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征国
(中共湖南省委讲师团, 湖南 长沙 410011)
中国梦思想体系的宏大战略布局
(中共湖南省委讲师团, 湖南长沙410011)
习近平同志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就是中国梦思想体系的宏大战略布局,它以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唯物史观为基本原则,从而把建成小康社会、焕发改革精神、增强法治观念、落实从严治党等建筑在历史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基础之上;反过来说,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四个全面”宏大战略布局奠定了哲学基础。
全面而自由发展; 中国梦思想体系; 宏大战略布局
2014年12月16日,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客户端消息,习近平同志近日在江苏调研时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随后,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在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和集体学习中、在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同志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这“四个全面”,使之成为中国梦思想体系的宏大战略布局的“新提法”。这个“新提法”之所以定格在“全面”上,就在于全面发展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也是“四个全面”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在批判资本主义弊端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18世纪到19世纪期间,资本主义社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资本主义物质财富的增长是以牺牲人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的,是物统治人,人仅仅成为创造物质财富的手段,人成为物的奴隶。社会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强烈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非人道的社会弊端,追求建立以每个人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新社会,即“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1](P683)。这里的“基本原则”指的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目的,它是“四个全面”宏大战略布局的哲学基础。因此,需要回顾唯物史观所阐述的四个递进的重要观点:
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现实个人的存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P67)。这种“有生命的个人”不是感觉主义者或者快乐主义者所讲的“个人”,不是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个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中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个人,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并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具有某种个性的现实的个人。这种“现实的个人”是作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个人。作为具有自然属性的个人,他是有血有肉的、有感情需要的、有生命的个体,由此而必然具有对衣、食、住、行、性生活等东西的客观需要。对于每个人这方面的属性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为满足客观需要的活动也是可感知的活动,是每个人都不可缺少的。作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个人,则反映了个体不仅仅是肉体的、有生命的存在,而且是社会关系的化身,是社会发展水平的具体表现,也是这一时代的个人不同于其他时代的个人的原因所在。这种现实的个人成了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没有这种现实个人,社会就无法存在;没有现实个人的活动,社会也就不能发展。
历史是现实的个人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人类历史不以现实个人的存在为前提是难以想象的。然而,人类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自己御用的手段、工具。正如恩格斯所强调的:“‘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那么,“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动力来自何处呢?在唯物史观看来,作为每个人的现实存在,必须具备维持这种存在的相应的条件,这就是个人的需要。个人的需要有两种,即“自然主体的那种个人需要”与“表现为社会需要的个人需要”。“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但由于他们相互间不是作为纯粹的我,而是作为处在生产力和需要的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个人而发生交往的,同时由于这种交往又决定着生产和需要,所以正是个人相互间的这种私人的个人关系、他们作为个人的相互关系,创立了——并且每天都在重新创立着——现存的关系。”[3](P514-515)个人之间的关系、现存的关系,构成所谓社会;这种关系的运动,则表现为人类历史。由此可见,每个人追求自己目的、满足自己需要的活动创造了历史。
个体发展的历史也是人类发展的历史。唯物史观概括了社会历史只是个体发展的历史,其精辟论述是:“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物质关系形成他们的一切关系的基础。这种物质关系不过是他们的物质的和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罢了。”[4](P532)这里的第一层含义是指个体发展的历史不能没有一定的物质关系,但物质关系仅仅是“基础”,而不具有最终的价值意义。第二层含义是指物质生产过程既是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同时又是生产社会关系的过程,在生产过程中所构成的物质关系,是个人实现其活动的必然形式。这就是说,只有通过物质关系,才能实现个人发展。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们丝毫没有建立一个社会的意图,但他们的所作所为正是使社会发展起来,因为他们总是想作为孤独的人发展自身,因此他们也就只有在社会中并通过社会来获得他们自己的发展。”[5](P235)“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彼此发生关系的个人的世世代代是相互联系的,后代的肉体的存在是由他们的前代决定的,后代继承着前代积累起来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这就决定了他们这一代的相互关系。总之,发展不断地进行着,单个人的历史决不能脱离他以前的或同时代的个人的历史,而是由这种历史决定的。”[6](P515)值得指出的是,个人发展的历史同时就是人类发展的历史,即“在这些个人中有类或人在发展,或者是这些个人发展了人”[7](P85)。
