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海光 常志 罗金萍 陈俊达
一种社会化学习网络平衡构建的新方法*
□方海光常志罗金萍陈俊达
摘要:社会化学习网络的构建是开展互联网背景下的移动学习和社会化学习的基础。目前,针对社会化学习网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学习资源的推送以及学习者人际关系的组织管理两方面,忽视了学习者本身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学习资源与人际关系间的关系。认知平衡理论和态度结构模型提供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研究模式,实现信息源关系构建与人际关系构建的协同展开。在互联网环境下,构建社会化学习网络是加强学习者与资源节点和人际节点间交互,进而提高学习绩效的有效方法。这一方法融合了虚拟学习社区中人际关系的组织管理经验,同时强调了人与信息间的关系,弥补了关系间关系的缺失。以学习者态度为基础,可以总结出社会化学习网络构建过程中的规则集合和策略集合。依据构建策略,能够快速高效地构建社会化学习网络,提高学习效率,是一种具备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的新方法,就互联网环境下的学习而言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社会化学习;认知平衡理论;态度结构模型;应用策略;移动学习;方法研究
在网络学习过程中,交互活动作为有效的学习手段,在保证网络教学质量的同时,能够促进学习者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网络学习环境中的交互活动可以大致分为学习者与资源间、学习者间、学习者与学习者群体间、学习者与权威间的交互(陈丽,2004)。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和应用的思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社会化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认为学习的概念超越了个人维度,融入社会交往网络中,学习在与其中成员间的交往和连结中同时发生。社会化学习具有个体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双重属性。在社会层面要求有效的促进社会化学习进程,并保持社会生态系统的构建和可持续发展(阿尔伯特·班杜拉,2015);另一个方面是以关联主义学习理论作为基础,认为学习者处在一个充满信息源作为节点的复杂环境中。着重研究针对资源、其他学习者以及权威这些节点如何处理的决策,以及如何将所需的节点纳入到学习网络中并进行管理和维系的问题(Siemens,2005;Downes,2006)。前者强调了网络学习成员间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化学习网络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后者强调了人与节点(包括人际节点和非人的信息源节点)的交互,将知识的处理和解释的功能下放到节点,通过学习者自发组织的学习网络,以自治的形式持续地接纳、精炼、再创造知识(王竹立,2011)。
当前,保持知识的时效性成为学习活动的目的之一,学习的重点逐渐向掌握学习的途径、构建和维系学习网络转移(Siemens,2005)。在移动学习和社会化学习过程中,环境的构建、信息源的选择和关系的组织是关键的基础环节(庄秀丽,2005)。学习者可以自发构建社会化学习网络,但在有目的的学习过程中是存在导向性的。在移动学习和社会化学习环境中,通过合理地干预措施能够在关系建立的过程中提高绩效,还可以在向虚拟社区平衡态过渡的过程中避免形成不利的过渡状态。
目前我国在移动学习和社会化学习环境的研究方面,针对学习资源推送和学习者人际关系的组织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涉及社会化学习网络构建的成果较少,特别是关于通过社会化学习网络构建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研究。目前关于“社会化学习网络构建”研究还是一个热点,其内容包括:关系的推荐、关系的搜索、关系的建立、关系的管理、关系的维护等环节,单纯依靠学习者自发完成进而达到学习目的是十分困难的(冯锐等,2013)。认知平衡理论和态度结构模型提供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研究模式,具备对于移动学习和社会化学习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和信息源关系通用的特性,阐明了人际关系与信息源关系间的关系,摆脱了人际关系和信息源关系独立构建的局限,能够实现信息源关系构建与人际关系构建的协同开展(杜宾,2014)。
1.学习者人际网络组织规律
从社会化人际关系角度来看,人际节点可以是个人、由个人组成的群组甚至整个社会。一个人际关系网络可以看作相关人际关系网络的一个节点。就学习过程而言,当涉足全新的领域时,学习者在领域内的人际关系是松散的,甚至是孤立的。学习者可以通过主动搜索和接受推荐的方法,促进学习者在整个互联网中与已有的相关人际节点发生关系,建立连接,形成网络。此外,依据社会组织理论,学习者与相关人际节点间可能存在四种关系:无关;完全融入,成为某个人际节点的一部分;部分融入,成为部分游离个体;同时融入多个人际节点,成为多个人际节点的共有成员。学习者不仅能够融入已有的人际节点,同时可以发挥自身能动性,探索建立新的联系,拓展人际网络结构。
