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茉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上海 200062)
体态律动:有结构的即兴教学对儿童音乐创造力的培养
李 茉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上海 200062)
音乐创造力是音乐教育的重要议题。然而目前中国的儿童音乐创造力培养状况不容乐观,教学中尚缺乏对创造力培养的关注与有效方法。一方面是传统接受主义的教学观根深蒂固,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力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一方面是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方式以讲授式为主,过于单一,音乐教师自身缺乏创造性。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通过研究者对自己设计实施的体态律动教学的课堂观察,可以发现体态律动教学对培养儿童音乐创造力的积极影响,而结合已有的学习科学研究成果与体态律动教学法的特征,能够阐释有结构的即兴教学利于创造力培养的理论。最后从适应儿童音乐创造力发展需求的视角,对音乐教师教育提出若干改革建议。
体态律动;有结构的即兴教学;音乐创造力
自19世纪起,教育界就不断有学者致力研究在学校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福禄贝尔、蒙台梭利、杜威等即是其中有世界影响力的教育家。在心理学领域,吉尔夫特、托仁斯、麦克隆等研究者也在研究创造力方面颇有建树。然而由于研究方法与技术的局限,200年后的今天,我们仍旧对创造力的研究存在许多盲点,无法真正揭开她的神秘面纱。艺术教育向来被视为培养学生创造力首当其冲的学科,音乐课程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的努力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音乐创造力与一般领域的创造力有怎样的关联?创造力培养的科学理论依据是什么?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带着关于创造力研究以及在学校中如何培养创造力等众多疑问,笔者尝试在音乐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法,探究这一教学体系对儿童音乐创造力培养的价值。
笔者近年来在对儿童的音乐教学中,以体验式的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音乐教学法,代替传统讲授式为主的音乐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体态律动相比较传统教学,大大提升了儿童的音乐创造力。
体态律动,顾名思义,与身体动作密不可分。它由现代音乐教学法的开创者、瑞士音乐教育家——爱弥儿·雅克·达尔克罗兹(Emile Jaques-Dalcroze)创造。体态律动教学法从人的身体出发,肢体动作将音乐与内心联结,律动表达的是所听到的音乐(诸如节拍、节奏、音高、乐句等),律动也表达内心感受。身体律动与即兴创作是体态律动教学法区别于其他教学法最重要的两大特色。
在现代音乐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而成功地将“即兴”引入音乐教育中的也是达尔克罗兹,他所创立的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中,“即兴”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其理论体系最终得以完善的标志。他把“即兴创作”发展成为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伴随音乐学习的各个环节、培养想象力、创造力的教学活动。这既是音乐创造的过程,也是音乐表演的过程,同时还是音乐鉴赏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既能锻炼孩子们敏锐的听觉、精确的节奏感、良好的音乐形式和结构感知力,同时也能培养孩子们丰富的音乐想象力与创造力。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创始于1905年,1902年达尔克罗兹在瑞士音乐节向全世界阐述了基本的体态律动教学法构思,1905年开始了这一崭新教学法的实践探索。达尔克罗兹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他所生活的时代,不仅在艺术领域出现了印象主义、民族乐派;美学思想出现了表现主义、形式主义;在教育哲学思想方面,出现了现实主义、存在主义、经验主义、行为主义等思潮,这些都是培育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思想的精神沃土。
在身体动作与音乐的关系方面,他有着独到深入的见解。他视音乐为源自人心深处的情感,是情绪、物质、生命的直接投射,且音乐的节奏比旋律更接近人的本能的灵性;音乐唤醒人的内在感觉,音乐中所有的节奏都起源于人类的身体,随着时间其形态和组合也跟着变化繁衍。音乐是建构在节奏和力度上的艺术,它赋予身体动作风格,用情感激发动作,然后身体的律动又进一步激发人们的音乐情感,两者相互影响促进;身体动作中的不同姿势形态,是人们将内在非意识及意识性的感觉带到外在世界的通道,身体联结了音乐与人的内在感觉。
