一、串珠成链,变形散为神聚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曾说过,传授学生知识,并不是要他记住结果,而是要教育他参与知识建立的过程。思维导图的制作既能帮助学生厘清文章隐含的思路和文脉,使复杂的内容得以系统地凸显出来;又可为学生创设一个多元解读的开放空间,更好地组织和记忆文本内容,提升学习效率。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课文《珍珠鸟》,根据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改编而成,文章描写了“我”为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小珍珠鸟由怕人到与“我”越来越亲近,表达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一美好而深刻的含义,文章贮满了诗情哲理。形散神聚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小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以及“为什么珍珠鸟会逐步信赖我”两大核心问题是课文的重点难点所在。小珍珠鸟从害怕、试探,到走近、亲近,直至小鸟依人的渐进过程,如颗颗珍珠散落在字里行间,绝大多数学生只能隐隐约约地感受到,却难以独立地拎出课文内在的主线。
思维导图的应用宛若珠线,可使其意脉贯通,一目了然。可分两步走:一是围绕重点段落第4自然段,让学生填写表示时间顺序的关键词(起先、渐渐、后来)和表现小珍珠鸟活动范围变化的词语(笼子四周、屋里、小桌上),学生在梳理的过程中会愈发清晰和明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珍珠鸟活动的范围是由远及近的。为了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背诵此节,可让学生进一步细化小珍珠鸟在屋里和小桌上的活动地点,屋里是柜顶、书架、灯绳,小桌上是杯子上、笔尖和手指,这些地点的变换若是死记硬背,定然是事倍功半,耗时费力。倘若依据导图,学生脑海中便有了一张地图,不但记忆起来驾轻就熟,而且能够更深地体会到小珍珠鸟是怎样一步一步地信赖我的。
“为什么珍珠鸟会逐步信赖我”的问题突破是导图设计完善的第二步,也就是小珍珠鸟在不同的时间段对我的态度变化:从开始的害怕,渐渐的胆大、半信半疑,到后来的完全放心。仅仅是这些,还是不甚明了,因为苏教版对此文进行了部分改编,略去了“我”对待珍珠鸟这些行为的态度和做法,如此一来,作者是怎样让怕人的珍珠鸟渐渐信赖他的原因便有所不清,致使小珍珠鸟的情感变化稍显突兀,因为信赖的形成是双向的,情感的交融是互动的。为此,老师出示原文,让学生通过前后的关联与对比,找出另一条隐线:“当小珍珠鸟在屋里乱飞乱撞时,我不管它;当它俯下头来喝我的茶时,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当它跑到我的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跳去时,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当它嗒嗒啄着我写字的笔尖时,我用手抚一抚它那细腻的绒毛”,当学生将“我的反应”与“珍珠鸟”的具体活动一一对应与罗列后,珍珠鸟对我亲近与信赖的根本原因及人与鸟之间这种美好境界的领悟就会如有神助,豁然开朗。
这张“思维导图”很好地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读来赏心悦目。与时间顺序、活动范围及态度变化相关的关键词看似“形散”,缺少联系,其实却意有所指,最终“神聚”为一个核心词“信赖”,而这恰恰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
二、纲举目张,化繁琐为简约
语文阅读中有些高年级课文内容较多、内在联系繁杂,思维导图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还可以进行逻辑的梳理,体现建构主义的思想理念。“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教学中,若是能够大胆取舍,依托思维导图抓住主要环节,化繁琐为简约,就有可能达到振裘持领、万毛自整的最佳状态。
《理想的风筝》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以传神的笔触刻画了一位残疾教师的形象。文章篇幅较长,足有1200 多字,若是平均用力,难免会使学习变得冗长、拖沓。为创设一个螺旋形上升的学习梯度,既环环相扣,让学生扶摇直上,又丝丝入扣,让课堂散而不乱,老师带领学生各自画了一个写意的刘老师放飞小燕子风筝的简图。这一创意源自题目和插图,顺手拈来却匠心独具。
首先可让学生读文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例又表现了刘老师怎样的精神品质?随后,师生通过交流对这三件事再次概括和品评,认为“谈腿疾”“写板书”“放风筝”浓缩得最好,独立思考和智慧碰撞可让学生的语感得到熏染;接着学生分享了自己眼中的刘老师:乐观幽默,开朗自信,顽强执着,爱学生,爱工作,对生活充满希望等等。至此,课文的主要框架学生已了然于胸。
其实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理解文章的主题并不难,难的是如何从细节的捕捉诠释文章的内涵,让学生的内心受到震撼。为此,第二步就是咀嚼细节,学生继续完善导图,聚焦和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到,细细体味蕴含其中的丰富情感,培养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力。学生潜心会文,在细节中品咂、赞叹、徜徉,颇有曲径通幽、美不胜收之慨。如,“谈残腿”中的“笑”“泛”,“写板书”中的“转”,“放风筝”中的“漾”,“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中一连串的动作描写等等。