2.学习相关信息网络组织规律
关联主义认为可供行为参考的知识可以外化于学习者,以节点的形式分布于学习网络中。从信息实体角度来看,节点内容可以是数据、信息、知识和意义,也可以是思想、行为和情感等。这些节点都可以作为信息源节点分布在互联网中(Downes,2006)。各个节点间是否存在关系、关系是否同向、关系的强弱如何,都是构建学习相关信息网络时需要考虑的要素。
1.认知平衡理论与A-B-X态度结构模型
弗里茨·海德最早提出的认知平衡理论及其P-O-X模型,总结了认知者P、认知者相应个体O以及认知对象X间的关系。其中,认知对象X可以是一种情形、一个事件、一个想法或者一个事物等任何对象。P、O、X三个要素间存在着两类四种关系,其中正面情感和肯定单位关系抽象为“+关系”,负面情感和否定单位关系抽象为“-关系”。由此可以总结出三个元素间存在着8种关系(Heider,1946)。
如图1A所示,当三个要素间存在着偶数个“-关系”时,认知者P的认知系统就处于平衡状态;当三要素间存在着奇数个“-关系”时,认知者P的认知系统就处于不平衡状态。为了克服认知的不平衡,认知者P可能会采取改变对O或X关系的方法,即趋平衡张力,力图达到针对自身的要素间认知系统平衡状态(Heider,1946)。
图1 P-O-X认知平衡理论模型和A-B-X态度结构模型
在海德提出的认知平衡理论基础上,纽科姆提出了A-B-X态度结构模型。如图1B所示,其中A 与B代表相关的两个人,X表示沟通的对象,X的内容可以是一个人、一个事件、一个事物或者一个观点等。A、B、X三个要素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三者之间存在着A对X的态度、A对B的吸引、B对X的态度和B对A的吸引四种关系(Newcomb,1953)。
模型中A-X与B-X两组关系对等,能够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平衡态,而当A-X或B-X或A-B间的关系有变化时,平衡态被打破。为了形成新的平衡态,四种关系会重新调节。其中最显见的则是A-B间关系的表现。这一模型在人际关系层面强调了认知变化时,人际交互中的变化趋势(Newcomb,1953)。
2.复杂社会实体中的认知平衡态
结合此前的两项研究,科特莱特和哈拉利把认知由不平衡状态向平衡态的转变置于复杂的社会实体中研究,并扩展到一般情况。研究的要素由三个扩展到有限个,节点间的关系由情感关系和单位关系扩展到任意关系。通过对已有结论的一般化拓展,科特莱特和哈拉利得出以下四个结论(Cartweight & Harar,1956):(1)当两个要素间的关系不对称时,存在“趋平衡张力”,使得关系趋于平衡;(2)当要素数量为有限个时,要素间结构的变化规律符合弗里茨·海德以及纽科姆的研究结论;(3)要素间的联系可以是多种关系;(4)要素间的联系存在积极、消极和无关三种状态。
3.社会化学习网络中的认知平衡态
学习者自发的社会化学习行为会使社会化学习网络趋向认知平衡态。如图2所示,当社会化学习网络自发地形成认知平衡态时,可能形成该图上方四种状态中的一种。
在以学习目的为导向的学习中,假设学习目标是“学习者A与信息源节点X间建立+关系”。图2上方的状态1和2达到了符合学习目标的平衡态,是良好的社会化学习网络结构平衡态;状态3和4没有实现学习目标,且难以改造,是不良的社会化学习网络结构平衡态。图2下方的四种状态是易于改造的社会化学习网络结构非平衡态,通过适当地介入干预可以促进非平衡态向良好的社会化学习网络结构平衡态过渡,避免不良的社会化学习网络结构平衡态的形成。
根据科特莱特和哈拉利的研究结果,要素间的复杂关系可以拆解成简单的三要素关系的组合。在这里,将A设为学习者;X设为信息源节点,它既可以是信息驻留的人际节点,也可以是信息驻留的非人节点;B设为与X相关的人际节点,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组。其中“+”、“-”代表关系的两种相反态度。根据态度结构模型,由A-B-X三要素构成的系统内任意关系改变都会影响整体结构,但考虑到将学习者A作为研究对象,人际节点B对X的态度相对独立,所以在研究中不考虑改变B对X的态度的具体策略。
1.社会化学习网络中三要素的关系构建
如图3所示,新进入某个领域进行学习时,学习者A与信息源节点X间不存在关系,与信息源节点X相关的人际节点B间不存在关系。信息源节点X与人际节点B间的关系态度一定。学习就是社会化学习网络构建的过程,学生可以选择与信息源节点构建关系和与人际节点构建关系的顺序。
图2社会化学习网络中的认知平衡分布
图3初始状态:当A进入新领域时
当优先进行信息源节点关系构建时,形成状态转换1(见图4)。学习者A与信息源节点X建立关系,形成态度。人际节点B与X的关系与态度一定,A与B的关系待定。依据认知平衡理论,虚线代表A与B间关系的变化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介入干预建立A与B间“+向”关系的方法,促使状态1形成良好的认知平衡态或者避免状态3形成不良的认知平衡态;采取介入干预建立A与B间“-向”关系的方法,促使状态2形成良好的认知平衡态或者避免状态4形成不良的认知平衡态。
图4状态转换1:A与X关系确定后的状态和趋势
当优先进行人际网络关系构建时,形成状态转换2(见图5)。学习者A与信息源节点X、相关人际节点B建立关系,形成态度。B与X的关系与态度一定,A与X的关系待定。依据认知平衡理论,虚线代表A与X间关系向平衡态变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采取介入干预建立A与X间“+向”关系的方法,促使状态1和4形成良好的认知平衡态或者避免状态2和3形成不良的认知平衡态。