在对待“即兴”这一问题上,达尔克罗兹的态度是极其明确的,他认为即兴能够发展学生快速、明确地表达某一音乐的思想和感觉,也帮助学生获得一种综合想象、自然以及感性地运用音乐节奏与旋律素材来创造音乐的能力。[1]然而,即兴并不是随性或者任性而为,体态律动教学中的即兴是建立在一系列常规性、规范性的音乐教学基础上的有结构的即兴。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中,即兴创作的结构性依赖于多种媒介进行音乐教学与音乐表演,例如身体律动、语言、戏剧、歌唱及乐器演奏。每节课上,学生都会在基本的音乐本体内容学习后,进行某些形式的即兴,例如语言的即兴、歌唱的即兴、乐器演奏的即兴等。而学生的即兴有赖于教师的精心设计与引导,需要在老师演奏、演唱等多种即兴氛围的熏陶下才能得以激发。
现代心理学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创造力潜能,每个人的创造力潜能在正确的教育以及适当的环境中都可能提高。创造力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一般领域的技能,但是现在的观念似乎转变为创造力是一种特定领域的技能。美国华盛顿大学创造力研究专家基斯·索耶博士认为创造力是要区别特定领域的:一个人在某一领域中变得具有创造力,是通过理解和训练来帮助其发展出在该领域的创造潜能的。研究证明,一个人如果在某一方面表现出创造力,则需要他在这个方面具备非常丰富的专家知识;也有一些研究发现,如果创造力的培养是关于某个具体学科,则会更有效果。[2]
那么,在教育过程中哪些因素可以对创造力的改变形成影响呢?索耶认为创造力的教育必须是特定领域的:为帮助学生在某一科目更具有创造力,则该科目必须以一种能让学生获得认知理解的方式教给学生,这样这些知识便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变得更具创造力。讲授式教学是典型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将知识传递给学生,主要是通过教师讲授知识、学生记忆知识来进行的。这种形式的教学会带给学生相当表面的知识结构,而不会形成能够支撑创造性行为的认知理解。 对于创造性行为来说,学生必须获得深层的概念理解,而非表面的记忆。他们需要教学向他展示知识之间的关联,而不是以一种孤立的方式记忆微小的主题。这些学习方式更有可能支持“迁移”(将所学知识用于更大范围的能力)和“适应性专长”(将所学的东西创造性地应用于新问题的能力)。[2]
索耶在《创造力的涌现》一文中充分论证了有结构的即兴对于创造力涌现性的作用。[3]创造力的涌现性,通俗地说,是指创造力的不可预测性。研究者通过对充满即兴性表演的剧院进行了长期的观察与分析,得出创造力涌现性呈现出来的不同类型与激发创造力涌现性的条件。基于建构主义的原则,深度的有效学习需要以一种不可预测的即兴的方式展开,而这种即兴的方式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中是不存在的,传统教学没有不可预测性,没有即兴,因此也无法形成创造性学习,激发创造力。[4]因此,索耶认为创造性学习的条件:必须是部分地即兴,部分地涌现,也必须有设计良好的结构。[2]
上述研究为体态律动教学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提供了学习科学研究的依据。首先,这是具体学科的创造力——音乐创造力的培养。其次,体态律动音乐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在必要教学媒介基础上的即兴,也就是有结构的即兴。在笔者的体态律动课堂中,可以在现场教学过程里清晰地观察到,学生的即兴表现和音乐创造力,可以说充满整个课堂,无处不在。这些音乐创造力表现为富有个性的身体动作与音乐的配合,运用指定调式音阶的即兴旋律创作(歌唱或者弹奏),节奏的创意组合,语言与节奏、音高的创造性搭配,而且在一定音乐情境下,视觉艺术(如绘画)的创作也变得轻而易举等等。
那么体态律动课程中的基本结构具体是什么呢?首先,音感训练。达尔克罗兹音感训练的目标近似于我们通常熟知的视唱练耳,即需要用耳朵听辨出音高、音程、和弦的不同特质,以及音色的明暗、节奏的长短快慢、力度的强弱变化、和声的色彩、调式的色彩等。这些内容的学习运用有别于传统讲授和机械训练的方式。其次,音乐节奏律动。内容包含指挥、立即反应,根据基本拍、速度、力度、规则拍子、不规则拍子、卡农等要求进行的身体律动。第三,乐器与歌唱即兴。键盘和声、节奏模进、重复与对比,与音乐相关的弹奏与演唱的即兴表演等。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要培养音乐创造力,首先要进入到音乐的情境,对音乐本体的要素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体态律动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与方法可以说为培养音乐创造力提供了索耶所说的“结构”。
然而这样的“结构”只是体态律动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还有对音乐创造力同样有价值的“即兴”部分是如何实施的呢?体态律动课程中的即兴与基本的结构存在着一定的一一对应关系。例如,音感训练中的即兴、身体律动中的即兴和即兴乐器演奏。这里笔者根据自己在课堂中的身体律动部分的即兴教学案例《海底世界》,谈一下学生的即兴表现。