作者在表达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呢?第三步就是领悟表达技巧。细节描写是学生最熟悉的手法,张口即出。其次是夹叙夹议的表现手法,学生不易察觉。老师可将相关文字在字幕上呈现,用两种颜色对比,学生一看即知:刘老师笑谈腿疾是叙,学生的情感变化则是议;追逐风筝线是叙,作者的内心感受是议。作者在夹叙夹议的描写中,既丰满了人物形象,又不着痕迹地表达了情感。
睹物思人是这篇文章的另一个写作特色,作者所讲刘老师的三件事,感情是层层深入、越来越强烈的,如何让学生顺着思维导图线条找到文字与内涵之间的微妙联系呢?老师可作如下启发:作者为什么以“理想的风筝”为题?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思考。
生1:刘老师一直渴望自己能像那只风筝一样飞得很高,这是他的理想。
生2:刘老师让我们在心中放飞起一只只理想的风筝。
生3:刘老师认为他的学生成人成才,就像是他把风筝送上了天。
生4:那些风筝还代表着刘老师热爱生活的精神,给作者以鼓舞和激励。
生4:文章开头从风筝想到刘老师,结尾写刘老师放飞风筝,题目为理想的风筝,这样主题鲜明。
生5: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是啊,每到草长莺飞,风筝飞舞的的季节,作者总会深情地思念刘老师,这也是作者的一种描写手法——睹物思人。
至此,学生在思维导图的绘制中,跟着作者的行文思路,完成了与文本的深入对话,这种把思维、表达和绘制融合在同一层面的学习方法,最大限度地挖掘和释放了学习个体的独特性,学生的学习自信度和自学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三、横连纵比,出新意于说理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这是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说理文的核心教学价值在于不仅要关注说什么理,还要关注说理的方法,即作者如何论证,如何经由事例而阐述观点。学生只有寻找到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事例和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才是真正领略了说理文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序的精妙表达和逻辑力量。
小学生接触的说理文不多,文体意识也不够强。教学中如何遵循文体特征引领学生一步一步揭开说理文语言的秘密呢?思维导图的运用不失为一种恰当的策略,学生借助导图,横连纵比,目观口述,亲历作者论证的过程,可以更深地理解作者说理的智慧,习得方法,发展能力。
笔者执教《谈礼貌》(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一文伊始,便开宗明义,先引导学生厘清两大问题:课文说了什么道理?举了哪几个例子?学生很快发现并梳理出文章的脉络:文的开头只是用古训引出了关于礼貌的话题,接着用“牛皋与岳飞向老者问路,小朋友脚踩女青年的裙子,朱师傅理发时刮破周总理的脸”三个例子说明礼貌待人的重要性,最后于结尾处总结观点:“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知,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秘密。”对于说理性文章,我们都知道作者所摆的事实都是精挑细选的,绝不是同一角度、同一平面的简单重复,而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论证以增强说服力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读懂作者要表达的理,即作者的思考与见解;还要感悟理趣所在,即作者是如何以有趣味的方式表达这种思考与见解的。
教师可让学生横连纵比,通过事例的比对,探寻事例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首先是相同之处,三个例子都是先叙事,后议论;叙述时都是通过人物对话表明“礼貌用语”的意义和价值,由这些相同点说开去,说理文对所列举的事例在展开叙述时要紧扣中心观点以及事例后的议论要突出观点等说理的智慧便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接着,教师又引导学生关注“不同点”。这就促使学生对三个事例进行深入辨析,进一步感受作者是怎样来说理的。通过比较,学生发现三个例子的人物时代不同,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人物身份也不同,有名人,也有凡人;例子也有不同,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
“类似的事例那么多,为什么作者只选这三个来说理呢?”根据导图,师生继续深究,探知文章若要眉目分明,主旨显豁,选取的事例就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这样才能在论证的过程中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至此,学生对“说理既要让读者心服口服,又要能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有了更深刻的体认。