图5状态转换2:A与B关系确定后的状态和趋势
学习的过程是自主、多样和开放的,学习者能够自发地在三要素间建立关系,即学习者A、信息源节点X及相关人际关系节点B间形成社会化学习网络的局部结构。承认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合理运用认知平衡理论,采取介入干预的方法,引导要素间关系建立,有利于提高社会化学习网络构建的绩效。
2.社会化学习网络中三要素关系状态分类及变化趋势
经过初期的关系建立,可以形成全状态,即全部8种转换状态(见图6)。这8种状态依据A与X的关系、A与B的关系和关系结构是否稳定三个维度进行分类。
表社会化学习网络局部状态分类
如上表所示,处在基数列第一行的状态1和2中,A与X的关系为“+”,达成学习目标,网络中人际关系稳固,人际关系节点与信息源节点间关系稳固,是成熟的适用于针对学习目标的社会化学习网络结构,是两种目标状态。其中状态1适合观点交流的协作学习,状态2适合观点碰撞的讨论学习。原理同上,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析结论分别为:状态3和4是不适用于针对学习目标的社会化学习网络结构,是两种需要避免的状态;状态5、6、7、8可以分别向状态1和状态2转化。
特别要说明的是,根据认知平衡理论和态度结构模型,趋平衡张力作用于结构内每一个节点,影响每一组关系。所以,在尚未达到平衡的状态5至8中,存在着趋平衡张力,自发的驱使关系转变,促使向状态3和状态4转化,形成不适用于针对学习目标的社会化学习网络结构。所以,除上文中的转化和在状态7和状态8中B与X间关系的自发转化外,其他的转化趋势都是需要避免的。
图6全状态:8种转换状态分类分布
在社会化学习网络构建过程中存在着趋平衡张力,在微观局部三要素结构组织构建以及学习目标层面的社会化学习网络构建中都起到了作用。这一作用对达成学习目标可能起到促进作用也可能起到阻碍作用。综上所述,以学习者态度为基础,可以总结出社会化学习网络构建过程中的规则集合和策略集合。
1.规则集
信息多源规则: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受到多个信息源节点的影响。
共同作用规则:社会化学习过程受人际关系节点和信息源节点的共同作用。
平衡驱动规则:社会化学习网络组织结构受到趋平衡张力作用,趋向平衡态。
负向规避规则:在实际情况下,学习者很少与人际节点建立消极关系,更多寻求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节点或者不建立关系,保持无关状态,针对消极人际关系通常会剔除或寻求转化。
多方影响规则:处在复杂人际关系中的学习者受到更多影响,易于做出改变,进而生成新的关系。
2.策略集
关系建立策略:在学习初期,引导学习者关联学习目标相关信息源节点及对其持正态度的人际关系节点,同时减少负向干扰。可以针对学习目标推荐节点并筛选搜索结果,引导学习者与信息源节点以及与信息源节点正向相关的人际节点建立正向关系,加速学习者建立一个平衡态适合观点交流协作学习的社会化学习网络。也可以分析学习目标与已有社会化学习网络的人际节点和信息源节点间的关系,利用共有节点为媒介,加速新的社会化学习网络构建。
关系引导策略:针对状态5至8,强化向状态1 和2的趋平衡张力,削弱向状态3和4的趋平衡张力。可以通过对与学习目标持积极态度的人际关系节点建立积极关系促进学习目标达成;或通过对与学习目标持消极态度的人际关系节点取消关系减少干扰。
关系重建策略:针对状态3和4,引导新关系新结构的构建,弱化已有的不良平衡态。可以通过引入新的信息源节点的方式,将学习目标置于更加复杂的网络中,引导学习者构建新的关系,进而实现学习目标。
关系创新策略:针对状态1,通过适度的新节点引入和已有关系转化,将状态1丰富化,形成状态2或更加复杂的状态1。可以适度引入与学习目标相反的信息源节点或持相反态度的人际关系节点,引导学习者建立一种平衡态适合观点碰撞讨论学习的社会化学习网络。
案例1:以共有信息源节点为媒介的新社会化学习网络构建
图7以共有信息源节点为媒介的新社会化学习网络构建
图8以共有人际节点为媒介的新社会化学习网络构建
在图7呈现的案例中,采取了策略集中的“关系建立策略”的第一种情况。利用已有的出国考试交流平台,对学习者参加的考试门类和目标国家进行细化分类,在庞杂的信息源节点中筛选出相关的信息源节点,以此作为媒介,重新建立与人际节点的关系,构建新的更细致的社会化学习网络。
案例2:以共有人际节点为媒介的新社会化学习网络构建
在图8呈现的案例中,采取了策略集中的“关系建立策略”的第二种情况。利用现有的以“信息化教学”为主题的人际关系网络,以其中对“用于学习目的网站的设计开发”有兴趣的成员为媒介,组成新的人际关系网络。在这个新的人际关系网络中,继承了此前的大部分人际关系。再引入新的节点,组织成员讨论,形成新的社会化学习网络。
案例3:利用关系引导策略的教师发展社会化学习网络构建
图9节点间关系改变引起的社会化学习网络变化
在图9呈现的案例中,采取了策略集中的“关系引导策略”。校本研修本身就是一次人际节点与信息源节点重新构建关系网络的过程。在研修过程中,新教师与成熟教师以及教材知识点的关系重新构建,形成更为适合教学活动的社会化学习网络。与此同时,成熟教师也反思新教师提出的观点,深化科学学术素养,并将新教师进一步接纳到教师团队中来。在此后区域学科集体教研活动中,该校教师与其他学校教师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进而提升该地区学科教师的总体科学学术素养,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案例4:利用关系重建策略的大学新生学科知识社会化学习网络构建
