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中师资*队伍的检视与制度展望

2016-04-14 02:42徐少明
当代教育科学 2016年17期
关键词:双师高校教师教师队伍

●徐少明

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中师资*队伍的检视与制度展望

●徐少明

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作为我国办学方式的全新探索,对于破解高等教育结构性难题,实现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型高校教师队伍作为高校转型发展的核心,在高校转型发展中遭遇双师型教师匮乏、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缺少合作平台等一些列问题,严重滞后了我国应用型高校的发展。因此,我们采取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引进和内部培养机制、建立科学评价制度等措施,积极打造适合应用型高校发展的师资队伍。

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制度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不断深入,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成为稀缺资源,而我国现有高等教育尚不能满足这一人才培养需求,高校迫切需要转型发展。教育部、发改委和财政部曾于2015年联合发文,明确指出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这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破解高等教育结构性难题的深层次改革和应用型高校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应用型高校主要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和各行各业培养具有较强技术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并服务于生产管理一线的高级技术型、工程型人才。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具有与学校人才培养需要相契合的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转型发展意识。高度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实现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是建设应用型高校专业教师队伍的保障。

一、应用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诉求

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下,高校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其内部治理结构必须进行适应性地转型。高校要加强顶层设计、综合改革,明确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深化高校内涵建设和学科建设。教师作为高校转型的中坚力量,其专业结构、专业素养及转型适应度直接影响高校转型的效果。

(一)理念转变: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引擎

大学理念是大学独有的价值取向,彰显大学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是大学的灵魂所在。高校转型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转变理念、明确办学定位、抓住时机进行调整改革。以往,高校未认清自己的办学特色、学科优势、地域优势、师资水平等情况,陷入抢地盘、忙升格、争改名的怪圈,高校也逐渐迷失自我。在政府转型政策的引导下,高校开始进行转型尝试,根据自身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将高校的办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这一转变提升了我国高校的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增强了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

高校教师作为高校办学理念的最终践行者,高校办学定位转变势必导致高校教师的转型发展。重学术、轻技能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尤其在精英化高等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高校、教师、家长、学生等重视学术研究和知识传授,而忽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养成。而在应用型高校中教师不仅要研究“高深学问”和传播知识,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和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学科专业转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核心

应用型高校的学科专业转型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是实现高校转型的内在动力。转型前的高校注重专业发展而弱化学科建设,注重学科专业的“大而全”而忽视学科特色,这些导致地方本科高校在发展中丧失竞争力、疲态尽显。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关键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产业特点和区位优势,构建与经济发展相契合的学科专业群,建立产业与专业对接机制,实现产业、专业无缝对接,重点打造特色优势专业。如山东英才学院适时进行学科专业调整,积极推进特色专业群建设,已成功跃居全国重点民办高校之列。

应用型高校学科转型,重点建设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将使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发生调整,与此相对应,高校的教师结构也将做出改变,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专业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教师协同合作机制,具有专业优势的教师协同合作、发挥专长,做强优势专业;并建立互助小组,帮助无专业优势的教师快速转变观念、提高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以满足学科专业转型对知识能力的需求。

(三)队伍优化: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着力点

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内在动力源自高度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而转型高校中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应用型高校重在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急需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实践能力的双师双能型教师,而现有的高校教师大多是高校毕业的博士和硕士,拥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基础和科研水平,但缺少技术技能和应用实践能力。此外,应用型高校教师专业分布不均衡,尤其是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专业教师短缺,教师教学工作量巨大,每位教师要辅导多位学生;而传统非特色优势专业的学生在转型升级中逐渐减少,但这些专业的老师并未减少,多数老师无学生可教。这就造成了高校教师队伍结构失衡,高校转型发展陷入困局。为打破这一困局,助推高校转型发展,亟需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完善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

二、应用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审视

应用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和核心,是实现高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发挥学科优势的内在动力。我国高校的转型发展尚处在探索阶段,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数量与结构不合理、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缺失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之路。

(一)数量与结构的短板使双师型教师发展受限

应用型高校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理论结合实践,旨在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努力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应用型人才。而现在应用型高校刚从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转型而来,教师也多来源于研究型大学的硕博士,虽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但实践能力不强、教学经验匮乏、理论结合实践意识不足等问题也时常为人所诟病。受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高校扩招使得教师的缺口较大,加之高校教师编制紧张,大多数普通高校的师生比难以达到国家合格标准,应用型高校的双师型教师数量更是捉襟见肘、无法保证。