思维导图的绘制让学生对说理文的文体特征有了一个非常鲜明的整体印象,也让学生对说理文的表达方法及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体验到了理性思考的乐趣,学生因文悟道,因道学文。
四、文意兼得,见妙趣于笔墨
阅读教学中,文意兼得是一个难题。老师不仅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课文从内容到形式的深刻、独特之处,还要在教学过程的实施中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自悟自得,将文和意有机地统一起来。运用思维导图可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不同的分支上进行发散和延伸,以期得言得意。学生在对文中的信息进行加工、提取、分析和整合时,教师既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内涵、情感;又要引导学生体悟言语表达的特点、作用、效果,这样,学生就会品尝到一种茅塞顿开的思维喜悦。
《广玉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是篇文质兼美的状物类文章;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旺盛的生命力以及精妙独到的语言才华无不让人留连驻足。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除了要欣赏语言文字的美,还要体会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更要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角度揣度、探究,获得真正的言语智慧。尤其是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比喻、拟人、侧面烘托等)把花的不同形态描写得惟妙惟肖,为学生的仿写提供了方法上的借鉴,是不可多得的范例。怎样才能充分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将作者的言语智慧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了鱼骨式的思维导图,在品读花开的四种形态之美的同时还要关注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其形态之美的。学生在自然展开的有序思考中找寻关键词语,品悟写作方法,从而探究和发现文本内容与表现手法之间的关系。鱼脊骨上是广玉兰花开的四种形态,学生依次找出含羞待放、刚刚绽放、盛开与凋谢,这样就从整体上把握了广玉兰的四种形态和表达顺序。接着需要学生总结出与之一一相对应的写法,并注上关键词以示提醒,如“含羞待放”对应的是拟人;“刚刚绽放”上面补充了一个词“小蜜蜂”,对应的是“侧面烘托”;“盛开”旁边标注了“婴儿笑脸”,对应的是“比喻”;“凋谢”部分则补充了“细珠”,采用的手法是“比喻”。这样,各个知识点再也不是杂乱无章地堆放,而是清清爽爽,简而有序。老师可趁热打铁,进一步追问:作者在写“凋谢的广玉兰”时还有什么独到之处?学生很快就发现这一段中四种花开的形态描写有详有略,凋谢的广玉兰笔墨稍多,是为了强调玉兰花顽强的生命力;整个第三自然段是“总分总”的段落结构并且首尾呼应。
思维导图简单明了地把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各个知识点连成了知识块,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序列性,让教学目标更明确,重点更突出,特别是写法的点拨,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学生由具体的课文内容入手,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走个来回,通过独立思考或者与同伴讨论完成了思维导图的绘制,真真切切地触摸到了文本跳动的脉博,感悟多元而立体。
为延续和深化作者的意识,完成言语智慧的转化和生成,老师安排学生当堂仿写自己熟悉的一种花或其他植物。与以往不同的是,学生不再为如何写茫然四顾,而是略加思索,便下笔成文,且总分总的构段方式套用得有模有样,先总写外在特点,再分写几种形态,最后点明内在品质。思维导图的绘制激发着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着学生的创造思维。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实践证明,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却又极其有效的图解工具,它去粗取精,把课文的精华浓缩成一张图,将理解与表达融为一体,简约直观地再现了思维的过程。可以说,思维导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认知方式,给学生更多自由的想象空间,也让学生的思维更具创造的特质和生命的张力。
参考文献
[1]蒋金娣.让思维导图成为初中语文自主学习的拐杖[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12).
[2]陈建霞.论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5).
[3]陈宏保.基于思维导图的语文教学探索[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3,(09).
责任编辑 蓝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