共产主义社会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唯一社会形式。社会历史是个体发展的历史,这并不意味着在任何社会中个人都可以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可以肯定的是,后一社会形态对前一社会形态的代替,都是人的一次解放。而“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8](P443),社会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在共产主义社会以前的一切社会里,社会不可能为个人提供全面发展的一切条件,每个人的生活条件都是极为有限的。“如果这个人的生活条件使他只能牺牲其他一切特性而单方面地发展某一种特性,如果生活条件只提供给他发展这一种特性的材料和时间,那末这个人就不能超出单方面的、畸形的发展。”[9](P295)如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只能得到体力和肌肉的发展,资产阶级则只能得到统治和剥削能力的畸形发展。而且,这些社会的分工也是强迫性的,每个人的发展不是自由的,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说来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10](P85)到共产主义社会则克服了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限制,并为之提供了一切条件使之成为一种现实。“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这也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11](P330)也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作为真正个体的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才会成为现实。这不仅是因为“共产主义所造成的存在状况,正是这样的一种现实基础,它排除一切不依赖于个人而存在的状况”[12](P122),而且是因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3](P685),是“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的社会”[14](P516)。由此可以推论出,共产主义社会不但是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而且还是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成为现实的唯一的社会,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与实现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合二为一的历史使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它与全面深化改革构成“姊妹篇”,形成“鸟之两翼、车之双轮”;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治、要害在严,以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四个全面”,不是简单并列的关系,而是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这个顶层设计以建成小康社会为关键一步的中国梦为实践目标,以焕发改革精神、增强法治观念、落实从严治党为战略布局,从而形成了习近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理论为核心的“一个目标三大布局”的中国梦思想体系,或称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实践指向的三维思想体系。因为我们称“一”为单变量,称“二”为复变量,说到“三”才开始称为多变量,“三”所规定为全体。面对无限多变的世界,说到底是个长宽高的三维世界;面对无限发展的事物,说到底是过去现在未来的三维事物。我们就生活在三维世界的全面发展之中。如果说,毛泽东同志创立了从新民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再到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邓小平同志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江泽民同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到胡锦涛同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那么习近平同志既运用了前人的成果又超越了前人的理论,创立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思想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飞跃。
“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习近平同志第一次把全面小康放在中国梦的大格局中,把全面小康目标升华成民族复兴的重要里程碑。然而,全面小康怎样建成?难点如何破解?这不仅关系全面小康的实现,更关系中国梦的奠基,是推进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
全面小康的核心在全面。全面性,是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基本观点。但片面性往往难以避免,要求所有人的认识都不带一点片面性也是困难的,但正如列宁所说“全面性这一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犯错误和防止僵化”[15](P419)。因此,全面小康的重要目的,是促进全面发展。总体水平的小康不是全面小康,它仅从经济方面看,侧重于物质文明方面,对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社会文明和党的建设方面关注不够,而且经济方面也主要是解决衣食无虞的问题,侧重在解决生存需要,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有所提高,达到丰衣足食,温饱有余。诚然,即使在生存需要方面,也还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例如住和行的问题。至于享受需要、发展需要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所以,全面小康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它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不让一个民族掉队的全面小康,是“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的全面小康,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全面小康,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全面小康,是“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的全面小康,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开拓国防和军队建设新局面”“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支撑”的全面小康……方方面面,构成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大战略布局。
全面小康的关键在协调。协调性,是事物的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客观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系统论的基本观点。协调与竞争相互伴随,过去一个长时期里,我们不讲竞争,这些年讲竞争了,而且讲的很多但又不大讲协调了。实际上,协调是竞争的对立面,双方有着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能只有竞争(即不协调)而没有协调。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竞争规律的作用更为强烈,相应地,协调规律的作用也会表现得更为强烈。竞争的发展使社会不断地产生新的因素,新的关系,从而造成新的不平衡,这就要求在更广泛的领域和更高的程度上实现平衡与协调。任何一种协调关系被人为长久地破坏,都可能造成社会局部的乃至全局的混乱、无序、停滞或畸形发展。因此,全面小康的基本原则,是在空间上实现均衡和协调发展。这就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五个统筹”就是均衡与协调发展的充分体现。从理论上讲,它是一个新高度,突破了过去把发展简单理解为经济增长的局限,强调以人为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实践上说,它是一个新课题,实际上是试图解决我们经济生活中的一些最突出问题和体制性障碍这一最深层次矛盾;从两者相统一的角度看,它是新的全面改革观与全面发展观,创造性地运用了统筹兼顾的方法论。