课程伊始,学生赤脚围成一个圆圈进行身体律动的热身。“快速反应”是身体律动中常用的音乐律动方式,做法之一是学生以音乐为指令,音乐响起时,按照音乐的某个要素(如节拍、节奏)进行走、跑、跳等律动,音乐停止时,学生的动作也马上停止。在通过“快速反应”热身之后,学生建立起了对音乐反应的敏锐,集中注意力。之后,教师根据学生当天的热身情况,即兴弹奏出带有“水”感觉的音响,音乐可以是缓慢的、急速的、温柔的或凶猛的。教师通过即兴演奏的音乐和语言引导学生想象这是一个海底世界,里面有很多海洋生物,比如小鱼、水草、珊瑚,等等。同时,教师即兴创编出表现这些生物的动作,请学生们模仿。紧接着,老师即兴地改变音乐的个性,请学生用心听音乐,音乐变化了,海洋生物也从小鱼变成了大鲨鱼,从一颗细细的水草变成了一大簇水草,那么我们的身体动作怎样随着音乐的变化改变,怎样表现出这些不同的海底生物呢?从本人教授5至6岁儿童的观察发现,在本课例中,儿童身体的律动会随着音乐性格的改变而在动作的幅度、行进的速度、肢体动作的快慢程度上有所改变。且儿童的动作不会一直重复模仿教师起初的身体律动,而会寻找新的乐趣,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尤其在观察到其他同伴改变动作的情况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儿童尝试做出自己的创意。此时,教师的适度鼓励和表演,会更加有力地激励儿童形成富有个性的身体律动创造。这个课例比较典型地展现了身体律动从模仿到集体合作,再到群体互动,最后达到个体身体律动创造的完整过程。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这一创造力的表现形式为身体律动,但这一切的创造源泉来自于儿童对音乐的感受,是结合了音乐感受、音乐想象的创造力的展现。
在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中,“教”学生音乐并非是教学的全部,通过“教”,进而促成学生的即兴表达与音乐创造力才是一个完整的小循环,在完成一个小的创造循环后,再进入到下一个有结构的即兴教学循环。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种有结构的即兴教学中促成的音乐创造力是这一教学体系的常态,教师与学生在每节课上都会有相当多的即兴与创造,而不是难得一见的顿悟式、灵光乍现式的创造力。
像体态律动教学法这种有结构的即兴教学对儿童音乐创造力的促进是非常容易观察到的,如今类似的体验式音乐教学受到社会培训机构和家长们的追捧,学校音乐教育系统也开始试图从中吸取养分进行教学改革。但目前在中国能够独立设计课程、实施教学的音乐老师屈指可数,可以说,这类师资远远无法满足学校、家长和社会的音乐教育需求。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下两点:
一是从业音乐教师的传统“接受主义”教学观根深蒂固。从培养儿童音乐创造力的观念上看,虽然音乐学科在人们的观念里是最具有创造性的学科,但在实际的儿童音乐教学中,很少有教师们认为音乐教学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无论是器乐教学一对一的师徒式授课,还是学校音乐课程的班级授课,大多数的音乐教师几乎很少关注“音乐创造力”,对这一素养的培养也表示束手无策。目前的音乐教学表现出的诸多传统“接受主义”特征,与培养学生音乐创造力格格不入。例如:
1.音乐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威,“我怎么教,你就怎么学”,听话被视为优秀的学习品格;老师较少为学生提供活跃、自主、个性的发展空间。
2.音乐教师习惯运用授受式的教学方法,主张按照老师要求勤于练习就能达到效果。高效地灌输和大量地训练被视为“好”的教学。
3.音乐教师习惯于花费极大精力学习掌握把控课堂的技巧,将音乐课的教学设计为逻辑性强、可控性强的文本教案,严格依照教案教学,忽略学生的课堂反应。
4.音乐教师自身缺乏音乐创造力,即兴演奏、演唱能力薄弱。
二是音乐教师的培养者——大学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我国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师教育方式多采取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教师培养中缺少多元教学方法的熏陶与培育。目前中国的音乐教师教育课程一般由三种课程构成,学科课程、教育类课程和教育实习。笔者作为参与该体系教学的教师,对本校及本地区的教学情况比较了解。在这三种教师教育课程中,学科课程中的乐器(或声乐)小课基本沿袭了20世纪初的教学方式,严格且典型的师傅带徒弟,学生完全听从教师的教学要求。教育类课程(如教育学原理、心理学等)的教学方式以讲授式为主。教育实习时间一般为2个月左右,以前期听课,最后进行实习教学为主要实习模式。可以说,大多数的师范课程仍然使用着传统“接受主义”的讲授法,大学教师的讲授基本上占据了课堂的全部时间,师范生们很少有机会体验其他的教学方式,他们所上的课运用的教学方式与所学内容倡导的方式是不同的。例如,在《音乐教育学概论课》上学习了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体态律动教学本身倡导活动式、即兴性、“做中学”,而大学《音乐教育学概论课》则完全是讲授式。尽管当代音乐教学的理论已经被大量地从国外介绍到中国,但这些教学法真正的教育内涵和魅力并未在教师教育中得以展示。因此,这些致力于且擅长于激发儿童想象力、个性、创造力,符合儿童学习特点,有利于创造力培养的音乐教学法,并未在音乐教师培养的初期被未来的音乐教师们体会,没有在实践层面得以应用和发展。
儿童音乐创造力的培养依赖于具有创造性的教学观,掌握创造性教学方法的音乐教师,这需要我们从音乐教师教育入手,培养富有创造力的未来音乐教师。针对上述目前存在的两大问题,笔者认为,一方面,现有音乐教师要转变“接受主义”教学观,通过教研活动、教师培训等,鼓励她们学会放手,尝试有结构的即兴教学给课堂带来的改变。此外,高等院校应尽早转变呆板僵化的教学方式,为未来的音乐教师提供更加多元的学习环境。提供多元的学习环境,并非是说音乐教师的培养一定要学习达尔克罗兹、奥尔夫或者柯达伊等世界知名音乐教学体系,高等院校一定要开设这些课程,笔者认为,高校教师应该从这些已有的世界知名教学体系中寻找富有教育意蕴的教学方式(例如体态律动教学法中有结构的即兴、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协同合作、柯达伊教学法对系统严谨的合唱实践等),应用于大学课程的教学。
