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机电专业群现代化建设的校本实践

2016-04-14 20:44孙兆化
江苏教育 2016年44期
关键词:双师校企现代化

孙兆化

中职学校机电专业群现代化建设的校本实践

孙兆化

中职学校专业群建设要立足自身教学资源、办学条件,选择合适的专业群建设模式,在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教学团队培养等方面服从和服务于经济转型发展。现代化专业群应能主动与区域经济及主导产业发展契合,促进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构建适应学生职业发展的育人模式。

中职教育;专业群建设;机电专业

加强专业建设,是职业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举措,是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科学发展、优质发展的核心环节,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不断优化职业学校专业结构,提升职业学校办学水平,适应经济新常态对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结构与质量的需求,江苏省教育厅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建设350个左右的现代化专业群。江苏省沭阳中等专业学校在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成功地将机电专业群创建为江苏省首批现代化专业群,现就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模式选择、专业群建设实践以及专业群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思考、建议等方面分享如下。

一、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模式的选择

选择什么模式来建设专业群,是各个职业学校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专业群建设的成败。选择适合本地区、本校、本专业特点的专业群建设模式是关键。总的来说,专业群建设模式的选择要依据地区产业发展情况、学校情况、专业原有基础等进行合理选择。从现代化专业群的模式来看,依据划分标准不同,专业群建设呈现不同的建设模式。由于专业群建设的基础不同,专业群建设的模式也有所不同,有围绕产业链建设的专业群、围绕职业岗位群建设的专业群、围绕核心专业建设的专业群、围绕资源配置建设的专业群等四种模式。按照组织形式不同,专业群建设的模式有单核心专业引领、双核心专业引领及专业协同发展型三种模式。我们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依据学校专业建设特点,从机电专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将专业群建设的模式设定为,围绕资源配置建设现代化专业群,将单核心专业引领与专业协同发展结合起来创建现代化专业群。

二、现代化专业群建设的实践

(一)建立开放式的课程体系

我校机电专业群课程体系采用“公共基础+专业平台+专业模块+专业拓展”为主体的层次体系。

1.公共基础课程。适用于专业群内所有专业,突出对学生基本人文素养与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素养。主要包括语言、伦理、科学、方法论等课程,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2.专业平台课程。按照职业岗位的要求而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基本的专业素养。比如开设机械基础、机械制图、基础力学、材料基础、测量技术等基础性课程,让学生能够获得专业群内相关专业通用的生产技术和基本职业技能。

3.专业模块课程。根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确定专业的核心课程,并将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项目化整合,做到每个项目模块均能完成一个工作过程或工作任务,以职业岗位的“必需”“够用”为原则,以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双联模式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

4.专业拓展课程。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根据职业岗位群对学生职业发展的要求而设置的课程,一方面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和兴趣进行选择,另一方面根据专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对人才职业能力需求的变化,提供学生更灵活、更广阔的选择空间,以使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具有较强竞争力和适应性。

(二)建立“四位一体”实践教学平台

建构学校实训实习教学中心、企业职工培训中心、技术研发与创新中心、就业与创业服务中心四位一体的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平台建设以学校与企业双联驱动为机制,集企业生产、学校专业教学、科研及就业创业服务功能为一体,真正做到校企共享、合作、互补。如学校获市科技局批准立项的“宿迁市弱电源与变压器稳压器工程技术中心”就是一个典范,中心已基本可以满足弱电项目的教学、实训、研发等工作需要,还可以为企业培训员工、承担生产任务,实现校企双赢。学校与江苏中辆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汽车电气、模具等生产、教学、研究等取得成功。

(三)构建“校企四互式”的教学团队

现代化专业群离不开“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支持,而校企合作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所谓“校企四互式”的教学团队,就是通过校企师资互聘、专业技术人互相兼职、互相承担生产或教学任务以及专业技能互相提升,实现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的目的。学校定期派遣教师到企业或实训中心进行指导训练、顶岗生产等,整体提升师资的生产技能与教学能力。

三、现代化专业群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建议

(一)现代化专业群建设面临的困境

1.企业参与专业群建设的顾虑较多,积极性有待提高。一方面,专业群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周期较长,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受经济周期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较大,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很难及时满足企业用工的需求,企业等待的机会成本影响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企业对专业群建设的投资回报具有不确定性,即使有也是潜在的、隐性的,难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2.能承担现代化专业群教学任务的师资缺口较大。“十二五”期间,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特别注重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但是双师型教师比例还没有达到教育部规定的优秀水平(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70%以上)。专业带头人数量严重不足,并且在本行业中影响力较低,难以发挥带动作用。而且“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渠道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获得中级技术职称及有关专业资格的“双证”这一形式,有双证之名,无双证之实,有部分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但是这种挂职锻炼还停留在“挂”的层面上,没有融入岗位中去,岗位能力严重不足。

(二)现代化专业群建设的建议

1.市场导向,循序渐进。中等职业学校在制订专业群建设规划时,要结合专业群建设参与方的经济状况、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以及学校专业发展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分步骤有序推进。应充分考虑企业、学校的承受能力,以及专业群建设的各阶段可能产生的利益,要优先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和经济利益回报,提高企业参与专业群建设的积极性,这有利于专业群建设的可持续性,保证专业群建设的质量。

2.注重质量,力求实效。在专业群建设中,一要坚持专业群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性,校企合作、资源共享是为提高办学效益服务的;二要适当控制专业群建设的规模,专业群太小或太大,都不能正常发挥效益;三要关注专业群发展的动态性,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及时对专业群的结构和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

3.坚持“专、兼、聘”三结合,加快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首先,对于专业群主体的专任教师,要根据其专业、特长及职业状态,及时安排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提升其职业岗位素质,以使其胜任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公共基础课教师均应有一定企业实践经验。其次,专业群要聘任足够数量的工程师、技术人员或技能大师等一线骨干人员到学校兼任专业教师,承担实训教学、科研等任务。再次,根据国家或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专业群滚动等实际,聘请部分热门专业或紧俏专业教师承担相关教学任务。“专、兼、聘”三结合,既可为专业群建设减少师资培养方面的经费投入,又可满足本专业群的实际教学工作需要,同时也利于本专业群师资队伍优化,达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的目的。

G712

A

1005-6009(2016)39-0053-02

孙兆化,江苏省沭阳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沭阳,223600)副校长,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及职业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双师校企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依托附属医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