全面小康的实质在可持续。可持续性,是事物永恒发展的反映,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论的基本观点。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表现为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其实,现在与未来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未来是现在的归宿,现在是未来的渊源;不从现在做起,未来就失去了支撑,没有未来目标,现在就失去了动力。我们既要把握发展的现在和阶段性,又要把握发展的未来和连续性,求得可持续发展。因此,全面小康的重要体现,是在时间上实现相继和可持续发展,即在不牺牲未来需要的情况下,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因此,全面小康的实质是追求可持续发展,即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这就是说,全面小康社会不仅要在吃穿住用等方面达到小康水平,更重要的是城乡居民要有一个处处有草地树木、山水秀丽、鸟语花香、街道整洁、空气清新、水体清洁的生活环境。否则,虽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生态环境因单纯追求发展而恶化,显然并不是我们所要的全面小康。
全面小康的重点在农村。小康这个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梦想,小康这个穿越无数苦难与辉煌岁月的执着追求,现在已经触手可及。但是,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中国的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这是马克思主义重点论即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基本原理的重要体现。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出发,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切实防止出现放松农业的倾向,勇于直面挑战,敢于攻坚克难,努力保持农业农村持续向好的局面。然而,要把一个人口比欧盟、美国、日本加起来还多的大国带入全面小康,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伟大壮举,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解决民族复兴进程中这个重点问题和深层次矛盾,才能绘就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为了科学地把握住这关键一招,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20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
全面深化改革要把握住总要求。全面而自由发展,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它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片面而非自由的发展,但是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够真正实现它。中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与资本主义社会有着本质区别,但在片面性和非自由性方面仍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中国只能不断地接近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我们也只能从总体上把握深化改革的这种全面性要求。对此,习近平同志把它归纳为六个方面:一是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回答了推进各领域改革最终是为了什么、要取得什么样的整体效果这个问题;二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这“三个进一步解放”既是改革的目的,又是改革的条件。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这三个方面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有效率,更能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三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经济建设仍然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而不是各自为政、分散用力;四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为方向。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特别是政府和市场关系还没有理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效发挥受到诸多制约,必须继续朝着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努力;五是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中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要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六是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我们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目的和条件,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力量源泉,就有了前进方向和基本遵循。
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实践第一观点。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回顾中国的改革开放,乃是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作出的关键性抉择。“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之后,要么按照“两个凡是”的思路,继续“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沿着“左”的道路走下去;要么否定“文化大革命”,但重新回到“文化大革命”以前的老路上去;要么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要求,从中国实际出发,开辟一条新路。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非凡的胆识和魄力,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毅然决然地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性决策,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踏上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以往的改革开放,循着从易到难、从局部到全局、从增量到存量的顺序展开;今天的改革开放,已步入“深水区”的攻坚克难阶段,既呼唤坚定果敢的行动、百折不回的信念,也呼唤全面系统的实践观、敢创敢试的认识论。习近平同志关于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论断,有“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的勇气,有“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决心,有“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坚韧,有“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的气魄,针对的是当今中国的基本国情和时代特点,回应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要求,彰显了当代共产党人执着的改革品格、鲜明的改革气质、奋发的改革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梳理习近平同志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根本在“改革”,关键在“深化”,重点在“全面”。体现在方法论上,就是坚持系统思维,强调不能以偏概全、不能片面理解。比如,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顾此失彼、断章取义。比如,既要讲“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也要讲“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要讲如何分好“蛋糕”,也要讲如何做大“蛋糕”。归根到底,全面深化改革是立足国家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进行部署的,对党和人民事业有利的,对最广大人民有利的,对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有利的,该改的就要坚定不移地改。为此,习近平同志在湖北考察改革发展工作时和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等讲话中,提出要把握和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的六个重大关系,即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处理好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六个方面的重要关系,就能把握推进改革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
