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静燕
课堂提问是艺术性很强的教学手段之一。有效的提问,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及时地反馈教学信息,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然而,有效提问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一是提问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意义。二是提问针对性不强,没有紧扣教学核心。课堂上的提问是教师随心想到的问题,没有适时出提问,没有在知识的重点处提问。三是问题没有面向全体学生。有些问题设计过于难,只面向优秀的学生,或者老师偏爱部分学生,总是围在几个人处提问。四是学生较少提问。在课堂中经常发现整节课都是教师问,学生答。学生没有主动思考,主动质疑。如何实施课堂有效提问呢?
1. 明确问题类别,精心设计问题
(1)问题类别不同,提问的方法也不同。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问题分为封闭型与开放型问题。封闭型问题是指只有唯一的一个答案,开放型问题是指答案不确定,可以有很多种答案;展示型与参阅型。展示型是教师指导答案,要学生回答出答案以检验。参阅型是需要学生给出个人见解,没有固定的答案。一般英语课堂中的问题有yes/no问题,只要作出选择的问题,还有why引导的问题。
(2)在各个环节设计有效的问题。一节英语课堂分为导入、新授、巩固、拓展环节,在这些环节处精心设计问题,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课堂导入环节的重要目标在于让学生对当天教授的内容感兴趣,进而认真学习。因此在导入环节可以设计开放型的问题,把话语权交给学生。比如,在小学英语五年级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针对学生非常好奇想了解新老师的情况,教师给出一些图片,问学生从图片上你能了解一下老师吗?这立即激活了学生的兴趣点,在学生的猜测中肯定或否定,边学习今天教学内容有关的wonderful, English songs 等,直接进入主题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提问能力。
2. 合理耐心等候,机智互动反馈
课堂教学反馈,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双方的各种信息的相互传递和相互作用。这里主要指课堂提问时,教师对学生回答会提后的评价与反馈以及学生对教师所教内容给予反馈。我们通过对一节课堂的观察发现;教师在提出问题后,有时不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当学生的答案不是自己期望的答案时,教师往往不去听他说了什么,而是急于重复问题或转问他人,甚至自己代答。做得比较好的方面有对回答的追问。
T: Su Hai has many stickers, they are very beautiful. Does Yang Ling like stickers? S: Yes. T:How do you know that? S: Yang Ling says "can I have one"? S: Yang Ling says "can I have a look"?T: Clever!(板书这两个句子,并新授)
在story time的后半段,有两个新的交际用语Can I have a look? Can I have one?教师通过追问,How do you know that?很巧妙地呈现了这两个句子,学生自己主动发现理解,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提问非常有效。有的放矢地推进了英语课堂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深化了教学效果。
3. 突出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提问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效。”然而我们传统课堂上总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更多考虑的是怎样提问更巧妙,而较少思考如何使学生敢问、善问,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如今“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我们应该思考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主动提问,主动思考的能力。
译林英语五年级下册Chinese Festivals中,T: Look at this picture, what festival is it? S: It s Spring Festival. T: Yes,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is festival? 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S: I want to know whens Spring Festival? T: Good question! S: What can we do at the festival?……
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呈现春节的时间、活动等,没有直接问学生这些问题,而是由学生思考后提出问题,自己想知道什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乐于提问,敢于提问。
4. 难易层层递进,面向全体学生
提问时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考虑回答的对象,既要有深刻的问题,也要有简单的,遵循从简到难,层层递进。不要忽视学困生,让他们回答一些难度较小的问题,从中得到训练和鼓励,对于优秀的学生,一些拓展思维的问题,可以让他们得到发挥。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实验小学)