图10学习者置于更复杂的节点中引起的社会化学习网络重建
图11新的信息源节点引入引起的社会化学习网络变化
在图10呈现的案例中,采取“关系重建策略”,先将新生置于一个水平较高的人际关系网络中,保证与其产生新的关系的人际节点都具备关于广义酸碱理论的科学素养,再向新生推送广义酸碱理论的知识内容,同时通过揭示此前高中化学酸碱理论中的缺陷,弱化新生与高中相应知识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化学习网络会根据已有知识和新知识的差异,利用新的人际节点和信息源节点,引导新生向学习目标构建社会化学习网络。
案例5:以节点引入为方法的社会化学习网络平衡态创新
在图11呈现的案例中,采取了策略集中的“关系创新策略”。在围绕“用于学习目的网站的设计开发”的主题讨论中,已经形成了适合观点交流协作学习的社会化学习网络平衡态。随着关于该主题新的信息源节点引入,人际节点对新的信息源节点的态度发生了分歧。学习者通过与新的信息源节点和已有人际节点的交互,产生了新的认知,实现新的平衡态,并在这一过程中拓展了新的领域,构建了新领域的社会化学习网络。
此案例实现了由已经达到平衡态适合观点交流协作学习的社会化学习网络,向适合观点碰撞讨论学习的社会化学习网络的转化,生成了新的平衡状态。主要包括四个步骤:第一步,在“关于学习型网站设计开发”讨论群组中引入新的信息源节点,提出某网站为优秀的网站设计案例。受到趋平衡张力作用,网络内各节点间关系继承此前态度,社会化学习网络保持态度一致的平衡态;第二步,群组内对新的信息源节点态度产生分歧,有个别成员提出该网站首页的改动不利于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的观点;第三步,学习者为了深入了解该网站,注册账号并在其中学习,与新引入的信息源节点增强交互;第四步,学习者与新引入的信息源节点和对其持负向态度的人际节点交互,得出“该网站总体设计优秀,但新首页不如之前首页”的观点,到达新的认知平衡状态。在该网站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学习者参加了该网站开设的意大利语课程。依据认知平衡理论和态度结构模型,在意大利语学习的新领域内,社会化学习网络向认知平衡状态发展。
在互联网环境下,构建社会化学习网络是加强学习者与资源节点和人际节点间交互,进而提高学习绩效的有效方法。这一方法融合了虚拟学习社区中人际关系的组织管理经验,同时强调了人与信息间的关系,弥补了关系间关系的缺失。依据关联主义学习理论,改变了学习者与其他人、学习者与信息间关系独立的观点,将学习者与人际节点以及信息源节点置于一个网络中,考虑网络的结构时强调其复杂且动态的特性。依据认知平衡理论和态度结构模型可以将复杂网络拆解为简单的局部,局部内和局部间的关系都会随着某组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可以发现,在构建特定学习目标的社会化学习网络的过程中,忽视社会化学习网络规则会严重影响学习效率,造成不必要的干扰。依据构建策略,能够快速高效地构建社会化学习网络,提高学习效率,是一种具备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的新方法,就互联网环境下的学习而言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但是,学习的过程是复杂发展的,探索尚未发现的规则,开发适用的工具,建立针对学习者特点的细化策略是社会化学习网络构建的下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美]阿尔伯特·班杜拉(2015).社会学习理论: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译丛[M].陈欣银,李伯黍.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陈丽(2004).远程学习的教学交互模型和教学交互层次塔[J].中国远程教育,(5):24-28,78.
[3]杜宾(2014).基于社会学习的创新扩散模型构建与实证[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0):2619-2627.
[4]冯锐,李亚娇(2013).关联主义视角下学习型社交网站的构建[J].远程教育杂志,(3):10-16.
[5]王竹立(2011).关联主义与新建构主义:从连通到创新[J].远程教育杂志,(5):34-40.
[6]庄秀丽(2005).做优秀的网络学习者,给生命一个完整[J].远程教育杂志,(2):63.
[7]Cartweight,D., & Harary,F.(1956).Structural Balance:A Generalization of Heider's Theory [J].Psychological Review,63 (5):277-293.
[8]Downes,S.(2006).Learning Networks and Connective Knowledge[R].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Forum Paper :92.
[9]Heider,F.(1946). Attitudes and Cognitive Organizations [J]. Journal of Psychology Interdisciplinary & Applied,21(1): 107-112.
