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饼情深,香飘课堂

2016-04-14 01:04张忠坦
考试周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实践性活动课堂

张忠坦

鲁教版“五四制”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活告诉自己我能行》主要是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心理品质,这部分知识讲的是心理品质常识,对应的是课标要求形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即使理解起来都比较困难,更不用说践行和养成,所以怎样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和课堂呈现形式完成这部分的教与学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大难题。我们不能让学生仅仅会背会记一部分知识,仅仅完成道德认知,而是让学生把这一道德认知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

我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课为例,阐述自己对于思想品德课实践性学习的摸索,本课主要讲的是自立的意义和培养自立品质的做法两方面内容,在以往的教学当中,我一般会通过讲一些名人案例让学生学习自立的意义,然后通过一些课堂上的小游戏小活动或者让班里独立性比较强的学生讲自己的做法以得到怎样培养自立品质的结论。

现在仔细想来,这种课堂有很大弊端,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教师妥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的道德践行能力。而这种课堂是在从头到尾讲诉别人的故事,学生仅仅是看客而不是演员,不可能从这种课堂上亲身得到情感的体验。

后来我组织了这样一个活动——“一饼情深,香飘课堂”,具体做法是让学生从家里带来电饼铛,老师在课堂上教学生做饼,这项活动得到学生和家长的积极响应,在上课一开始,学生便饶有兴趣地“和起面”来,弄得小脸上身上满是面粉,但是怎样也“和不好”,失意写在一张张脸上,我想他们肯定深深地体会到自立的不易。在老师耐心的指导之下,学生终于把自己和出来的面达到“三光的要求”,接下来又学会,操作电饼铛,在下课时候,香喷喷的大饼终于出锅了,成功的笑声洋溢在整个教学楼里。

这还不算完,我们让学生把自己亲手做的饼带回家里,送给自己的父母,告诉自己的父母,今天我们学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时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

虽然本次实践活动获得了巨大成功,对学生而言,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但这仅仅是一例个案,怎样把实践性学习的探索引向深入,变成常态化的教学行为呢?我做了如下思考。

一、选好课题,明确目标

实践性学习是一个开放的实践性课程,可以有效地发挥思想品德课各种课程资源的育人价值,我们在选题的时候可以提供若干有益的活动主题供学生参考,在与学生座谈交流后确定学生最感兴趣的课题。

二、详细计划,有效开展

凡事要有计划,有了计划再行动,成功的几率会大幅度提升。活动的详细计划和时间表,力求具体细致,如活动时间的安排、人员的分工合作、活动内容,都一一细化,便于在活动中有的放矢,保证活动确实可行,有序开展。

比如,在“一饼情深,香飘课堂”这一活动中,我们首先向家长发出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讲清楚活动的意义,寻求家长的支持。然后在学生中进行分组,确立带各种工具的同学,在学校里向领导进行汇报,与任课老师进行协调,找出比较宽裕的活动时间。

三、突出主体,侧重体验

突出学生主体,注重学生实践体验、亲身经历是实践性学习的根本特征。要让学生独立完成课题选定、制订计划、组织实施、亲身参与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不仅让学生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而且开阔视野,锻炼各种能力。不可否认,许多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会遭受失败,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经历、体验是一笔丰厚的财富,这是实践性学习的教学目标之一。

四、定位角色,发挥作用

在实践性教学中,教师再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1.教师是实践性学习的组织者

在活动中因为学生自控能力弱或者兴趣的转移,活动难以为继,所以老师应挑选有一定组织能力和责任心的学生为组长,对组长提出一些专门的要求,让学生组长更多地组织、督促组员开展活动。

在活动当中,学生对做饼比较好奇,在一开始有学生摆弄电饼铛、玩面粉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必须严肃批评,小组长及时监督,班长维持活动秩序。

2.教师是活动的参与者

在活动中,当学生遇到问题,遭遇“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教师要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恰当点拨、引导,找到正确的方法。比如在前文所说,学生在和面的时候,怎么做也和不好,教师引导学生做出各种尝试。教师通过交流,了解活动的进展情况;通过交流,监督学生活动的实施过程;通过交流,给予学生相应指导;从而形成一种师生良性互动。学生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获得了情感体验。

3.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

教师的指导任务贯穿学生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1)指导如何进行活动

教师有所指导,就会大大提高实践活动的效率与规范性,提高学生在活动中的实践能力。因为有了一次这样的经历,以后参加类似活动,学生就会做得更好。在方法的指导上,要正确处理教师的示范、讲述与学生自主活动之间的关系,重在重点、难点的指导。

(2)指导记录活动过程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可能的手段,如写笔记、录音、照相、录像等,及时记载活动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3)指导保存原始资料。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会有许多原始资料,有文本材料,有音像制品,有实物。这些原始资料,是活动过程的真实记录,也为活动总结阶段寻找规律、得出结论提供重要依据。同时,这些资料本身就是一种活动成果。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这些资料的积累保存工作。

(4)指导小组的合作。

在活动之初,要引导学生进行分工,明确任务,相互支持、配合。在一个小组内,学生学习能力有强弱,家庭背景、学习条件也有所不同,特别需要引导学生相互支持和配合,大家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彼此鼓励,共同完成任务。这样充满平等、民主的氛围,可以让每个成员独立思考、认真钻研。把握学生发表观点的时间与机会,以防止组长独裁、好学生“一言堂”、困难学生成听众的现象。

五、及时评价,促进发展

对实践性学习的评价不在于对学生的活动结果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不能像其他文化科目一样进行笔试,因而不能机械地运用分数评价,我采用学生互评结果、小组评议意见、指导老师评议等方式进行。

猜你喜欢
实践性活动课堂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