(二)引进与培养的缺失使人才难以满足当前改革要求

实现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引进和内部人才培养。对于新近转型而来的应用型高校而言,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等均发生改变,学校原来的教师队伍很难满足转型发展的需求。同时,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引进时注重教师的学历学位水平,有的学校明确规定招收国家重点院校或科研机构的硕博士,不重视教师的行业、企业实践经验,很多技能高而学历低的人才被拒之门外。高校转型发展不仅需要引进人才,更需要内部培养,这不仅有利于优化高校教师专业结构,更有利于提升高校的内涵建设、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三)评价与激励机制的偏颇使发展动力难以盘活

应用型高校与传统本科高校相比,在目标定位、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1]。因此,高校在制定教师评价激励机制时要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建立起适合本校发展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科学研究水平一直被视为高校安身立命的根本。应用型高校要想站稳脚跟、谋求长远发展,必将重视本校的科研水平,鼓励教师投入科研。教师为了获得更好的待遇和地位,也会围绕国家和高校的制定的评价标准开展科学研究,难免造成教师们急功近利,只重视科研的数量而忽视科研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因此,应用型高校评价体系要避免功利化,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建立适合教师发展的激励机制和学术环境。

(四)行业企业合作不足使发展环境难以提供应有支撑

行业企业合作发展是提高应用型高校办学活力、构建现代应用型高校教育体系的有效举措。目前,应用型高校行业企业合作发展主要有合作办学、订单式培养、生产性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等形式,为应用型高校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中普遍存在的资金投入不足、办学场所设施缺乏、“双师型”教师缺乏、缺少稳定的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和手段落后、教育质量不高、毕业生就业困难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此外,教师很难真正深入到企业内部进行实地的挂职学习,对企业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产业结构、技术技能等只停留在了解阶段,缺少深刻认识,未能掌握企业发展的精髓。这就使教师在教学、科研中缺少企业工作经验和技术技能,滞后校企合作发展。此外,应用型高校多与某单个企业进行合作发展,尚未开展与整个行业的合作,使得应用型高校发展受到局限,无法“施展拳脚”。为此,亟需打破校企合作的藩篱,建立全新的校企联动机制;整合行业企业等多方优势资源,真正实现校企协同发展。

三、转型发展中应用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展望

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应用型人才储备、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探索,对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高校转型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我们要着力解决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打造符合时代要求、满足高校、学生需求的优质教师队伍。

(一)继续深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制度建设

对于应用型高校而言,双师型教师就是指具备较强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破除应用型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教师结构失衡的关键,是实现高校转型发展、特色发展、科学发展的动力源。应用型高校应抓住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技术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思路,打造适合经济转型发展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为高校转型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深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制度建设要做好顶层设计,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应用型高校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路向,做到以转型发展的战略视角,打赢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攻坚战。应用型高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教师队伍需求,积极选送优秀教师到企业挂职工作,挂职工作时间不少于一年,接受企业系统的技术技能培训,进行技能测评,达到考核标准的颁发技术资格证书,到更高职位进行工作学习;保证企业项目研发,确保教师实践目标的完成和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真正实现产学研结合。建立学校、企业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挂钩机制,实现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校企互认”,为教师深入企业、行业开展工作保驾护航,鼓励教师尤其是理论基础深厚、实践能力较弱的青年教师到企业学知识、练技能、长本领,为成为“双师双能型教师”打下坚实基础。此外,为企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如新产品开发、新技术研发、新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企业带来可观收益的,学校和企业均给予薪酬鼓励,增强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建立多元的人才引进和内部培养制度

应用型高校转型时间不长、专业教师数量不足、人才结构失衡、高层次人才和专业团队缺乏等问题一直制约着高校的转型发展。学校要认清人才在高校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学科建设等实际情况,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引进机制和梯队培养机制。

