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业化时代重塑大国工匠精神

2016-04-14 20:44陈跃兵
江苏教育 2016年44期
关键词:工业化大国工匠

陈跃兵

后工业化时代重塑大国工匠精神

陈跃兵

后工业化时代;大国工匠精神;内涵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是基于我国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及时提出的精细化管理、精品制造理念,也是针对中国正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时间点、产业正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的分界点和当前中国制造业严重缺失工匠精神的问题点,提出的培育大国工匠精神的新要求和新任务。

一、后工业化时代下的大国工匠精神之内涵

工匠精神是工匠的思想、价值观念、理性思考、创新、智慧和博大胸怀的代表,是工匠生命力的源泉,是工匠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之所在,是对工匠的生存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导向、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关于传统工匠精神的内涵,众说纷纭,验证了传统工匠精神的多种多样和博大精深。我们比较倾向这样的表达:传统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理念,是“做专、做精、做实、做新”的作风,是匠人严谨、专注、敬业的品质和意志。

工匠精神并非一成不变。后工业化时代下的大国工匠精神与传统工匠精神既与时俱进又一脉相承。后工业化时代的大国工匠精神,既要体现以精益求精为核心,以德艺兼求、独具匠心、尽善尽美、精雕细琢等为特质的传统工匠精神,又要涵括现时代涌现出来的如“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大国工匠精神,以及由我国劳模、标兵等的气质和特点固化凝聚而成的红色工匠精神,还要包括德国机械师、瑞士钟表师和意大利皮匠师等表现出来的全人类工匠精神。我国后工业化时代的工匠精神既不是传统工匠精神的简单重复,也不是照搬照抄外国工匠精神,而是人类工匠精神发展史更高阶段的综合,是人类工匠精神造化的新高度。江苏省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孙兴洋认为:“大国工匠是‘工匠精神’的具体化身,代表着制造强国技术技能人才的最高水平。”我们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以传统工匠精神为基础,以全人类工匠精神为视域,从我国后工业化时代的实际出发,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胸怀,逐步塑造渗透中国道路、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三大要素的大国工匠精神,赋予传统工匠精神以时代灵魂。

首先,走中国道路。“德式”工匠精神的特点是慢功细活、“钻牛角尖”、创新,但与英美相比,“德式”创新能力相对不足。每个国家的工匠精神都有其特点,都值得我国学习,而作为大国的中国工匠精神也应有其特点。我们认为,要以精益求精、精雕细琢为核心,既立足当代又继承传统,既立足本国又学习外国,坚持走继承、借鉴和创新相结合的道路,不断推进中国工匠精神的创新,努力塑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大国工匠精神。

其次,弘扬中国精神。伟大时代呼唤并产生伟大精神,伟大精神诞生并推动伟大事业。可以说,一个没有共同精神力量支撑的制造业是不可能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共同精神力量支撑的工匠阶层也是不可能生存和发展的。后工业化时代下的工匠精神是现时代的伟大精神,应将其提升为国家精神加以弘扬。弘扬中国工匠精神,除了要弘扬传统工匠精神,还要弘扬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合作共赢等现代中国工匠精神理念。

最后,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工匠数以亿计,是后工业化时代中国制造业的主力军。中国工匠不仅特指动手操作、具体制造的技术工人、技师、工程师等制造业群体,而且泛指干部、科学家、企业家、各个行业的管理者等所有中国人。现时代,大国工匠身上的高素质、高技能和高技术凝聚而成的品质和意志,是中国精神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后工业化时代下的工匠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是时代的需要,是驱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力量源泉。

二、后工业化时代发扬大国工匠精神之意义

近年来,中国游客在海外抢购一些小家电、化妆品等,明示中国制造业出现了短板,暗示了中国缺少工匠精神。中国制造的品种、品质、品牌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而这种差距的关键正是中国正在追寻的大国工匠精神。

大国工匠精神是时代的呼唤。中国已迈入后工业化社会,消费者的精神家园呈现出多彩化,倒逼制造业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突出产品的个性化设计。而现代化流水线生产表现为产品的单一性,不能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多样性的需求。个性化定制需要柔性化生产,柔性化生产按照严苛的技术标准和挑剔的审美标准,不计劳作成本地追求每件产品的尽善尽美,通过这个过程赋予每件产品以生命,凭借工匠们的精湛技艺来实现生产目标,而这正是现代化流水线生产无法达到的境地。

大国工匠精神是生命力的体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需要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不断创新,也需要千千万万能工巧匠的亲手打造。工匠精神是制造业生命之树长青的源泉之一,瑞士手表业的旺盛生命力在于工匠精神,德国制造业经久不衰在于工匠精神,日本、荷兰、法国等发达国家“百年老店”的秘诀都在于传承着匠人精神,总之,大国制造、制造强国的生命力在于工匠精神。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工匠精神,中华民族的青春常驻、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更需要工匠精神。

大国工匠精神是浮躁心态的克星。现代社会各行各业片面追求经济指标,忙于投资,追求销量,缺少理性,缺少伦理,呈现浮躁迹象。浮躁多半源于压力太大、头绪太多,或选择太多、节奏太快。减少浮躁要正本清源,放平心态,不要盲目攀比、唯利是图。工匠勤于慢工细活,工匠精神导向认真、踏实、睿智、创新,工匠精神特质如独具匠心、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等都是沉稳型特质。这类精神和特质是诊治人们浮躁心态的良药,是遏制社会心浮气躁盛行态势的重要力量。

三、后工业化时代塑造工匠精神之关键

不同企业、不同工匠有不同的工匠精神,塑造大国工匠精神,要立足于根本,着眼于长远。后工业化时代塑造工匠精神,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共同的关键点。

选好领头人。历史表明,不论塑造什么类型的精神,领头人的精神至关紧要,甚至起决定作用。领头人如同“领头羊”“领头雁”,是团队的灵魂人物和神经中枢,决定其队员的前进方向,其精神辐射力不可估量。现时,中国制造业的大多数领头人少了点工匠精神,多了点利润追求,而日本企业大多数领头人包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等都是富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家,这启示我们:必须选择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家、大师、师傅等充当我国制造业的“领头羊”“领头雁”。

提供制度保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国制造业要想塑造工匠精神,仅靠宣传显然不够。着眼长远,须从制度和机制入手,用科学的管理范式注入强劲的精神动力,唯有如此,工匠们才能释放更大的活力。中国古代是通过艺徒制度使学徒在实践中不遗余力地磨炼技艺,循序渐进铸成工匠精神,德国是通过双元制铸就学徒工匠精神。当前,我国正在试行现代学徒制,这种制度已使学徒初步释放出工匠精神的光芒。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入职宣誓制度、职业资格晋升制度等职业制度都是培养大国工匠精神不可或缺的制度。

注重工匠文化。工匠文化是制造业的根基、灵魂,是制造业发展和延续的血脉。建设工匠文化,能引导工匠们保持精益求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良好的工匠文化能同化员工,融合员工,规范员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中国先进文化,代表了后工业化时代下中国工匠精神文化的发展方向,能为大国工匠精神提供沃土。建设工匠文化景观,举办工匠文化活动,树立工艺大师、杰出工匠技师等文化典型等值得关注,须从现在做起。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职业大学)

G710

C

1005-6009(2016)39-0037-02

猜你喜欢
工业化大国工匠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吐槽大国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多想记住你的脸
工匠神形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从器官捐献大国到移植大国还有多远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