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展理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关系探究

2016-04-14 00:34李晓玲朱俊林
关键词:升华特色理念

李晓玲 朱俊林

(湖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



五大发展理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关系探究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长沙410081)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思路,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方略,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表明了党执政能力的提高,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升华。五大发展理念分别升华了“发展动力理论”“发展战略理论”“发展质量理论”“发展策略理论”和“发展目的理论”。

五大发展理念; 发展理论; 历史演进; 关系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转换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改善发展着力点的风向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深化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升华。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历史演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具有科学性和开放性,是内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存在一定历史演进规律。从总体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体系内部各理论之间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呈现出不断完善与创新的发展态势。

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和毛泽东发展思想的基础之上,

邓小平关于发展的理论则初步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基本框架。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开端,在立足基本国情,总结历史经验,展望未来发展道路的基点上,邓小平把发展摆在了重要的位置上。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口号,中国前进道路上的问题究其实质是发展的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也要从发展的角度进行回答,一方面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提出了“四个不是”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要义就在于发展,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对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也进行了详细、明确地阐述,他强调进行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重视创新,并且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基本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经济模式。但是社会发展不是单项而是多项的,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当中,不能顾此失彼,需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邓小平还呼吁共享发展,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质其实就是“怎样发展”的问题。

江泽民关于发展的一系列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面对国际复杂环境,针对国内发展新阶段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江泽民站在时代前沿牢牢抓住了发展这根主线,提出“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发展的战略布局上,创造性提出了“政治文明”概念,使得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布局进一步拓展为“三位一体”;在发展的策略问题上,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基础进一步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关于发展的目的,认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开始关注人的价值,“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科学发展观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胡锦涛关于科学发展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是应对新挑战,抓住新机遇的需要,着重针对当前国内社会发展出现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致力于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解决主体“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体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价值理性的体现,即人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关怀,是从特定价值理念的角度关注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同步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但科学发展观价值理性的实现是以其工具理性实现为前提的,对此,科学发展观从发展功效和效率最大化角度提出社会发展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其旨趣在于为发展主体运思、服务,即为价值理性服务。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实质上体现了“人是人的最高本质”。

五大发展理念升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作为新时期党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问题的最新理论成果,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这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整体把握,同时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在党的不断探索下逐渐显现的过程。五大发展理念实现了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突破,将领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由理论走向现实。

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历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我完善的结晶。五大发展理念内涵丰富,结构严谨,全面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总体思路,指明了新环境下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这既是对以往发展道路的继承,使我国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同时也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积极探索,使我国发展潜能得到进一步释放。五大发展理念必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体系进程中亮丽的一环。

二、五大发展理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升华

五大发展理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高度凝练和升华,成为我国“十三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拓宽了发展路径,开辟了发展新境界。

(一)创新理念是对“发展动力理论”的升华

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升华了发展动力理论。首先,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创新的重要性,深化了对创新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的认识,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在党的执政理念思想史上也是第一次。其次,在创新的内容上既深化了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又拓展了关于创新思维的认识层面。创新不仅囿于经济领域的科技创新,还要不断推进社会领域的制度创新、文化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实现理论创新,从而构建一个系统完备、规范科学、行之有效的创新制度体系,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其中科技创新是“主动力”,是一个国家实力最关键的体现,因此无论社会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都要牢牢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对社会发展制度创新方面,则需要破除机制体制障碍,释放更多“原动力”,重点推动国家治理创新;推动理论创新方面,需要充分激活社会成员“脑动力”,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全面释放创新驱动发展的潜能;协同文化“软实力”创新,这有利于培植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础,厚植创新优势。只有实现“一主三翼”协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才能得到持续不断的动力支撑。最后,创新发展的目的由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向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转变,着力解决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不足问题。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挑战,不能再盲目追求GDP的增量,而要从稳速度、调结构、重质量着手,根据社会体制转型期的新需求实现多方面、多层次的创新,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实现发展动力换档,即由传统的规模“投资驱动”、低成本“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现阶段创新的地位、创新的内容以及创新的目的的论述既升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同时也指明了“十三五”期间乃至今后更长时期我国发展的创新方向。

(二)协调理念是对“发展战略理论”的升华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腾飞的奇迹,从发展战略角度看,主要得益于改革之初采取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在全面建设小康决胜阶段,“非均衡发展战略”已经过时,只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保证我国经济社会行稳致远。“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把协调提到实践中的理念遵循,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视角揭示了经济社会实践的一般作为。在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协调政策落实方面,既着眼于整体发展的协调,又强调各个发展阶段,各个层次发展的协调,注重提高发展的耦合性和均衡性,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理论的重大升华。具体来说,首先,在补齐短板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观念很早就提出,但是城乡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城乡二元化结构长期存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抓住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矛盾即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协调发展理念在继承传统城乡协调发展理论基础上,更加注重政策向农村倾斜,补齐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建构中农村发展相对滞后这块短板,补齐中国“四化”中,农业现代化这块短板,比如通过实行农业供给侧改革和户籍、就业、教育、社保等一系列制度联动改革,着力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实现城乡公共资源均等配置,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在加强农村发展薄弱领域中,开辟农村发展空间,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其次,通过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培育发展新动力。我国区域发展理论历经了均衡发展,不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三个阶段,但无论处于哪个阶段,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都将作为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长期存在着,这既有自然条件限制的客观原因,也有思想、决策不当的主观原因。现阶段,针对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在继续完善、实施传统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基础上,重点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翼协调发展三大战略,加强轴带引领、群区耦合,实现城市群的经济效益外溢,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通过构建合理的利益格局和崭新的空间布局,以促进经济要素在更广空间、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实现合理配置、自由流动,从而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最后,统筹规划,充实了协调发展的内容。协调发展理念是一个集合的概念,除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以外,还强调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同步、与国防建设融合的重要性,避免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这是在坚持整体协调基础上,更加注重各个层次发展的协调,让协调从理念走向现实,从而全面建构“唱和如一、宫商协调”的发展局面。