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让中国新一轮改革方向明确、路径清晰。在被视为“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的2014年,改革呈现加快推进之势,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80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中央有关部门还完成了108项改革任务,共出台370条改革举措……数量之多、频率之高、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正化为新一轮改革声势夺人的大潮。当今的改革,不只为了应对挑战,更是为了把握机遇;不只为了短期目标,更是为了图之长远;不只是时代要求,更是历史责任。全面深化改革要塑造的,是一个更有实力引领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国。
将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中国梦宏大战略布局的关键一环,标志着“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法治就是大纲,纲举目张。历史唯物论坚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上层建筑也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特别是政治法律制度的反作用,并不是单线式的简单决定和被决定逻辑。习近平同志关于“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揭示了历史唯物论反作用原理在现实中的运用。
“三个法治”一体建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运动,构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方向。习近平同志的“三个法治”一体建设,是适应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变化,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的重大举措,它是指“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是个三重结构的一体建设。法治国家建设,首先是指依宪治国。我国《宪法》规定:“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共同发展,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就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法治政府建设,实质是指依法治权,防止权力被滥用。政府的行为靠制度来规范,依法律来运行。如果偏离了制度的约束和法律的轨道,轻则追查责任、重则解除权力。能够成功促进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规范的政府行为通常被称为“良政治理”或“有限和有效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是指建设一个全民信仰和遵守法律的社会。只有对法律有了信仰,群众才会自觉地按法律办事。因此,必须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建设法治社会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来抓。一方面,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传播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引导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逐步改变社会上遇事不找法而是找人的现象;另一方面,必须以实际行动树立法律权威,让老百姓相信法不容情、法不阿贵,只要是合理合法的诉求,通过法律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
“四个体系”法治规则。人民群众创造了人类社会的历史,也创造了人类社会的未来。纵观政党政治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尽管政党性质不同,但民心向背律却是所有执政党都要遵循的共同规律。习近平同志的“四个体系”,以保障人权和公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它是指“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指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总体上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但是它仍然需要不断完善。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是指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律再多不能有效实施,那也只是一纸空文而已。要以全民守法为目标,通过在全社会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真正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并逐步深入人心。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是指民众是无所不在的监督力量,只有让民众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懈怠;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新闻媒体要代表人民对执法司法工作进行监督,要以正确方式及时告知公众执法司法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舆论引导。要充分发挥多层次法律制约监督体系的作用,例如中共各级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各级人大机关负责对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及其结果的合法性进行监督,各级政协组织、民主党派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等方式所进行的政治监督,各社会团体对相关社会组织的制约监督等。人民检察院依法行使检察权,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制统一;人民法院内部自上而下的法律监督主要通过审级监督来实现。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是指国家治理的一切活动都要并入法治的轨道运行,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是打造现代政府的必由之路,宪法意识、法律观念、法治思维是全社会所有成员必备素质。
“四位一体”法治实践。处理好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是历史唯物论的实践要求。习近平同志的“四位一体”,就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重大举措,它是指“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科学立法,就是严格按照立法程序用有意识的实在法把精神关系的内在规律表现出来,它以提高立法质量为目标。这就要完善立法体制,优化立法职权配置,明确立法权力边界,从体制机制和工作程序上防止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比如在改革和法治的关系上,要做到立法决策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同时,立法要主动适应改革发展需要,不能成为改革的“绊马索”。严格执法,就是作为国家行政机关负有严格贯彻实施宪法和法律的重要职责,要规范政府行为、切实做到公正文明执法。政府履行职能的目标就是为人民服务,要保证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各项权利和自由得到充分地实现,真正做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公正司法,就是法官依照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就案件当事人提出的事实问题主张和法律问题主张在是非、曲直、正误、真假等方面所具有的多种可能性之间进行的辨别、选择与断定。司法权的独立性是司法权区别于行政权、立法权的基本属性,它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人民群众就是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来感受到这个社会是否公平正义的。全民守法,就是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要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使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