应用型高校着力打造学校特色和优势,就必须具有自己的人才队伍和专业团队。高校要统筹规划,积极引进高校紧缺的专家、教授和学科带头人,及具有过硬技术技能的高端人才。对工程院院士等级别的专家教授,提供丰厚的年薪、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长江学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级别的人才,待遇略低于工程院院士。在为专家教师提供丰厚待遇的同时,努力为其提供适宜的学习、科研、生活环境,保证“请得来,留得住”。对于青年教师,高校免费为其提供住房、配偶学历达到学校标准的为其安排工作,协助子女入学,解决青年教师的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科研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建立机动灵活的专兼职人才队伍,设立特聘教授岗位,适时引进来自生产、管理、服务等基层一线的“师傅型”人才;面向国际,引进欧美高端技术人才,技术技能突出者享受专家同等待遇。

人才引进是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加强内部人才培养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上所述,应用型高校由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高校转型而来,缺少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所需的“双师双能型”人才。因此,高校要创新发展思路,深化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人才培养机制。在制定培训体系前,要分学科分类别进行培训需求调研[2],量身打造科学合理的个性化培训计划,针对培训人员的教育背景、专业特点、技能水平合理选择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切实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高校要充分考虑到青年教师在专业发展、科研创新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根据青年教师的个性、专业特长、科研潜力等,帮助其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并为青年教师配备“双导师”,高校导师为其论文发表、课题申请、科研创新提供指导,企业导师为其提供技术指导,提高青年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根据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学科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科学完备的学术领军人才、学科专家和教学名师扶持计划,完善中青年学术骨干和青年优秀骨干教师的培育机制。[3]

(三)完善符合转型发展的科学评价制度

应用型高校教师评价存在着评价标准的趋同化、评价指标的单一化、评价过程形式化等问题,这与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特点和教师专业发展相背离。高校教师评价制度应秉持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科学合理评价教师在科研、教学、创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充分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发挥评价制度的引导、激励作用。传统高校的教师评价制度具有规范性、精密性和复杂性等特点,评价指标最多可细化到三级,每级评价指标具有相应的分值,根据分值高低进行等级排序,等级高者享受学校的评奖评优指标。虽然这种评价指标存在部分缺陷,弄得一些教师焦头烂额,但无可非议的是,这种精细的指标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4]。但是,应用型高校培养的是国家经济转型发展和产业创新升级稀缺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应用型高校的教师要求是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双师型人才,这有别于研究型高校或教学研究型高校。因此,应用型高校应建立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引导作用的校内评价制度和完善的监督制度。

应用型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高校要抓住地方经济转型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契机,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师评价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的课程教学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使评价标准由一元向多元发展,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不只考查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更加注重教师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建立健全分层评价体系,在全面考量教师的专业特性、学科门类和等级层次的前提下,制定与教师工作特点相适应的考核评价标准。此外,由于教师评价涉及个人利益,难免有人投机取巧,为了保证教师评价的公平、公正、公开,高校要建立透明合理的信息公开制度。

(四)健全基于共享、创新、共赢的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平台制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政策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但是,目前的“政、产、学、研”合作缺少政府参与,政府主导职能缺位和保障机制缺失[5],使得校企合作缺乏稳定性、长期性、深层性和共享性,校企合作缺少战略意义。其次,高校与企业合作的程度不深,高校为行业企业服务的意识不强,企业接纳高校教师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的动力不足。因此,政府要抓住依法治校的契机,抓紧制定高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协同发展的政策法规,将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合作中各方应享有的权利及履行的义务上升至法律的高度,为更好的实现合作共赢提供法律保障。

建立合作办学、共同发展平台。应用型高校依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实现高校、企业合作治理模式。鼓励和支持优势行业、企业全面参与高校发展建设,综合分析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和高校的办学特点及区位优势,努力在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方面实现校企联动、综合开发。如原滨州学院与山东航空公司合作办学,成立山东航空学院。建立应用型技术研究平台,实现高校、企业协同创新发展。高校要把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平台打造出产学研合作平台,高校与行业、企业共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和产品研究基地,集中优势资源,组建科研团队,合作开展应用型技术研究,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推动行业、企业技术升级、产品升级、服务升级,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师专业发展,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创新、互利共赢。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511/t20151113_218942.html.

[2]宋凡金,冯海芳.基于心理契约理论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激励机制[J].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6).

[3]张泳.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回溯、反思与展望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

[4]王秀丽,何云峰,张 丽.高校教师评价的困惑、归因及超越 [J].高等农业教育,2015,(4).

[5]韦文联.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能力建设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4,(5).

(责任编辑:许爱红)

徐少明/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法制高校建设研究:基于责任与问责的视角”(15YJC880003)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双师高校教师教师队伍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