(三)绿色理念是对“发展质量理论”的升华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色是自然的底色,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是符合世界生态文明发展潮流的创新理念,“我们党不但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系统的顶层设计与具体部署,而且将其上升到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鲜明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在这样的高度定位生态文明建设,并将绿色发展作为理念写入发展战略、发展规划,这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史上是第一次。”这表明了我们党抓住了科学发展的内核和作为执政党的使命担当。一个社会发展质量的高低,主要是以经济健康发展指标和人们幸福指数为衡量标准的,绿色发展理念升华了我国社会发展质量理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由增量走向质量时代。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我国经快速增长是以牺牲环境、资源浪费为代价的,这种片面追求经济总量和增量的经济增长方式,必然会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社会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进入低经济增速的高消费时代,人们需求无限性与资源环境供给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倡导绿色生产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显得迫切,绿色发展理念在坚持倡导两型社会建设和继续实施两大基本国策的基础上,以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大力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为提升经济效益的突破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走向质量时代。第二,实现人们生活、消费方式绿色化,引领人们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指出,生态环良好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们幸福感持续增加的基础,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除了优化生产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外,还需要全民参与,要求人们树立绿色思维方式,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坚持绿色价值取向,实现消费模式转型。在引领人们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过程中,不断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

(四)开放理念是对“发展策略理论”的升华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开放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先进理念,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理念。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开放理念提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已经不是从一般意义上讲开放的发展策略价值,而是在总结原有开放经验和展望未来世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强调开放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开放理念的提出不是对以往开放发展的同义反复,而是更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范围的开放,升华了发展策略理论。首先,体现在开放的目标层次上,新时期的开放是以发展高质量的开放型经济为目标,以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为核心,以实现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正面外溢效应为取向的开放。其次,体现在开放的格局上,在原有开放格局基础上,致力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格局,着力提升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最后,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中国由被动适应向主动参与转变。过去我们更多的是适应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新时期的开放发展则要求认清世界各经济体发展趋势,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不断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实现我国与世界经济由“接轨”到“铺轨”的转变。

(五)共享理念是对“发展目的理论”的升华

“天地之大,黎元为本。”共享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共享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共享,特指在经济发展水平更高基础上的共享,目的是让人们获得更多改革发展的红利,它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当代中国实际、时代潮流、群众期盼紧密结合起来的理论成果”。共享理念既是一种发展思路,也是一种发展路径,升华了社会发展目的理论。具体来说,第一,在民生目标上,实现了由追求量的增长到追求质的提升的转变。十八届五中全会重新界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即人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和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坚持整体效益扩大前提下,更加注重局部优化,实现优化发展。把“生活质量”作为一个综合指标,共同富裕的客观标准是“普遍提高”,这就意味着我国政府将以新的民生目标为导向,改变过去单纯追求人均收入增长的片面做法,以人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为民生工作的主要抓手,推进民生工作更“接地气”,比如提高公共服务共建和共享水平,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共享发展成效评价指标体系等。第二,在民生工作制度安排上,由不成熟、不定型向逐渐成熟稳定转变,使民生工作的有效性得到实质性提高。在以往的民生工作中,政府也给予了很高的关注和公共投入,但由于制度不定型和不成熟,公众预期不稳定,获得感并不高。“十三五”期间,共享发展理念强调政府要在民生工作制度上做出合理安排,补齐民生工作短板,这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一招。第三,在扶贫政策上,由广到精,坚持物质贫困扶持和精神贫困扶持并重。共享理念着力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全面实施精准扶贫、脱贫政策,重点扶持农村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人口脱贫,针对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不同情况,因人因地施策,注重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这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预期目标的重要法宝。

三、结语

总之,五大发展理念是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也是治国的新方略、新举措。五大发展理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高度凝练和升华,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又为五大发展理念提供了思想来源、奠定了理论基础,二者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中,对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指导意义。

[1]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5-11-04 (2).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28.

[3]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79.

[4]任理轩.坚持绿色发展——“五大发展理念”解读之三[N].人民日报,2015-12-22 (1).

[5]曾福生.新时期中国“三农”发展思路的再思考[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5,(1):76-83.

On Relation Between Five Development Concepts and Theory of Socialism Develop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LI Xiao-ling, ZHU Jun-lin

(School of Marxism,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 China)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put forward the five development concepts, including “innovation, coordination, green, open, and sharing”, which are not only the development idea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the statecraf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y embody that our Party and government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law, show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arty’s ruling ability, and promote the sublimation of theory of socialism develop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five development concepts sublimate respectively “the theory about the power of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ory”, “the development theory of quality”, “development tactics theory” and “development purpose theory”.

the five development concepts; development theory; historical evolution; relationship

2016-06-10

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启动资助项目(2013QB17)

李晓玲(1991—),女,河南信阳人,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朱俊林(1968—),女,湖南汉寿人,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D616

A

1672—1012(2016)04—0038—05

猜你喜欢
升华特色理念
贪吃蛇升华记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胡娟:奉献也是自我升华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