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发表讲话时强调:要“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完善党风廉政建设法规制度”“要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制度治党”不仅属于上层建筑变革,而且属于生产关系变革,不仅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政治保证。
学习党章和遵守党章紧密结合。中共十八大通过新修订的党章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即要求全党“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认真学习党章有助于强化党章意识。党章对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路线和纲领、党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都做了明确规定,只有熟悉党章的总纲和条文,熟悉党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才能强化党章意识。所谓党章意识,就是对党章的理性认同和自觉遵守。正确的党内行为与正确的党章意识密不可分。不可设想,一个没有正确的党章意识的党员干部会认真自觉地执行党规党法;同样不可设想,一个没有正确党章意识支配的执政党,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而自觉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严格遵守党章有助于严明党的纪律。党的纪律是全党意志的体现,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只有纪律严明,才能保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才能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然而,有的党员不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已经做出决定的重大问题公开唱反调;有的党员缺乏组织观念,不讲党性、讲交情,不讲原则、讲圈子,不讲团结、讲关系,甚至长期不过党的组织生活。为此,严格遵守党章就必须严明党的纪律。
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这就揭示出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都具有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作用,不可或缺、不可偏废。思想建党是基础,是推动从严治党的软杠杆。纵观党的历史,不难看出我党始终将思想教育放在首要位置,不断强调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党员入党不仅是在组织上入党,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入党。制度治党是保障,是推动从严治党的硬指标。思想建党,是从宏观上进行指导,但具体还需要细化制度来落实,这就需要把建立健全制度作为重要保障。习近平同志说,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抓紧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16]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使我们的党员始终坚持为民、务实、清廉,使我们的干部始终保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廉洁政治和惩治腐败紧密结合。中共十八大提出建设廉洁政治的重大任务,要求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三清”提出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紧密结合的要求。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同志《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引人民日报《让崇清成为一种风尚》一文时谈到,清则心境高雅,清则正气充盈,清则百毒不侵,清则万众归心,从一个角度解释了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喻义。依法惩治腐败、建设廉洁政治、始终保持肌体健康,是中共一贯鲜明的政治立场。腐败不除,中共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就得不到有效维护,中共先进性和优良作风就得不到坚持和发扬,中共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也得不到保证。建设廉洁政治和依法惩治腐败是永恒不变的时代主题。
[1][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10][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5][6][7][9][11][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5]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6]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5日)[N].北京:人民日报,2014-09-06(02).
The Grand Strategic Blueprint of the Chinese Dream Ideological System
WANG Zheng-guo
(Hunan Provincial Propaganda Group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hangsha 410011, China)
President Xi Jinping proposed the “Four Comprehensives,” calling for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deepening reform, advancing the rule of law and strictly governing the party. This is the grand strategic blueprint of the Chinese Dream ideological system, which takes the comprehensive and free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s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builds the “Four Comprehensives” on the basis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On the other hand, comprehensive and free development laid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for the “Four Comprehensives”.
comprehensive and free development;the Chinese Dream ideological system;grand strategic blueprint
2016-04-11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研究”(12&ZD009)
王征国(1951—),男,湖南武冈人,中共湖南省委讲师团教授,湖南省创新与方法研究所所长。
D614
A
1672—1012(2016)04—0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