[10]Newcomb,T.M.(1953).An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Communicative Acts [J].Psychological Review,(60):393-404.
[11]Siemens,G.(2005). Connectivism: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 [J].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Distance Learning,2(1):3-10.
A New Approach to Constructing Social Learning Network Balance
Fang Haiguang, Chang Zhi, Luo Jinping, Chen Junda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learning network is the foundation of mobile learning and social learn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rnet.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social learning network focus on the learning resources push and the management of learner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neglecting learners' subjective initiative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rning resources and learners. Cognitive balance theory and structure model of attitude provide a learner-centered research model, to construct the relationships of information sources and peers cooperatively.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learning network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improve learning performance in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 by enhancing interaction among learners, resources and peers. This approach consults the experience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from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 emphasi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ers and information to rectify the neglect. Based on the attitudes of learners, the set of rules and strategies form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learning network are summarized. According to these strategies, social learning networks can be constructed quickly and efficiently. It is a new operable and propagable approach to guiding the learning in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
Keywords:Social Learning Network; Cognitive Balance Theory; Structure Model of Attitude; Application Strategy; Mobile Learning; Research on Method
收稿日期2015-12-10责任编辑王雍铮
作者简介:方海光,博士,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常志、罗全萍、陈俊达,硕士研究生,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北京100048)。
*基金项目:首都教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2014年招标课题一般课题“基于MOOC等开放教育资源的教师培训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95(2016)02-0067-08 doi10.3969/j.issn.1009-5195.2016.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