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着眼于学生个性与创造力的课程并非完全否定学科知识体系的价值,学生需要“脚手架”(scaffold)以提供学习的结构性知识[5],音乐知识技能是培养音乐创造力必需的养分。而音乐的教学还需要具有即兴的特质,音乐课程既要有音乐的即兴,也要有教学的即兴,这种即兴体现了音乐教师既是音乐家,又是教育者的专业特长,而此专业专长只能通过教师的实践来学习提高。此外,面对我国儿童与音乐教师整体的音乐创造力薄弱问题,笔者呼吁音乐教育研究者能够以科学的方法做好音乐学习、音乐教学的基础研究,为儿童音乐创造力培养和音乐教师教育从目前的接受主义向未来有结构的即兴教学转变提供教育学、心理学依据。
[1] 郑方靖. 当代五大音乐教学法[M]. 台中:古韵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5:46-47.
[2]程佳铭,任友群,李馨. 创造力教育:从接受主义到有结构的即兴教学——访谈知名创造力研究专家基斯·索耶博士[J]. 中国电化教育,2012(1):1-6.
[3]SAWYER R K. The Emergence of Creativity[J].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1999,12(4):447-469.
[4]SAWYER R K, DeZUTTER S. Distributed Creativity: How Collective Creations Emerge from Collaboration[J]. 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Creativity, and the Arts, 2009(3):81-92.
[5]MacNEIL J D. Curriculum: The Teacher′s Initiative[M]. Columbus, Ohio: Merrill Prentice Hall, 2003:65-66.
(责任编辑:刘 晨)
Body Rhythm: Structured Creative Improvisation in Children′s Music Teaching
LI Mo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Music creativity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music education, but at present, the cultivation of children′s music creativity in China gives no cause for optimism, and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attention and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creativity in teaching. One is the ingrained traditional teaching theory which shackles the personality and creativity of students. On the one hand, the predominant mode of music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lecturing which is monotonous; there is no creativity in the teachers themselves. By using the method of action research and observation of Eurhythmics teaching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by researchers themselves in the classroom, we can find the positive effect of Eurhythmics teaching on cultivating children′s musical creativity, and combined with the existing research findings of learning scienc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body rhythm, explain the teaching structure for impromptu creativity theory. Fin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dapting to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musical creativity,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reform of music teachers′ education are proposed.
body rhythm; impromptu teaching structure; musical creativity
2016-09-30
李茉(1982—),女,黑龙江鹤岗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音乐学系讲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音乐教学法研究。
J642.6-4
A
2095-0012(2016)06-005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